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小學防踩踏事件應急預案

某某小學防踩踏事件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6287

某小學防踩踏事件應急預案

為迅速、有序、高效處理好學校踩踏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在第一時間集中全部力量投入搶險救助,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預防踩踏事件應急預案。

一、應急機構的組成

1、領導小組及職責

我校成立踩踏事件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全體教師

設立學校行政辦公室為應急辦公室,武大全同志任聯絡員。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如下: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明確職責,強化工作責任心,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制定學校校園*解散秩序要求和走廊活動要求,督查各班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執行情況。制定預防學校踩踏事件應急預案,并實施演練,一旦發生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把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3)認真搞好各項應急物資保障,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學校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2、通訊聯絡組及職責

組長:Z37****2

主要職責:迅速上級和衛生部門取得聯系,引導急救車輛和人員進入事故現場;聯絡有關單位、個人,負責對上、對外聯系及報告工作。負責事故過程相關信息的整理、報送以及信息的對外發布,負責信息的傳閱、相關材料的記錄、裝訂和保存。

3、事故處理組及職責:

組長;Z

成員:值日教師、相關班主任及發生踩踏事件時間在現場的教師

主要職責:事故處理組接到學校擁擠踩踏事故報警后,應立即趕到現場開展實施救援行動;組織開展人員救護、疏散和學校財產的保護,把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指揮有關人員提供必要的供電供水,確保應急燈等設施等正常使用。

4、疏散引導組及職責

組長:Z

成員:各班主任及發生踩踏事件時間在現場的教師。

主要職責:引導疏散事件現場周圍學生,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學校操場),并負責重要物品的看守工作。組織維護現場秩序,穩定現場事態,救助現場傷患等。

5、救護組及職責Z

主要職責:利用就便器材對傷病員進行緊急搶救,聯系當地醫院送救。組織救助現場傷患人員,負責聯系、安排傷患者住院搶救,隨時掌握傷患人員治療情況等。

6、事故調查組

Z工作職責: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查清事故責任和責任人,提出對責任人處理意見等。

各班主任

工作職責:安撫事故中受害者家屬,聽取受害者家屬意見,協同有關部門依法為其在治療、賠償等方面提供咨詢和幫助,避免事態惡化和連帶事故的發生。

二、應急行動

1、發生踩踏事件后,第一個接到報警的教師要迅速向學校應急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面組織救護工作。各有關組織立即進入執行應急任務工作狀態。領導小組得悉踩踏事件情況后立即趕赴本校指揮所,各種救護隊伍到學校值班室或附近集結待命,同時通信聯絡組向有關部門進行聯系求援。

2、各小組在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校搶險應急工作。組織有關人員對事件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封堵危險場所,停止各項活動。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事件現場的其他學生疏散撤離,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緩解學生緊張情緒。

(2)本著學生優先、人員優先的原則,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醫院搶救。

(3)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急救電話:120

三、善后處理

1、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保持鎮靜、沉著應對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2、做好事故受害者的安撫工作。

3、迅速了解和掌握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四、工作要求

1、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預防學校踩踏工作,要以對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加強此項工作的落實,保證職責清晰,制度健全,管理到位,一絲不茍。

2、要準確把握險時、險段,加強對高峰期學生流動的疏通和管理。

3、第一責任人必須堅守崗位,親自監督此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4、防學校踩踏事件工作不力造成事故的,按責任追究制度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應急措施

(一)常態管理

1、上體育課、音樂美術課、實驗課、活動課、信息技術課等需要離開教室上課,慢行、靠右。

2、出操按體育組已排定的路線行走,由體育委員帶隊。

3、*上班主任帶領排隊有序。

4、各帶隊教師或班干部認真組織管理,嚴防意外發生。

5、后勤每月一次落實專人檢修,發現有損壞的及時修復或更換。檢查照明設施。

(二)應急管理:

1、疏散與集合: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在接到報警時,迅速到達現場,指揮各年級段疏散。班主任在第一時間內迅速趕往現場,指揮班級學生疏散。

2、緊急疏散路線:集中出操、會議學生行走線路、發生火災時疏散路線作按指示方向行進。

3、緊急疏散時下樓梯的安全管理:

(1)、教師在組織帶領學生緊急疏散時嚴格按指定通道、順序疏散,做到穩而不亂,不擁擠、不推撞,有秩序。一旦出現學生摔倒等險情,教師馬上阻止后面學生前進,防止出現擁擠踩踏等事故。

(2)、各轉彎區均安排教師協助維持疏散秩序,確保隊伍轉彎后仍保持井然有序。

六、嚴格執行安全責任追究制度:

1、對值勤值班人員擅自離崗,或不認真履行疏導、保護、管理職責的進行嚴肅處理,對工作失職釀成嚴重后果的有關責任人,將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和管理權限上報上級有關部門予以處置。

2、將發生重大責任

事故與文明班評比和先進表彰工作結合起來。如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班級在文明班考核中采用“一票否決制”。

3、學校將教師是否履行教育、防范義務納入對教師工作的績效考核中。教師未履行教育、防范義務的,在績效考核中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處理。

4、違反學校紀律,對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學生,學校應根據其認知能力作出相應的處理,并告知監護人。

5、受傷害學生監護人、親屬或者其他成員,在事故處理中無理取鬧,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侵犯學校、教師合法權益的,學校將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造成損失的,依法要求賠償。

七、其它工作

1、在應急行動中,全校各組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對不認真執行本應急預案的相關教職工要追究責任。

2、要在全體教職工和學生中大力宣傳本應急預案,做到人人知曉應急工作責任和應急工作程序,保證切實落實各項應急措施高效運轉。

篇2:中學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練預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體學生掌握應急避險的正確方法,熟悉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應急避險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體學生的生命安全。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學會逃生的本領和能力,提高學生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指揮小組

現場總指揮:李恩平

現場副總指揮:高書合

操場指定地帶:黨文麗

后勤保障:周愛英

現場疏導員:教育處干事、

三、演練準備

1.演練前召開動員大會,闡述地震應急演練的重要意義,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2.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3.在校園廣播上發出信號(警笛聲),第一次信號不得離開教室,應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第二次信號發出后,在老師的組織下有序離開教室。

4.各班主任提供參加演練人員名單,控制人數,嚴肅紀律,如有故意破壞且造成惡劣影響者將嚴加處理。

四、演練要求

1.聽從指揮,服從安排,保持安靜。

2.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在撤離途中,如出現擁擠摔倒,后面學生及樓梯口應立即大聲喊"停"同時停止不動,各班老師招呼本班學生停下,等險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順序撤出。

5.各班主任在樓梯口安排專人值班,要高度負責,嚴防踩踏事件發生。如發生人為問題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五、演練疏散程序

1.聽到第一次信號"緊急避險"后,全體學生在5秒鐘的時間內,迅速鉆到自己的課桌下并且用雙手抓緊課桌的桌腿。聽到第二次信號"緊急疏散"后,每班靠門的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為單位有序撤出。

2.教室內學生疏散安排如下:

⑴靠近門的學生先疏散。

⑵前4排學生從前門依次疏散,后4排學生從后門依次疏散,要求有序、動作要迅速。

⑶出門后變成一路縱隊,按指定方向跑步前行。

3.教學樓內疏散安排:

初三1、2班走教學樓東樓梯。初三3班走東樓樓梯。初三4、5班走教學樓中間樓梯。初三6班走西樓樓梯。初三7、8班走教學樓西樓梯。到操場集合。

3.學生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后,各班班長、體委要在指定位置站好,清點人數,向班主任報告,再由班主任向安全辦主任報告。

5.現場疏導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職責:

⑴第一次發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⑵第二次信號發出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⑶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6.后勤保障要保證車輛、急用藥品、通信暢通。

六、演練時間

2011年12月1日下午第三節。

各相關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認真組織好本次演練活動。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某小學防踩踏安全工作應急預案

為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學生因上課下課擁擠發生踩踏意外事故以及迅速、有序、高效處理好學校踩踏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學生密集出入時防踩踏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預防踩踏事件工作以保護學生安全為目標,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按照統一指揮,分部門分班級負責的原則,針對學生上下樓梯時人數密集,本著以預防為主的工作原則,確保師生安全。

二、成立防踩踏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師

預防學校踩踏事件工作辦公室設在教導處,姚永勝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陳珍珠老師兼任副主任。

三、辦公室工作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學校行政領導要識別容易出現踩踏的風險所在,重點防范,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3、學校行政領導要經常性地對學校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以及場地、房屋和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確保走廊、樓道的暢通。

4、辦公室印制全校教師通訊錄,并定期核對電話號碼,所有行政、班主任、值日人員確保通訊錄中能有一個電話暢通。班主任要在身邊常備家長通訊錄。

5、學生密集出入時,每樓層安排一名少先隊干部維持秩序:

前樓梯口一樓*二樓*三樓*

后樓梯口一樓*二樓*三樓*

(備注:樓梯站崗隊干要督促大家按秩序、不推搡、握扶手。)

四、班主任和教師職責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時要靠右行,不要擁擠,防止踩踏等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有這樣現象的學生要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錯誤行為。

2、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給予制止,防止擁堵現象的發生。

3、學生在經過樓梯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一旦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師或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同時根據傷情撥打120急救電話,組織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5、教師都有責任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定,特別是對上下樓道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要經常講,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6、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緊急鈴聲進行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

7、未依法履行安全職責,違反安全規定的行為或違反本規定的,經校行政會議的認定,由學校依照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或者其他處罰。因瀆職、失職或者管理失控發生事故,造成惡劣影響的,由有關上級部門和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應對踩踏事件處置預案

發生事故后,目擊者要立即向領導小組反映,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所有成員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迅速撥打電話報警并向中心校報告,請求援助。報告應該包括以下信息: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程度、危害;已采取和準備采取的應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