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學校突發停電事故應急程序(3)

學校突發停電事故應急程序(3)

2024-07-15 閱讀 1263

學校突發停電事故應急程序(三)

本應急程序的要點是:維護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1.停電后,值班負責人應當宣布進入應急狀態,各應急小組人員立即到崗,開展應急工作。值班負責人立即向學校領導報告。

2.如果是校內供電設施故障,搶修小組應立即進行搶修。

3.如果是校外供電設施故障,學校應向供電部門詢問停電原因和恢復供電大致時間。

4.值班老師應當要求在教室內、或其它場所內的所有學生保持冷靜不要擅自行動,原地等候,避免造成意外事故。

5.后勤保障人員和值班人員應當檢查通道、樓梯,并且安排專人在其值班維持秩序,確保安全暢通。

6.學校應當關閉所有房間電器的電源開關,避免突然來電時發生意外事故。

7.學校領導和教師應當到各個教室、安撫學生,穩定學生情緒。如有學生患病,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8.門衛應加強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學校。保衛人員應當在校園內巡邏,加強重要部門、重要設備的保衛工作。

篇2:井供電網絡突發停電事故應急預案

井供電網絡突發停電事故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正確、有效和快速地處理停電事件,最大程度地減少停電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重大機電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的供電、供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不受損失。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西風井供電網絡突發停電事件下,項目部組織開展救援、搶險與處置、電力恢復等工作。

1.4工作原則

1.4.1預防為主。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供電網絡的安全管理,落實事故預防和隱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大力宣傳安全供電的重要性,提高職工安全防范意識;開展停電緊急處置的演習,提高對停電事件綜合應急處置的能力。

1.4.2統一指揮。在項目部應急指揮機構的指揮和協調下,組織開展事故處理、事故搶險、供電恢復、應急救援、恢復生產等各項應急工作。

1.4.3保證重點。在電網事故處理和控制中,各工種要協同作戰,密切配合,將保證供電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種必要手段,防止事故范圍進一步擴大。在電網恢復中,優先保證重點設備的恢復。

2組織機構及職責

同公司綜合應急預案保持一致。

3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西風井供電網絡擔負著新鄭煤電西風井的井下施工和地面的生產生活用電,供電網絡的故障、可能造成全項目部的停電事故,直接影響著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主要原因分為人為操作失誤、設備缺陷和自然事故等因素造成。

4信息報告程序

4.1項目部停電事故時應按照如下程序進行報告:

值班電工要及時向值班經理和調度室匯報,項目部調度室應按程序向主井調度室匯報,值班經理要向主井機電科匯報,快速查明停電事故的基本情況。項目調度室要負責記錄事故時間、地點影響范圍等詳細情況,并立即向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匯報。

4.2現場匯報方式:采用電話、手機等。

5應急處置

5.1預案的啟動(響應分級)

停電事故短時間內無法恢復送電,可能造成礦井瓦斯積聚、涌水增加、人員被困井下以及可能出現其它重大危險源的,要立即通知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由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決定啟動本應急預案。

5.2響應程序

一旦啟動本應急預案,項目部所有應急人員必須絕對服從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的命令,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指定地點,參加事故搶救,并保持通訊聯絡。

6.3處置措施

6.3.1停電事故發生后,項目應急救援小組要對事故原因作出初步判斷,組織制定現場的應急方案和相應的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經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批準后組織實施。處理過程由機電經理統一調度操作。

6.3.2若是單回路故障,請示主井調度室和機電科,啟用另一回路供電,啟動《事故停電電源倒閘程序》。若是總電源故障停電,由主井機電科啟動其《應急預案》,項目人員將全力以輔。

6.3.3若停電是由其它原因(如自然因素)所造成,短時間不可能恢復供電時,應立即啟動項目部《重大災害應急預案》,優先保證井下施工人員安全升井。

7應急保障

7.1技術保障全面加強供電設施的維護和檢修工作,將事故消滅在盟芽狀態。針對可能出現的停電事故,組成停電處置小組,認真分析停電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損失,不斷完善停電應急技術保障體系。

7.2人員保障通過對項目部全體人員的日常技能培訓和模擬演練等手段提高各工種人員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的業務素質、技術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8事故調查

在發生停電事故后,項目部要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各隊要認真配合調查組的工作,客觀、公正、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發生過程、恢復情況、事故損失等。

事故調查工作包括:調查組的組成,應急救援情況的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技術分析,事故原因的判定,事故性質和責任的查明、編寫事故調查報告,提出安全預防措施建議。

9預警措施

9.1停電事故預防措施

9.1.1供電系統必須安全、合理,負荷分配均勻,杜絕任何開關及線路的過負荷現象發生。

9.1.2供電設備各種保護齊全、整定合理,且保證靈敏可靠。避免越級跳閘,造成事故擴大。

9.1.3供電設備要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確保供電設備在性能及保護方面達到最好標準。

9.1.4增減負荷時,必須經主井機電科審核,經同意后方可實施。嚴禁私自增容。

9.1.5地面高壓線路必須裝設避雷設施,并按規定試驗、安裝。

9.1.6各供電線路必須加強檢查、檢修及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1.7供電系統的接地系統必須齊全、接地可靠,并按規定測試、安設。

9.1.8值班和維修電工,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熟悉本工種的應知應會,發現異常立刻向值班經理和調度室匯報。

9.1.9通訊系統必須保證暢通,加強檢查、檢修及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2地面防雷電事故預防

9.2.1防直擊雷。井架裝設獨立的避雷針,使其處于被保護的范圍之內,要求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

9.2.2每年5月1日以前,對地面防雷設備設施進行一次檢測,重點對井架防雷保護用的避雷針及接地極的接地元件的接地電阻測試,接地電阻必須達到要求,不合格時要及時處理。

9.2.3平時要加強對防雷保護系統的檢查,嚴禁因施工等原因造成接地極斷線、連接螺絲松動等現象的發生,保證防雷電系統的正常運行。

9.2.4注意收聽氣象預報、預警;定期對職工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9.5預警行動

值班經理和調度室接到停電事故的信息后,必須立即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及時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人員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

篇3:風電場全場停電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1目的

為了減少***風電場設備故障對風電場人身安全和生產發電效益的影響,保證安全生產穩定,特制定本方案。

2適用范圍

本處置方案適用于***風電場全場失電事故。

3定義

全場失電:指全場對外有功負荷降到零和場用電源消失。

4應急機構及職責

4.1現場應急指揮機構

組?長:風電場場長

副組長:安全專工

成?員:運行人員

應急指揮部設在***風電場中控室。當全場停電處置方案啟動后,“應急指揮部人員”立即到位,負責全停的處理、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領導。

在發生事故的第一時間由當值值長為指揮,全權負責應急處理及救援工作;應急指揮部人員到位后權力移交風電場場長或安全專工。

4.2職責

4.2.1指揮部職責

4.2.1.1發生全場停電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4.2.1.2及時向公司上級主管部門、當地政府匯報受災情況。

4.2.1.3組織領導緊急救援處理,必要時向當地政府有關單位發出緊急救援請求。

4.2.1.4負責事故調查的組織工作,負責總結事故的教訓和應急救援經驗。

4.2.2總指揮職責

全面負責組織公司全場停電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領導應急指揮部開展應急救援。

4.2.2.1分析緊急狀態和確定相應的報警級別,決策現場重大應急行動。

4.2.2.2發布進入應急狀態的命令,啟動應急指揮系統。

4.2.2.3直接領導副總指揮、指揮和綜合協調組開展各項應急工作。

4.2.2.4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員傷亡,確保搶險救災人員的生命安全。

4.2.2.5做好應急評估,準確決策升高或降低應急級別,是否向地方提出應急救援請求。

4.2.2.6宣布應急狀態的終止。

4.2.2.7應急終止后,組織領導恢復工作。

4.2.3副總指揮職責

協助總指揮做好應急救援的各項工作;總指揮不在公司時按排序接替總指揮工作,代行職權,履行職責。

4.2.4各專工職責

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應在現場進行指揮,組織、協調、傳達指揮的命令,聯系通報事宜,調查了解應急情況,向指揮部提供情報。

5處置內容

5.1工作原則

5.1.1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方針,以“保人身、保設備、保電網”為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管理理念,為防止全場停電事故的發生和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一旦發生全場停電事故,能及時得到緊急救援,結合本公司風電場生產實際制定本處置方案。

5.1.2分類管理,分級負責。針對全場停電事故的特點及其影響的范圍和程度,實行分類管理、分級響應,使采取的措施與突發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圍和社會影響相適應。

5.2基本情況

5.2.1***風電場49.5MW用1座110kV升壓站、各集電線路以35kV架空線路接入110kV升壓站,經110KV線路送至小屯變電站。

5.2.2風力發電機組出口電壓為0.69kV,經一機一變(箱式變)的單元接線方式升壓至35kV,匯流至風電場的110kV升壓站。經二次升壓至110kV后,接入電力系統。

5.2.335kV箱變接線方式

1500kW風力發電機組出口電壓為690V,電纜接至35kV箱式變電站低壓側。風力發電機組與箱式變電站的接線方式采用一機一變的單元接線。變壓器的容量為1600kVA,電壓為0.69kV/35kV,就近布置在風力發電機組塔架附近。

5.2.4110kV電氣主接線

110kV出線,接入110kV***風電場變升壓站;110/35kV主變壓器2臺;電氣主接線采用單母線接線。

5.2.535kV電氣主接線

35kV進線共6回,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設專用分段斷路器。

5.2.6電氣二次

電氣二次系統包括現場就地單機控制、保護、測量和采集信號以及在風電場中控室對所有風力發電機組--箱變單元進行集中監控。監控裝置設置在風電場綜合樓的中控室,控制室內的值班或運行人員可通過計算機監控系統的人機對話界面完成監視和控制任務。

5.2.7站用變

站用變為風電場中控樓提供電源,由1號站用變和備用變組成。

5.3風險分析

5.3.1危險性分析

110kV線路故障,造成全場停電,全部風電機組停運。

5.3.2危險目標確定

110kV線路故障。

5.4預防和預警機制

5.4.1事故預防措施

5.4.1.1加強蓄電池和直流系統(含逆變電源)的維修和定期啟動試驗。

5.4.1.2加強繼電保護工作,主保護裝置應完好并正常投運,后備保護可靠并有選擇性的動作,投入開關失靈保護,嚴防因開關拒動、誤動擴大事故。

5.4.1.3加強110kV升壓站的檢查維護,保證一次系統設備安全可靠運行。

5.4.2預警信息

發生以下情況,值班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向值長匯報,值長應根據現象綜合判斷是否發生全場停電。

5.4.2.1110kV線路停電。

5.4.2.2任一條35kV線路跳閘。

5.4.2.3任意一段35kV母線停電。

5.4.2.4任意一臺主變故障。

5.4.3信息報告與報警

事故報警方式和一般程序。

(1)報警方式:分直接(口頭)報警、電話報警兩種。

(2)報警一般程序:發生突發事故(事件)時,值班人員,立即向值長報告。

值長接到報警后應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等,按應急分級初步判斷應急響應級別,快速決斷是否上報應急指揮部總指揮。

5.5應急響應

5.5.1應急分級與啟動級別

***風電場全場停電事故,分兩級應急。

5.5.1.1一級應急:110kV系統失電。

5.5.1.2二級應急:35kV系統失電。

按運行規程處理,如事件擴大則啟動本處置方案。

5.5.2指揮與控制

5.5.2.1應急指揮部根據當值值長匯報的情況,由應急總指揮發布命令,啟動本處置方案,同時啟動最初應急組織,立即通報全場停電事故情況。

5.5.2.2啟動應急現場處置命令一經發布,最初應急組織、現場應急指揮部、各應急相關人員,應立即進入工作狀態,履行各自職責。

5.5.2.3當值值長在第一時間為最初應急組織指揮,全權負責應急處理及救援工作;現場應急指揮部啟動后權力移交。

5.5.3全場停電應急處置原則

5.5.3.1事故發生時,按“保人身、保設備、保電網”的原則進行處理。

5.5.3.2根據儀表指示及設備異常象征,判斷事故確已發生。迅速處理事故,首先解除對人身、設備的威脅,必要時立即停用發生事故的設備。

5.5.3.3采取一切可行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查明原因并消除后,恢復機組正常運行。在確認設備不具備運行條件或對人身、設備有損害時,立即停止機組運行。

5.5.3.4不論出現何種事故,運行人員均應到現場確認,并核對有關儀表指示,任何異常現象出現時,都不應首先懷疑保護及儀表的正確性,以避免異常事故的擴大。

5.5.3.5事故處理時,值長是組織者和指導者,但在威脅人身或設備安全的緊急情況下,值班員有權單獨進行處理,以防事故進一步擴大。處理后應盡快向值長匯報。

5.5.3.6事故處理可以不使用操作票,但必須遵守有關規定。

5.5.3.7如果在交接班時發生事故,交班人員繼續在本崗位上處理事故,接班人員協助處理,直至事故處理告一段落或接班值長同意接班后,方可交接班。

5.5.3.8處理事故時,必須設專人記錄事故時間、表計、信號、保護及自動裝置的動作情況及處理的經過,報警信號、保護掉牌必須經至少兩人確認無誤后方可復歸。

5.5.3.9事故處理完畢,各運行崗位人員必須實事求是的把事故發生的時間、現象、所采取的措施等做詳細的記錄。

5.5.4全場停電應急處理具體措施

5.5.4.1110kV系統失電的處理步驟:

(1)由于本風電場僅一條110kV線路系統連接,當線路跳閘或系統故障造成升壓站全站停電時,110kV升壓站要迅速判明事故性質,聯系省調、地調簡要匯報情況,若為線路或系統故障,短時間不能恢復,通知風電場中控室,中控室值長應立即倒換備用電源恢復中控室供電,匯報應急指揮部。

(2)應急指揮部接警后,立即啟動方案。應急指揮部要搶時間,迅速通知有關部門,集結應急小組成員,開展應急工作。

(3)線路或系統故障消除后,用110kV線路升壓站送電,依次投入各臺主變和35kV線路、場用電,恢復110kV升壓站為正常運行方式,根據風速和風機設備情況,逐漸將風機并入系統。

5.5.4.235kV系統失電的處理步驟

(1)當1、2號主變、35kV二段母線、35kV線回路任一設備故障,造成風電場中控室交流電源消失。中控室值長應立即聯系升壓站,若短時間不能恢復供電,立即倒換備用電源恢復中控室供電,匯報應急指揮部。

(2)應急指揮部接警后,立即啟動方案。搶時間,迅速通知有關部門,集結應急小組成員,開展應急工作。

(3)待1、2號主變、35kV接地變回路的設備故障消除后,恢復為正常運行方式供電,將受停電影響的風機逐漸將風機并入系統。

5.5.5應急終止

5.5.5.1應急指揮部總指揮為決定終止全場失電事故應急處置方案、恢復正常工作的負責人。

5.5.5.2在應急救援行動已經有效控制了全場停電事故,運行方式已恢復標準時,可以終止事故應急處置方案,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復為正常狀態。

5.5.5.3應急指揮部總指揮下達終止事故應急預案命令現場應急成員應急處置專業人員。

5.6后期處置

5.6.1事故原始資料收集

事故應急處理期間,各專業專工負責各項記錄、信息的收集保存工作,事故追憶信息不得刪除,打印材料妥善保管,安全專工做好監督。

5.6.2事故調查

5.6.2.1事故調查組有權向發生事故的有關部門、有關人員了解有關情況和索取有關資料,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拒絕。

5.6.2.2事故處理后應對事故原因進行詳細調查,分析設備、人員、管理等各方面暴露出的問題,存在的隱患,提出防范措施,并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提出處理意見。

5.6.2.3對事故責任進行劃分,對事故責任部門、責任人進行經濟或行政處罰,吸取事故教訓。

5.6.2.4對事故發生、處理等進行全面總結,形成事故應急處理總結報告,并報公司生產與工程建設部。

5.7培訓和演習

5.7.1全場停電應急處理組織機構及組成人員要認真學習此預案,以保證當發生全場停電事故時能迅速、果斷的處理。

5.7.2每半年由風電場組織進行一次全場停電應急處理的反事故演習。

5.7.3參加演習人員為全場停電應急處理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及配合維護廠家。

5.7.4每次演習必須事先制定具體的方案。

5.7.5演習結束及時進行點評,對演習中暴露出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要認真進行總結。

5.8處置方案管理

5.8.1全場停電事故處置方案由風電場負責更新、維護。生產與工程建設部負責審查。

5.8.2每年對處置方案進行一次檢查,確定是否更新、修訂,如需要更新和修訂,應將下列事項作為重點:

5.8.2.1應急組織機構的變動。

5.8.2.2組織或程序中重要人員的變動。

5.8.2.3內外部應急救援的設備、設施、能力的變動。

5.8.2.4生產設備、系統、工藝、操作條件的變化。

5.8.2.5演練報告中提出的改進意見和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5.8.2.6更新和修訂后的審批程序按原預案審批程序進行。

6培訓與演練

6.1培訓

風電場每年制訂培訓計劃,對相關人員進行登高作業措施、緊急醫療救護等應急救援培訓,提高應急救援、協同配合能力。

6.2演練

風電場至少每年組織一次對本方案的演練,檢驗本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7附則

7.1維護和更新

7.1.1本方案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的修改變動以及生產條件和組織體系變化組織修訂更新。

7.1.2本方案應根據應急預案演練、發生事故后的評估組織修訂更新。

8支持文件、引用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國家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風電場設備運行規程》

《風電場檢修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