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職工去世殯葬辦理教職工直系親屬去世吊唁規定
學院教職工去世殯葬辦理及教職工直系親屬去世吊唁的規定
為規范教職工去世的殯葬辦理及教職工直系親屬去世的吊唁辦理,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一、教職工去世殯葬辦理規定
(一)教職工去世的殯葬事宜,由教職工所在單位具體組織,其親屬積極配合,其他相關部門協助辦理。
(二)根據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殯葬改革的規定以及遺體火化、喪事從簡的具體要求,在zz市區內去世的教職工,一律在zz市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并火化。
(三)遺體告別儀式的組織實施
1、廳級(含享受待遇)干部去世,其遺體告別儀式由校領導主持,學校主要領導介紹生平,各機關部(處)、各學院派、直屬單位負責人參加,學校黨、政、工及機關部(處)、各學院、直屬單位敬獻花圈。
2、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教職工和正處級干部去世,其遺體告別儀式由單位主要領導主持,分管校領導介紹生平,各機關部(處)、各學院、直屬單位派人參加,學校黨、政、工及相關部門敬獻花圈。
3、其他教職工去世,其遺體告別儀式由所在單位領導主持,單位主要領導介紹生平,相關單位派人參加,校工會和所在單位敬獻花圈。
(四)教職工去世地點在zz市區以外的,遺體到就近的殯儀館火化,其告別儀式的組織由去世者所在單位根據具體情況與相關部門和親屬協商確定;
(五)教職工去世殯葬辦理費用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執行。校工會發放祭奠金400元。
二、教職工直系親屬去世吊唁辦理規定
(一)吊唁范圍:教職工的父母及配偶的父母去世。
(二)教職工的父母及配偶的父母去世,校工會發放祭奠金200元。
(三)喪事舉辦地在zz市區內的,相關單位可派人前往吊唁,喪事舉辦地在zz市區以外的,原則上不派人前往吊唁,可致吊唁電文,寄托哀思。
三、其他
(一)教職工去世后,其所在部門工會應及時報告學校工會。
(二)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篇2:X鎮殯葬改革工作干部包戶責任制
**鎮殯葬改革工作干部包戶責任制
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市殯葬管理試行辦法》和《**市殯葬管理規定》,確保完成上級下達的殯葬管理目標和任務,經鎮黨委、政府研究,特制定《**鎮殯葬改革工作干部包戶責任制》,具體規定如下:
一、干部包戶的原則:
全鎮以村委會為單位分為11個責任區47個責任小區,鎮干部和村委會干部任小區責任人,并直接包戶,實行干部包戶責任制。
1、鎮長對殯葬改革工作負總責,主管殯葬改革工作的副職領導負直接責任。鎮領導班子成員是各責任區的負責人,分包全鎮11個責任區,負責協調、統籌各責任小區的工作,并向鎮長負責。鎮政府干部和村委會干部直接包戶,向責任區負責人負責。
2、鎮衛生院、各村委會等單位及機關單位的黨員、干部、職工和學校教職員工有責任向責任小區的責任人提供有關情況,并對其負責。
3、各機關單位的第一把手是本單位的包戶責任人,并向鎮長負責。
二、包戶工作任務和要求:
1、掌握包干戶的人員死亡、火化情況,對違反殯葬管理政策、法規的人和事及時向責任區負責人和鎮社會事務辦(民政辦)匯報,并主動上門做工作。
2、宣傳貫徹有關殯葬管理政策、法規,確保責任小區內火化率達98%以上。
3、完成其他有關殯葬管理的工作任務。
三、獎懲辦法:
(一)獎勵:
1、責任小區季度無出現土葬,火化及時,無瞞報、漏報、錯報死亡人員的,責任小區責任人可按鎮有關考核規定給予獎勵。
2、責任區完成年度任務,無土葬,火化率達100%的責任區,在年終發獎金時各責任小區責任人(即包戶的鎮、村干部)每人給予200元的獎勵。
(二)處罰:
1、對只完成鎮下達的當年火化任務數的80%(不含80%)以下的村委會(責任區),在村委會年終考核時此項工作不能計分;完成當年火化任務數的80%村委會計10分;對完成當年火化任務數的80%以上(不含80%)而又達不到100%的,以80%為基數,每超2個百分點計1分。(例:某村委會完成當年火化任務數為90%,則該村委會年終考核時殯改工作的考核分為15分)
2、對不能完成鎮下達當年火化任務數的責任區,責任區的負責人和責任小區責任人(包括包戶的村干部),每人扣200元。
3、沒有及時發現人員死亡情況,造成死亡人員沒有實行火化造成土葬的,責任小區責任人(包括包戶的村干部),每例每人扣200元。
4、土葬后能落實起棺火化的,責任小區責任人(包括包戶的村干部),每例每人扣100元。
5、土葬后經包戶干部做工作能自行起棺和自理火化費的不獎不扣。
6、每瞞報、漏報、錯報死亡人員的責任小區責任人(包括包戶的村干部),每人每例扣50元。
7、節假日由值班人員負責落實,否則參照以上規定同等處理。
(三)為確保殯葬管理工作干部包戶責任制的落實,做到人員到位、任務到位、時間到位、獎罰兌現,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上2至7項每季度兌現獎罰一次。
四、匯報和檢查制度:
(一)匯報制度:各責任小區責任人每月5號前將責任小區上個月的殯葬管理工作情況向鎮社會事務辦(民政辦)匯報一次,各責任區負責人每個季度向鎮長匯報一次本責任區的工作情況。
(二)檢查制度:鎮殯改工作領導小組協同組織、紀檢、司法等部門組成檢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對各責任小區和責任人進行抽查,檢查結果直接上級鎮黨委、政府。如上級有檢查的,以上級檢查結果為準。
五、本規定從2005年4月1日起執行。
附:**鎮殯改工作責任區責任小區及責任人一覽表
**市**鎮人民政府
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篇3:Z鎮殯葬改革工作干部包戶責任制
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市殯葬管理試行辦法》和《**市殯葬管理規定》,確保完成上級下達的殯葬管理目標和任務,經鎮黨委、政府研究,特制定《**鎮殯葬改革工作干部包戶責任制》,具體規定如下:一、干部包戶的原則:全鎮以村委會為單位分為11個責任區47個責任小區,鎮干部和村委會干部任小區責任人,并直接包戶,實行干部包戶責任制。1、鎮長對殯葬改革工作負總責,主管殯葬改革工作的副職領導負直接責任。鎮領導班子成員是各責任區的負責人,分包全鎮11個責任區,負責協調、統籌各責任小區的工作,并向鎮長負責。鎮政府干部和村委會干部直接包戶,向責任區負責人負責。2、鎮衛生院、各村委會等單位及機關單位的黨員、干部、職工和學校教職員工有責任向責任小區的責任人提供有關情況,并對其負責。3、各機關單位的第一把手是本單位的包戶責任人,并向鎮長負責。二、包戶工作任務和要求:1、掌握包干戶的人員死亡、火化情況,對違反殯葬管理政策、法規的人和事及時向責任區負責人和鎮社會事務辦(民政辦)匯報,并主動上門做工作。2、宣傳貫徹有關殯葬管理政策、法規,確保責任小區內火化率達98%以上。3、完成其他有關殯葬管理的工作任務。三、獎懲辦法:(一)獎勵:1、責任小區季度無出現土葬,火化及時,無瞞報、漏報、錯報死亡人員的,責任小區責任人可按鎮有關考核規定給予獎勵。2、責任區完成年度任務,無土葬,火化率達100%的責任區,在年終發獎金時各責任小區責任人(即包戶的鎮、村干部)每人給予200元的獎勵。(二)處罰:1、對只完成鎮下達的當年火化任務數的80%(不含80%)以下的村委會(責任區),在村委會年終考核時此項工作不能計分;完成當年火化任務數的80%村委會計10分;對完成當年火化任務數的80%以上(不含80%)而又達不到100%的,以80%為基數,每超2個百分點計1分。(例:某村委會完成當年火化任務數為90%,則該村委會年終考核時殯改工作的考核分為15分)2、對不能完成鎮下達當年火化任務數的責任區,責任區的負責人和責任小區責任人(包括包戶的村干部),每人扣200元。3、沒有及時發現人員死亡情況,造成死亡人員沒有實行火化造成土葬的,責任小區責任人(包括包戶的村干部),每例每人扣200元。4、土葬后能落實起棺火化的,責任小區責任人(包括包戶的村干部),每例每人扣100元。5、土葬后經包戶干部做工作能自行起棺和自理火化費的不獎不扣。6、每瞞報、漏報、錯報死亡人員的責任小區責任人(包括包戶的村干部),每人每例扣50元。7、節假日由值班人員負責落實,否則參照以上規定同等處理。(三)為確保殯葬管理工作干部包戶責任制的落實,做到人員到位、任務到位、時間到位、獎罰兌現,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上2至7項每季度兌現獎罰一次。四、匯報和檢查制度:(一)匯報制度:各責任小區責任人每月5號前將責任小區上個月的殯葬管理工作情況向鎮社會事務辦(民政辦)匯報一次,各責任區負責人每個季度向鎮長匯報一次本責任區的工作情況。(二)檢查制度:鎮殯改工作領導小組協同組織、紀檢、司法等部門組成檢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對各責任小區和責任人進行抽查,檢查結果直接上級鎮黨委、政府。如上級有檢查的,以上級檢查結果為準。五、本規定從2005年4月1日起執行。附:**鎮殯改工作責任區責任小區及責任人一覽表**市**鎮人民政府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