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設備維護保養制度(范文)
對生產設備如果沒有好好維護保養的話就會很容易老化。以下是一篇關于“生產設備維護保養制度”,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目的
對生產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加強對設備的保管,確保產品生產符合規定的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生產過程中為實現產品符合性所需的各種生產設備。
3、職責
3.1生產部對生產設備進行臺帳登記、維修等控制。
3.2各車間負責對各自部門的生產設備使用和維護。
3.3總經理負責對新設備的購買。
3.4技檢部參與對新設備的的改造、驗收。
4、程序
4.3生產設備提供和維護
4.3.1生產設備的提供
A)生產部根據生產車間的要求及公司發展需要,需購置生產設備時應填寫《生產設備購置申請單》,并在“申請單”上注明設備的名稱、規格、用途、要求設備達到的性能、數量等,報總經理批準。除設備配件外其余設備一律由總經理負責購買;
B)需要自制或自行改造的生產設備由生產車間提出,由生產部經理審核,報總經理批準后,由生產部和技檢部共同制造或改造。
4.3.2新生產設備的驗收
A)采購或自制的生產設備,由生產部組織使用部門進行安裝調試,確認符合要求后,由技檢部、生產部和使用部門在《生產設備驗收單》上簽字確認,并在“驗
收單”上記下生產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技術參數、單價、數量、隨機附件及資料等內容。《生產設備驗收單》由生產部保管。
B)驗收不合格的生產設備,相關部門把情況反映到采購人員,由其與供應商協商解決。最后由驗收人員把處理結果記錄在《生產設備驗收單》上;
C)生產部對驗收合格的生產設備進行編號,建立《設備管理卡》,并在《生產設備臺帳》上登記;
4.3.3生產設備的使用、維護和保養
A)生產設備驗收合格后,由使用部門辦理生產設備領用手續。
B)生產部根據需要編寫《生產設備操作規程》,發放給使用部門。對于精密、大型設備或關鍵、特殊工序所用的設備和檢驗和試驗的儀器設備均要編制相應的操作規程,同時要求相關操作人員應接受適當培訓,通過現場考核確認合格后方可讓其操作。
A)生產部根據設備的性能、使用頻率等要求制定《生產設備年度維修保養計劃》,并按計劃嚴格執行。
B)生產部要求設備操作人員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日常生產中出現機器故障,應及時修理,自行無法修理,應及時報告部門主管協助解決。修理結束后應填寫《生產設備檢修記錄單》,檢修好的設備使用者應在“檢修單”上簽字確認。生產部應將重大檢修情況記錄在相應《設備管理卡》上。
C)現場使用的生產設備應有統一的編號,以便于維護保養。
4.3.4生產設備的報廢
對無法檢修或無修理價值的設備,使用部門應提出報廢申請,填寫《設施報廢單》,經生產部經理審核,報總經理批準后報廢,并在《設備管理卡》上及《生產設備臺帳》上注明情況。
篇2:生產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安全管理辦法
1.0目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設備、設施的管理水平,對生產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與安全管理的職責進行分工、并對設備、設施提出相應的管理要求。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各設備使用部門的設備管理。
3.0職責分工
3.1生產保障部負責按生產要求合理配制設備,并使其保持良好技術狀態,定期組織設備的安全檢查。
3.2設備使用部門負責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好使用設備,并進行日常的設備使用安全管理。
3.3安全保衛部負責定期組織全廠壓力容器、電梯運行安全技術管理檢查,并對日常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監督、考核。
4.0管理要求
4.1生產設備使用前均須檢定合格,檢定不合格的須標記“待修”或“停用”標識,未經調整、修復的設備不得使用。
4.2主要生產設備按設備磨損規律定期進行狀態精度檢測,及時做好調整和規范的書面記錄。
4.3對重點設備實行重點管理。
4.3.1生產保障部負責重點設備臺帳,實行統一編碼,設備員專門管理。
4.3.2重點設備的日常點檢由該設備操作人員負責,并做好詳細紀錄。生產保障部會同使用部門分管設備領導共同進行督促檢查。
4.3.3重點設備可實行在日常點檢和故障診斷基礎上的狀態維修。
4.3.4設備狀態檢測和故障診斷工作由生產保障部組織,使用部門必須認真配合。
5.0設備的使用
5.1主要生產設備實行定機、定人和培訓上崗、憑證上崗制度,專用設備誰使用誰保養,公用設備由使用部門指定專人保養。
5.2二班或三班運行的設備必須實行交接班制度,如實填寫好設備的運行記錄。
5.3設備運行期間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崗,設備發生故障,操作人員不能解決
時應立即通知維修人員排除故障,并填寫故障記錄。
5.4設備上的儀器、儀表按檢定期限由使用部門送質量管理部質量檢驗科檢測并標定有效標識。
6.0設備的維護保養
6.1設備日常維護保養由操作者認真檢查、擦試各部位,加注潤滑油,保持設備整齊清潔、潤滑、安全,并做好交接班記錄。
6.2設備的一、二級保養按《設備一、二級保養手冊》規定進行,一級保養一般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為輔,由車間設備管理人員驗收;二級保養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為輔,由生產保障部設備管理人員驗收。
6.3生產設備維護保養記錄實行“一機一袋”方式,使用部門必須保持維護保養記錄的完整、真實、規范。
7.0設備的大修
7.1凡列入設備大修計劃的生產設備,使用單位在每年11月份向生產保障部報送大修申請單,詳細說明存在問題,由生產保障部組織專業人員對設備進行審定并編制修理計劃,報送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并組織實施。
7.2設備大修理由生產保障部設備員組織技術員、使用部門、機修科進行修理項目勘驗,并編制大修項目單。設備承修部門根據項目單進行報價,核價后才能進行修理。
7.3設備承修單位必須認真執行大修理計劃,嚴格遵守檢修規程和技術標準,完成修理任務后,及時報生產保障部檢驗。生產保障部設備員組織技術員、使用部門、操作者等相關人員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修理資料及時歸檔。
7.4大修理項目自檢驗、鑒定之日起,實行三個月保修期,確屬修理質量問題由承修單位負責無償反修。
7.5設備大修中應積極推廣改善性修理和技術改造。
8.0設備安全管理
8.1設備條線安全管理由生產保障部會同安全保衛部進行管理,設備的日常安全管理由使用部門負責,各生產車間主任為設備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分管設備的副主任必須抓好日常設備的安全管理。
8.2設備安全管理為設備綜合管理和專項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生產保障部配合安全保衛部定期組織檢查,對設備安全管理效績顯著的車間和個人應給予獎勵,對違反操作規程的現象和設備事故必須給予相應的處罰。
9.0附錄
附錄A《設備操作的“三好四會”、“四項要求”、“五項原則”》
篇3:生產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狀態,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強責任管理,做到臺臺設備,條條管道、個個閥門,塊塊儀表有人負責。
2、操作人員經過崗位培訓,對所用的設備必須做到“四懂”、(四懂是指懂原理、懂構造、懂性能、懂工藝流程)“三會”(三會是指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故障),經考試合格才能單獨操作設備。
3、日常維護保養,由裝置各班組進行,分為日保養和周保養。日保養每班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鐘,周保養每周末一次,每次1~2小時;每班保養工作由班長驗收,每周保養工作由裝置經理驗收,驗收標準為清潔、潤滑、安全。
4、一級保養,以操作工為主,維修人員配合,保養內容:徹底擦拭外表的灰塵、油泥,檢查油質、油位、疏通油路,清洗設備各個內臟、配齊零件、由生產技術部門逐臺做驗收記錄。驗收標準:脫黃袍、清內臟、油路通、油窗亮、漆見本色鐵見光,操作靈活,運轉正常。
5、定期保養,由公司統一安排,以操作工為主,維修人員配合作業,保養內容:擦拭外表、檢查油質、油量、清洗內臟、濾油器、檢查易損件、電機、電路、接地線等,要求內外整潔、潤滑良好,安全可靠、完整齊全、操作靈活、運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