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觸電急救預案響應

觸電急救預案響應

2024-07-15 閱讀 7720

危急后果:人員傷亡。

潛在的原因:用電線路老化,線路在施工中遭到破壞,電線接頭連接不牢等。

預防措施:

1、定期檢查用電安全,及時更換老化破損電線。

2、安裝、維修或臨時用電必須由電工完成,應懸掛停電標志,鎖好開關箱。

3、電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并用絕緣膠布包扎好;嚴禁個人亂拉亂接電源。

4、實行“一機一閘”制,在任何情況下不準使用綠/黃色線作負荷線。

5、手持電動工具,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使用前作空載檢查,負荷線上不得有接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有保護接零。

6、遇到雷雨、暴風雨、雪等不良氣候時,應停止室外工作。

7、突然停電首先觀察是外部電路原因,還是自身原因,并和供電所電話聯絡。

(1)如果是外部原因,立即拉閘,掛標識牌,向直接上級匯報,等候調度指令,并做好詳細記錄。來電后再逐步恢復正常運行。

(2)如果是內部原因:先檢查總開關柜,如開關柜無問題再檢查其他。

(3)如果用電設備上口供電沒問題即是用電設備本身問題,按如下措施處理:檢查用電設備的接線端是否缺相、用電設備是否超載過流、用電設備本身絕緣是否良好、是否斷路。

應急響應:

如遇觸電事故時,在現場的項目人員要立即用對講機向項目經理匯報險情;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現場人員迅速進行搶救觸電者脫離電源。

應急小組副組長平天來立即帶領搶救指揮組成員趕赴出事現場。搶救、救護、防護。

1、首先查明險情:確定觸電者的電源是高壓電還是低壓電觸電電源是否被切斷是否還有發生觸電的可能和危險物搶救組提出救護方案;對低壓觸電事故的處理,采取邊搶救邊匯報的處理方式。對高壓觸電事故采取邊準備邊匯報的處理方式,應急小組組長向局指主管領導請示匯報批準后組織實施。

2、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

3、電工負責快速使觸電者脫離低壓電氣線路的電源。其方法: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較近,應立即切斷電源開關;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太遠,不即立即斷開,救護人員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桿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源線使之脫離電源;如果觸電者因抽筋而緊握電線,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膠把鉗等工具切斷電線;或用干木板、干膠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

4、脫離電源后的救護。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盡量在現場救護,先救后搬;搬運中也要注意觸電者的變化,按傷勢輕重采取不同的救護方法:如觸電者呈一定的昏迷狀態,還未失去知覺,或觸電時間較長,則應讓他靜臥,保持安靜,再旁看護,并召請醫生。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呼吸和心臟跳動,應使他舒適地靜臥解開衣服,讓他聞些氨水,或在他身上灑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發熱。如天冷還要注意保溫。同時,迅速請醫生診治如發現呼吸困難,或逐漸衰弱,并有痙攣現象,則應立即進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復心臟跳動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觸電者呼吸、脈搏、心臟均已停止,也不能認為已經死亡必須立即進行人工氧合,進行緊急救護。同時迅速請醫生搶救。

5、人工氧合基本內容和步驟

工人氧合是觸電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工人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即心臟按摩兩種方法)。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這兩種方法可單獨應用,也可以配合應用。

①口對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驟:使觸電者仰臥,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鄂尖部與前胸大體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觸電者頸部下方可以墊起,但不可在觸電者頭部下方墊枕頭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鼻孔(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靠觸電者的口(鼻)向內吹氣,為時約2S。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鼻),并松開觸電者的口(或鼻),讓他自行呼氣,為時3S。

②心臟擠壓的操作方法、步驟:如果觸電者呼吸沒停而心臟跳動停止了,則應進行心臟擠壓。施行胸外擠壓是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或地板上,仰臥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勢同。操作方法如下:

a救護者跪在觸電者腰部一側,或者騎跪在他的身上,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稍高一點的地方,即兩乳頭間略下一點,胸骨下三分之一處。

b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陷3~4cm。以每秒擠壓一次,每分擠壓60次為宜。

c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廓。觸電者如系兒童,只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以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擠壓100次。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互相聯系的,心臟跳動停止了,呼吸很快就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則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僅一個人搶救,則兩種方法交替進行,每吸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急救過程中,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尸班或身體僵硬,經醫生做出無法救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

6、對特殊的觸電險情工地無法搶救時,工地只能經領導同意后向供電局調度室報警求救,請供電局搶險隊處理,工地進行配合。

7、救護組在搶救觸電者恢復清醒的情況下,聯系救護車,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繼續救護。

8、對發生觸電事故的電氣線路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修復工作。

9、觸電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項目經理立即召集土建隊長、安全員、機械員和有

關班組的全體同志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并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修訂。

篇2:附五醫院重大意外傷害事故急救預案

第五醫院重大意外傷害事故急救預案

一、本預案所指的重大意外傷害事故是指3人以上同時受到意外傷害需緊急搶救,或雖為3人以下但因多系統損傷,需多學科協同搶救者。意外傷害是指外傷、中毒、急性傳染病等。

二、凡遇重大意外傷害事故,當班醫護人員必須立即向醫教科及護理部報告;夜間及節假日向總值班報告。總值班在接到重大意外傷害事故后,應在2小時內上報衛生局。

三、對重大急救工作,開辟綠色通道,優先處理。

四、立即通知相關科室的醫生及醫院搶救小組,有關醫生應在接到通知后5分鐘內到場。

五、重大意外傷害事故急救程序:

1、院內急救程序

(1)病員來院后,首先由急診科護士做好應急處理。

(2)嚴格執行報告制度。

(3)由醫教科、護理部或總值班負責協調患者急救、轉科工作。

(4)門診患者、住院患者突發意外情況時,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就地進行搶救,并迅速通知急診科醫務人員前往參加急救或將患者轉至急診科進一步急救,同時報告醫教科、護理部協助組織搶救。

2、院外急劇程序

(1)接到院外救援通知的單位(院辦、醫教科、護理部、總值班)立即組織協調。需要醫務人員時,呼叫醫療搶救小組到急診科待命。

(2)嚴格執行報告制度。

(3)醫務科、護理部、醫院行政總值班根據上級指示組建應急救援小分隊。

附:總值班電話:***內線7**

院辦公室電話:5**內線77*6

醫教科長電話:13**9內線7*33

護理部主任電話:1**2內線7*77

急診科科主任電話:13**6

篇3:觸電急救預案響應

危急后果:人員傷亡。

潛在的原因:用電線路老化,線路在施工中遭到破壞,電線接頭連接不牢等。

預防措施:

1、定期檢查用電安全,及時更換老化破損電線。

2、安裝、維修或臨時用電必須由電工完成,應懸掛停電標志,鎖好開關箱。

3、電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并用絕緣膠布包扎好;嚴禁個人亂拉亂接電源。

4、實行“一機一閘”制,在任何情況下不準使用綠/黃色線作負荷線。

5、手持電動工具,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使用前作空載檢查,負荷線上不得有接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有保護接零。

6、遇到雷雨、暴風雨、雪等不良氣候時,應停止室外工作。

7、突然停電首先觀察是外部電路原因,還是自身原因,并和供電所電話聯絡。

(1)如果是外部原因,立即拉閘,掛標識牌,向直接上級匯報,等候調度指令,并做好詳細記錄。來電后再逐步恢復正常運行。

(2)如果是內部原因:先檢查總開關柜,如開關柜無問題再檢查其他。

(3)如果用電設備上口供電沒問題即是用電設備本身問題,按如下措施處理:檢查用電設備的接線端是否缺相、用電設備是否超載過流、用電設備本身絕緣是否良好、是否斷路。

應急響應:

如遇觸電事故時,在現場的項目人員要立即用對講機向項目經理匯報險情;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現場人員迅速進行搶救觸電者脫離電源。

應急小組副組長平天來立即帶領搶救指揮組成員趕赴出事現場。搶救、救護、防護。

1、首先查明險情:確定觸電者的電源是高壓電還是低壓電觸電電源是否被切斷是否還有發生觸電的可能和危險物搶救組提出救護方案;對低壓觸電事故的處理,采取邊搶救邊匯報的處理方式。對高壓觸電事故采取邊準備邊匯報的處理方式,應急小組組長向局指主管領導請示匯報批準后組織實施。

2、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

3、電工負責快速使觸電者脫離低壓電氣線路的電源。其方法: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較近,應立即切斷電源開關;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太遠,不即立即斷開,救護人員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桿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源線使之脫離電源;如果觸電者因抽筋而緊握電線,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膠把鉗等工具切斷電線;或用干木板、干膠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

4、脫離電源后的救護。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盡量在現場救護,先救后搬;搬運中也要注意觸電者的變化,按傷勢輕重采取不同的救護方法:如觸電者呈一定的昏迷狀態,還未失去知覺,或觸電時間較長,則應讓他靜臥,保持安靜,再旁看護,并召請醫生。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呼吸和心臟跳動,應使他舒適地靜臥解開衣服,讓他聞些氨水,或在他身上灑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發熱。如天冷還要注意保溫。同時,迅速請醫生診治如發現呼吸困難,或逐漸衰弱,并有痙攣現象,則應立即進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復心臟跳動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觸電者呼吸、脈搏、心臟均已停止,也不能認為已經死亡必須立即進行人工氧合,進行緊急救護。同時迅速請醫生搶救。

5、人工氧合基本內容和步驟

工人氧合是觸電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工人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即心臟按摩兩種方法)。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這兩種方法可單獨應用,也可以配合應用。

①口對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驟:使觸電者仰臥,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鄂尖部與前胸大體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觸電者頸部下方可以墊起,但不可在觸電者頭部下方墊枕頭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鼻孔(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靠觸電者的口(鼻)向內吹氣,為時約2S。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鼻),并松開觸電者的口(或鼻),讓他自行呼氣,為時3S。

②心臟擠壓的操作方法、步驟:如果觸電者呼吸沒停而心臟跳動停止了,則應進行心臟擠壓。施行胸外擠壓是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或地板上,仰臥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勢同。操作方法如下:

a救護者跪在觸電者腰部一側,或者騎跪在他的身上,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稍高一點的地方,即兩乳頭間略下一點,胸骨下三分之一處。

b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陷3~4cm。以每秒擠壓一次,每分擠壓60次為宜。

c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廓。觸電者如系兒童,只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以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擠壓100次。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互相聯系的,心臟跳動停止了,呼吸很快就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則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僅一個人搶救,則兩種方法交替進行,每吸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急救過程中,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尸班或身體僵硬,經醫生做出無法救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

6、對特殊的觸電險情工地無法搶救時,工地只能經領導同意后向供電局調度室報警求救,請供電局搶險隊處理,工地進行配合。

7、救護組在搶救觸電者恢復清醒的情況下,聯系救護車,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繼續救護。

8、對發生觸電事故的電氣線路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修復工作。

9、觸電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項目經理立即召集土建隊長、安全員、機械員和有

關班組的全體同志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并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