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硫酸安全操作規程
一、稀硫酸分類與特性概述:
外觀及性狀:常溫下無色無味透明液體,密度比水大。
中文名稀硫酸
分子式H2SO4
相對分子質量<70.4%
CAS號7664-93-9
健康危害:刺激鼻、喉,引起打噴嚏、肺水腫、支氣管粘膜發火、氣阻、胸痛、呼吸短促、鼻和牙床出血,嚴重時灼傷鼻、口,引起肺水腫、慢性肺炎、皮炎,并灼痛眼睛,引起角膜損傷,甚至失明;過量食入導致流涎,極度口渴、吞咽困難、休克、牙齦損害、口腔、咽喉、胃及食管燒傷、惡心、嘔吐物有咖啡粒狀物、胃腸穿孔,腎損害;長期暴露癥狀相同甚至更嚴重。
危險特性:與堿發生中和反應并放熱。具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和氧化性,對水猛烈結合放出大量熱。對棉麻織物、木材、紙張等碳水化合物因脫水而炭化。
最高容許濃度: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2mg/m3
稀硫酸儲存條件及方式:
存在密閉容器中,置于涼爽、干燥、通風處,避免接觸氯酸鹽、鉻酸鹽、碳化物、雷酸鹽、硝酸鹽,金屬粉未;防水,避免光照;儲存區地面應為耐酸、耐腐蝕的堅固水泥地面,嚴禁煙火;儲存處應使用防爆電器設備;禁用金屬容器儲存
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上崗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禁煙火;戴防護鏡,穿防護服;選用適當呼吸器。避免與堿性物質和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嚴格遵守在攪拌下將硫酸緩慢加入水中,以免沸騰和飛濺。
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頭罩型電機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必要時,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面罩。
身體防護穿耐酸堿橡膠皮靴,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護戴耐酸堿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進食和飲水。飯前要洗手,工作完畢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廢棄處置方法: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中和、稀釋后,排入廢水系統。
稀硫酸出現緊急情況處理預案
1、人員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亦可用5%的碳酸氫鈉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亦可用2%的碳酸氫鈉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食入:患者清醒時立即漱口,后就醫治療。
應急電話:120
2、消防措施:
滅火方法:霧狀水、砂土、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
滅火措施: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生產部報警(并播119),并馬上組織本部門車間人員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滅火;生產部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指揮部成員和各救援隊伍迅速趕到現場,并將本崗位的滅火器材送至著火車間;醫療救護隊到達后將重傷人員轉送醫院或現場進行緊急救護;要迅速控制現場治安,分散人流,保護好重要物資。
滅火注意事項:嚴禁用水流和泡沫滅火,以免濃酸遇水會放出大量熱量發生噴濺而傷人和酸液亂流污染環境。
應急電話:119
3、應急處理
應急行動: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消除方法:小量泄漏,用碳酸氯鈉或蘇打粉、熱石灰覆蓋泄漏區,也可用砂土吸收中和的殘留物后放入容器中待處理;處理工作應于高處或上風處進行;隔離現場;保持現場通風;禁止觸摸泄漏物;噴水減少泄漏物揮發,大量泄漏:圍堤處理;報告當地環保部門。
應急電話:119
篇2:稀硫酸安全操作規程
一、稀硫酸分類與特性概述:
外觀及性狀:常溫下無色無味透明液體,密度比水大。
中文名稀硫酸
分子式H2SO4
相對分子質量<70.4%
CAS號7664-93-9
健康危害:刺激鼻、喉,引起打噴嚏、肺水腫、支氣管粘膜發火、氣阻、胸痛、呼吸短促、鼻和牙床出血,嚴重時灼傷鼻、口,引起肺水腫、慢性肺炎、皮炎,并灼痛眼睛,引起角膜損傷,甚至失明;過量食入導致流涎,極度口渴、吞咽困難、休克、牙齦損害、口腔、咽喉、胃及食管燒傷、惡心、嘔吐物有咖啡粒狀物、胃腸穿孔,腎損害;長期暴露癥狀相同甚至更嚴重。
危險特性:與堿發生中和反應并放熱。具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和氧化性,對水猛烈結合放出大量熱。對棉麻織物、木材、紙張等碳水化合物因脫水而炭化。
最高容許濃度: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2mg/m3
稀硫酸儲存條件及方式:
存在密閉容器中,置于涼爽、干燥、通風處,避免接觸氯酸鹽、鉻酸鹽、碳化物、雷酸鹽、硝酸鹽,金屬粉未;防水,避免光照;儲存區地面應為耐酸、耐腐蝕的堅固水泥地面,嚴禁煙火;儲存處應使用防爆電器設備;禁用金屬容器儲存
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上崗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禁煙火;戴防護鏡,穿防護服;選用適當呼吸器。避免與堿性物質和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嚴格遵守在攪拌下將硫酸緩慢加入水中,以免沸騰和飛濺。
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頭罩型電機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必要時,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面罩。
身體防護穿耐酸堿橡膠皮靴,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護戴耐酸堿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進食和飲水。飯前要洗手,工作完畢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廢棄處置方法: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中和、稀釋后,排入廢水系統。
稀硫酸出現緊急情況處理預案
1、人員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亦可用5%的碳酸氫鈉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亦可用2%的碳酸氫鈉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食入:患者清醒時立即漱口,后就醫治療。
應急電話:120
2、消防措施:
滅火方法:霧狀水、砂土、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
滅火措施: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生產部報警(并播119),并馬上組織本部門車間人員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滅火;生產部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指揮部成員和各救援隊伍迅速趕到現場,并將本崗位的滅火器材送至著火車間;醫療救護隊到達后將重傷人員轉送醫院或現場進行緊急救護;要迅速控制現場治安,分散人流,保護好重要物資。
滅火注意事項:嚴禁用水流和泡沫滅火,以免濃酸遇水會放出大量熱量發生噴濺而傷人和酸液亂流污染環境。
應急電話:119
3、應急處理
應急行動: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消除方法:小量泄漏,用碳酸氯鈉或蘇打粉、熱石灰覆蓋泄漏區,也可用砂土吸收中和的殘留物后放入容器中待處理;處理工作應于高處或上風處進行;隔離現場;保持現場通風;禁止觸摸泄漏物;噴水減少泄漏物揮發,大量泄漏:圍堤處理;報告當地環保部門。
應急電話:119
篇3: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抓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重在落實。為了切實落實我園的安全責任制,健全園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保證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了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一、成立安全檢查領導小組
我園成立了以園長為組長,以分管領導為副組長,以各教研組長、保育成員、門衛為組員的幼兒園安全檢查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園安全工作檢查,確保我園的安全工作做好。
二、職責明確,切實做好安全檢查記錄
(一)、校園安全檢查
1、校園安全檢查負責人為值周行政,(具體見每學期的值周行政安排表)。
2、值周行政每天上午8時前對校園內的安全設施以及校舍進行一次檢查,把檢查情況填入值周行政安排表。
3、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安全責任人并協助盡快解決問題。
4、主管安全行政每周對校園安全進行一次抽查,對抽查情況作記錄。
(二)、班級、辦公室安全檢查
1、各班主任老師負責每天檢查班級的安全情況(電源插座;剪刀等尖、硬物體的使用情況;環境安全隱患等)。
2、保育員負責檢查班級的衛生、午睡室的安全衛生。
3、各辦公室負責人定期檢查辦公區域的安全情況,有問題及時上報,并做好記錄。
(三)、門衛安全檢查
1、幼兒園門衛松江新城社區四保公益服務社提供,安排四人24小時值班。
2、幼兒園門衛嚴格按照要求對外來人員進行來訪登記,嚴禁外來車輛放入園內。
3、幼兒園來園、離園時段,做好大門口幼兒家長接送車輛的引導,防止因擁擠而造成意外傷害。
4、門衛每天對檢查的情況記入《安全檢查表》中,并簽名,幼兒園行政對檢查情況不定時的抽查。
(四)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
1、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由保健老師、營養員負責。
2、保健老師每天對食堂衛生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情況嚴重要及時上報園值班行政。
3、保健老師、營養員嚴格把好食品的進貨關,每天食品要留樣,以待抽查。
三、及時整改,確保安全安全檢查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全園性的安全普查,同時有園分管領導等作不定期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立刻解決。
四、建立定期匯報制度各負責人對自己所負責范圍的安全工作定期向園領導小組匯報,同時發動全園每位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關心幼兒園的安全,發現隱患及時匯報。
五、開發家長資源,接受各方監督檢查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各負責人不得弄虛作假,要如實匯報工作,接受領導的檢查。同時發動家長資源,關心幼兒園,監督幼兒園的衛生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