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小學教研組工作制度
鎮小學教研組工作制度
一、目的
教研組是通過教學研究工作提高教師思想、業務水平的教學研究組織。在教師中,要建立良好的教師集體,形成良好的教風,必須抓好教研組的建設。
二、適用范圍
本校教研組工作人員。
三、內容
1.教研組的建立:
(1)按照不同學科建立和健全教研組。同一學科教師在3人以上,可成立教研組。不足3人者,可將性質相近學科的教師組織起來,成立多科性的教研組。一般規模的中學,語文、數學、外語、政治、物理、化學等學科,教師都在3人以上,可單獨設立教研組;歷史、地理、體育、音樂和美術等學科,教師較少,可聯合成立教研組。生物教師如不足3人,可與化學教師合并稱生化組。規模較大的學校,語文、數學、外語教師較多,可在教研組下面按年級設立備課組。教研組成立后,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如會議制度、備課制度、相互聽課制度、考勤制度等。
(2)認真選拔教研組長。教研組長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在教學業務上有較高的威信;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團結群眾。
(3)檢查和指導教研組的工作。校長、教導主任要根據自己的專長,分工深入教研組,對教研組的工作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
例如:幫助教研組長制定教研工作計劃,檢查教研組執行計劃的情況,定期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對教研組工作提出意見和要求,幫助教研組長解決工作中的困難等。尤其要指導教研組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怎樣開展教學研究主要是研究教材教法,能使每個教師逐步做到熟練掌握本學科的教材,掌握教學理論,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2.組織專題討論會:教材中哪些是重點難點重點如何突出難點如何突破往往是教師最感困惑和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教師最感興趣的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組織專題討論會,有意識地讓教學經驗比較豐富、業務水平比較高的教師事先作好準備,開展討論,能使大家受益。這不僅對較差的教師有很大的幫助,還能促進有經驗的教師總結提高。
3.組織教學觀摩:專題討論的結果是否正確,要用實踐來檢驗;專題討論中爭論也要通過實踐來解決。有目的地組織觀摩課,發動全組教師共同研究觀摩課的教材和教法,是提高教師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式。
4.組織教師相互聽課:教師講課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風格。組織教師相互聽課,目的在于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也有互相了解、互相促進之意。要在教研組內培養這樣的風氣:歡迎別人聽課,不怕別人聽課,敢于公開教學態度、教學水平。相互聽課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應有具體要求,并使它形成制度。一般說來規定教師每周至少聽課一節,要做聽課筆記,聽課后要同講課人談聽課體會和意見,講課人要熱情歡迎聽課人提意見。
5.定期座談教學經驗:要使教師養成總結教學經驗的習慣,重視平時積累資料,有經驗的教師每講完一課或一章、一節之后,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和教學原則,自我分析教學中的優缺點。教研組在此基礎上舉行經驗交流會,內容具體、豐富,能收到互相啟迪之效。
篇2:教研組活動制度范本
教研組活動制度一、按照教學犬綱和學校的教學計劃,組織教師經常性的教學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總結經驗,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保證學校教育計劃的實施。二、在學校教導上的直接領導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組織督促本組教師認真備課,加強教學研究,搞好課堂教學,積極進行業務學習和業務進修,不斷提高業務能力的教學水平。三、學期初,制定出工作計劃,有目的搞好“說―講―評―研”教學研究活動開展專題研究,進行教學檢查,交流教學經驗。四、定期組織教師相互聽課、檢查教學常規的落實情況,做到周前備好兩用課。五、定期檢查作業批改和班級活動情況。六、定期更換黑板報,做好導向工作。七、保證每周四的教研活動時間,每次活動,認真做好記錄。八、各教研組設教研組組長一人。九、及時向學校校長匯報工作情況及落實教學常規檢查情況。十、加強團結,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篇3:教研組長崗位責任制度
教研組長的崗位責任制度
1.教研組長應認真履行《教師教學工作職責》的要求。
2.組織本教研組教師學習有關教育、教學文件、教學理論研究、教學大綱。布置指導各備課組制訂學校教學計劃、開課安排、教學科研課題的落實。
3.開學要訂好教研組工作計劃,期中要協助教導處檢查教學常規落實情況,期末要做好工作小結和專題報告。
4.每一周舉行一次教研組活動(定點、定時、定內容),努力提高活動質量。組織安排本組示范課、研討課,并做好評課工作。
5.組織本學科的競賽活動等課外活動。
6.除參加本備課組活動外,還應對本學科其它備課組活動進行指導,每學期每備課組至少一次。
7.督促指導各備課組教學質量的分析、研究、落實改進教學的措施。
8.主動協助教導處安排本組教師的臨時代課。
9.關心本組教師的工作思想、業務進修、學習和生活。督促指導本組教師按教學常規開展工作。每學期對組內每位教師普遍聽課一次,及時指導、交換意見。
10.參加規定的教研組長會議,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席。
11.按時完成教導處布置的有關教學管理的各項工作;搜集、積累、保存好各種教學資料。
12.公正、準確地做好對組內教師教學業務工作的考核。對事先考慮不周,教育不嚴,管理不善,造成教研組任何損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