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小學食堂管理制度
城南小學食堂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防止“病從口入”,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學校食堂必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后方可經營,食品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體檢一次,持有效的健康證和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凡有傳染病者,堅決予以辭退。
二、進入食堂的各種原料,全部實行定點采購,確保食品質量。認真執行衛生“五四”制:由原料到成品實行“四不”制度,即采購員不買腐爛變質原料;保管員不收腐爛變質原料;加工人員不用腐爛變質原料;售食品人員不賣腐爛變質食品。
1、成品存放實行“三隔離”;生與熟隔離;成品與半成品隔離;食品與雜品、藥品隔離。
2、用具實行“四過關”: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
3、環境衛生采取“四定”辦法: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片分工,包干負責。
4、個人衛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勤換工作服。
5、定時做好餐具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食品實行“五隔離”,即主食與副食、生與熟、成品與半成品,食品與雜食,食品與鼠藥、農藥隔離,不得混放;生、熟食刀案及冷葷配餐用具必須分開專用,并有明顯標志。
三、放置食品的櫥柜、貨架應當保持清潔,無霉斑、鼠跡、蒼蠅、蟑螂;倉庫應當通風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用品。食品應當分類、分架、隔墻、離地存放,并定期檢查、處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四、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須洗凈,蔬菜應當與肉類、水產品類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應當進行清洗,必要時進行消毒處理。
五、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并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凈,保持清潔。
六、沖洗操作間灶具和地面,認真擦拭餐廳地面和桌椅,每星期集中大掃除一次,重點為操作間墻壁、天花板、灶臺、案板、飯臺、廚柜、餐具、容器清潔,用具擺放有序,防塵、防蠅、防鼠設施齊全,食堂內無鼠、無蠅,無污染、無雜物及餐廳地面、門窗、玻璃以及周邊環境衛生。
七、對食品從業人員的教育,經常進行營養、衛生、職業道德和法治紀律教育,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樹立愛崗敬業精神。
八、學校相關領導要經常檢查飯菜質量,抓好衛生制度落實,保證學生就餐。嚴禁閑雜、生人進入食堂。
九、學校每天都要對食堂管理、環境衛生、個人衛生、后勤服務等工作進行全面督導檢查,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改進工作。
十、如發現食物中毒事故,及時上報校、醫院采取積極措施。并保護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調查和處理。
篇2:食堂管理衛生制度范本
一、各項目部應成立職工食堂,應由專人負責管理。
二、食堂采購人員應采購新鮮、盡量好的食品,嚴摹采購腐爛、變質的食品。
三、食堂應懸掛衛生標牌,炊事人員應無傳染病或其它禁忌從事食堂行業的疾病。
四、炊事人員應參加衛生部門的衛生從業培訓,并持有關證書。
五、炊事人員應接受防疫部門的身體檢查,并取得“健康證”’方可上崗操作。同時,應定期接受衛生防疫部門的健康檢查。
六、炊事人員應遵守食品從業人員職業道碡,按質按量供給工人飯菜。
七、炊事人員入、證應相互一致,嚴禁轉借或以欺騙手段取得康證”。
八、剩菜、剩飯應有專門收集桶,并正確處理。
九、職工食堂應有防治“四害”的措施或用器,
十、食堂必須沒“三池”和生、熟燉。
篇3:建筑四公司食堂管理制度
建筑十公司食堂管理制度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保障就餐人員的身體健康,制定本制度。
1、凡從事食堂工作炊事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必須持有《體檢合格證》,應做到勤洗澡理發、勤剪指甲、勤洗工作服,不佩帶戒指、手鐲、不染指甲。工作期間不吸煙,便后要洗手。
2、食堂應保持整潔衛生,每周進行一次大清掃。操作臺、灶臺、灶具、菜板、面板要做到隨時清潔,餐具要做到每日消毒。
3、菜板、面板、肉板要分開。切菜刀、切肉刀要分開。打飯要用食品夾,要有防鼠、防蠅、防塵措施,剩菜剩飯要加熱,嚴防食物中毒。
4、采購人員不得買腐爛變質食品,食堂人員嚴格把關,不出售腐爛變質食品,且生、熟食要分開存放。
5、庫房食物要擺放整齊,進貨不應太多,要勤進少進,防止變質,造成浪費。庫門外要有擋鼠板。要經常通風,打掃衛生,保持干凈整潔。
6、食堂內地面要硬化,墻壁要噴白,灶臺及面、菜案位置的墻面貼白瓷磚到1.8m。
7、食堂內用電設施和照明線路要符合安全用電的要求。
8、食堂周圍不得有污水亂倒、垃圾亂堆,剩菜剩飯集中處理。
9、落實崗位責任制,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