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設備部安全生產責任
.1及時傳達、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生的指示,堅持生產與安全的“五同時”。
.2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指揮生產,發現違反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和安全技術規程的行為應立即制止,并向領導報告。
.3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不安全因素、險情及事故時要果斷正確處理,立即報告主管副總經理處理并通知有關職能部門,防止事態擴大。
.4參加安全生產大檢查,隨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對各單位的安全生產情況及時在調度會上給予表揚或批評。
.5負責貫徹操作紀律、安全管理規定,杜絕或減少非計劃停工和跑、冒、滴、漏事故,實現長周期安全穩定生產。
.6負責生產事故(大面積非計劃停車、停工事故等)的調查處理,及時向公司領導報告,參加公司其它事故的處理。
.7編制或修訂的工藝技術操作規程、工藝技術指標必須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對操作規程、工藝技術指標和工藝紀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和考核。
.8在制訂長遠和編制全廠技術措施、計劃和進行技術改造時,應有安全技術和改善勞動條件的措施經費。制訂增產節約措施時,應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9負責因工藝技術原因引起的事故的調查、處理和統計上報,參加公司其它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10執行安全生產“三同時”的原則,組織技術措施項目的設計、施工和投用時的“三同時”審查。
.11參與并檢查各單位對崗位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
.12負責組織工藝技術方面的安全檢查,及時改進技術上存在的問題。
.13積極開展安全技術研究工作,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和安全裝備。
.14在技術改造,新建、改建、擴建裝置建設時,負責組織危險區域的劃分和審查工作。
.15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環境保護工作的法令、政策和標準,制訂、修訂并完善公司各項環境保護制度和措施,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搞好環境保護,消除環境污染。
.16參與對環境保護法律、方針、政策、規定和建設知識的宣傳教育。檢查監督執行情況,搞好環境保護,實現文明生產。
.17制定“三廢”治理和污染源的源頭治防措施、并檢查執行情況。參加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環保“三同時”監督工作計劃安排,使環境保護措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負責檢查督促已上環保裝置的正常運行,要求環保裝置同步運行率達100﹪。
.18做好日常對環境污染的監測工作,并督促有關單位使環保各項指標達到國家衛生標準。
.19協助辦公室對環境污染事故的查處、管理、統計和上報。
.20貫徹國家、上級部門關于設備設計制造、檢修維護保養及施工方面的安全規定和標準,做好主管生產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責制定和修訂各類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21負責各種機、電、儀及工業建筑物的安全管理,使其符合安全技術規范、標準和制度的要求。
.22負責組織工業建筑設備,起重機械、施工器具、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安全附件、氣瓶、防靜電裝置、機械和電氣聯鎖裝置、安全裝置的定期安全檢查、檢驗工作。及時整改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23在制訂或審定有關設備設計、制造、改造方案和編制設備檢修計劃時,應有相應的職業安全衛生措施內容,對安全措施完成情況負責檢查監督。
.24組織設備安全大檢查,對檢查出的有關問題,在有計劃地及時整改,按期完成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事故隱患整改項目。
.25負責對壓力容器、起重設備的登記取證工作。
.26貫徹執行消防條例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綜合治理”的消防方針,做好防火、滅火等消防工作。
.27掌握企業主要生產過程中的火災特點,經常深入基層監督檢查火災隱患及滅火設施的管理,督促落實火險隱患的整改,確保消防設施完備,消防道路和暢通。
.28協助辦公室對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和檢查,并做好消防器材設置臺帳。
.29積極參與特殊工種(電焊工、起重工、電工、壓力容器操作工等)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工作。
.30應與其他管理部門共同做好對外來檢修有關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及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負責貫徹有關施工紀律的管理規定。
.31簽定施工合同必須有安全責任條款。
.32負責制定分析人員采樣、分析項目及使用設備、儀器的安全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33對關鍵生產裝置和重點生產部位的易燃、易爆物料分析必須準確。
.34負責有關動火分析和進行進設備內作業的檢測分析,要求取樣有代表性,分析結果準確,并提出分析數據報告。
.35負責事故分析時的化驗檢測和數據分析。
篇2:設備部門安全責任制
1、貫徹國家、上級部門關于設備、設計制造、檢修、維護保養及作業方面的安全規定和標準,負責起草和修訂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2、負責各種設備、設施、電氣、動力、儀表、管道、采暖通風裝置,使其符合安全技術規范、標準的要求,禁止防爆等級不夠的電氣設備進入生產裝置。
3、負責特種設備及安全附件、氣瓶、防塵、防毒和防靜電裝置、機械和電氣聯鎖裝置、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定期安全檢查、校驗工作,及時整改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有隱患要堅決停用。
4、在制定有關設備、設施的制造、改造方案和編制設備檢維修計劃時,應有相應的職業安全衛生措施,并負責在作業過程中監督檢查。
5、組織設備安全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要按期整改。
6、負責設備、設施的變更管理,設備配件和設備材料代用變更,臨時性電氣設備變更。
7、負責對特處設備的登記取證工作,對特種作業人員登記和作業監督管理。
8、負責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參加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
9、組織對設備部門屬下、制冷室、變電室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工作。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物資設備部門
1、按照施工(生產)技術要求和物資供應計劃,供應的各種設備和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規定的安全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并負責提供必備的技術、質量合格證件。
2、負責物資倉庫和危險品的安全管理,作好防火、防爆、防盜工作。會同安監部門,按照安全規程、規則選擇好爆炸物品倉庫和油庫位置(需經當地公安局批準),建立健全危爆物品收發、登記、保管制度。
3、負責組織有關人員對爆破器材進行性能試驗,未經試驗及試驗不合格的爆破器材不得發往現場使用。
4、負責提供符合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按照公司規定的發放標準和管理辦法進行發放管理。負責提供有毒材料及危險物品的性能說明書,會同有關部門確定使用范圍,無說明書不得下發使用。
5、機電設備、交通車輛的選型、購置必須充分考慮其安全性能,保證安全運行。負責監督小型機具、機電設備、車輛的安裝調試、驗收使用、維修保養,直至報廢的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6、定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組織或參與交通事故和機械電力事故調查處理,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7、負責制定和補充機電設備、車輛、機械和小型機具的安全技術操作細則及管理使用、維修保養定期檢修制度,并監督執行。負責組織各類機械、車輛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考核工作。辦理發放廠內機械技術操作合格證。嚴禁未經培訓合格和無證人員駕駛操作各種機械和車輛。
8、對新購大型進口機電設備必須做到“三先”,即:先制定安全操作規則和管理辦法;先培訓操作人員;先進行試運轉,否則不準投入使用。
9、建立設備安全監察制度,對不符合安全運行的機電設備、小型機具,有權責令停止使用。對已批準報廢的機電設備和車輛,應督促保管使用部門及時報廢處理,嚴禁繼續使用。
10、在安全標準工地建設活動中要建立健全以下資料和臺帳:《物資合格證及檢收記錄》、《機械設備臺帳》、《機械完好率及利用情況》、《機械技工分布》、《機械管理人員臺帳》、《機械修理(保養)計劃及完成臺帳》、《機械安全操作規程》、《機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