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船舶有沉沒危險時應急處置措施規程

船舶有沉沒危險時應急處置措施規程

2024-07-15 閱讀 1421

(1)及時掌握船舶自救情況和船方明確的救助請求。

(2)要求船方提供必要的資料,如施工船類型、特性等。

(3)督促、幫助遇難船舶堵漏、排水,及時疏送有關人員。

(4)紐織拖輪施救,強制性拖離施工作業水域,盡量靠航道邊緣或安全區域擱灘。

(5)及時準備定位,調集打撈船舶到現場打撈。

(6)備妥足夠的拖纜,組織大馬力拖輪拖救。

(7)如沉沒無法避免,要盡量拋錨,按“應急部署表”棄船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8)沉沒后,盡量準確定位,必要時設標和實施臨時交通管制發布航行警告。

(9)充分考慮水流以及當時的風向風力情況,采取最佳救助或善后措施。

篇2:船舶有沉沒危險時應急處置措施規程

(1)及時掌握船舶自救情況和船方明確的救助請求。

(2)要求船方提供必要的資料,如施工船類型、特性等。

(3)督促、幫助遇難船舶堵漏、排水,及時疏送有關人員。

(4)紐織拖輪施救,強制性拖離施工作業水域,盡量靠航道邊緣或安全區域擱灘。

(5)及時準備定位,調集打撈船舶到現場打撈。

(6)備妥足夠的拖纜,組織大馬力拖輪拖救。

(7)如沉沒無法避免,要盡量拋錨,按“應急部署表”棄船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8)沉沒后,盡量準確定位,必要時設標和實施臨時交通管制發布航行警告。

(9)充分考慮水流以及當時的風向風力情況,采取最佳救助或善后措施。

篇3:浙江省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信用監管管理辦法

  浙江省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

  各市、縣(市、區)體育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加快推進我省體育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完善游泳場所信用監管機制,我局制定了《浙江省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信用監管管理辦法》,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浙江省體育局

  2020年12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浙江省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信用監管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行政許可和行政監管等信用信息管理,構建體育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 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 號)、《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省人大常委會公告第63號)、《浙江省行業信用監管責任體系構建工作方案》(浙發改信用〔2019〕313號)和《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管理辦法》(體育總局令第17號)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浙江省行政區域內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被評價主體為經營該游泳場所的個體工商戶或企業。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信用評價,是指由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根據“公正、客觀、科學”原則,運用公共信用數據、行業信用數據和市場主體自主報送的數據,按照公開的指標、算法和程序,對市場主體信用狀況進行量化,確定信用等級,并向社會公開,供公眾監督和有關部門、機構及組織應用的管理手段。

  第四條 省級體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開展全省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信用評價,制定發布全省統一的行業信用評價方法、標準和指標體系,建設省級行業信用監管平臺,依據市場主體信用評價結果實施分級分類監管。

  市、縣(市、區)級體育行政部門負責及時歸集、上報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所需的信用數據,依申請對市場主體信用評價結果進行復核,負責轄區內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以及公共信用產品和行業信用產品的落地應用。

  第五條 省級體育行政部門與省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共享行業信用信息,通過“信用浙江”網和省體育公共服務平臺向社會定期發布或更新全省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相關信用信息。

第二章 信用評價

  第六條 浙江省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信用評價結果總分為1000分,根據指標的重要性,參照行業內相關權重配置規則,應用專家打分法,對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確定權重。其中,省公共信用評價結果對應的權重分值為300分,行業信用監管評價結果對應的權重分值為700分,其中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行政檢查和行政處罰等3個一級指標對應的權重分值分別為200分、300分和200分。

  第七條 評價結果等級分為A(優秀)、B(良好)、C(中等)、D(較差)、E(差)5類。參評主體的信用900 分及以上為 A 級(優秀)企業、800 分(含)-900 分為 B級(良好)企業、700 分(含)-800 分為 C 級(中等)企業、600 分(含)-700 分 D 級(較差)企業、600 分以下為 E 級(差)企業。

第三章 評價結果應用

  第八條 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依據各主體信用評價結果實施分級分類監管。

  將行業信用評價結果納入“雙隨機”抽查監管事項,對于行業信用評價為A級的市場主體,抽查比例設置為5%;對于行業信用評價為B級的市場主體,抽查比例設置為8%;對于行業信用評價為C級的市場主體,抽查比例設置為20%;對于行業信用評價為D級的市場主體,抽查比例設置為70%;對于行業信用評價為E級市場主體,抽查比例設置為100%。

  第九條 對于A級和B級市場主體,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可以采取以下激勵性措施:

  (一)在其辦理行政許可事項時提供便捷服務,在同等條件下予以積極支持;

  (二)優先安排相關專項資金或者其他資金補助;

  (三)優先承接政府購買服務;

  (四)優先利用“信用浙江”網或其他相關政府信用信息服務網站開展宣傳;

  (五)在各級體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有關表彰獎勵活動中,優先授予其有關榮譽稱號;

  (六)國家或地方規定的其他激勵性措施。

  第十條 對于D級和E級市場主體,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當采取以下懲戒性措施:

  (一)約談該市場主體負責人;

  (二)重點審查相關行政許可申請事項,加大檢查力度;

  (三)限制或取消其參加政府招投標和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承接政府授權或委托事項、獲取專項資金資助和政策扶持等;

  (四)利用“信用浙江”網或其他相關政府信用信息服務網站進行信用預警公示;

  (五)限制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表彰獎勵活動;

  (六)國家或地方規定的其他懲戒性措施。

第四章 權益保護

  第十一條 對評價結果有異議的相關主體,可向所在市、縣(市、區)體育行政部門提出復核申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市、縣(市、區)體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市場主體異議復核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信用數據核查,核查情況比較復雜的,可適當延長處理期限,但累計不得超過10個工作日。

  市、縣(市、區)體育行政部門將核查結果報送至省級體育行政部門,經省級體育行政部門復核后,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根據復核數據及時進行評價結果調整,將復核結果告知市場主體,并采取措施恢復信譽,消除不良影響。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二條 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工作中違反本辦法規定,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實施。

浙江省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信用監管評價指標模型

一、定義

  本模型的評價對象為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場所,被評價主體為該游泳場所的運營個體工商戶或企業(經營范圍含有“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字樣,并獲得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資質),不包含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

二、評價框架設置

  以省企業公共信用評價結果為基礎,結合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行政檢查和行政處罰等要素,刻畫游泳場所的信用形象。

三、指標權重設置

  根據指標的重要性,參照行業內相關權重配置規則,應用專家打分法,對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確定權重。其中,省公共信用評價結果對應的權重分值為300分,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許可證、行政檢查和行政處罰等3個一級指標對應的權重分值分別為200分、300分、和200分。詳見下表:

序號

一級指標項

權重1

二級指

標項

權重2

說明

數據來源

一、省公共信用評價(300分)

1

公共信用評價

300

基本信息

300

包括分支機構及主要人員信息、年度報告信息等。

省大數據平臺

金融財稅

包括納稅遵從信息、金融信息等。

管治能力

包括產品質量信息、安全生產信息、環境保護信息等。

遵紀守法

包括公用事業信息、信用承諾信息、行政管理信息、司法處理信息、嚴重失信黑名單信息等。

社會責任

包括社保繳納信息、慈善捐贈信息、行政獎勵信息、紅名單信息等。

二、行業信用監管評價(700分)

1

許可證

200

經營年限

50

經營年限3年以下得15;經營年限3年(包括3年)以上但未到8年得30;經營年限8年以上(包括8年)得50。

省大數據平臺

社會體育

指導員

50

持社會體育指導員(游泳)國家資格證書上崗得50。

救助人員

100

持游泳救生員國家資格證書上崗得50,人數按國家標準配備得50。

2

行政

檢查

300

即時檢查

雙隨機檢查

300

1.經營企業未將許可證、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體育設施、設備、器材的使用說明及安全檢查等制度、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和救助人員名錄及照片張貼于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100);

2.經營企業未就高危險性體育項目可能危及消費者安全的事項和對參與者年齡、身體、技術的特殊要求,在經營場所中做出真實說明和明確警示,并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發生的(-100);

3.經營企業未按照相關規定做好體育設施、設備、器材的維護保養及定期檢測,未能保證其能夠安全、正常使用的(-100);

4.經營企業未在經營期間配備不低于規定數量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和救助人員。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和救助人員未持證上崗,并未佩戴能標明其身份的醒目標識(-200);

5.救助人員冒名頂替的(-200);

6.救生設備未按規定配備齊全的(-100);

7.室外人工游泳池在氣象、水文等環境條件有可能出現危及游泳者安全情況時,未采取預警、臨時關閉等安全措施的(-100);

8.經營企業在游泳場所出售含酒精飲料的(-100);

9.經營企業未按照規定執行游泳者健康承諾制度的(-50);

10.經營企業對體育執法人員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拒絕、阻撓,不予以配合的(-200)。

省大數據平臺

3

行政

處罰

200

行政處罰

200

1.經營企業未將許可證、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體育設施、設備、器材的使用說明及安全檢查等制度、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和救助人員名錄及照片張貼于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的(-100),處以1萬元至2萬元罰款的(-200);

2.經營企業未就高危險性體育項目可能危及消費者安全的事項和對參與者年齡、身體、技術的特殊要求,在經營場所中做出真實說明和明確警示,并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發生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的(-100),處以1萬元至2萬元罰款的(-200);

3.經營企業未按照相關規定做好體育設施、設備、器材的維護保養及定期檢測,未能保證其能夠安全、正常使用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的(-100),處以1萬元至2萬元罰款的(-200);

4.經營企業未在經營期間配備不低于規定數量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和救助人員。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和救助人員未持證上崗、未佩戴能標明其身份的醒目標識。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的(-100),處以1萬元至2萬元罰款的(-200);

5.經營企業對體育執法人員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拒絕、阻撓,不予以配合的。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的(-200)。

6.救助人員冒名頂替的。處以3千元以下罰款的(-100),處以3千元至5千元罰款的(-200);

7.室外人工游泳池在氣象、水文等環境條件有可能出現危及游泳者安全情況時,未采取預警、臨時關閉等安全措施的。。處以3千元以下罰款的(-100),處以3千元至5千元罰款的(-200);

8.經營企業在游泳場所出售含酒精飲料的。處以1千元至1千5百元罰款的(-100),處以1千5百元元至2千元罰款的(-200)。

省大數據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