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設備電氣安全常識

生產設備電氣安全常識

2024-07-13 閱讀 2600

一.是非題

1.生產設備電器在使用過程中,可以用濕手操作開關。(×)

2.對于容易產生靜電的場所,應保持地面潮濕,或者鋪設導電性能好的地板。(√)

3.清洗電動機械時可以不用關掉電源。(×)

4.移動某些非固定安裝的電氣設備時(如電風扇,照明燈),可以不必切斷電源。(×)

5.在照明電路的保護線上應該裝設熔斷器。(×)

6.指示儀表不僅能直接測量電磁量,而且還可以與各種傳感器相配合,進行溫度、壓力、流量等非電量的測量。(√)

7.交流電流表和電壓表所指示的都是有效值。(√)

8.電流為100毫安時,稱為致命電流。(×)

9.有人低壓觸電時,應該立即將他拉開。(×)

10.通常,女性的人體阻抗比男性的大。(×)

二.選擇題

1.生產動力設備經常使用的電壓是以下哪種?(C)A.單相交流電壓380伏;B.直流電壓380伏;C.三相交流電壓380伏

2.任何電氣設備在未驗明無電之前,一律認為(A)。A.有電;B.無電;C.可能有電,也可能無電

3.生產設備工作臺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燈,電壓不得超過(C)。A.47伏;B.110伏;C36伏

4.生產機械設備操作前要進行檢查,首先進行(B)運轉。A..實驗;B.空車;C.實際

5.三線電纜中的紅色線是(B)。A.零線;B.相線;C.地線

6.生產設備安全防護裝置如發現損壞,應怎樣做?(B)A.將它拆除;B.立即通知有關部門修理;C.不予理會

7.觸電電流為(A)毫安時,稱為致命電流。A.50;B.100;C.120

8.機械在運轉狀態下,工人應(C)。A.對機械進行加油清掃;B.與旁人聊天;C.嚴禁拆除安全裝置

9.工人操作機械時。要求穿著緊身適合的工作服,以防(B)。A.著涼;B.被機器轉動部分纏繞;C。被機器弄污

10.使用的電氣設備按有關安全規程,其外殼應有什么防護措施?(B)A.無;B.保護性接零或接地;C.防銹漆

11.下列哪種滅火器適于撲滅電氣火災?(A)A.二氧化碳滅火器B.干粉滅火器C.泡沫滅火器

12.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下列注意事項哪個正確?(B)A.使用萬能插座;B.使用漏電保護器;C.身體或衣服潮濕

13.發生觸電事故的危險電壓一般是從(C)伏開始。A.24;B.26;C.65

14.金屬梯子不適于以下什么工作場所?(A)A.有觸電機會的工作場所;B.坑穴或密閉場所;C.高空作業

15.民用照明電路電壓是以下哪種?(C)A.直流電壓220伏;B.交流電壓280伏;C.交流電壓220伏

16.漏電保護器的使用是防止(A)。A..觸電事故B.電壓波動C.電荷超負荷

17.靜電電壓最高可達(B),可現場放電,產生靜電火花,引起火災。A.50伏;B.數萬伏;C220伏

三.問答題

1.生產設備電氣事故可分為那幾類

答:可分為電路故障、靜電事故、射頻危害、觸電事故等四類。

2.什么叫電路故障

答:電路故障是由電能傳遞、分配、轉換失去控制造成的。斷線、短路、接地、漏電、誤合閘、誤掉閘、電氣設備或電氣元件損壞等都屬于電路故障。電氣線路或電氣故障可能影響到人身安全。

3.什么叫靜電事故

答:靜電事故靜電指生產工藝過程中和工作人員操作過程中,由于某些材料的相對運動、接觸與分離等原因而積累起來的相對靜止的正電荷和負電荷。這些電荷周圍的場中儲存的能量不大,不會直接使人致命。但是,靜電電壓可能高達數萬乃至數十萬伏,可能在現場發生放電,產生靜電火花。在火災和爆炸危險場所,靜電火花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因素。

4.什么叫射頻危害

答:射頻輻射傷害即電磁場傷害。人體在高頻電磁場作用下吸收輻射能量,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部件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射頻輻射危害還表現為感應放電。

5.什么叫觸電事故

答:觸電事故是由電流的能量造成的。觸電是電流對人體的傷害。電流對人體的傷害可以分為電擊和電傷。絕大部分觸電傷亡事故都含有電擊的成分。與電弧燒傷相比,電擊致命的電流小得多,但電流作用時間較長,而且在人體表面一般不留下明顯的痕跡。

6.什么叫電擊和電傷

答:電擊是電流通過人體內部,破壞人的心臟、神經系統、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傷害。由于人體觸及帶電的導線、漏電設備的外殼或其他帶電體,以及由于雷擊或電容放電,都可能導致電擊。電傷是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或機械效應對人體造成的局部傷害,包括電弧燒傷、燙傷、電烙印、皮膚金屬化、電氣機械性傷害、電光眼等不同形式的傷害。

7.用電安全有那幾個基本要素

答:用電安全有有四大基本要素:1.電氣絕緣;2.安全距離;3.設備及其導體載流量;4.明顯和準確的標志它們是保證用電安全的基本要素。

8.防止交流、直流電觸電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將帶電設備設置必要的防護,要求保證防護意外的接觸、意外的接近,做到不可能接觸;對于偶然帶電的設備,應采用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或安裝漏電斷路器等措施;另外,要對電氣線路或電氣設備進行檢查、修理或試驗。但需要進行帶電檢修時,應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用具。

9.使用電鉆或手持電動工具時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答:(1)所有的導電部分必須有良好的絕緣。(2)所有的導線必須是堅韌耐用的軟膠皮線。在導線進入電機的殼體處,應用膠皮圈加以保護,以防電線的絕緣層被磨損。(3)電機進線應裝有接地或接零的裝置。(4)在使用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等防護用品。(5)每次使用工具時,都必須嚴格檢查。

10.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相比較有哪些不同之處?

答: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是維護人身安全的兩種技術措施,其不同處是:

其一,保護原理不同。低壓系統保護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電設備對地電壓,使其不超過某一安全圍;高壓系統的保護接地,除限制對地電壓外,在某些情況下,還有促成系統中保護裝置動作的作用。保護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線路使設備潛心電形成單相短路,促使線路上保護裝置迅速動作。

其二,適用范圍不同。保護接地適用于一般的低壓不接地電網及采取其它安全措施的低壓接地電網;保護接地也能用于高壓不接地電網。不接地電網不必采用保護接零。

其三,線路結構不同。保護接地系統除相線外,只有保護地線。保護接零系統除相線外,必須有零線;必要時,保護零線要與工作零線分開;其重要地裝置也應有地線。

11.安全標志分為幾類,各有什么含義?

答:安全標志分為四類:1.禁止標志:不準或制止人們的某種行動;2.指令標志:必須遵守的意思;3.警告標志:使人們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4.提示標志:示意目標的方向。

生產設備電氣安全常識(應會)

1.會現場使用1211滅火器(或對著滅火器,說出使用程序)。請專家評判正確與否?(道具準備:已用過的1211滅火器幾個)。

使用時首先拔掉安全銷,一手緊握壓把,一手將噴嘴對準火源的根部,壓桿即開啟,左右掃射,快速推進。

2.現場根據生產設備某一區電加熱器的實際工作電流(即電流表的讀數)會計算(供電電壓=220V)出該區的電加熱器的實際用電功率。

實際工作電流×220V=實際用電功率

3.現場根據生產設備進行信號指示種類和形式的識別。

如工作信號、預告信號、事故報警信號等。從形式上分:有光指示,如指示燈;聲指示,如音響器;表指示,如電壓表、電流表、溫控表、壓力表等。

4.現場根據生產設備某一電動機的實際工作電流(即電流表的讀數)會計算出該電機的實際用電功率。

實際工作電流÷2=實際用電功率

5.現場進行生產設備動力電源相線、零線、保護地線的區分。

①感官:從導線的直徑(相線粗、零線和保護地線較細一般為相線的1/2~1/3左右)、顏色(相線一般采用紅黃藍棕等,零線采用黑色,保護地線采用黃綠雙色線)來區分;②工具或儀表:用測電筆或萬用表進行測量來加以區分。

6.現場根據生產設備解釋各傳感器名稱和作用。

傳感器名稱有接近開關;紅外線對射開關;光電開關等,主要用于檢測和控制移動物體的移動位置以及產品計量等方面。

設備科林金忠

2007年6月29日

篇2:礦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管理損壞追究辦法

第一條為了強化我礦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使設備現場管理工作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總體推進”的方針和“管理精細化、裝備現代化、培訓制度化”的原則,使我礦在用大型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高標準嚴要求,規范化、程序化,降低設備非傷亡事故影響,確保我礦安全生產,根據公司(2006)416號文件“關于印發《窯街煤電公司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與損壞追究辦法》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大型生產設備是指直接從事生產的設備,原值在200萬元及以上的單臺或成套設備,(如DTⅡ強力皮帶機,SGZ764前后部溜子,MG500-AWD型采煤機,KJ95型礦井檢測系統,S1000A型綜掘機以及以后購置的直接從事生產的原值在200萬元及以上的單臺或成臺設備),特種設備是指在用主扇風機、提升絞車、主排水泵、空壓機、鍋爐等。

第三條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辦法

一.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管理組織

1.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保管、使用維護和修理,必須實行礦、部。隊、班組四級管理。

2.礦機電運輸部是實施監督管理的職能部門,并由礦安全管理部、生產技術部、規劃發展部、通風滅火部,物資供應部協同監督管理。

3.礦機電運輸部設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專職管理員,負責全礦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工作,各使用區隊必須是機電副隊長和技術副隊長負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生產設備管理。

4.各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管理均要固定人員,包機到人,落實包機責任制,并配備專職維修人員,負責維修本隊所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

二.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職責

1.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主管部室領導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設備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定,負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監督、檢查和協調服務。

2)對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和考核指標,并組織檢查執行情況。

3)正確處理好生產與維修的關系,檢查搞好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計劃檢修,組織好維修配件供應,嚴禁超設備性能使用。

2.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員職責

1)負責建立大型設備和特種設備的技術檔案,做到一臺一檔,登記和驗證入井設備的煤安標志,掌握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使用動態,實行帳、卡、物三對口。

2)負責礦內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合理調配,根據生產需要調整各隊大型生產設備。

3)統計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零件損壞情況,及時計劃購置配件,保證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正常運轉。

4)負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煤安標志的日常管理,屬于煤安標志管理范圍的必須有煤安標志認證號,否則不得入井使用。

3.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業務主管職責

1)負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安裝調試、質量驗收、操作規程及相關安全措施的編制工作。

2)每旬進行一次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專項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要立即落實整改,并根據每一臺設備的運行狀態和技術狀況,向上級領導建議設備的小修、中修、大修計劃,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

3)負責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按規定的測定周期進行技術性能測定。

4)負責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

5)參加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各類事故的追查,找出原因,制定完善相應的安全措施。

4.區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員、機電副隊長職責

1)掌握本隊所有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數量、規格及使用情況,負責維護檢修工作。

2)主持分析追查本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各類事故,并向機運部匯報。

3)負責本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及一周一檢查、一月一總結,對查出的問題及時安排整改。

4)負責本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運轉記錄的填寫及上報機運部所需的報表。

5)每月底15號前向機運部匯報一次設備使用情況及下月檢修安排計劃。

6)負責本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安全、完好工作。

5.隊包機人員職責

嚴格執行包機責任制

6.操作人員職責

1)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獲得證書,持證上崗操作。

2)操作人員要掌握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性能,要管好用好保養好設備,做到會使用,會檢查,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3)在開機前和開機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本設備《操作規程》,發現異常,必須及時匯報和停機(倒機),嚴禁帶病運轉,造成故障擴大。

三.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1.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安裝使用,機運部應參與編制《操作規程》和《安裝質量標準》。安裝完畢后,要由安裝單位、使用區隊、機運部、安全管理部的有關人員參加驗收,進行試運轉并辦理移交手續后,才能投入使用。

2.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完好標準》使用與維護,新型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在投入前,應由主管技術人員詳細研究設備使用說明書及技術資料,制定出《操作維護規程》,組織操作人員學習后才能交付使用。

3.貫徹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的原則,設備誰使用、誰維護,并實行專人負責制。大型生產設備每早班要有不少于2小時的檢修維護時間,其它兩小班在交接班時,每班必須有30分鐘至60分鐘的時間進行檢查維護。

4.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包機責任制。

5.司機要合理使用,嚴禁超負荷、超規范使用,嚴禁精機粗用,對強令司機超負荷、超規定以及不合理使用的,司機有權拒絕。

6.使用中的大型設備和特種設備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動作可靠,防爆設備不失爆,并應定期檢查、實驗,做好記錄,不合格的不準使用。

7.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和定期保養制度,確保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良好、安全運行,嚴禁超負荷或帶病運轉。

8.要定期進行檢測和預防性實驗。

9.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所使用的儀器、儀表和控制裝置必須按規定周期進行校驗,保證靈敏、準確、可靠。

10.加強潤滑管理,建立并嚴格執行潤滑“五定”(定人、定質、定量、定點、定期)制度,做好潤滑記錄。

11.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發生事故,必須嚴格處理,吸取教訓、采取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

12.采掘、運輸和其他移動大型設備,應保持一定的備用數量,實行按計劃輪換檢修。

13.備用的特種固定設備,要嚴格執行一周一試機,一月一倒機制度,停下來的設備應及時修復,礦井主要排水泵及管路、水倉等,要在每年雨季前全部檢修完畢。

第四條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損壞追究處理辦法

1.因責任不落實造成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損壞報廢或造成人身事故者,由礦機電運輸部、安全管理部、生產技術部及其他礦相關部室和責任區隊成立調查組,配合公司追查,按照事故的定性對事故區隊和責任者進行處罰,此項罰款經礦仲裁會議決定后執行。

2.對因管理不善、機電設備故障,致使礦井全部停產8小時以上或采區停工1晝夜及以上的非傷亡事故影響,由礦調查組配合公司追查,由事故責任區隊承擔公司對礦5000元至20000元的罰款外并按礦《生產管理辦法》予以處罰。

3.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的電動機功率在200KW及以上的,造成電動機燒損者,由責任區隊和責任人承擔公司對礦規定罰款外并按礦《機電運輸設備管理辦法》予以處罰。電動機功率在200KW以下的,造成電動機燒損者,按礦《機電運輸設備管理辦法》對責任區隊和責任人予以處罰。

4.對設備包機制不落實,使用不合理,造成設備損壞,致使礦井全部停產4小時及以上不足8小時或采區不足1晝夜的非傷亡事故影響,由機電運輸部牽頭追查,按礦《生產管理辦法》提出處理意見上報公司。

5.對影響礦井生產全部停產2小時及以上不足4小時或采區停工8小時及以上不足16小時的非傷亡事故,由礦安全管理部建立事故追查臺帳,寫出非傷亡事故影響分析報告,按礦《生產管理辦法》拿出處理意見,并上報公司主管部門備案。

6.對影響礦井生產全部停產2小時以下,30分鐘及以上的非傷亡事故,由設備使用單位建立事故追查臺帳,并及時寫出非傷亡事故影響分析報告,按礦《生產管理辦法》提出處理意見,在礦生產調度平?會議上通報,并上報礦機電運輸部和生產技術部備案

7.對蓄意破壞造成設備損壞而影響生產的,要根據情況加倍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本辦法從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3: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管理損壞追究辦法

第一條為了強化我礦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使設備現場管理工作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總體推進”的方針和“管理精細化、裝備現代化、培訓制度化”的原則,使我礦在用大型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高標準嚴要求,規范化、程序化,降低設備非傷亡事故影響,確保我礦安全生產,根據公司(2006)416號文件“關于印發《窯街煤電公司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與損壞追究辦法》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大型生產設備是指直接從事生產的設備,原值在200萬元及以上的單臺或成套設備,(如DTⅡ強力皮帶機,SGZ764前后部溜子,MG500-AWD型采煤機,KJ95型礦井檢測系統,S1000A型綜掘機以及以后購置的直接從事生產的原值在200萬元及以上的單臺或成臺設備),特種設備是指在用主扇風機、提升絞車、主排水泵、空壓機、鍋爐等。

第三條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辦法

一.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管理組織

1.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保管、使用維護和修理,必須實行礦、部。隊、班組四級管理。

2.礦機電運輸部是實施監督管理的職能部門,并由礦安全管理部、生產技術部、規劃發展部、通風滅火部,物資供應部協同監督管理。

3.礦機電運輸部設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專職管理員,負責全礦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工作,各使用區隊必須是機電副隊長和技術副隊長負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生產設備管理。

4.各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管理均要固定人員,包機到人,落實包機責任制,并配備專職維修人員,負責維修本隊所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

二.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職責

1.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主管部室領導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設備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定,負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監督、檢查和協調服務。

2)對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和考核指標,并組織檢查執行情況。

3)正確處理好生產與維修的關系,檢查搞好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計劃檢修,組織好維修配件供應,嚴禁超設備性能使用。

2.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員職責

1)負責建立大型設備和特種設備的技術檔案,做到一臺一檔,登記和驗證入井設備的煤安標志,掌握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使用動態,實行帳、卡、物三對口。

2)負責礦內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合理調配,根據生產需要調整各隊大型生產設備。

3)統計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零件損壞情況,及時計劃購置配件,保證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正常運轉。

4)負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煤安標志的日常管理,屬于煤安標志管理范圍的必須有煤安標志認證號,否則不得入井使用。

3.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業務主管職責

1)負責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安裝調試、質量驗收、操作規程及相關安全措施的編制工作。

2)每旬進行一次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專項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要立即落實整改,并根據每一臺設備的運行狀態和技術狀況,向上級領導建議設備的小修、中修、大修計劃,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

3)負責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按規定的測定周期進行技術性能測定。

4)負責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

5)參加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各類事故的追查,找出原因,制定完善相應的安全措施。

4.區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管理員、機電副隊長職責

1)掌握本隊所有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數量、規格及使用情況,負責維護檢修工作。

2)主持分析追查本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各類事故,并向機運部匯報。

3)負責本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及一周一檢查、一月一總結,對查出的問題及時安排整改。

4)負責本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運轉記錄的填寫及上報機運部所需的報表。

5)每月底15號前向機運部匯報一次設備使用情況及下月檢修安排計劃。

6)負責本隊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安全、完好工作。

5.隊包機人員職責

嚴格執行包機責任制

6.操作人員職責

1)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獲得證書,持證上崗操作。

2)操作人員要掌握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性能,要管好用好保養好設備,做到會使用,會檢查,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3)在開機前和開機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本設備《操作規程》,發現異常,必須及時匯報和停機(倒機),嚴禁帶病運轉,造成故障擴大。

三.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1.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的安裝使用,機運部應參與編制《操作規程》和《安裝質量標準》。安裝完畢后,要由安裝單位、使用區隊、機運部、安全管理部的有關人員參加驗收,進行試運轉并辦理移交手續后,才能投入使用。

2.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完好標準》使用與維護,新型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在投入前,應由主管技術人員詳細研究設備使用說明書及技術資料,制定出《操作維護規程》,組織操作人員學習后才能交付使用。

3.貫徹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的原則,設備誰使用、誰維護,并實行專人負責制。大型生產設備每早班要有不少于2小時的檢修維護時間,其它兩小班在交接班時,每班必須有30分鐘至60分鐘的時間進行檢查維護。

4.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包機責任制。

5.司機要合理使用,嚴禁超負荷、超規范使用,嚴禁精機粗用,對強令司機超負荷、超規定以及不合理使用的,司機有權拒絕。

6.使用中的大型設備和特種設備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動作可靠,防爆設備不失爆,并應定期檢查、實驗,做好記錄,不合格的不準使用。

7.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和定期保養制度,確保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良好、安全運行,嚴禁超負荷或帶病運轉。

8.要定期進行檢測和預防性實驗。

9.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所使用的儀器、儀表和控制裝置必須按規定周期進行校驗,保證靈敏、準確、可靠。

10.加強潤滑管理,建立并嚴格執行潤滑“五定”(定人、定質、定量、定點、定期)制度,做好潤滑記錄。

11.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發生事故,必須嚴格處理,吸取教訓、采取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

12.采掘、運輸和其他移動大型設備,應保持一定的備用數量,實行按計劃輪換檢修。

13.備用的特種固定設備,要嚴格執行一周一試機,一月一倒機制度,停下來的設備應及時修復,礦井主要排水泵及管路、水倉等,要在每年雨季前全部檢修完畢。

第四條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損壞追究處理辦法

1.因責任不落實造成大型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損壞報廢或造成人身事故者,由礦機電運輸部、安全管理部、生產技術部及其他礦相關部室和責任區隊成立調查組,配合公司追查,按照事故的定性對事故區隊和責任者進行處罰,此項罰款經礦仲裁會議決定后執行。

2.對因管理不善、機電設備故障,致使礦井全部停產8小時以上或采區停工1晝夜及以上的非傷亡事故影響,由礦調查組配合公司追查,由事故責任區隊承擔公司對礦5000元至20000元的罰款外并按礦《生產管理辦法》予以處罰。

3.大型生產設備、特種設備的電動機功率在200KW及以上的,造成電動機燒損者,由責任區隊和責任人承擔公司對礦規定罰款外并按礦《機電運輸設備管理辦法》予以處罰。電動機功率在200KW以下的,造成電動機燒損者,按礦《機電運輸設備管理辦法》對責任區隊和責任人予以處罰。

4.對設備包機制不落實,使用不合理,造成設備損壞,致使礦井全部停產4小時及以上不足8小時或采區不足1晝夜的非傷亡事故影響,由機電運輸部牽頭追查,按礦《生產管理辦法》提出處理意見上報公司。

5.對影響礦井生產全部停產2小時及以上不足4小時或采區停工8小時及以上不足16小時的非傷亡事故,由礦安全管理部建立事故追查臺帳,寫出非傷亡事故影響分析報告,按礦《生產管理辦法》拿出處理意見,并上報公司主管部門備案。

6.對影響礦井生產全部停產2小時以下,30分鐘及以上的非傷亡事故,由設備使用單位建立事故追查臺帳,并及時寫出非傷亡事故影響分析報告,按礦《生產管理辦法》提出處理意見,在礦生產調度平?會議上通報,并上報礦機電運輸部和生產技術部備案

7.對蓄意破壞造成設備損壞而影響生產的,要根據情況加倍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本辦法從下發之日起執行。

二十八、三礦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管理制度

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以下稱煤安標志)自20**年1月1日起強制執行。煤安標志是生產單位生產、銷售及使用單位采購、使用有關礦用產品的標識。煤安標志管理制度是對涉及煤礦安全生產及礦工安全健康的產品所采取的強制性管理制度,對提高煤礦本質安全程度,保證煤礦安全生產和礦工安全健康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堅持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

一.為了認真貫徹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頒布的《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管理暫行辦法》,加強我礦煤安標志的管理。特別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則:煤安標志執行分級專人管理,責任到人。各級管理機構必須建立、健全管理臺帳,使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三.目的:杜絕“三無產品”(無產品合格證、無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無安全性能檢查合格證)的產品進入礦內,以提高礦井設備安全水平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