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險性分析
燒燙傷主要是指高溫的液體、火焰、器具或是腐蝕性化學制劑的侵害而引起的傷害。在廚房中或服務中由熱湯、熱油、沸水或是大量的蒸汽等引起的熱液燙傷傷害;在廚房中的瓦斯爆炸或其他場所火災所引起的火焰燒傷傷害;在工作中接觸到熱鍋等引起的接觸燒傷傷害;在清潔工作中違規操作,強酸、強堿等所引起的腐蝕性化學制劑傷害等原因,均可能造成燙傷傷害事故,這種情況多發生在經營生產或者服務過程中。
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
發生燙傷的區域、地點或裝置有:廚房爐頭、蒸汽柜前、餐廳服務、熱水爐房、機修工作間等其他工作或經營場所。
1.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預兆
燙傷出現的預兆:
(1)廚房地面濕滑;
(2)對化學制劑認識不足;
(3)作業人員疏忽防護措施,勞保品穿戴不規范。
1.4預防措施
(1)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高溫現場,相關人員進入現場必須由專人負責;
(2)工作人員必須勞保穿戴齊全規范,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
(3)加強應急預案的學習與演練,學習一定的救護常識與技能;
(4)保證必要的防護、救生器材與藥品的儲備,日常工作中加強對應急器材的保養與維護,確保隨時可用、好用。
?2、應急組織和職責
2.1應急組織機構
本現場處置方案的應急自救組織機構設置如下:
成立現場應急小組,由酒店值班經理、安保部監控中心當值人員及現場部門負責人、當值工程人員所組成。其中,值班經理為現場應急小組組長。
2.2工作職責
2.2.1崗位員工職責
發現可能或已燙傷者,應立即高聲呼叫求救;
(1)立即采取措施,使燙傷者迅速脫離危險區域;
(2)報告部門主管或撥打電話總機“2800”號;
(3)接受并執行本應急小組的指令。
2.2.2部門主管職責
(1)接到員工報告后,應立即到現場進行確認;
(2)組織本班組員工,按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執行;
(3)若事故后果超出本部門控制能力,立即上報酒店值班經理及電話總機;
(4)接受并執行本應急小組組長的指令。
2.2.3應急小組組長職責
(1)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本應急小組成員趕赴現場;
(2)組織本應急小組成員,按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執行;
(3)接受和執行酒店應急指揮中心的指令。
3、應急處理
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醫療救護應急處置措施
一旦有客人或員工被燒燙傷,就要馬上進行緊急處理,在救護人員沒到之前,應做一些急救,具體的急救步驟如下:
1、燙傷的急求步驟
(1)沖:將被燙的部位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或是直接浸泡在水中,以便皮膚表面的溫度可以迅速降下來。
(2)脫:在被燙傷的部位充分浸濕后,再小心地將燙傷表面的衣物去除,必要時可以利用剪刀剪開,如果衣物已經和皮膚發生沾黏的現象,可以讓衣特暫時保留,此外,還必須注意不可將傷部的水泡弄破。
(3)泡:繼續將燙傷的部位浸泡在冷水中,以減輕傷者的疼痛感。但不能泡得太久,應及時去醫院,以免延誤了治療的時機。
(4)蓋:用干凈的布類將傷口覆蓋起來,切記千萬不可自行涂抹任何藥品,以免引起傷口感染和影響醫療人員的判斷與處理。
(5)醫:盡快送醫院治療。如果傷勢過重,最好要送到設有整形外科或燒燙傷病科的醫院。
2、燒傷的急救步驟
(1)如果顧客或員工身上著火,應該告知其用雙手盡量掩蓋臉部,并讓其立即倒地翻滾讓火熄滅,或者立刻拿桌布等大型布料將傷者包住翻滾將火熄滅。
(2)等到火熄滅后,再以燙傷的急救步驟來處理。
3、腐蝕性化學制劑傷害的急救步驟
(1)無論是哪種化學制劑,都應該以大量的清水加以沖洗,而且清洗的時間至少要維持30分鐘,才可以沖淡化學制劑的濃度,尤其當眼睛已受到傷害時,更要立刻睜開眼睛用大量清水來沖洗。
(2)立刻送醫院治療。
3.3報告事項
3.3.1報警電話及聯系方式
報警電話:酒店總機“2800”或酒店消防監控中心“2810”;
聯系方式:可通過酒店內線電話、對講機、值班手機。
3.3.2報告內容
(1)燙傷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2)人員傷亡情況;
已采取的措施,報告人及部門聯系電話。
4、注意事項
(1)處理事故進行救人時,安全防護措施應檢查、確認,必須安排兩人以上進行作業,相互監護;
(2)處理事故時,設專人監督,防止無關人員進入,防止再次發生災害事故。
(3)撤離時,所有崗位人員由所在崗位班組長指揮,通過安全通道撤離,所有人員遵守撤離秩序,防止混亂或踩踏。
篇2:廚房燙傷事故及預防規程
餐飲業中燙傷事故時有發生。在廚房經常會發生員工被高溫燙傷,被高溫、高壓的蒸氣燙傷,被高溫的設備、用具燙傷等事故;服務人員和客人也常會被菜肴中高溫的油、湯汁、小型桌上炊具等燙傷。
因此,廚政部員工必須對燙傷事故要加以預防,其主要措施有如下幾點:
1、熟悉烹飪設備、工具及原材料或菜點的基本情況,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使用工具、設備。
2、通道里不得存放炊具,避免繁忙擁擠時燙傷腳。
3、容器中注料要適量,不要將罐、鍋或水壺裝的太滿。
4、在顧客就餐桌上加熱烤煮菜肴不要過頭,以防濺出鍋外,燙傷顧客。
5、攪拌熟燙食物要小心,通常使用長柄勺或攪拌器,手不要離食物太近。
6、預先準備。從爐灶或烤箱上取下熱鍋或烤盤前,必須事先準備好合理的位置來放置,減少端鍋、盤的接觸時間。事先準備好足以耐燙的抹布或手套。從蒸箱內取出食物前,要先關氣降壓。
7、使用合格的鍋。保證提鍋的手柄折不斷,原料不會滑出鍋。
8、冷卻廚房設備及用具。清洗廚房設備、用具時要先進行冷卻。
9、懂得怎樣滅火,如果鍋內食物或油脂著火了,將鹽或小蘇打撒在火上,不要用水澆。必須學會使用滅火器和其他安全裝置。
10、謹慎使用打火機及火柴,點燃煤氣設施時必須按照商品說明書進行操作。
11、安全使用大油鍋,如準備將大油鍋里的高溫油進行過濾或更換時必須注意安全(建議帶上手套)。如往大油鍋內注入油加熱,必須注意注入油量不能太滿。
12、靜止嬉鬧,不容許在操作間隨便亂跑,這往往會造成事故。
13、訓練員工,服務人員也應接受訓練,學會桌上炊具燒煮的正確方法和菜肴,點心出品時規范的端、托手法。
14、張貼“告誡”標識,在高溫的設備、設施旁需張貼“告誡”標識,以告誡員工注意安全。
15、定期清洗廚房設備,防止爐灶表面、爐頭和通風管帽蓋積油污。烹制加工規范。油炸時,先將食物瀝干水分,避免水油飛濺;食物應沿鍋邊或近臨油面輕輕滑下,不可猛力投放,以防高溫油、水濺出,燙傷身體
篇3:某外國語中學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地
為保證燙傷人身傷亡事件發生時,能及時、有效地應對,迅速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師生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最大限度地減輕燙傷燙傷事故所帶來的傷害,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行政規章《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及《zz市教育系統燙傷事故應急預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1.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工作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建立群防群控、橫向到邊、縱向到人的工作網絡,充分調動師生員工參與防控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廣播、板報等媒體,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切實增強師生員工的責任意識、防范意識。加強學生的監控和管理,及時查處學校的各項安全隱患。
2.處理遵循六原則:迅速報告原則;主動搶險、迅速處理的原則;生命第一的原則;科學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態擴大的原則;保護財產安全,確保教育設施安全的原則;保護現場、收集證據的原則。
3.一旦燙傷事件發生,各部門要以最快的速度向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刂祁I導小組在最短的時間內設立臨時現場指揮部,及時組織力量開展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四)使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處置本校學生中發生的燙傷事故。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學校成立相應的防燙減災工作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導本地校園突發性燙傷事故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突發燙傷事件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及主要職責
總指揮:z,統一協調指揮全校燙傷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副總指揮:z,協助總指揮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應急處置組:z,負責協調、溝通學校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落實上級指示。
醫療救護組:z,是全校應對燙傷事件的業務主管,負責學校突發燙傷事件工作的組織管理、業務指導與監督檢查,提供日常培訓指導。
后勤保障組:z,負責保障突發燙傷事件期間物資供應;負責消毒工作。
通訊聯絡組:z,組織車輛迅速展開對傷員的急救,送到附近醫院,有必要時應立即與120急救中心聯系,請求增援。
三、預防預警機制
1.校長根據安全工作的要求,建立學校安全工作管理網絡。督促各類人員落實安全制度,作為獎懲的依據。
2.加強學校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的管理工作,做好每周的安全檢查工作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園長匯報,并掛上禁用牌.做到防患于未然。
3.加強對教師進行師德規范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4.開展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他們自我保護能力。
四、應急響應
(一)正常防燙傷事故工作
校醫在日常工作中應按照護理安全管理要求對學生進行護理,嚴防發生燙傷兒童事件,熱湯、熱粥等食物,溫度適宜再端入班級,并放在安全的地方,分發食品不要越過學生頭頂傳遞,要從學生身體側面送到學生面前。教師提開水壺或開水桶時均須加蓋,要注意避免燙傷周圍玩耍的學生。學生不得出入廚房,不得接近有火、有電、有煤氣、有熱水的地方。
(二)燙傷事件應急行動
1.發生燙傷事故時,班主任應及時向校醫或校長報告,校醫應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及時采取緊急救援措施,同時與當班老師一起陪同學生前往醫院診治。
2.在事故發生區域設置警戒線,除搶救人員可以進出外,禁止任何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發生區域,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發生傷害事故,情形嚴重的,應由校方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五、應急處置措施
燙傷的急救主要包括降溫及保護患處。如果燙傷后皮膚尚完整,應盡快使局部降溫,如將其置于水龍頭下沖洗,這樣會帶走局部組織熱量并減少進一步損害。
1.如果患者燙傷處已經起了水皰,應該保護局部或降溫。用干凈的水沖洗患處時,注意不要刺破或擦破水皰以防止感染,若傷處腫脹,應去掉飾物,連續用冷水沖洗傷處,然后用不帶黏性的敷料或潮濕的,最好是消毒墊子輕覆水皰之上,除非水皰很小,否則一定要將患者送往醫院。
2.如果患者的衣服和患處有黏連時,應該用剪刀將患處周圍的衣服剪開,盡可能讓患處暴露出來,用清潔的紗布輕輕覆蓋。
3.對于火燒傷:如果衣服著火,應注意不能跑動以免煽起火焰。用大毯子、衣服、抹布或類似物覆蓋大火。當衣服已經燒著時,應將衣服脫去,但要留下與身體黏著的部分。用潮濕被單或類似物將傷者包裹,送醫院檢查;如果皮膚已經燒壞,要用干凈的墊子覆蓋其上以保護傷處,減少感染危險。如果患者燙傷的程度十分嚴重,有些皮膚已經出現炭化的跡象,不要觸動患處,以免因處理過多,造成患處的二次損傷。
4.對于液體燙傷:燙傷是由燙的液體引起的燙傷,首先要用冷水沖走熱的液體,并局部降溫10分鐘,并用干凈、潮濕的敷料覆蓋。如果口腔燙傷,由于腫脹可能影響呼吸道,因此急救一定要快,使患者脫離熱源,置于涼爽處,并保持穩定的側臥位,等待救援。
5.對于化學品燙傷:當化學品(硫酸、火堿等)燙傷皮膚時,應馬上用干毛巾將殘留的化學物輕輕除去,然后用大量的冷水沖洗。但對硫酸等能夠和水起劇烈的化學反應的化學物,不可直接用水沖洗。對較重傷員,在做初步處理后,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直接送往醫院治療。
六、后期處理
1.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論。
2.如果個別家長來校探視,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發生后,要注意維護正常的學習秩序和工作秩序,班主任要做好燙傷人員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學校只要領導同意,未經同意,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七、附則
1.對在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和單位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事故的責任者給予紀律處分以及依法追求其刑事。
2.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