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喪事辦理辦法
學校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喪事辦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做好離退職工逝世后喪事辦理工作,體現既做到喪事從簡,又能表達對逝世者的哀思,根據*中央《關于黨和國家高級干部逝世后喪事改革的通知》,*陜西省委《關于領導干部逝世后喪事改革的通知》、《陜西省殯葬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基本原則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應嚴格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殯葬改革的方針政策,喪事從簡,實行火葬。
2、嚴禁鋪張浪費和搞封建迷信活動,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3、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應在殯葬改革中起模范帶頭作用,以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第三條具體要求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原工作單位和離退休工作處領導應及時到遺屬家中慰問。教授、廳局級以上干部、老紅軍、院士逝世,校領導應到遺屬家中慰問。
2、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學校一般不成立治喪委員會,可酌情舉行小型遺體告別儀式。家屬或本人生前要求喪事簡辦的,各單位應予以充分尊重和積極支持。
3、離退休職工逝世后,遺體應就近火化。不實行火葬的,不發給喪葬費和撫恤金,所在單位和有關部門也不得為其喪事提供方便。
4、逝世離退職工屬少數民族者,應尊重其民族習慣,但本人生前有遺囑或親屬要求火葬的,應予以積極支持。
第四條職責分工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其喪事由離退休工作處和原工作單位共同協助家屬辦理。離退休工作處組織安排有關喪葬事宜,由原退休前所在工作單位撰寫生平并主持遺體告別議式;家屬負責接待前來看望、吊唁的同志,辦理其他善后事宜。
2、離退休職工逝世后,根據校人發[2003]28號文件精神,廳局級待遇人員、正高級職稱人員,告別儀式可安排由學校領導主持并介紹生平簡介;其他人員逝世后,告別儀式由原單位主要領導主持,離退休工作處主要領導介紹生平簡介。
3、離退休職工逝世后,不成立治喪委員會,不舉行追悼會。為了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可舉行簡單的遺體告別儀式,其程序是:第一項,默哀(奏哀樂);第二項,向遺體三鞠躬:第三項,領導介紹生平;第四項,向遺體告別。本人生前有遺囑或家屬要求喪事從簡的,應提倡和支持,如土葬,只前去看望,不參加其它任何喪葬活動。
4、離退休工作處、人事處、計財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喪葬費、撫恤金。組織部對享受廳局級以上待遇的干部逝世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第五條喪事用車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喪事用車范圍包括:聯系護送遺體及火化事宜用車,協商喪事處理和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等用車。
2、其車費分別由離退休工作處、原工作單位和家屬分別承擔。離退休工作處安排護送遺體用車、當日遺體告別儀式布置會場用車、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用車等;原工作單位安排家屬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用車。其它用車費用家屬自理。
3、凡土葬者(除少數民族外),學校不提供喪事用車。
第六條喪葬費與撫恤金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由其家屬到離退休工作處開具證明,到人事處辦理有關手續,到財務處領取喪葬費、撫恤金。
2、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廳局級及正高級職稱干部逝世后,執行火化的,喪葬費4000元,其他人員均為3500元,包干使用,超支不補,節余歸家屬。
3、喪葬費主要用途是:運尸、存放遺體、殯殮、化妝整容、火化、購骨灰盒、壽衣、以及租用告別廳(休息室)、鮮花、花圈等。
4、喪事辦完后,遺屬應及時清理死者生前的一切手續。凡實行火化的,在結清喪葬費、看病住院費等手續之后,在離退休工作處辦理喪事處理單,憑單在人事處核算領取一次性撫恤金,即離退休前標準工資加上計入基本離退休費基數的調資、補貼。
第七條特殊問題的處理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遺屬無工作的,經審核分別按城鎮或農村戶口標準領取生活補貼。遺屬逝世后,其子女應及時向人事處報告,停止其生活補貼的發放。否則,應將多領的生活費從子女工資中扣除。
2、居住在外地的離退休人員逝世,喪事一般由遺屬在逝世地自行辦理,并報告離退休工作處和原工作單位。離退休工作處一般不派人前往;有關喪葬事宜全權委托其家屬自行處理。
3、工資關系已轉到原籍當地民政部門的我校退休職工,喪事辦理由當地民政部門和遺屬負責,原退休前所在工作單位可采取多種形式表示悼念。
4、廳、局級以上領導干部和知名人士逝世,可按照國家規定在有關報紙上刊登消息。
第八條其它有關問題的處理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自外地前來奔喪者費用自理。
2、離退休職工逝世后,發給遺屬的撫恤金及生前供養直系親屬的生活困難補助等按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辦理。
3、對遺屬提出的一些與喪事本身無關的其他問題,待喪事處理完、后,由學校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研究處理。
4、喪事處理結束后,遺屬應及時去當地派出所辦理戶口注銷手續。
第九條附則
1、本辦法由離退休工作處負責解釋。
2、本辦法自發布之日實行。
篇2:婚喪事簡辦管理制度
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制度職責大全提供的優秀制度文章供您參考:
依據三黨發(2003)96號《三工河鄉深化“三大創建”活動,切實做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___理事會管理領導小組結合本鄉實際,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充分征求本鄉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干部、群眾的意見,針對我鄉社會___事宜中存在的問題,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訂婚喪事簡辦制度。
一、指導思想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努力提高全鄉各族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倡社會新風尚,學習科學,反對迷信,改變陳規陋習,積極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提高農牧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把我鄉構建成和諧的生態旅游小康鄉。
二、定親簡辦制度
1、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定親,按照哈薩克族的習俗,男方邀請女方父母及親屬做客認親,陪宴的人不能超過五人。
2、女方收的彩禮(按照哈薩克族的習俗,包括請客認親家、認未來的新媳婦、送彩禮、商定婚事等),大畜不能超過三頭,財物不能超過八千元。如果違反此制度,根據情節由鄉___理事領導小組處以500元以上的罰款。
3、舉行婚禮時,女方家陪送新娘子人不能超過五個人(不包括參加喜宴的親朋好友);女方在出嫁女兒時不給男方所有親戚按戶數搭配衣物。新房和生活用品由結婚男女雙方共同承擔。
三、婚禮簡辦制度
1、發出的請帖不能超過14桌酒席即140張請帖。
2、舉行婚禮一要保持本民族的傳統風俗習慣;二要反對鋪張浪費,堅決禁止喜宴分兩次舉辦陋習(請老年人參加一次婚宴,結束后又另外請年輕人參加一次婚宴);改變在婚禮儀式上時男女雙方的全體親戚給新娘子送金戒指、金項鏈等奢侈行為。
3、辦喜事時提倡少量喝酒;如果參加喜宴時飲酒過量,酗酒鬧事,危害社會治安,在一定的程度上由鄉司法所追究辦喜宴人的責任。
4、結婚用車不能超過5輛。
5、割禮、過生日、喬遷,原則上只請自己的親屬,如請他人辦事,雙方互不搭禮和收禮。違反此制度由鄉___理事領導小組處以500元以上罰款,并通報批評。
四、喪事簡辦制度
1、親人去世的當天,死者家屬不能宰畜招待人,參加葬禮的群眾要同情和關心死者家屬。
2、按照穆斯林群眾的教規,送葬所用的費用不能超過1300元(不包括7天、40天的費用)。嚴禁把死者家屬的錢物全部分給清真寺、阿訇或毛拉。給死者過“那孜爾”,參加“那孜爾”的穆斯林群眾在7天和40時集中參加,改變天天到死者家中給死者家屬造成負擔。如有違反以上制度的處以500元以上罰款。
3、各清真寺是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在“兩個節日”期間,穆斯林群眾在清真寺集中時,所捐獻的錢物(羊皮)統一捐獻給清真寺;清真寺理事會把群眾捐獻的錢物,通過民主理財的方式,用于清真寺的維修、改善環境(種草、栽樹)、扶貧和支付毛拉的報酬;嚴禁外地宗教人員和本地非正式宗教人員打著“兩個節日”的旗號在穆斯林群眾中串門收集財物,增加穆斯林群眾的負擔,違反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五、執行制度的措施
1、鄉政府___理事會工作導小組和各村___理事會工作導小組負責監督“婚喪事簡辦制度”的執行。
2、鄉政府民政辦和鄉財稅所,開具財政合法的票據收取罰款。
3、定親辦喜宴的人員,首先要向所在村___理事會工作導小組申報,鄉村___理事會工作領導小組派人進行監督。
4、鄉機關干部、學校教師、各站所職工、全體黨員和共青團員要帶頭執行此制度,如果有違反本制度的行為,情節較輕的,進行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5、農牧民群眾如不按此制度來執行,在婚喪事宜上鋪張浪費的,不給予銀行貸款,鄉政府民政辦和所在村也不將其列入生產、生活的幫扶范圍。
6、嚴禁利用非傳統的事宜(如:戴耳環、住新房、過生日等等)借機錢物。
7、本制度在本鄉行政區域內執行。
8、全鄉各族干部群眾積極監督并及時舉報違反制度者。
更多制度范文,盡在:
篇3:學校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喪事辦理辦法
學校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喪事辦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做好離退職工逝世后喪事辦理工作,體現既做到喪事從簡,又能表達對逝世者的哀思,根據*中央《關于黨和國家高級干部逝世后喪事改革的通知》,*陜西省委《關于領導干部逝世后喪事改革的通知》、《陜西省殯葬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基本原則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應嚴格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殯葬改革的方針政策,喪事從簡,實行火葬。
2、嚴禁鋪張浪費和搞封建迷信活動,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3、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應在殯葬改革中起模范帶頭作用,以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第三條具體要求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原工作單位和離退休工作處領導應及時到遺屬家中慰問。教授、廳局級以上干部、老紅軍、院士逝世,校領導應到遺屬家中慰問。
2、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學校一般不成立治喪委員會,可酌情舉行小型遺體告別儀式。家屬或本人生前要求喪事簡辦的,各單位應予以充分尊重和積極支持。
3、離退休職工逝世后,遺體應就近火化。不實行火葬的,不發給喪葬費和撫恤金,所在單位和有關部門也不得為其喪事提供方便。
4、逝世離退職工屬少數民族者,應尊重其民族習慣,但本人生前有遺囑或親屬要求火葬的,應予以積極支持。
第四條職責分工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其喪事由離退休工作處和原工作單位共同協助家屬辦理。離退休工作處組織安排有關喪葬事宜,由原退休前所在工作單位撰寫生平并主持遺體告別議式;家屬負責接待前來看望、吊唁的同志,辦理其他善后事宜。
2、離退休職工逝世后,根據校人發[2003]28號文件精神,廳局級待遇人員、正高級職稱人員,告別儀式可安排由學校領導主持并介紹生平簡介;其他人員逝世后,告別儀式由原單位主要領導主持,離退休工作處主要領導介紹生平簡介。
3、離退休職工逝世后,不成立治喪委員會,不舉行追悼會。為了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可舉行簡單的遺體告別儀式,其程序是:第一項,默哀(奏哀樂);第二項,向遺體三鞠躬:第三項,領導介紹生平;第四項,向遺體告別。本人生前有遺囑或家屬要求喪事從簡的,應提倡和支持,如土葬,只前去看望,不參加其它任何喪葬活動。
4、離退休工作處、人事處、計財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喪葬費、撫恤金。組織部對享受廳局級以上待遇的干部逝世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第五條喪事用車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喪事用車范圍包括:聯系護送遺體及火化事宜用車,協商喪事處理和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等用車。
2、其車費分別由離退休工作處、原工作單位和家屬分別承擔。離退休工作處安排護送遺體用車、當日遺體告別儀式布置會場用車、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用車等;原工作單位安排家屬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用車。其它用車費用家屬自理。
3、凡土葬者(除少數民族外),學校不提供喪事用車。
第六條喪葬費與撫恤金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由其家屬到離退休工作處開具證明,到人事處辦理有關手續,到財務處領取喪葬費、撫恤金。
2、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廳局級及正高級職稱干部逝世后,執行火化的,喪葬費4000元,其他人員均為3500元,包干使用,超支不補,節余歸家屬。
3、喪葬費主要用途是:運尸、存放遺體、殯殮、化妝整容、火化、購骨灰盒、壽衣、以及租用告別廳(休息室)、鮮花、花圈等。
4、喪事辦完后,遺屬應及時清理死者生前的一切手續。凡實行火化的,在結清喪葬費、看病住院費等手續之后,在離退休工作處辦理喪事處理單,憑單在人事處核算領取一次性撫恤金,即離退休前標準工資加上計入基本離退休費基數的調資、補貼。
第七條特殊問題的處理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遺屬無工作的,經審核分別按城鎮或農村戶口標準領取生活補貼。遺屬逝世后,其子女應及時向人事處報告,停止其生活補貼的發放。否則,應將多領的生活費從子女工資中扣除。
2、居住在外地的離退休人員逝世,喪事一般由遺屬在逝世地自行辦理,并報告離退休工作處和原工作單位。離退休工作處一般不派人前往;有關喪葬事宜全權委托其家屬自行處理。
3、工資關系已轉到原籍當地民政部門的我校退休職工,喪事辦理由當地民政部門和遺屬負責,原退休前所在工作單位可采取多種形式表示悼念。
4、廳、局級以上領導干部和知名人士逝世,可按照國家規定在有關報紙上刊登消息。
第八條其它有關問題的處理
1、離退休職工逝世后,自外地前來奔喪者費用自理。
2、離退休職工逝世后,發給遺屬的撫恤金及生前供養直系親屬的生活困難補助等按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辦理。
3、對遺屬提出的一些與喪事本身無關的其他問題,待喪事處理完、后,由學校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研究處理。
4、喪事處理結束后,遺屬應及時去當地派出所辦理戶口注銷手續。
第九條附則
1、本辦法由離退休工作處負責解釋。
2、本辦法自發布之日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