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學易燃品庫安全管理規程

化學易燃品庫安全管理規程

2024-07-14 閱讀 1390

1無關人員禁止入庫,因工入庫人員嚴禁攜帶打火機、火柴等易燃物品。

2庫區嚴禁煙火并保持整潔,庫房周圍10米內無雜草。

3因公進入化學易燃品庫的人員,必須先登記后入庫,崗位人員認真做好日查記錄,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并及時采取措施。

4劇毒品,放射性物品按有關規定及化工技術要求守則執行。

5保管人員必須熟悉所管化工材料的性能,并了解發生事故的條件及預防辦法。

6化學易燃品要分類定量存放,嚴格管理,防止自行分解和互相反應發生火災、爆炸及中毒事故。

7為保障人身安全,不準食用生產用化學材料(如酒精、堿面、糖精等)。

8易燃品的容器包裝應牢固,發現破漏應立即更換。

9庫內保持通風良好,溫濕度符合要求,要有避光、防凍、防熱等措施,電器照明應防爆。

10庫房設有足夠的消防器材,保證完備有效,保管人員應熟悉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做到三懂三會,庫內應留有通道。

篇2:使用易燃品安全規程

1)不許將易著火的物質放置在明火附近和試驗地區附近。

2)在貯存易著火的物質的周圍不應有明火作業:點著的煤氣(酒精)燈、燃著的火柴和其它等;

3)用在蒸餾或升華時易著火的物質應注意;

a)不許用明火如熱,加熱可用水(油)浴器,電熱板或電砂浴。周圍也不應有明火;

b)試驗儀器應當嚴密不透氣;

c)在蒸餾裝置下面,應有一金屬淺盤。(邊高80~100公厘);

d)工作地點應有良好的通風,四周不可放置有可燃性的物料;

e)工作時要戴上眼鏡。

4)在實驗室內存放各種可燃性物質總量不許超過三公斤,每種不得超過一公斤。隨用隨取,用后送回專門的貯放地點;

5)遇水易著火的物質(如黃磷、過氧化鈉、金屬鈉、鉀等);禁止丟入廢液桶內。凡能引起火的物質(如廢油、廢有機溶劑)應集中在專門的容器內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任意亂放。

6)一旦發生失火事故,首先應撤除一切熱源,關閉煤氣和電門,然后用砂子或石棉布蓋住失火地點或用二氧化碳等滅火機滅火。除酒精外,化學物品失火,不許用水滅。

7)應經常檢查防火設備:滅火機、黃沙、石棉及毛氈。

8)當加熱、蒸餾及其它有關用火的工作進行時,要有專人負責管理,不許隨便離開,用完后即關掉熱源。

9)可燃的尤其是易揮發的可燃物,應存放在密閉的容器中,不許用無蓋的開口容器貯瓶。

10)易著火的物質有:

(1)醇類;(2)醚類;(3)丙銅;(4)苯;(5)甲苯;(6)酚;(7)汽油;(8)二硫化碳;(9)磷;(10)過氧化鈉;(11)金屬鉀、鈉、鎂等;碳化鈣。

11)做蒸餾提純或蒸餾實驗,必須用明火加熱時,則每次蒸餾物的數量不得超過一百毫升,附近不許存放易燃物質,同時,應有放火措施。

篇3:使用易燃品安全操作規程

1、不許將易著火的物質放置在明火附近和試驗地區附近。

2、在貯存易著火的物質的周圍不應有明火作業;點著的煤氣(酒精)燈、燃著的火柴和其它等;

3、使用在蒸溜或升華易著火的物質應注意:

(1)不許用明火加熱,加熱可用水(油)浴器,電熱板或電砂浴,周圍也不應有明火;

(2)試驗儀器應當嚴密不漏氣;

(3)在蒸溜裝置下面,應有一金屬淺盤,(邊高80-100公厘);

(4)工作地點應有良好的通風,四周不可放置有可燃性的物料。

(5)工作時要戴上眼鏡。

4、在實驗室內存放各種可燃性物質總量不許超過三公斤,每種不得超過一公斤。隨用隨取,用后送回專門的貯放地點。

5、遇水易著火的物質(如黃磷、過氧化鈉、金屬納、鉀等)禁止丟入廢液桶內。凡能引起火的物質(如廢油、廢有機溶劑)應集中在專門的容器內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任意亂放。

6、一旦發生失火事故,首先應撤除一切熱源,關閉煤氣和電門,然后用砂子或石棉布蓋住失火地點或用四氯化碳等滅火機滅火。除酒精外,化學物品失火,不許用水滅火。

7、應經常檢查防火設備:滅火機、黃沙、石棉及毛氈。

8、當加熱、蒸溜及其它有關用火的工作進行時,要有專人負責管理,不許隨便離開,用完后即關掉熱源。

9、可燃的尤其是易揮發的可燃物,應存放在密閉的容器中,不許用無蓋的開口容器貯存。

10.易著火的物質有:

醇類;醚類;丙酮;苯;甲苯;酚;汽油;二硫化碳;磷;過氧化納;金屬鉀、鈉、鎂等;碳化鈣。

11.做蒸餾提純或蒸館實驗,必須用明火加熱時,則每次蒸餾物的數量不得超過一百毫升,附近不許存放易燃物質,同時,應有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