首頁 > 職責大全 > 發氣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發氣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7210

一、工藝操作方法

1、加料

打開引風機,同時打開排渣閥和加料口,打開放水閥其余閥門處于關閉狀態。從加料口觀察設備內是否有水或潭漿等物,如有要清洗干凈,待存水基本涼干后方可加料。電石粒度應小于250mm加料時應先將較大粒度的電石投入。然后再將其余電石均勻加入,粒度低于30mm的電石可以均勻撒入大粒度電石之間,但每罐加入量不得超過20公斤。加電石時應輕拿輕放,身體不得正對加料口,并要時常檢查引風機引風效果,經常檢查引風管是否有堵塞現象,以確保安全,投料完畢蓋上加料口蓋,關閉熱電廠渣引風機及放水閥。

2、氮氣置換空氣

打開氮氣閥向設備內加入氮氣,混合氣體由排空閥與排出,化驗氣體的含氧量低于3%為合格,關閉氮氣閥和排空閥。

3、發氣、取樣化驗

打開冷卻水進水閥,使冷卻水處于循環狀態。打開加水閥,觀察壓力表和溫度表,間斷打開排空閥和,取樣閥,將設備內的氮氣排放掉。由取樣閥取樣化驗。當乙炔的純度>94%時,關閉排空閥和,同時打開出氣閥,向管路送氣。當壓力升高到0.05MPa時控制加水,同時打開溢流閥。調整液面高度,最后使壓力穩定在0.07-0.1Mpa之間。當每小時的產氣量大于60m3時需2臺發生器同時工作,并有一臺間歇,交替投用。

4、壓力調節

發生器正常運行時,壓力一般為0.05-0.09MPa,最高不得超過0.09MPa,當設備內壓力偏高時,調解液面調節器,降低液面調節器的閘板,以降低設備內液面的高度,減少發氣量,使設備內壓力降低。反之,當設備壓力較低時,加大給水量,同時提高閘板,抬高液面,增大產氣量,使設備內壓力表升高。當壓力調節到允許范圍時,固定閘板和加水閥22的位置,從而控制了發生器內的壓力,使工作壓力穩定。

5、溫度調節

發生器內部的溫度是由夾套循環水和設備內加水量的大小來調節的。如果溫度高,就加大循環水流速,并加大設備內的水量,加快水循環使設備內溫度降低,同時,更換清洗筒里的污水,以達到冷卻氣體的目的。

6、切換與排渣清洗

在正常操作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排渣次數,但為了使設備內的液體保持正常的濃度和防止排渣口堵塞,在發氣過程中應每隔40分鐘排渣一次。排渣的同時應增大向發生器的加水量,打開排渣閥與增大加水量應同時進行,排渣閥打開的時間不應超過4秒鐘,向發生器增大加水量的大小應以排渣閥關閉后不使發生器內的壓力超過排渣前的壓力為準。當發生器工作時間達到計算時間,并且設備內壓力和溫度逐步下降時,說明電石已基本反應完畢。這時另一臺發生器應投入運行,保持系統壓力穩定。這時關閉冷卻水進水閥25和溢流閥3。然后打開排凈閥使設備內氣體全部排至管路中。加水時應觀察壓力表,控制加水。同時不斷開關取樣閥觀察水是否已加滿。嚴禁設備內的水流進清洗筒。加滿水后關閉加水閥靜止20分鐘,使設備內所有角落的電石充分反應完后,進行排渣,排渣時應先打開溢流閥,關閉出氣閥,然后再打開排渣閥,當觀察壓力表指針為零時,打開加料口同時打開放空閥及引風機,用水沖洗發生器和溢流筒內部。清洗溢流筒時,將清水管插在清洗閥上,打開清水閥和排污閥,當排污閥流出的水變清時,取下清水膠管,關閉清洗閥,排污閥,溢流閥,待發生器內部涼干后投料,以備投入生產。

7、止回閥和液面調節器的清洗

在發生器運行過程中,觀察清洗筒視鏡,如發同內部水變渾濁,應找開給水閥。同時找開排水閥更換渾水沖洗止回閥,同時保持液面不得降低。直至觀察水變清為止。

發氣過程中每隔一定時間(30分鐘左右),要打開液面調節器下部的排污閥使存在閘板下部的渣水排出。然后關閉閥門。

二、正常開停車程序

1、對洗滌器內進行乙炔氣置換,用來發生器的乙炔氣置換洗滌器內氮氣,由低壓干燥之前取樣化驗,當乙炔氣純度達到98%以上時,即可向后工序送氣。

2、操作時觀察液面計水位,應保持在600-700刻度之間。

3、每班排污一次,排污時同時打開進水閥保持設備內液面基本不變。

4、當發生器內電石用盡、壓力下降、壓力降至0.05Mpa。

5、打開引風機,進行排渣。

三、緊急停車程序和處理方法

當發生停電、停水和防爆片爆破等緊急情況需停止發氣時,要先關閉加水閥,打開排空閥,打開排渣閥,關閉送氣閥,打開氮氣閥向發生器內充入氮氣,將乙炔氣置換掉。排渣時應注意控制防止空氣由排渣口進入發生器內,加大循環水量,增強冷卻,防止超溫,當表壓為零,溫度正常,取樣化驗設備內乙炔含量低地2.3%方可打開加料口或更換防爆片,更換時應輕輕操作,不要用鐵器敲打設備或管件。

四、可能發生事故原因分析和處理方法

1、管路乙炔氣著火可用CO2干粉式滅火器或水來撲救。電石引起的火可用CO2干粉式滅火器和黃沙來撲救,不得用水撲救。

2、管道凍結如何處理

管道凍結應用40℃的溫水解凍,不得用鐵器敲打管道,嚴禁用火烘烤

五、操作過程中安全注意事項

1、乙炔發生器的操作應嚴格執行(89)化工字第0073號《溶解乙炔生產安全管理規定》。

2、?在發生器操作過程中,身體不要位于設備的正方。由于電石含磷過高,或者有其它明火與磨擦,可能收起乙炔氣和空氣混合氣體爆炸,所以加料時要輕拿輕放,嚴禁人身體正對加料口,以免發生危險。

3、電石粉末不能一次加得太多,應均勻分散加入不得集中一起,以免產生局部超溫。

六、設備巡回檢查規定

1、檢查設備上的人孔、加料口、液面計及閥門等是否正常,所有的閥門必須是靈活好用。

2、檢查防爆片、壓力表、溫度計、阻火器等安全裝置必須完好,符合工藝要求。

3、檢查儀器、儀表、電氣設備及自動控制聯鎖裝置等,應齊全完好。

4、檢查供水壓力是否符合工藝要求,應高于0.2MPa

5、檢查滅火器材是否完好,是否放在指定位置上。

6、檢查清洗桶中的水質和水位。應為清水且在視鏡的1/2-3/4高之間。

7、檢查發生器內部,應清潔、干燥。

七、本崗位有毒有害允許濃度:C2H2:5×105ppm

八、消防器材:滅火器4個。

九、個體防護用品;防靜電服、防塵口罩、手套齊全。

篇2:發氣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工藝操作方法

1、加料

打開引風機,同時打開排渣閥和加料口,打開放水閥其余閥門處于關閉狀態。從加料口觀察設備內是否有水或潭漿等物,如有要清洗干凈,待存水基本涼干后方可加料。電石粒度應小于250mm加料時應先將較大粒度的電石投入。然后再將其余電石均勻加入,粒度低于30mm的電石可以均勻撒入大粒度電石之間,但每罐加入量不得超過20公斤。加電石時應輕拿輕放,身體不得正對加料口,并要時常檢查引風機引風效果,經常檢查引風管是否有堵塞現象,以確保安全,投料完畢蓋上加料口蓋,關閉熱電廠渣引風機及放水閥。

2、氮氣置換空氣

打開氮氣閥向設備內加入氮氣,混合氣體由排空閥與排出,化驗氣體的含氧量低于3%為合格,關閉氮氣閥和排空閥。

3、發氣、取樣化驗

打開冷卻水進水閥,使冷卻水處于循環狀態。打開加水閥,觀察壓力表和溫度表,間斷打開排空閥和,取樣閥,將設備內的氮氣排放掉。由取樣閥取樣化驗。當乙炔的純度>94%時,關閉排空閥和,同時打開出氣閥,向管路送氣。當壓力升高到0.05MPa時控制加水,同時打開溢流閥。調整液面高度,最后使壓力穩定在0.07-0.1Mpa之間。當每小時的產氣量大于60m3時需2臺發生器同時工作,并有一臺間歇,交替投用。

4、壓力調節

發生器正常運行時,壓力一般為0.05-0.09MPa,最高不得超過0.09MPa,當設備內壓力偏高時,調解液面調節器,降低液面調節器的閘板,以降低設備內液面的高度,減少發氣量,使設備內壓力降低。反之,當設備壓力較低時,加大給水量,同時提高閘板,抬高液面,增大產氣量,使設備內壓力表升高。當壓力調節到允許范圍時,固定閘板和加水閥22的位置,從而控制了發生器內的壓力,使工作壓力穩定。

5、溫度調節

發生器內部的溫度是由夾套循環水和設備內加水量的大小來調節的。如果溫度高,就加大循環水流速,并加大設備內的水量,加快水循環使設備內溫度降低,同時,更換清洗筒里的污水,以達到冷卻氣體的目的。

6、切換與排渣清洗

在正常操作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排渣次數,但為了使設備內的液體保持正常的濃度和防止排渣口堵塞,在發氣過程中應每隔40分鐘排渣一次。排渣的同時應增大向發生器的加水量,打開排渣閥與增大加水量應同時進行,排渣閥打開的時間不應超過4秒鐘,向發生器增大加水量的大小應以排渣閥關閉后不使發生器內的壓力超過排渣前的壓力為準。當發生器工作時間達到計算時間,并且設備內壓力和溫度逐步下降時,說明電石已基本反應完畢。這時另一臺發生器應投入運行,保持系統壓力穩定。這時關閉冷卻水進水閥25和溢流閥3。然后打開排凈閥使設備內氣體全部排至管路中。加水時應觀察壓力表,控制加水。同時不斷開關取樣閥觀察水是否已加滿。嚴禁設備內的水流進清洗筒。加滿水后關閉加水閥靜止20分鐘,使設備內所有角落的電石充分反應完后,進行排渣,排渣時應先打開溢流閥,關閉出氣閥,然后再打開排渣閥,當觀察壓力表指針為零時,打開加料口同時打開放空閥及引風機,用水沖洗發生器和溢流筒內部。清洗溢流筒時,將清水管插在清洗閥上,打開清水閥和排污閥,當排污閥流出的水變清時,取下清水膠管,關閉清洗閥,排污閥,溢流閥,待發生器內部涼干后投料,以備投入生產。

7、止回閥和液面調節器的清洗

在發生器運行過程中,觀察清洗筒視鏡,如發同內部水變渾濁,應找開給水閥。同時找開排水閥更換渾水沖洗止回閥,同時保持液面不得降低。直至觀察水變清為止。

發氣過程中每隔一定時間(30分鐘左右),要打開液面調節器下部的排污閥使存在閘板下部的渣水排出。然后關閉閥門。

二、正常開停車程序

1、對洗滌器內進行乙炔氣置換,用來發生器的乙炔氣置換洗滌器內氮氣,由低壓干燥之前取樣化驗,當乙炔氣純度達到98%以上時,即可向后工序送氣。

2、操作時觀察液面計水位,應保持在600-700刻度之間。

3、每班排污一次,排污時同時打開進水閥保持設備內液面基本不變。

4、當發生器內電石用盡、壓力下降、壓力降至0.05Mpa。

5、打開引風機,進行排渣。

三、緊急停車程序和處理方法

當發生停電、停水和防爆片爆破等緊急情況需停止發氣時,要先關閉加水閥,打開排空閥,打開排渣閥,關閉送氣閥,打開氮氣閥向發生器內充入氮氣,將乙炔氣置換掉。排渣時應注意控制防止空氣由排渣口進入發生器內,加大循環水量,增強冷卻,防止超溫,當表壓為零,溫度正常,取樣化驗設備內乙炔含量低地2.3%方可打開加料口或更換防爆片,更換時應輕輕操作,不要用鐵器敲打設備或管件。

四、可能發生事故原因分析和處理方法

1、管路乙炔氣著火可用CO2干粉式滅火器或水來撲救。電石引起的火可用CO2干粉式滅火器和黃沙來撲救,不得用水撲救。

2、管道凍結如何處理

管道凍結應用40℃的溫水解凍,不得用鐵器敲打管道,嚴禁用火烘烤

五、操作過程中安全注意事項

1、乙炔發生器的操作應嚴格執行(89)化工字第0073號《溶解乙炔生產安全管理規定》。

2、?在發生器操作過程中,身體不要位于設備的正方。由于電石含磷過高,或者有其它明火與磨擦,可能收起乙炔氣和空氣混合氣體爆炸,所以加料時要輕拿輕放,嚴禁人身體正對加料口,以免發生危險。

3、電石粉末不能一次加得太多,應均勻分散加入不得集中一起,以免產生局部超溫。

六、設備巡回檢查規定

1、檢查設備上的人孔、加料口、液面計及閥門等是否正常,所有的閥門必須是靈活好用。

2、檢查防爆片、壓力表、溫度計、阻火器等安全裝置必須完好,符合工藝要求。

3、檢查儀器、儀表、電氣設備及自動控制聯鎖裝置等,應齊全完好。

4、檢查供水壓力是否符合工藝要求,應高于0.2MPa

5、檢查滅火器材是否完好,是否放在指定位置上。

6、檢查清洗桶中的水質和水位。應為清水且在視鏡的1/2-3/4高之間。

7、檢查發生器內部,應清潔、干燥。

七、本崗位有毒有害允許濃度:C2H2:5×105ppm

八、消防器材:滅火器4個。

九、個體防護用品;防靜電服、防塵口罩、手套齊全。

篇3: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抓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重在落實。為了切實落實我園的安全責任制,健全園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保證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了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一、成立安全檢查領導小組

  我園成立了以園長為組長,以分管領導為副組長,以各教研組長、保育成員、門衛為組員的幼兒園安全檢查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園安全工作檢查,確保我園的安全工作做好。

二、職責明確,切實做好安全檢查記錄

  (一)、校園安全檢查

  1、校園安全檢查負責人為值周行政,(具體見每學期的值周行政安排表)。

  2、值周行政每天上午8時前對校園內的安全設施以及校舍進行一次檢查,把檢查情況填入值周行政安排表。

  3、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安全責任人并協助盡快解決問題。

  4、主管安全行政每周對校園安全進行一次抽查,對抽查情況作記錄。

  (二)、班級、辦公室安全檢查

  1、各班主任老師負責每天檢查班級的安全情況(電源插座;剪刀等尖、硬物體的使用情況;環境安全隱患等)。

  2、保育員負責檢查班級的衛生、午睡室的安全衛生。

  3、各辦公室負責人定期檢查辦公區域的安全情況,有問題及時上報,并做好記錄。

  (三)、門衛安全檢查

  1、幼兒園門衛松江新城社區四保公益服務社提供,安排四人24小時值班。

  2、幼兒園門衛嚴格按照要求對外來人員進行來訪登記,嚴禁外來車輛放入園內。

  3、幼兒園來園、離園時段,做好大門口幼兒家長接送車輛的引導,防止因擁擠而造成意外傷害。

  4、門衛每天對檢查的情況記入《安全檢查表》中,并簽名,幼兒園行政對檢查情況不定時的抽查。

  (四)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

  1、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由保健老師、營養員負責。

  2、保健老師每天對食堂衛生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情況嚴重要及時上報園值班行政。

  3、保健老師、營養員嚴格把好食品的進貨關,每天食品要留樣,以待抽查。

  三、及時整改,確保安全安全檢查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全園性的安全普查,同時有園分管領導等作不定期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立刻解決。

  四、建立定期匯報制度各負責人對自己所負責范圍的安全工作定期向園領導小組匯報,同時發動全園每位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關心幼兒園的安全,發現隱患及時匯報。

  五、開發家長資源,接受各方監督檢查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各負責人不得弄虛作假,要如實匯報工作,接受領導的檢查。同時發動家長資源,關心幼兒園,監督幼兒園的衛生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