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船舶防臺抗臺應急處置措施規程

船舶防臺抗臺應急處置措施規程

2024-07-15 閱讀 6411

(1)制定防臺方案,包括防臺組織機構,防臺組織崗位職責,防臺工作程序,防臺通訊網絡,防臺值班制度等。

(2)施工期間,挖泥船應做好防風安全工作,每天接收天氣預報,掌握江上氣象動態,警惕熱帶氣旋預兆及“熱帶低壓”的突然襲擊,必要時應提前到港內或避風錨地避風。本工程的防臺錨地就近碼頭選用。

(3)挖泥船應加強值班,收到熱帶氣旋警報時,船長應組織全體船員全力以赴,按《船舶防臺技術操作規則》的要求,在調度室的統一部署下做好防臺工作。

(4)在需要使用錨地避風防臺時,提前編制使用防臺錨地計劃,選定避風錨地。

(5)為確保船舶安全,臺風季節前,應組織人員檢查船機設備、航行設備、航行儀表、系泊設備、通訊、救生、防火、水密裝置、堵漏應急和排水設備,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組織全體船員學習防臺知識,在思想上、組織上認真做好防臺準備。

(6)在臺風來臨之前將應急防風錨作試放試收試驗,檢驗錨機,保證隨時可用,并將艉纜準備好;檢查逃生通道,保證暢通;關閉加班出人口和通行艙口,蓋好舷窗和鐵蓋,檢查消防、救生器材齊全有效;備妥拋繩器、撇纜;綁扎牢固甲板、機艙內的活動部件;備齊應急潛水泵及其他防風物資、氣割設備、工具盒電焊設備及屬具;甲板上往來行走出,裝好扶手索。

(7)在臺風受襲前8小時,開始進入防風執行階段。在風力小于等于6至7級時利用鋼樁抗風,當風浪較大時利用防風錨抗風。在臺風嚴重威脅時,撤離到安全避風錨地拋錨。

(8)船舶進入避風時要聽從指揮,按規定地點拋錨。

(9)各船舶單位隨時掌握船舶在避風錨地的情況,及時處理船舶在防臺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報告。

篇2:船舶防臺抗臺應急處置措施規程

(1)制定防臺方案,包括防臺組織機構,防臺組織崗位職責,防臺工作程序,防臺通訊網絡,防臺值班制度等。

(2)施工期間,挖泥船應做好防風安全工作,每天接收天氣預報,掌握江上氣象動態,警惕熱帶氣旋預兆及“熱帶低壓”的突然襲擊,必要時應提前到港內或避風錨地避風。本工程的防臺錨地就近碼頭選用。

(3)挖泥船應加強值班,收到熱帶氣旋警報時,船長應組織全體船員全力以赴,按《船舶防臺技術操作規則》的要求,在調度室的統一部署下做好防臺工作。

(4)在需要使用錨地避風防臺時,提前編制使用防臺錨地計劃,選定避風錨地。

(5)為確保船舶安全,臺風季節前,應組織人員檢查船機設備、航行設備、航行儀表、系泊設備、通訊、救生、防火、水密裝置、堵漏應急和排水設備,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組織全體船員學習防臺知識,在思想上、組織上認真做好防臺準備。

(6)在臺風來臨之前將應急防風錨作試放試收試驗,檢驗錨機,保證隨時可用,并將艉纜準備好;檢查逃生通道,保證暢通;關閉加班出人口和通行艙口,蓋好舷窗和鐵蓋,檢查消防、救生器材齊全有效;備妥拋繩器、撇纜;綁扎牢固甲板、機艙內的活動部件;備齊應急潛水泵及其他防風物資、氣割設備、工具盒電焊設備及屬具;甲板上往來行走出,裝好扶手索。

(7)在臺風受襲前8小時,開始進入防風執行階段。在風力小于等于6至7級時利用鋼樁抗風,當風浪較大時利用防風錨抗風。在臺風嚴重威脅時,撤離到安全避風錨地拋錨。

(8)船舶進入避風時要聽從指揮,按規定地點拋錨。

(9)各船舶單位隨時掌握船舶在避風錨地的情況,及時處理船舶在防臺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報告。

篇3:防臺抗臺應急預案范本

一、目的和適用范圍

1.目的

有效預防和降低臺風對威海文登張家埠新港工程項目的危害程度,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快速有效地組織搶險救援,保障工程項目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中建筑港威海文登張家埠新港工程項目部防臺抗臺等應急救援工作。

二、組織機構和分工

1.項目部成立防臺抗臺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總指揮由項目部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安全生產副經理擔任,指揮人員由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擔任,成員由各部門負責人和現場工區主任、施工隊長組成。

2.指揮中心:由總指揮、副總指揮、指揮人員、通訊人員組成。

3.應急救援分隊長由工區主任、施工隊長和部門負責人擔任,隊員由下屬員工組成。

4.防臺抗臺領導小組:

組長:張先智

副組長:高長華、鐘世林、趙明來

成員:孫合強、袁鳳祥、林泉、陳京德、張福龍、宋春雨、紀偉、宋海偉、孟憲和

防臺搶險突擊隊

隊長:高長華

副隊長:孫合強、鐘世林

??成員:袁鳳祥、林泉、陳竟德、張福龍、宋春雨、紀偉、宋海偉、孟憲和

5.防臺防洪管理網絡圖(表一)

6.防臺防洪值班電話:張先智:、高長華:

7.文登海事處預警電話:12395、8771052。

中建筑港威海文登張家埠新港工程

防臺抗臺領導小組

職務

姓名

職責

電話

組長

張先智

總指揮

副組長

高長華

副總指揮

副組長

鐘世林

副總指揮

成員

趙明來

辦公室

李振華

安全員

孫合強

安全員

陳敬德

物資部

張福龍

機務科

王玉金

工程科

林泉

工區

宋春雨

工區

其他聯系

電話

事業部綜辦公室:?0631-5902200

集團公司安全監督辦公室:?0532-

文登海事處:(0631)8771052搜救電話12395

報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通肇事:122

三、職責

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按屬地管理和職責分工,堅持救人高于一切、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全局、統一領導的原則,快速、有序地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1.總指揮職責

1.1執行國家有關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法規和政策。

1.2分析災情,確定救援方案,制定各階段的應急對策。

1.3發生事故時,負責救援工作的組織、指揮,向救援部門發出各項救援指令。

1.4確定各部門的職責,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1.5為救援提供物質保障及其他保障條件。

1.6負責內、外信息的接收和發布、向上級救援機構匯報事故救援進展情況。

1.7組織應急預案的學習、演練、改進。

1.8負責了解、檢查各救援部門的工作,及時提出指導或改進意見。

1.9適時調整各救援部門人員組成,保證救援組織正常工作。

1.10對應急預案的執行或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評比。

2.副總指揮的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在總指揮授權情況下,行使總指揮職責)。

3.指揮人員的職責:按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的指令組織現場救援工作。

4.成員和各分隊長:在總指揮(副總指揮和指揮人員)的統一指揮下履行以下職責:

4.1工程科(工區主任、施工隊長)負責對事故現場用于搶險的設備、設施的調動和使用,各種物資的調需和配備等。按指揮人員的命令,快速、有序地將救援急需設備、設施、物資等調到事故現場。

4.2辦公室負責對搶險救援的報警聯絡,后勤車輛的保證,傷亡人員救治醫院的聯系,傷亡家屬的接待等工作。

4.3財務科負責對救援和善后處理費用等籌備工作。

4.4各應急分隊隊長按現場指揮人員的命令,以搶救受傷害人員優先,采取有效的營救和疏散措施,及時處置和排除險情,全力實施救護工作。

四、防臺防洪搶險防護措施

1.舉辦各種形式的防臺抗臺學習班,宣傳防臺、抗臺知識,增強全體員工對防臺的高度責任感,克服麻痹思想,糾正敷衍了事的態度和僥幸心理,加強組織紀律性教育,確保防臺抗臺隊伍保障有力。使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臺風是一種巨大的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防臺、抗臺的工作寧可“防而不來”不要“來而不備”,立足于“早防、早避”,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2.遇到熱帶氣旋的預報時,將熱帶氣旋的位置標示在《臺風位置標示圖》上,分析和監視其動向,推算六級大風影響范圍及熱帶氣旋中心登陸地區的時間。

3.當熱帶風暴形成,72小時內可能襲擊施工區時,安全部每4小時監視臺風動向一次,并將臺風的有關信息標示在《臺風位置標示圖》上。

4.當48小時內有熱帶風暴臨近本地區時,則施工區已受到臺風的威脅,防臺小組馬上召開防臺會議,做出有關防臺決策,防臺總指揮依據“防臺抗臺規則”做出具體的分工,同時安排人員值班,隨時監視臺風的動向。防臺小組確保所有的有關人員都已在崗并開通和保持所有的通訊工具暢通。

5.當24小時內有熱帶風暴6級或以上大風到達時,施工區已是在臺風嚴重的威脅之中,所有的工區均應進入緊急的防臺狀態。防臺領導小組要檢查各項防臺工作的落實情況。

6.領導小組提供熱帶氣旋的動態,據此做出正確的防臺抗臺決策并報公司安全部,組織召開防臺抗臺緊急會議,提出具體防臺措施。

7.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在臺風到達前48小時組織防臺領導小組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并召*議,落實職責、部署有效可行的防臺抗臺措施。

8.組織在工地施工的外租船舶單位(派駐工地管理人員、船長)的有關人員到當地港監部門聯系防臺錨地,并組織船長到錨地勘察,了解掌握錨地的水深、錨地地質、錨位及航道寬度等情況。

9.調度要按照防臺會議的部署,做好防臺人機調配。

10.防臺值班人員按照值班安排表,做好交接班工作。在值班過程中,每1小時觀察和收集臺風動向情況一次,同時做好值班記錄。

11.突擊隊、搶險隊員隨時防臺待命,應付在臺風期間發生的緊急狀態。

12.臺風24小時內正面襲擊本施工區域時,所有管理人員回營地避風,所有居住活動房的施工人員到安全地方避風。

13.臺風24小時內正面襲擊本地區時,居住在活動房的人員要在4小時內撤離完畢,住進臨時安置點,防臺領導小組要組織檢查人員撤離情況。

五、啟動防臺項目內容及時間安排見表(二)

六、應急處理程序

1.啟動預案。項目經理接報后,根據事故情況,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立即趕赴現場,全力組織、指揮施救工作的開展。

2.緊急報告。項目經理根據事故緊急救助的需要和上報規定,及時做出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上報決定,主動爭取外援力量的援助,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3.報警電話。火警119、傷員急救120或110、交通事故122。

4.報警主要內容。事故單位、現場詳細地點、傷亡人員數量、事故原因、性質、危害程度及其有關情況等。

5.現場施救

5.1現場各應急分隊按指揮人員傳達的命令,迅速調動設備設施、組織力量,協同外部有關方面的援助,全力實施救援行動。

5.2各應急分隊在救援行動中,本著“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則,全力搶救傷員,及時送達醫院救治。并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搶救主要設備和物資,防止事故的擴大或蔓延,降低事故損失。

5.3全力搶修被事故破壞的設備、道路交通設施,通訊設備、設施,修復用電、臨時線路等設施,保證現場應急救護用電和設施。

6.現場處置

6.1指揮人員按事故類別和嚴重、危險程度對事故可能繼續造成的危害進行分析、預測,在現場危險區域設置護欄和警示標志,防止他人進入,并安排專人現場監護,防止引發二次事故災害。

6.2按要求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做好現場的拍照或攝像工作等。

7.善后處理:按總經理(經理)和有關部門的意見,立即開展善后處理工作,妥善處理好家屬的接待安排和思想工作,制定事故處理賠付標準和規定,積極做好事故的賠付和善后事宜。

8.事故調查報告:事故單位調查組按事故調查規定,立即做好對事故現場勘察、拍照,目擊證人的詢問筆錄,現場救護人員反映的有關情況等調查取證工作。根據調查情況進行綜合性分析研究,查找出事故的各種原因,分清責任,實事求是地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以文件形式逐級上報有關部門。

七、培訓與演練

在項目經理或副經理的統一指令下,由安全管理人員按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對參與搶險救援人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培訓與演練。其主要內容如下:

1.熟悉本區域現場情況布局,危險源(點)位置,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和預防措施,疏散、撤離路線。

2.熟悉各種設備、設施、通訊、工器具等的正確使用,檢驗和測試其主要性能是否正常和滿足實戰要求。

3.掌握各種指揮信號和標示的識別,達到其能立即明白迅速執行。

4.掌握對突發性事件現場急救、自救與互救及與上級聯絡等方法。

5.個人各種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等。

6.現場交通控制、治安保衛工作措施等。

八、獎懲

1.根據應急處理工作實際情況與救助效果,對在搶險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個人,按總公司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和獎勵。

2.對在應急處理工作中推諉扯皮、拖延戰機,導致造成嚴重后果和社會不良影響的,按總公司有關規定對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九、施工現場防臺防洪具體措施

1.生活區防臺抗臺措施

1.1辦公室負責臺風期間職工的食物、水、應急照明等生活資料和物質的計劃、購買和儲備,儲備量能滿足24小時之需。

1.2辦公室負責臺風期間民工避風場所的聯系,報經理批準后確定。

1.3辦公室負責臺風期間整個工區和生活、辦公區的防火、防盜工作的布置和執行。

1.4辦公室在臺風到來之前關好門窗,防止辦公、通信設備損壞,資料、文件丟失。

2.攪拌站的防臺抗臺措施

2.1辦公室做好防臺器材的購買計劃,供應科負責保質足額購買備用。

2.2攪拌站的料罐要用風纜加固,主機樓要拉好風纜,防止揭頂。

2.3攪拌站控制室的門窗要關好并鎖定,防止雨水損壞電器設備。

2.4板房、屋頂用鐵絲與地錨連接加固,防止揭頂。

2.5各類電氣設備在臺風到來之前6小時用防雨布遮蓋并扎緊雨布,進行加固牢靠。?

3.施工生產區的防臺抗臺措施

3.1施工現場人員設備防臺抗臺措施

3.1.1臺風來臨期間施工人員停止施工作業撤離出施工場地。現場臨時發電機、電燈、電線、移動電箱在臺風到來之前6小時收回管理,運至項目駐地保管。

3.1.2將胸墻模板水平向放置胸墻上并用鋼絲繩與地錨或系船柱固接,防止翻倒。

3.1.3陸上施工鏟車、挖掘機、吊車等機械在6級風到來之前6小時前全部撤離至攪拌站駐停放。海上施工船舶在6級風到來之前6小時前隨時做好去張家埠老港區碼頭港灣避風準備,確保安全。

3.2防波堤及圍堰工程防臺抗臺措施

3.2.1JL段防波堤東端及BK段圍堰南端所形成的拐角處最為薄弱,采用大塊石進行防護理坡,理坡坡面盡量順滑,堤頂面要壓載大塊石;對拐角處的開山料及時回填,增加堤心石寬度,形成一定抗風浪能力。

3.2.2防波堤堤頂外沿,低洼處用扭王字塊進行防護;

3.2.3后方貨場圍區已鋪筑的碎石倒濾層位置,均填筑寬度為5米的開山料,以防倒濾層遭破壞。

3.3頭工程防臺抗臺措施

3.3.1在第6段胸墻后方,棱體與BK段圍堰之間橫向用亂石拋填一道圍堰,以保證碼頭后方場地的安全,圍堰頂寬5米,外邊坡坡度為1:2,外坡面及圍堰頂用500公斤以上大塊石防護;

3.3.2碼頭主體第五段胸墻后防風系纜錨固塊盡快澆筑,以確保40噸門機的安全;

3.3.3碼頭方塊安裝從底層至頂層沿碼頭長度方向上形成臺階狀,增強消浪效果,保證碼頭結構的安全;

3.4方塊預制場防臺抗臺措施

3.4.1方塊預制場最南端,采用大塊石進行堆放,減輕海浪對場地(引堤)的沖刷;

3.4.2方塊吊運時,場地前后兩排方塊盡量保留一排,增強預制場的穩定性;防止風浪將引堤洞穿;

防臺領導小組成員臺風季節職責表(一)

序號

姓名

職?責

聯系電話

1

張先智

防臺組長,負責全面的防臺指揮工作。

2

高長華

防臺副組長,監督指導安全部門的工作,分管所用船機的防臺,負責組織搶險。

3

鐘世林

監督指導機務部、安全部門的工作,為防臺搶險提供技術服務。

4

趙明來

分管辦公區、宿舍的防臺工作和后勤供給,負責收集臺風、季風最新信息,將臺風的有關信息標示在《臺風位置標示圖》,將每天的天氣預報及時發送給所有船舶且張貼公布。負責辦公室的防臺,負責臺風期間職工的食物、水、應急照明等生活資料和物質的計劃、購買和儲備,儲備量能滿足24小時之需。負責防臺、搶險小分隊用車的安排。

5

王玉金

按照防臺會議的部署,做好防臺人機調配,負責召集人員對現場的設施、設備進行加固工作。

6

孫合強

協助指導安全部門的工作,負責項目部船機和碼頭方塊安裝的防臺工作,指揮調度船機避臺、防臺,負責了解所有工作船的防臺動態,做好記錄,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鐘世林匯報。

7

袁鳳祥

負責預制場的防臺。督促機使人員加固機械設備,大片模板加固放倒。

8

宋春雨

負責防波堤工程的防臺工作,督促現場防護及加固機械設備,人員和設備撤至安全地帶。

9

林泉

負責保管測量儀器。

10

張福龍

負責現場臨時用電設施的檢查、加固工作,負責組織實施將施工用的電燈、電線、電纜、移動電箱在6級風到來之前6小時收回管理,固定電箱要鎖好門,加固牢固并斷開電源,臺風過后即時恢復正常供電。

11

宋海偉

防臺期間,備足防臺用的資金。

12

陳京德

負責防臺期間各種防臺物質的采購、保管和分發。

注:1.防臺期間,防臺小組成員必須保持24小時開機,保持電話暢通;

2.防臺期間,所有對講機(或高頻)的頻道調為12頻道(頻率為156.60),保持通訊聯系;

3.防臺期間各成員除做好安排的工作外,還必須服從搶險隊長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