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學校飲食中心預防火災管理方案范本

學校飲食中心預防火災管理方案范本

2024-07-15 閱讀 2291

學校飲食中心預防火災管理方案

為了預防中心發生火災事故和發生火災能夠應急處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火災防范管理

1)指定專人檢查安全,檢查中要求認真盡責,切忌走過場;檢查范圍包括火源、氣源、電源、消防設施等一切有可能引起火災的隱患。

2)點火必須由培訓合格的專業人員點火,非專業人員嚴禁點火。

3)不用爐灶時操作程序:先關閉油氣閥,切閉鼓風機電源開關,最后切斷總氣源開關。

4)使用爐灶時,先開總油源開關,再開鼓風機,后再微開爐灶開關同時點火,最后慢慢開啟爐灶鼓風機開關并調至合適風量,使用部分爐灶時,只開啟使用部分的煤氣開關和風機開關,其它的則保持完好的關閉狀態。

5)爐灶使用中現場必須有人看管,嚴禁無人看管使用爐灶。

6)點火程序:點火前檢查爐堂內有無油氣,有油氣時不能點火,氣管(瓶)有無漏氣,開關是否正常,有漏氣或開關不正常時立即報告主管,以便及時修理更換,嚴禁自行處理或置之不理。

7)蒸飯

8)炒爐、煲湯爐

9)點火后設備開關失效的處理:先立即關總氣閥,再關爐灶氣源開關加風機開關,再切斷鼓風機電源,上報主管檢修。

10)油煙過濾網,煙罩接油槽每餐后必須抹掉網上的油星,每周徹底清洗濾網一次。

11)上煙道每日必須清潔一次,每周徹底清潔一次。

12)電插座不工作或工作不正常時,不準自行拆動或修理,應通知主管派人檢修。

13)用水清洗墻壁時,不準淋濕電插座,嚴禁用水沖洗電插座及用電設備(鼓風機、消毒柜、烤箱、絞肉機、冰柜等各種電器設備)。

14)鍋內到一定的高溫時嚴禁倒油、酒。

16)熟油時不能放在高溫的灶臺上。

17)油桶不準放在灶臺旁邊。

18)廚房嚴禁吸煙。

19)除點火外,不準將打火機、火柴、化裝品(尤其是摩絲)帶進廚房,不準在廚房內用電吹風吹頭發。

二、滅火方法、消防器材的使用:

1)指定專人巡邏,凡食堂內的滅火機、滅火罐及消防水管必須規范放置。

2)滅火器使用時先拉開保險栓,左手提機,右手拿住噴管口徑使用時控制好噴管,以防亂動。

3)當燒鍋炸油或炒菜油溫過高而著火時,采取應蓋撲火必須用滅火毯,將滅火毯打開拿住一端朝著火中心位覆蓋。

4)當發生較大的火災時,使用消防水管必須先將警報系統玻璃打碎發出警告,迅速將消防箱水管拿出裝上高壓水槍頭,立即打開消防水管開關拿住水槍頭對準起火位置沖水滅火。

5)消防設備的管理必須由指定專人負責,每天對滅火器、滅火毯,消防水管的檢查,如滅火器使用完之后立即報告消防負責人及時補上,消防水管使用后要涼干再收回消防箱里并關好消防箱門。

三、火災發生后應急處理

(一)處置程序及責任區分

1、發生火災后,由當事人迅速向主管報告,并詳細說明火災發生地點及火災種類。

2、由主管領導向校領導報告情況,并立即趕赴現場,組織人員撲救。

3、各樓層班長指定專人迅速關閉電源,氣源,一方面利用現有消防設施組織人員撲救;一方面組織人員疏散(不就餐發生火災時投入撲救,就餐時協助老師組織學生疏散)。

4、災情嚴重時,協同上級增援力量組織撲救,同時組織好人員疏散。

5、守護現場,協助上級部門進行火災原因調查,(該樓層事務長和當事人)

(二)人員疏散路線

(三)各樓層班長

1、1樓劉賢成

2、2樓張永華

3、*周厚忠

(四)要求

1、險情一旦發生,全體人員不要驚慌,要沉著、冷靜。

2、正確使用消防設施。

3、參加撲救人員,必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篇2:預防火災事故措施(1

預防火災事故措施

(一)、礦井火災

1、外因火災

⑴、礦成立防火組織機構。各科室、隊有防火負責人及防火管理制度,并經常組織防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認真落實礦井防滅火制度和措施。

⑵、選煤廠、車隊、坑木場、庫房,都必須有完善的防火制度,井下機電硐室、火藥庫、膠帶輸送機頭等要害地點,都必須按規定備有足夠的滅火器材。

⑶、主要通風機反風設施及反風門,由機電科組織,保安區和運轉隊參加每季度進行檢查,保證完好狀態。

⑷、加強機電運輸和火工品管理,消滅電氣設備失爆和火藥殘爆,防止外因火災發生。

⑸、各單位的廠房要安排專門的防火負責人,對防滅火設施要安排專人進行管理。

⑹、武??埔訌姷孛嫦鹪O施的管理和檢查,以保證應急救災。

⑺、有機電設備的單位要加強機電設備的完好檢查,防止電氣設備失爆。

⑻、井口房、通風機房和瓦斯泵房附近20米內嚴禁堆放易燃物,嚴禁有煙火或用火爐取暖。井下嚴禁使用燈泡取暖。井下和井口房嚴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設臨時操作間、休息間。

⑼、井下、井口房內、主要通風機房和瓦斯泵房附近20米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巷、井口房內、通風機房和瓦斯泵房附近20米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報礦長審批后執行。

⑽、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必須裝入蓋嚴的鐵桶內,由專人押運送至使用地點,剩余的汽油、煤油、變壓器油必須運回地面,嚴禁在井下存放。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內。用過的棉紗、布頭和紙,也必須放在蓋嚴的鐵桶內,并由專人定期送到地面處理,不得亂仍亂放。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和峒室內。井下清洗風動工具時,必須在專用硐室進行,并必須使用不燃性和無毒性洗滌劑。

⑾、井下峒室和皮帶輸送機機頭、機尾不準存放易燃物。必須按附件規定設置防火器材,明確防火負責人。

⑿、健全防火管路系統,消防管路按規定設置三通和閥門,皮帶輸送機巷道消防管路管徑不小于Φ50mm,皮帶頭配備一根20米以上防火膠管。皮帶輸送機要設置過載、過熱及防偏自動保護,各種保護裝置要靈敏可靠。加強對皮帶輸送機司機等人員的管理,落實其責任,嚴禁脫崗,及時清理浮貨,防止摩擦著火。

⒀、井上、下必須設置消防器材庫,儲存的材料和工具應符合有關規定,并定期檢查和更換。任何人不得隨意動用消防器材庫中的器材和工具。工作人員必須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職工作區域內滅火器材的存放地點。

⒁、嚴格入井檢身制度,嚴禁易燃品及火種帶入井下,入井嚴禁穿化纖衣服。井口檢身人員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2、內因火災

⑴、每年要根據采場接續情況,編制年度的防止自然發火措施,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匯審后貫徹實施。

⑵、每個采掘工作面都要有防止煤層自然發火措施、防滅火設計,并納入采掘作業規程。

⑶、正確選擇礦井的開拓方式,合理布置采區和工作面,加強頂板管理,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每月回采速度不小于60米)。采煤工作面要隨時調整采高,防止丟煤造成自然發火。

⑷、選擇合理的通風方式,正確設置控制風流的設施,加強通風防火管理。礦井通風負壓控制在2940Pa以下。

⑸、掌握自然發火預兆規律,確定自然發火標志性氣體,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進行發火預測預報,把自然發火消滅在萌芽階段。

⑹、采煤工作面的運回順必須在終采線以外按設計要求位置用不燃性材料砌筑防火門墻,并儲備足夠數量的封閉防火門的材料,并按序號排好。采煤工作面回采結束后,必須在45天內(以不出煤之日起記算)進行永久性封閉。

⑺、對中央注砂系統、W2注砂系統、W3注砂系統每月進行一次充填實驗,充填管路每旬進行一次檢查,并有記錄可查。

⑻、對煤層漏風通道,采用噴涂砂漿、注阻化劑、注白泥、煤體加固等防火技術進行處理。

⑼、加強對采空區、密閉、采掘工作面的煤層防火檢測分析,發現有自然發火預兆及時處理。

⑽、廢舊的溜煤眼和上風眼必須及時放空存貨,用水泥砂漿、黃土等進行封堵,嚴禁用煤填堵。

⑾、受自然發火威脅嚴重的煤和半煤巖巷道、硐室,當服務期超過煤層自然發火期時,必須使用不燃性材料對巷道進行全封閉。對巷道局部高頂和綜采工作面運、回順巷道頂板要設防火觀察站,對有發

篇3:預防火災事故措施(2

預防火災事故措施

火危險的地點要進行封堵處理,煤與半煤巖巷道用不燃性材料封閉的地點要留有防火觀測孔。

⑿、利用束管監測系統,加大對防火觀測點的取樣密度,加強防治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工作。

(二)、地面其它火災的預防措施

1、礦成立專門消防火委員會:

主任:王安毅

副主任:田發成

成員:朱云龍金玉華劉耀宗王樹臣張寶森康林康成

曲寶張德軍侯巍王兆輝謝玉紅孫愛國張學元鄧成軍王曉偉楊軍

消防火辦公室設在武??啤6ㄆ跈z查,查出隱患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如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對單位黨政正職進行處罰。

2、加強管理,對易燃易爆物資應分類存放,加強對職工的防火教育,重點防火部位設專人看護,有效控制火源,防止各類火災的發生,對閑散人員加強防范。

3、防火重點放在要害部位和重點部位,如:主井、副井、主要通風機房、壓風機房、坑木場、油庫、供應科倉庫、地面瓦斯泵站等。

4、油庫院內嚴禁煙火和易燃、易爆物品。

5、在加油時禁止任何人撥打手機,工作人員禁止穿化纖服裝及帶釘子鞋。

6、凡進入油庫加油的車輛,加油前必須熄火。

7、對油庫院內的消防器材加強管理,定期檢查、定期更換,做到完好無缺。每名工作人員必須會使用滅火器材。

8、油庫只對集團公司通勤車及礦屬車輛加油,沒經領導同意,嚴禁對外來車輛及人個體車輛加油。

9、值班人員班中不許睡覺,嚴禁脫崗。班中要經常對油庫進行巡視檢查,發現火源等隱患及時處理。

10、建立車輛加油記錄及班中隱患檢查處理記錄。

11、加油機不用時必須上鎖。

12、對油庫的電氣設備及電線經常檢查,發現問題要立即停電并及時匯報處理。

13、坑木場內嚴禁明火作業,嚴禁吸煙。如確因需要動用火、電焊時,要制定周密的安全措施,并報有關領導審批。

14、坑木場區內下班后,必須切斷場內動力電源,做到人走電斷。

15、經常對坑木場內所有電氣設備、線路及照明設施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16、對坑木場內的各種滅火器材要加強管理,定期檢查,及時更換,保證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所有工作人員必須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

17、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班中不許喝酒、不許睡覺。實行現場交接班,建立外來人員登記簿和班中記錄,并執行交接班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