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社區一事一議制度

某社區一事一議制度

2024-07-15 閱讀 4681

社區一事一議制度

為了使社區集體公益事業的開展不受影響,更好地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現制定一事一議制度如下:

一、凡遇社會公益事業等有關事項需提前或過后召開全體黨員、居民代表會議,進行討論研究。籌資籌勞應當遵循居民自愿、居民受益、量力而行、上限控制、民主決定、程序規范、使用公開的原則,實行一事一議。

二、一事一議事項,由居民委員會提出預案,張榜公布。預案征求居民意見后提交居民會議或者居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

三、社區興辦集體公益事業所籌資金,屬于本社區居民集體所有的,應納入社區財務進行統一管理,單獨設立賬戶,進行單獨核算,所籌劃資金的收支使用情況,應定期向居民公布,接受居民監督。

四、居民會議或者居民代表會議通過的籌資籌勞決定,居民委員會應當自通過之日起5日內將籌資籌勞決定、方案和會議記錄報鎮農業綜合服務站審核,再由鎮政府批準并報縣農委備案。

五、在制度實施過程中,要求全體參會人員發揮積極帶頭作用,并作為此項工作實施的監督員,一要監督干部,二要監督居民。

六、凡符合規定的籌資籌勞,居民應當自覺繳納和出工,對違反規定的籌資籌勞,居民有權拒絕,并向鎮政府舉報。

七、要求全體參會人員當好宣傳員,模范員,充分發動群眾,上門入戶,動員群眾積極參與社區集體組織的各項活動。

篇2:某鄉村重大村務一事一議理事會制度

鄉村重大村務一事一議理事會制度

為加強對重大村務落實情況的監督,促進民主管理、保障村民合法權益,根據上級關規定,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一事一議理事會屬村民自治臨時組織,按照一事一議一項目一理事會監管原則,理事會在村黨支部的領導和村委會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二、村級重大村務一事一議理事會由村民代表或戶代表會議在村干部以外的各級人大代表、離任村主干、老黨員、村民代表或戶代表組成理事會。在項目實施完結后,理事會即撤銷。

三、一事一議理事會由3―7人組成,設理事會長一人,理事會成員若干,5人以上的可設副會長一人,其誤工補貼標準由村委會提出,經村民代表大會或戶代表會議通過后執行。

四、理事會理事范圍和內容。一是工程項目建設類。包括道路、水利、農業綜合開發、電力、自來水等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工程進度和質量的監督;二是經濟項目建設類。包括村級重大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集體林權改革、土地承包方案的制定和落實,土地征用及各項補償費的分配和使用;三是其他惠農項目類。包括上級各類政策性補助、救災救濟款物的發放、村民反映的熱點難點項目的落實,涉及村集體和村民利益的其他重大事務等。

五、理事會職責權限。①負責項目的前期規劃、設計、招標的組織協調;②負責項目所有牽涉到的村民的林地、荒地和菜地、宅基地、住房(含附屬房)征用和補償費用的落實和協調工作;③負責組織配套資金的籌集和群眾投工投勞;④負責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監督村委會對項目工程增減工程量、增減項目費用和付、收款的落實和執行:

⑤按照法律法規、村規民約承擔相應的項目監管法律責任。對違反法律法規或因失職造成工程項目質量驗收不過關的人員,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篇3:一事一議制度(范本)

“一事一議制度”的內容是什么呢,下面qiquha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篇“一事一議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事一議”,是指在農村稅費改革這項系統工程中,取消了鄉統籌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鄉統籌和村提留中開支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道路修建、植樹造林、農業綜合開發有關的土地治理項目和村民認為需要興辦的集體生產生活等其他公益事業項目”所需資金,不再固定向農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議”的籌集辦法。

開展“一事一議”,必須遵循“量力而行、群眾受益、民主決策、上限控制、使用公開”的原則,在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時,應有本村18周歲以上村民的半數參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農戶代表參加,所作決定要經到會人員的半數通過才能有效。為了防止“有事不議,無事亂議”等現象的發生,各級稅改辦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要嚴把政策關,加強對農村“一事一議”的監督和指導,并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規范議事程序,真正體現大家事,大家議,大家定。

“一事一議”議事會通常要經過如下程序。

①發起人從群眾的意見中梳理出群眾要求最強烈、范圍最廣、投資投工額度與當地村民承受能力相適應的議題。

②發起人到有一定影響力的村民中征求意見,聽取這些人的意見和反映,以便在議事會上能首先獲得這部分人的支持。

③發起人將需要交議事會討論的事項(如建設內容、投工投資數額、工程建設負責人、建設時間、建設管理及建成后的工程運行管理等)整理成條,以備提交會議討論時做到有條不紊。

④發起人將會議的目的、地點、時間、通知到各受益農戶。

⑤議事會討論的事項一般用“同意”或“不同意”表示各戶意見。當議定的事項比較簡單時,不用文字記載,靠村民相互之間的信任自覺執行。復雜的事項形成決議后參會人要簽名確認,然后按決議執行。

這些程序完成后,將議定的事項交會議推薦的負責人執行。

執行人員具體操作方法是:年初由村民委員會提出預算,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議論通過,報鄉鎮經營管理部門核,由鄉鎮政府批準并報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辦公室備案。籌集額嚴格實行上限控制,每人每年不得超過12元。經批準后的籌集額用農民負擔監督部門統一監制的農民負擔監督卡登記,監督卡由村委會組織發放到農戶,并張榜公布,實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接受群眾監督。村內“一事一議”的集體生產公益事業籌資提取、管理、使用情況,接受農民負擔監督部門審計監督。

《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

為規范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以下簡稱籌資籌勞),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籌資籌勞,是指為興辦村民直接受益的集體生產生活等公益事業,按照本辦法規定經民主程序確定的村民出資出勞的行為。籌資籌勞應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決策、合理限額的原則。農業部負責全國籌資籌勞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籌資籌勞的監督管理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籌資籌勞的監督管理工作。

一事一議相關文章推薦:

1.農村一事一議制度

2.一事一議制度

3.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

4.農村一事一議制度改革

5.村委一事一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