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區二中體育活動事故應急預案(2)

區二中體育活動事故應急預案(2)

2024-07-15 閱讀 1454

二中體育活動事故應急預案(二)

本預案是指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因活動保護不當造成的事故,輕則挫傷、擦傷、關節損傷、肌肉抽筋、拉傷,重則造成骨折、呼吸紊亂、嚴重休克甚至喪失生命。傷害事故一般發生在球類活動、體操、田徑運動等運動項目中。

一、體育活動事故的應急處理

1.在場人員發現險情后要及時報告在場老師、校醫和班主任,緊急或情況復雜時還應及時報告學校領導;校醫應立即到達現場,了解傷者情況,判斷傷情,先行急救;遇到重傷的或不能判斷傷情的,應及時送醫院檢查、急救或打120救護電話。

2.及時通知家長及其他監護人,以便作出救治決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保護現場、了解事故發生經過,調查事故原因,作好有關記錄并保護現場,采集有關證據,以利于對事故處理做到事實清楚,責任明確。

4.重大的傷害事故要及時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5.事故發生在課上或因學校設施原因造成傷害的,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學校應承擔責任的。學校應視情況及時報告保險公司。

6.前往醫院探視,隨時掌握傷者身體康復情況。

二、體育活動事故的預防

1.加強思想教育、增強防范意識。中小學生好勝心強,經驗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預防事故的意識,教師要教育學生樹立“寧失一球,勿傷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動設施建設和管理。運動場地要保持平整,不應有坑洼、石塊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門要定期檢修。

3.教學和訓練、競賽活動必須精心設計、嚴密組織、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①建立良好教學秩序、重視課前準備。教師、學生著裝規范,必須穿著體育服裝上課,學生不準穿皮鞋、有跟鞋、涼鞋,女學生不穿裙子上課。

②精密組織教學,加強紀律教育。體育教師必須經常反復地向學生進行遵守紀律、遵守常規、服從組織、遵守游戲規則等方面的教育。

③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相互保護的意識。

④體育教師應掌握特異體質的學生情況,掌握合理的運動量、注意區別對待。在運動量的掌握上,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生理反應,進行合理調整;教師對于病痛、體弱、傷殘的學生要及時關心,安排他們免修、見習等。

4.重視準備活動、加強醫務監督。教師應根據上課內容和氣候情況決定準備活動的內容,嚴禁不做準備活動就進入體育活動,準備活動要充分、有針對性;學生應掌握自我醫務監督的常識。

5.加強保護措施。嚴格裁判、禁止粗野動作,不使用錯誤的推、拉、撞等危險動作。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和健全規章制度。

篇2:體育活動傷害事故處理應急預案范本

為了切實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認真預防和減少傷害事故隱患,提升學校應對傷害事故的處理能力,依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和“預防為主、安全第一”原則,建立應對迅速、處理及時的防范體系,制定本預案:

一、加強預防管理

1、學校應建立體育活動(體育課)的管理、規章制度。

2、學校內的體育器材、場地設施應有專人保管和維護,保證安全使用。

3、對身體有問題的[本文來自學生要勸其退出活動。

4、體育活動(體育課)應有體育專職人員帶領做好準備活動、整理放松活動,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參加體育活動。

5、體育活動過程、體育教學過程應符合相關部門的要求。學生活動中保證體育專職人員在場指導。

6、學校體育活動應保證每班配備一名教師指導和管理。

7、學校應當科學、合理安排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場地,避免同一場地擠滿學生。

二、處理程序

學校一旦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甚至傷及生命事件,應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1、學校應根據現有條件和能力及時采取措施救護受傷害學生;情況嚴重者,應以最快方式將傷者緊急送至附近醫院救治。

2、及時收集有關事故信息,保存好有關證據、資料,并作好相應的記錄。情況嚴重的應保護好現場。

3、學校應按照上級部門規定的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向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嚴重傷害事故應在第一時間上報教育局。

4、及時通知家長并做好安撫學生(家長)等工作,組織探望、回訪。

5、做好宣傳教育,控制事態擴展,維持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6、保險介入,同時通知保險機構介入。

篇3:某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安全應急預案

幼兒園安全工作事關幼兒的生命安全,關系到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近幾年來我園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取得定成效。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在今后的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們還需繼續努力,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經常組織人員進行安全自查,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和不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給予解決,做到檢查與整改相結合,盡最大努力把不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由于我園的活動資金短缺,活動場地大部分為硬質場地,幼兒有摔傷的可能。為了切實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認真預防和減少傷害事故隱患,提升幼兒園應對傷害事故的處理能力,依據《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和“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應對迅速、處理及時的防范體系,制定本預案:

一、預防事故發生

幼兒園應建立體育活動的管理、規章制度。

幼兒園內的體育器材、場地設施應有專人保管和維護,保證安全使用。

體育活動應有體育專職人員帶領做好準備活動、整理放松活動,保證幼兒身心健康參加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過程、體育教學過程應符合相關部門的要求。幼兒活動中保證體育專職人員在場指導。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保證每班配備一名教師指導和管理。

幼兒園應當科學、合理安排體育活動和體育課的場地,避免同一場地擠滿幼兒。

二、處理程序

幼兒園一旦發生幼兒傷害事故甚至傷及生命事件,應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1、幼兒園應根據現有條件和能力及時采取措施救護受傷害的幼兒;情況嚴重者,應以最快方式將傷者緊急送至附近醫院救治。

2、及時收集有關事故信息,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3、無論課內課外發生的,都應做好有關證據、資料的保存工作。情況嚴重的應保護好現場。

4、及時報告:

幼兒園應根據上級部門規定的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向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嚴重傷害事故應在第一時間內上報教育局相關部門。

5、報告內容:

(1)、傷害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害事故的原因及處理情況等。

(2)、對于發生傷害事故原因不明的,可以在后續報告中說明情況。

(3)、傷害事故處理的進展在后續報告中說明。

6、啟動應急成立小組:

(1)、幼兒園突發事件處理應急小組應各司其責,分工合作。

(2)、做好安撫幼兒(家長)等工作,組織探望、送至醫院及時救治。

(3)、對于情況嚴重的,應及時控制事態,維護幼兒園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