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校學生成長記錄袋實施辦法
中學(學校)學生成長記錄袋實施辦法
一、成長記錄袋的管理:
1、學生成長記錄袋由年級統一安排,學生自己設計整理,平時由學生保管,期末整理完整后統一交班主任保管。
2、平時成長記錄袋中的材料可以由學生自己、任課教師、學生家長、班主任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各方面的進步,將相關材料裝入袋中。
二、成長記錄袋中所裝材料參考內容:
1、封面:學生基本情況表(姓名、班級、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
2、卷首語:一篇反映自己心態或目標的文章,也可以是理想、座右銘、崇拜的人等個性描述
3、學科學習情況:每次考試成績及變化情況,優秀學習作業或作品;
4、學生參加各類活動(文體、科技、技能等)、競賽獲獎情況(獎狀、證書、文件等);
5、學生特長、愛好相關材料及作品(學生自己、學生家長、班主任提供)
6、自我評價材料或階段性學習思想總結;
7、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原始材料;
8、課外活動或興趣小組收獲。
9、………………………………………
記錄袋統一采用展示性成長記錄袋,即最佳成果型成長記錄袋。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集自己最滿意的能夠反映學習進步、身心成長的重要資料、作業或作品(獎狀、獎品)等裝入記錄袋。學生通過參與建立學生記錄袋,在記錄和收集自己成長過程的一系列資料中,可以看到自己進步成長的足跡,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激發拼搏的勇氣,同時也為老師提供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機會,有助于老師的教學,也有助于家長了解子女學習成長的情況。
篇2:中學學校學生成長記錄袋實施辦法
中學(學校)學生成長記錄袋實施辦法
一、成長記錄袋的管理:
1、學生成長記錄袋由年級統一安排,學生自己設計整理,平時由學生保管,期末整理完整后統一交班主任保管。
2、平時成長記錄袋中的材料可以由學生自己、任課教師、學生家長、班主任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各方面的進步,將相關材料裝入袋中。
二、成長記錄袋中所裝材料參考內容:
1、封面:學生基本情況表(姓名、班級、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
2、卷首語:一篇反映自己心態或目標的文章,也可以是理想、座右銘、崇拜的人等個性描述
3、學科學習情況:每次考試成績及變化情況,優秀學習作業或作品;
4、學生參加各類活動(文體、科技、技能等)、競賽獲獎情況(獎狀、證書、文件等);
5、學生特長、愛好相關材料及作品(學生自己、學生家長、班主任提供)
6、自我評價材料或階段性學習思想總結;
7、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原始材料;
8、課外活動或興趣小組收獲。
9、………………………………………
記錄袋統一采用展示性成長記錄袋,即最佳成果型成長記錄袋。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集自己最滿意的能夠反映學習進步、身心成長的重要資料、作業或作品(獎狀、獎品)等裝入記錄袋。學生通過參與建立學生記錄袋,在記錄和收集自己成長過程的一系列資料中,可以看到自己進步成長的足跡,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激發拼搏的勇氣,同時也為老師提供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機會,有助于老師的教學,也有助于家長了解子女學習成長的情況。
篇3: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管理辦法
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速培養我省創新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建立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形成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創新人才梯隊,確保我省科技人才隊伍穩定與可持續發展,省科技廳組織開展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培育工作,并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按照“集成各類資源,對接國家和省級人才工程,聯合培養和資助”的原則,每年在全省范圍內選拔一批青年科技骨干,認定為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以下簡稱科技 新星),通過對其開展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等活動提供項目資助等方式,培育學科和技術帶頭人,使其加快進入國家和省級重大人才工程計劃,增強我省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后勁,為建設西部強省提供技術和人才儲備。
第二章 申報對象及條件
第三條 凡在我省境內從事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產品或工藝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科技活動,表現突出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均可申報科技新星。
第四條 科技新星候選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專業基礎扎實、學術思想活躍,具備良好的科研作風和科研道德;
(二)所從事研究開發領域屬于國家優先發展的科學技術領域,并對提高我省科技發展水平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三)被所在單位列為科技創新方面的重點培養對象;
(四)申報當年不超過35周歲(含35周歲),在企業研究開發或農業技術推廣第一線工作、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年齡限制;
(五)一般應獲博士學位(企業申請者應獲碩士以上學位)或具有副高級(含副高級)以上的專業技術職稱。有重要科學發現、重大科技成就或做出突出貢獻者,可不受學歷、職稱的限制;
(六)具有較高的科研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發展潛力較大,已經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參加人(前三名)承擔“973”、“863”、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技計劃重大項目,或主持國家級科技計劃一般項目、陜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重大科技創新計劃等省部級科技計劃重大項目;
2.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主要完成人(前七名),獲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主要完成人(前五名)、二等獎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3.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著名檢索系統(如 SCI、SSCI、A&HCI、EI等)收錄的期刊上發表論文3篇;或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及CSSCI源期刊發表論文8篇;
4.主持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形成的科研成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做出突出貢獻;
5.在技術轉移和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創辦科技型企業,或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中成效突出,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三章 推薦及評選
第五條 科技新星的推薦、評選和日常管理工作由省科技廳具體負責。科技新星每年評選一次。
第六條 省級各有關部門、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各設區市科技局和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高新區管委會負責其歸口管理單位科技新星候選人的推薦申報工作;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廳直管協管單位由省科技廳負責其科技新星候選人的推薦申報工作。
第七條 各申請者所在單位根據有關規定在本單位選拔的基礎上,優中選優,推薦科技新星候選人。科技新星候選人應如實填寫《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申請書》,并提供相關材料。
省級各有關部門、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各設區市科技局和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高新區管委會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并出具具體詳實的推薦意見。
第八條 省科技廳對省級各有關部門、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各設區市科技局和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高新區管委會提交的被推薦人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有以下情況的不予受理:
(一)不符合申請條件;
(二)不按規定要求填寫申請書;
(三)提供的材料不齊全。
第九條 省科技廳聘請學術威望高、造詣深的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以及有關部門的科技管理專家組成專業評審組。對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材料,根據學科專業、研究領域分組評審。省科技廳根據專家評審結果,研究提出年度科技新星建議名單,通過陜西省科技信息網向社會公示。
第十條 凡無異議或經對異議事項調查后認定仍符合入選條件者,省科技廳確定為年度科技新星,頒發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證書。
第四章 實施與管理
第十一條 科技新星培育周期為3年。培育期內,省科技計劃原則上資助一次以上由科技新星主持的科技項目。科技新星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可不受所在單位申報項目數的限制,并在立項審批時予以重點傾斜。
第十二條 科技新星獲得省級科技計劃資助后,所在單位可給予不低于1比1的專項資金配套。
第十三條 省科技廳會同有關部門及入選科技新星所在單位,對其申報國家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和科技獎勵等優先予以推薦。
第十四條 省科技廳會同有關部門及入選科技新星所在單位,優先安排并資助其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開展國際合作研究等科技合作交流活動。
第十五條 省科技廳、歸口管理部門和所在單位對科技新星實行動態管理和服務,跟蹤掌握其發展和科研工作情況。
科技新星培育3年期滿,由所在單位、歸口管理部門及省科技廳對其德、能、勤、績等情況進行初評和綜合評價。
在3年培育期間做出重大成績、取得顯著科研成果和經濟社會效益的科技新星,省科技廳授予“陜西省優秀青年科技新星”稱號,優先在省級科技計劃中給予跟蹤支 持;優先推薦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優先推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和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第十六條 科技新星在科研誠信等方面出現重大不端行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將取消其資格,中止享受相關激勵政策。
第四章 附則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陜西省科學技術廳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