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場邊坡滑坡地表塌陷排土場發生滑坡泥石流事故應急措施

采場邊坡滑坡地表塌陷排土場發生滑坡泥石流事故應急措施

2024-07-15 閱讀 1663

第一條一旦發生塌陷、滑坡及泥石流事故,現場管理人員首先應組織危險區內的人員、設備、物資進行疏散,疏散時,不要沿滑坡體滑動方向跑,應向滑坡體兩側跑,向滑坡體上方或下方跑都是危險的!要及時清點人員,確定有無人員失蹤、受傷、被埋等情況。了解事發前該區域施工人員情況,作業人數。上報事故情況;根據事故情況啟動響級別

第二條安全技術股:負責制定截斷和減少流向滑坡面及滑坡區域的任何水源的措施,指導工程機械股開挖排水溝道或設置擋水壩;組織指導危險區內房屋中人員應立即撤離在,確定撤離線路;滑坡、塌陷發生后,滑坡、塌陷并未立即穩定下來,甚至還會繼續發生較大規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進入災害區去挖掘和搜尋財物,應盡快布置警介范圍劃定危險區域,安排測量人員進行坡面位移變形觀測,并安排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做好監控工作,如坡面不能穩定,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如有施工人員失蹤或被埋,立即組織有效的挖掘工作,但應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挖掘應采用人工挖掘,一般禁止采用機械挖掘,防止機械對被埋人員造成傷害。人工挖掘盡量避免使用尖銳性工具。對于大塊沉重物體,應合理組織搬運,尤其是壓在被埋人員身上的大塊物體,必須組織好足夠人力方可搬運,搬運前明確職責,由專人負責將被埋人員移動出。搶救挖掘人員應分班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及時換班,保障搶救挖掘人員體力,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將被埋人員搶救出來。

第三條綜合股:負責失蹤人員的盡快查找、安排受傷人員盡快就醫,做好救助車輛引導。在專業醫療人員到達前對受傷人員進行以下簡單救助。

1、爭分奪秒搶救壓埋者,使頭部先露出,保證呼吸暢通。

2、出來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進行正規心肺復蘇。

3、傷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帶。

4切忌對壓傷進行熱敷或按摩。

第四條工和機械股:負責組織、參與事故救援工作,調配救援所需的機械設備和操作人員,確定設備的工作方案及安全注意事項,負責電、通訊等有關設施,確保搶險救援工作順利開展。按規定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必要時合理組織設備卸掉坡頂堆載,在坡面組織有效支撐,防止坡面破壞擴大。

第五條車輛運輸股:負責調配救援所需的運輸車輛和駕駛人員,保障人員、物資及時運輸,確定安全高交效的運輸線路和安全事項。

篇2:S露天煤礦排土場滑坡防治措施

露天礦開采工藝分為四個作業環節:即穿孔作業、爆破作業、鏟裝運輸作業及排土作業四個環節。排土作業是露天礦開采工藝的最后一個環節,但排土作業的安全問題在露天礦開采過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開采設計中,采用了分區開采、內部排土方案。在不同分區或分區不同部位,內排工作線沿巖層傾向或走向推進。露天開采至一定時期后,分區間將出現二次剝離邊坡。二次剝離邊坡傾角大,位于傾斜基底上,穩定條件差。而且,露天煤礦的排棄巖石較軟,易風化;內排土場排量高大,又有二次剝離邊坡。對于此類排土場的穩定性,國內缺乏經驗。所以,露天礦排土工程安全主要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一、排土場選擇

(1)排土場應選在山坡荒地溝谷中保證少占田地。

(2)排土場位置選定后,應進行專門的工程、水文地質勘探,進行地形測繪,并分析確定排土參數。

(3)排土場的階段高度、總堆置高度、安全平臺寬度、總邊坡角、相鄰階段同時作業的超前堆置高度等參數,應滿足設計中的明確規定。

二、排土場應與露天采場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即排土場應建在露天開采最終境界線之外。但在不妨礙礦山生產發展和采場邊坡穩定性的前提下,排土場可盡量靠近露天采場最終境界,這樣有利于實現近距離排土。

三、排土場的運行安全管理

(1)汽車排土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非作業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排土作業區,凡進入作業區內工作人員、車輛、工程機械必須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

(2)排土場平臺必須平整,排土線應整體均衡推進,坡頂線應呈直線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頂線方向應有3%~5%的反坡。

(3)排土卸載平臺邊緣要設置安全車擋,其高度不小于輪胎直徑的2/5,車擋頂部和底部寬度應分別不小于輪胎直徑的1/3和1.3倍;

(4)應按規定順序排棄土巖,在同一地段進行卸車和推土作業時,設備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5)推土時,在排土場邊緣嚴禁推土機沿平行坡頂線方向推土。

(6)排土安全車擋或反坡不符合規定、坡頂線內側30米范圍內有大面積裂縫或不均勻下沉時,禁止汽車進入該危險區,排土場作業人員需對排土場作出及時處理。

(7)排土場作業區內因霧、粉塵、照明等因素使駕駛員視距小于30米或遇暴雨、大雪、大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排土作業。

(8)排土作業區照明必須完好,燈塔與排土擋墻距離15~25米,照明角度必須符合要求,夜間無照明禁止排土。

四、排土場排洪

(1)山坡排土場周圍應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設施攔截山坡匯水。

(2)排土場內平臺應實施2%~3%的反坡,并在排土場平臺修筑排水溝攔截平臺表面山坡匯水。

(3)當排土場范圍內有出水點時,必須在排土之前必須采取措施將水疏出。排土場底層應排棄大塊巖石,并形成滲流通道。

(4)汛期前應采取下列措施做好防汛工作:a、明確防汛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緊急預案;b、疏浚排土場內外截洪溝;詳細檢查排洪系統的安全情況;c、備足抗洪搶險所需物資,落實應急救援措施;d、及時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氣象預報情況,確保排土場和下游泥石流攔擋壩道路、通訊、供電及照明線路可靠和暢通。

(5)汛期應對排土場和下游泥石流攔擋壩進行巡視,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防止連續暴雨后發生泥石流和垮壩事故;

(6)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

篇3:露天煤礦排土場滑坡防治措施

露天礦開采工藝分為四個作業環節:即穿孔作業、爆破作業、鏟裝運輸作業及排土作業四個環節。排土作業是露天礦開采工藝的最后一個環節,但排土作業的安全問題在露天礦開采過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開采設計中,采用了分區開采、內部排土方案。在不同分區或分區不同部位,內排工作線沿巖層傾向或走向推進。露天開采至一定時期后,分區間將出現二次剝離邊坡。二次剝離邊坡傾角大,位于傾斜基底上,穩定條件差。而且,露天煤礦的排棄巖石較軟,易風化;內排土場排量高大,又有二次剝離邊坡。對于此類排土場的穩定性,國內缺乏經驗。所以,露天礦排土工程安全主要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一、排土場選擇

(1)排土場應選在山坡荒地溝谷中保證少占田地。

(2)排土場位置選定后,應進行專門的工程、水文地質勘探,進行地形測繪,并分析確定排土參數。

(3)排土場的階段高度、總堆置高度、安全平臺寬度、總邊坡角、相鄰階段同時作業的超前堆置高度等參數,應滿足設計中的明確規定。

二、排土場應與露天采場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即排土場應建在露天開采最終境界線之外。但在不妨礙礦山生產發展和采場邊坡穩定性的前提下,排土場可盡量靠近露天采場最終境界,這樣有利于實現近距離排土。

三、排土場的運行安全管理

(1)汽車排土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非作業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排土作業區,凡進入作業區內工作人員、車輛、工程機械必須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

(2)排土場平臺必須平整,排土線應整體均衡推進,坡頂線應呈直線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頂線方向應有3%~5%的反坡。

(3)排土卸載平臺邊緣要設置安全車擋,其高度不小于輪胎直徑的2/5,車擋頂部和底部寬度應分別不小于輪胎直徑的1/3和1.3倍;

(4)應按規定順序排棄土巖,在同一地段進行卸車和推土作業時,設備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5)推土時,在排土場邊緣嚴禁推土機沿平行坡頂線方向推土。

(6)排土安全車擋或反坡不符合規定、坡頂線內側30米范圍內有大面積裂縫或不均勻下沉時,禁止汽車進入該危險區,排土場作業人員需對排土場作出及時處理。

(7)排土場作業區內因霧、粉塵、照明等因素使駕駛員視距小于30米或遇暴雨、大雪、大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排土作業。

(8)排土作業區照明必須完好,燈塔與排土擋墻距離15~25米,照明角度必須符合要求,夜間無照明禁止排土。

四、排土場排洪

(1)山坡排土場周圍應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設施攔截山坡匯水。

(2)排土場內平臺應實施2%~3%的反坡,并在排土場平臺修筑排水溝攔截平臺表面山坡匯水。

(3)當排土場范圍內有出水點時,必須在排土之前必須采取措施將水疏出。排土場底層應排棄大塊巖石,并形成滲流通道。

(4)汛期前應采取下列措施做好防汛工作:a、明確防汛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緊急預案;b、疏浚排土場內外截洪溝;詳細檢查排洪系統的安全情況;c、備足抗洪搶險所需物資,落實應急救援措施;d、及時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氣象預報情況,確保排土場和下游泥石流攔擋壩道路、通訊、供電及照明線路可靠和暢通。

(5)汛期應對排土場和下游泥石流攔擋壩進行巡視,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防止連續暴雨后發生泥石流和垮壩事故;

(6)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