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現場應急處置注意事項規程

現場應急處置注意事項規程

2024-07-15 閱讀 6604

1、所有現場人員對于事故的發生首先要保持冷靜,頭腦清醒。

2、在采取應急處置措施過程中,要防止二次傷害事故發生,確保人身安全。

3、在應急處置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自救器有效使用時間和人員撤離時間,決定撤離或是進入臨時避災場所。嚴禁救護人員在不佩戴呼吸器的情況下進入通風不暢的災區搶險救災。

4、戴上自救器后,人員應盡量勻速行走,呼吸要均勻。化學氧自救器在佩帶過程中產生吸氣干熱、流口水等現象均屬正常,在未到達可靠的安全地點前,嚴禁拿掉口具和鼻夾,以防有害氣體中毒窒息。若使用壓縮氧自救器,盡量不要頻繁使用氧氣增壓按鈕,以免浪費氧氣,縮短自救器有效使用時間。

5、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岔口或進入避難硐室前,要留設指示方向或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以提示救援人員的注意。

6、在被困地點待救時,遇險人員應盡量俯臥于巷道底部,以保證精力、減少氧氣消耗,為外界救援爭取時間,并要采取有規律地敲擊金屬物、頂幫巖石等方法,發出呼救聯絡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提示避難人員所在的位置。在此期間,應只留一盞燈照明,其余礦燈全部關閉,以備再次撤退時使用。

7、營救傷員時,要牢記“三先三后”原則,即對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傷員必須先復蘇后搬運;對出血傷員必須先止血后搬運;對骨折傷員必須先固定后搬運。

8、平時要保證所有的搶險救援器材種類齊全、質量完好、功能可靠。急救箱在使用時,應注意觀察藥品名稱,防止出現誤使用造成二次傷害。使用擔架時,應先將受傷人員固定,護送人員前后步伐應一致,防止受傷人員摔倒。如現場無急救箱和擔架時,可就近取材,使用木板、衣服、布條、褲帶、撬杠等物品自制簡易設施,進行固定、止血和搬運工作。

9、人員定位系統射頻卡閃爍、震動、蜂鳴的意義:入井后,如果發現定位卡紅燈和黃燈同時頻繁閃爍并震動且有蜂鳴報警現象,代表礦調度室緊急呼叫,需立即升井撤離;發現定位卡單紅燈頻繁閃爍并震動且有蜂鳴報警現象,代表礦調度室重要呼叫,需立即撤離到就近安全區域;發現定位卡單黃燈頻繁閃爍并震動且有蜂鳴報警現象,代表礦調度室一般呼叫,需盡快和礦調度室取得聯系;同時請按下定位卡上“回呼確認”小鈕,并采取相應措施。

篇2:電梯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電梯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基本措施

1崗位職責

1.1使用單位電梯管理機構的負責人

負責啟動使用單位應急處置方案,全面動員管理機構的全部資源,按照方案規定的程序,展開救援工作;向有關部門、上級報告事故情況,以便相關部門及時啟動相關預案。

1.2使用單位消防值班人員

在發生火災時啟動電梯消防回降功能;在發生水浸時通知配電值班室切斷電梯供電電源;

1.3使用單位電梯安全管理員

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通知維修保養單位趕赴現場救援;安撫乘客,記錄乘客姓名和聯系電話,聯絡與乘客有關的人員,提供飲水、食物、藥品;組織做好現場安全防護、隔離措施;在不影響救援的前提下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工作。

1.4維修保養單位負責人

接到事故報告后,負責啟動維修保養單位應急預案,調動組織本單位相關力量及時參與救援工作。

1.5電梯維保人員

檢查回降基站的電梯轎廂內是否還有乘客;電梯井道內是否有煙氣和消防水;配合開展電梯被困人員的救援工作。

2現場應急處置基本措施

2.1垂直電梯火災事故

2.1.1電梯服務的樓層發生火災時的應急處置措施

⑴當大樓發生火警時,底層大廳的值班人員或電梯管理人員應立即撥動消防開關,不論電梯處于何種運行狀態,均應立即自動返回底層,開門將乘客放出,并將情況報告管理機構負責人。

⑵設法使乘客保持鎮靜,組織疏導乘客離開。將電梯置于“停止運行”狀態,關閉層門并切斷總電源。

⑶對于有消防運行功能的電梯,應由消防員確定是否可以使用。如必須使用,則可通過打碎電梯基站消防面板、按動“消防”按鈕開關,或用專用鑰匙將安裝于底層召喚按鈕箱上或電梯轎廂操縱箱上標有“消防緊急運行”字樣的鑰匙開關接通來啟用電梯消防員專用功能。對于無此功能的電梯,應立即將電梯直駛到首層,并切斷電源,或將電梯停于火災尚未蔓延到的樓層。

2.1.2電梯井道或轎廂內發生火災時的應急處置措施

⑴首先立即在就近的樓層停靠,即刻疏導乘客撤離。

⑵然后切斷電源。

⑶再用滅火器滅火。

⑷共用井道中有電梯發生火災時,其余電梯應立即停于遠離火災的位置,防止火災蔓延,并交消防人員滅火使用。

2.1.3相鄰的建筑發生火災的應急處置措施

相鄰建筑物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停梯,以免因火災造成停電而發生困人事故。

2.2垂直電梯水浸事故

由于電梯被水淹時,可能造成短路或觸電,除了要對水源進行控制及處理外,還要對電梯進行如下處置:

2.2.1當底坑內出現少量進水或滲水時,應將電梯停在二層以上,停止運行,斷開總電源。

2.2.2當樓層發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進水時,應將轎廂停于進水層站的上二層,停梯斷電,以防轎廂進水。

2.2.3當底坑井道或機房進水很多,應立即停梯,斷開總電源開關,防止發生短路、觸電等事故。

2.2.4發生水浸時,應迅速切斷漏水源,設法使電器設備不進水或少進水。

2.2.5對水浸電梯應進行除濕處理,如采用擦拭、熱風吹干、自然通風、更換管線等方法,確認水浸消除,絕緣電阻符合要求,并經試驗運行無異常后,方可投入運行。對微機控制電梯,更需仔細檢查,以免燒毀電子板。

2.2.6在恢復電梯運行時,應確認無積水,無短路現象后,方可使用。對于那些急于使用的電梯,可采用烘干的辦法(如使用電吹風機),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短路的積水。

2.2.7電梯恢復運行后,詳細填寫水浸檢查報告,對水浸原因、處理方法、防范措施記錄清楚并存檔。

2.3垂直電梯剪切事故

2.3.1首先斷開電梯主電源開關,以避免在救援過程中突然恢復供電而導致發生意外,同時通報市急救中心。

2.3.2有足夠的救援人員且先行救援不會導致受傷人員進一步傷害的情況下,可在市急救中心專業急救人員到來之前進行救援,否則應根據市急救中心急救人員的指示進行前期救援準備工作并在市急救中心急救人員到來后配合救援工作。

2.3.3轎廂內人員或層站乘客在出入轎廂時被剪切

⑴如果可以通過打開電梯門直接救出乘客,則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用層門鑰匙打開相應層門,救出被困乘客。

⑵如果不可以通過打開電梯門直接救出乘客,則相應人員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留守,相應人員進行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并且保持與留守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的人員通訊,一旦可以將受傷乘客救出,則停止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用層門開鎖鑰匙打開相應層門,救出被困乘客。

2.3.4乘客或其他人員在非出入轎廂時被剪切(發生轎底或轎頂剪切)

⑴發生轎底剪切時,相應人員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留守,相應人員進行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使轎廂向上移動),并且保持與留守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的人員通訊,一旦可以將受傷乘客救出,則停止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

⑵發生轎頂剪切時,相應人員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留守,相應人員進行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使轎廂向下移動),并且保持與留守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的人員通訊,一旦可以將受傷乘客救出,則停止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

2.3.5救出乘客后,根據市急救中心急救人員的指示進行下一步救援工作。

2.4垂直電梯困人事故

運行中的電梯會因供電線路故障、限電、電梯設備老化等因素,致使乘客被困在轎廂內,乘客首先要及時報警。電梯的轎廂里通常都設有報警裝置,配有電話、對講機,或有攝像監控鏡頭。一旦受困,應及時使用。其次是在救援中要聽從維修人員的指揮,密切合作。如電梯為有操作人員,操作人員應對乘客說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鎮靜并與維修人員聯系;如無操作人員,維保人員應設法與轎廂內被困人員取得聯系,說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鎮靜。如事故因供電引起,對于短時停電有備用發電機的應及時啟用。因線路故障或因其它原因造成的長時間停電,應考慮采用盤車等適當的方式將乘客救出。

2.4.1電梯停靠在樓層附近的處理方法

⑴到機房將電源開關斷開,防止電梯突然運行造成事故;

⑵在廳外用三角鑰匙將層門打開,將乘客從轎廂內放出。

2.4.2電梯轎廂在兩層樓的中間或沖頂、蹲底時的應急處理方法

電梯運行中因供電中斷、電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駛,將乘客困在轎廂內時,維修管理人員應做好下列工作:

⑴若有司機操作,司機應使乘客鎮靜等待,勸阻乘客不要強行手扒轎門或企圖出入轎廂,并與維保人員或消防值班室管理人員取得聯系。

⑵維保人員到現場后,應了解轎廂被困人數及其健康狀況、轎廂內應急燈是否點亮、轎廂所停層站位置,以便于解困工作的開展。

⑶告知乘客盡量遠離轎門或已開啟的轎廂門口,不要倚靠廳、轎門,不要在轎廂內吸煙、打鬧,聽從操作人員指揮。

施救方法如下

方法一:施救人員在轎廂位置的上層將層門用鑰匙打開,進入轎頂,將電梯置于檢修運行狀態,以慢速運行方式將轎廂運行至就近樓層的平層位置,用鑰匙將門打開,讓乘客撤離。

方法二:盤車放人操作

⑴操作前先通知被困人員,盤車操作已經開始,請乘客或司機配合。

⑵盤車放人操作一般由兩人在機房進行。操作前必須先切斷總電源開關,一人用松閘板手打開制動器,另一人盤車。當將轎廂盤至最近層樓面時〈轎門地坎應不高于層門地坎600mm〉可停止盤車,使制動器復位。

⑶讓司機或乘客在轎廂內打開層門,或用鑰匙打開緊急門鎖,并協助乘客離去。

⑷盤車時,應緩慢進行,尤其當轎廂輕載狀態下往上盤車時,應防止因對重側比轎廂重而造成溜車。當對無齒輪曳引機的高速電梯進行盤車時,應采用“漸進式”,一步步松動制動器,以防止電梯失控。

如事故時轎廂處于沖頂或蹲底的狀態時,宜采用上述方法二的盤車放人操作方式解救被困乘客。在電梯技術條件允許時,也可以在檢修狀態下,短接好相關安全回路,在機房控制柜處以檢修速度將轎廂運行至頂樓平層或底樓的平層位置,救出被困乘客后,使安全回路恢復正常功能。

2.5自動扶梯事故

2.5.1一般性故障或事故的應急處理

⑴突然停車的應急處理

操作人員應首先做好記錄,切斷自動扶梯的控制電源,檢查停車原因。

⑵異常現象的應急處理

自動扶梯在行使中有異常聲響、異味、不正常振動和摩檫,梯級或踏板有較大跳動,扶手裝置及裙板有“麻電”感覺現象,當發現時,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停止自動扶梯運行,并立即通知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查維修,如按下急停按鈕仍無法停車時,應切斷供電總電源開關。

⑶無法啟動的應急處理

應首先檢查電源的供電情況,如無問題但仍不啟動,應暫時停用,進行檢查修復后再投入使用。

⑷制動距離過長的應急處理

自動扶梯急停時制動距離過長,須及時檢查自動扶梯制動器的抱閘間隙、制動器表面油污及磨損情況。

⑸扶梯裝置夾入異物的應急處理

發現扶梯的出入口或扶梯與扶手裝置之間夾入異物,不能等待扶梯的安全保護裝置起作用,而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或切斷總電源開關。

根據夾入異物的情況和程度,對異物進行取出處理,如能順利取出,對扶手帶裝置、安全保護開關等有關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正常后,重新啟動扶梯。

如果異物不能順利取出,須打開驅動機房進行手動盤車,取出異物。

如果手動盤車仍不能取出異物,則應請求支持,盡快采取可行措施取出異物。

⑹梳齒板夾入異物的應急處理

當發現梳齒板有異物卡住時,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或切斷總電源開關,將扶梯停止運行。

根據夾入異物的情況和程度,借助有關工具取下。如果異物能順利取下,對梳齒板、安全保護開關等有關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正常后重新啟動扶梯。

如果異物不能取下,應打開驅動機房進行手動盤車。

如果手動盤車仍不能取出異物,應請求支持,盡快采取可行措施取出異物。

2.5.2建筑物發生火災時的應急處理:

⑴應立即切斷扶梯的總電源開關,停止其運行。

⑵火災過后,要對自動扶梯有關設備進行認真檢查。

⑶自動扶梯遭受水淋或水淹時,參照執行“進水或遭受水淹”的處理方法。

⑷對于遭受火災、高溫燒烤的扶梯設備,應通知扶梯的制造廠家進行處理,經制造廠家修復并確認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2.5.3進水或遭受水淹的應急處理

進水或遭受水淹時,由于建筑物水管、水箱、暖水管及消防水栓等水管破裂,閥門泄露引起樓層間進水、水淹時,水會沿著樓層地板進入本層或下層機房,此時應當:

⑴立即停止有關樓層扶梯的運行,并切斷其供電電源。

⑵檢查扶梯機房控制柜、驅動電動機、安全保護開關、電子線路板、照明回路等電氣設備線路有無進水。

⑶若發現機房設備已進水或水淹時,除立即斷開機房主電源開關外,還應及時對進水部位進行排水處理。

⑷水災過后,由專業維修人員使用電熱吹風等方法對進水的電氣設備進行烘干處理,測量相關回路絕緣電阻應符合要求。

⑸確認無漏電、無短路現象,尤其是對微電腦控制的扶梯,更要仔細檢查,以免損壞線路板等主要的控制裝置。

2.5.4遭受臺風或暴風雨襲擊時的應急處理

⑴首先將建筑物內各門窗關閉,防止雨水進入濺濕或浸泡扶梯設備,引起電氣短路,造成人員觸電傷害或設備損壞。

⑵若判斷暴風雨可能導致雨水進入設備機房時,應提前將供電總電源開關切斷,停止扶梯的運行。

⑶若雨水已經進入扶梯設備或機房,應立即切斷扶梯的總電源開關,停止扶梯運行。

⑷暴風雨過后,可參照“進水或遭受水淹”的方法進行處理。

2.5.5雷擊時的應急處理

建筑物發生雷擊并造成扶梯供電電源跳閘,導致扶梯停止運行,不應立即恢復扶梯的供電電源,應待雷擊過后由電梯維修保養單位維保人員對扶梯的電氣設備和元器件進行全面檢查修理。檢修后檢測相關回路的絕緣電阻值,符合技術要求,方可使用。對于遭受雷擊的電氣元器件,無論是否符合技術要求,都要更換。

扶梯遭受火災、水淹、雷擊等事故后,應首先進行事故應急處理,再經專業維修人員全面檢查和維修保養,消除故障隱患。做好詳細應急處理和檢查維修記錄,并存檔備查。投入運行使用前,還須向市特檢院申請安全技術性能檢驗,檢驗合格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3注意事項

3.1發生火災時,在消防樓梯和機房排煙效果滿足人員通行要求的前提下,如確需救援人員進入機房搶救,在維保人員確保自身安全并有能力救援

的前提下才能實施,救援人員必須配備消防面具和消防器材并有專業消防人員同行,防止救援人員發生意外;在發生水浸時,必須按規定穿著安全鞋,防止觸電和滑倒。

3.2應急救援器材必須存放在規定地點,并定期檢驗狀態,確保符合使用要求

3.3在打開層門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必須確保周圍環境沒有無關的人員圍觀。現場保衛人員應及時設置圍欄,分流人群。嚴格控制人員靠近層門口。

3.4電梯使用單位的現場人員應及時安慰受傷的乘客,消除乘客恐慌情緒。嚴禁非專業人員用力拉扯傷者肢體,防止金屬銳邊切割身體,造成傷害擴大。如傷者頭部受傷,必須由醫護人員按照規范挪動傷者,防止搶救措施不當造成傷害。

3.5通常情況下,在轎廂內的乘客并無生命危險。值班室人員和維保人員應及時勸告乘客保持鎮定。乘客在轎廂內試圖自行爬出轎廂,往往造成危險。必須有效勸阻乘客盲目自救的不安全行為。

但在發生火災時救援人員又無法接近樓層的極端危險的情況下,如存在乘客自救的可能,電梯維修保養單位人員應通過消防值班室電話指導乘客逃生。

3.6及時收集各種證據,以便還原事故過程,分析事故原因。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徹底查明事故原因。

3.7電梯維修保養單位應全面檢查電梯系統狀態,在確認滿足安全運行條件后,還應經過電梯維修保養單位內部檢測員檢測后方可恢復電梯使用。如設備狀態存在不確定事項,電梯使用單位應委托市特檢院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

3.8發生傷亡事故的電梯必須經監督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

3.9及時安撫慰問相關乘客,解釋事故原因和已采取的預防措施,消除乘客對使用電梯的恐懼,消除誤解、誤傳的有關電梯的不安全信息。

篇3:生產安全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范本

一、編制目的和依據

為進一步增強應對和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高效、有序地進行現場應急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降低事故對人員、環境的危害和財產造成的損失,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chf/ya-**-1),制定本處置方案。

二、風險分析(可用列表形式)

1、本崗位可能發生的潛在事件、突發事故類型;

2、最容易發生事故的區域、地點、裝置部位或工藝過程的名稱;

3、導致事故發生的途徑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三、應急組織與職責

1、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最好用圖表的形式);

2、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

應同單位或車間、班組人員工作職責緊密結合,明確相關崗位和人員的應急工作職責。

四、應急處置

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及現場情況,明確事故報警、各項應急措施啟動、應急救護人員的引導、事故擴大及同企業應急預案的銜接的程序。(可用圖表加必要的文字說明的形式)

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中毒、危險化學品泄漏、高處墜落、坍塌、洪水、機動車輛傷害等,從操作措施、工藝流程、現場處置、事故控制、人員救護、消防、現場恢復(注:現場恢復應考慮預防次生災害事件的措施,如應制定防止現場洗消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措施)等方面制定明確的應急處置措施。(重點,盡可能詳細、好操作)

3、報警電話及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五、注意事項

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7、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六附件

1、有關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

列出應急工作中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或人員的多種聯系方式,并不斷進行更新。

2、重要物資裝備的名錄或清單

列出應急預案涉及的重要物資和裝備名稱、型號、存放地點和聯系電話等。

3、相關應急預案名錄

列出直接與本應急預案相關的或相銜接的應急預案名稱。(應列出的企業預案包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消防預案、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供電預案、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