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事故事件緊急情況響應措施

事故事件緊急情況響應措施

2024-07-15 閱讀 8147

一、火災、爆炸

1、各單位防火組織立即奔赴現場,迅速判明起火、爆炸位置。

2、根據不同的火災、爆炸性質、燃燒物質、采取正確的滅火方法,使用正確的滅火設施和器材。

3、結合分工發行各自職責。

4、公安消防隊伍到達火場后,參加滅火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公安消防機構總指揮員統一調動,執行火場總指揮的滅火命令。5、滅火工作完畢后,保護好火災、爆炸現場,單位防火組織協助公安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核實火災損失,查明事故責任,處理善后事宜。

二、機械事故

1、發現險情的人員立即向領導報告。

2、適用時,立即切斷電源。

3、指揮員召集搶險小組進入應急狀態,并上報。

4、對險情制定搶修方案。

5、根據險情制定搶修方案。

6、各小組按職責實施方案。

7、保護事故現場。

三、傷亡事故

1、出現事故立即向領導報告。

2、總指揮立即組織搶險隊伍,進入應急狀態,控制事故蔓延發展。

3、聯絡組及時聯絡救援人員,車輛和物資。

4、救援、運輸隊及時、穩妥地疏散現場人員,正確快速地引導救援、救護車輛。救護隊對傷員正確施救。

5、保護事故現場。

6、死亡事故發生后必須及時報告公司安全管理部和公司領導。

四、工程事故

1、發現人員立即向領導報告。

2、項目部領導接到險情報告后,立即到事發現場勘察,查明險情,下達關閉管路命令,立即向水、油、氣管理部門通告,對搶修所需的資源進行估算。

3、副隊長根據判斷結果,制定搶修技術方案,明確搶修隊各小組的任務。

4、隊長組織搶修隊成員,調動必要的機具、設備、材料等資源。

5、對管路破損部位的土上地下障礙物進行清除,亮出被搶修地域。

6、破土挖掘溝槽,亮出破損管道,對溝槽進行必要的防護和排水。

7、對管道進行修補或更換,接口、焊縫等作業必須達到有關技術質量標準。

8、對被損壞管道修補或更換完畢后,加壓檢驗,合格后開通管道系統閥門。

9、溝槽土方回填,將現場及道路清理干凈。

五、食物中毒、大面積中暑

1、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2、救護指揮立即召集搶救小組,進入應急狀態。

3、判明中毒性質,采取相應排毒救治措施。

4、如果需要將患者送醫院救治,聯絡組與醫院取得聯系。

5、使用適宜的運輸設備(含醫院救護車)盡快將患者送至醫院。

6、對現場進行必要的可行的保護。

六、突發傳染病

1、發現疫情及時報告。

2、指揮員召集救護組進入應急狀態。

3、調查發病原因,查明發病人數。

4、控制傳染源,立即對病人采取隔離措施,并派專人管理,及時通知就近醫院救治。

5、切斷傳播途徑,衛生管理員對病人接觸過的物品,要用84消毒液進行消毒。操作時要戴一次性的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觸傳染。

6、保護易感染人群,發生傳染病爆發流行時,生活區要采取封閉措施,禁止人員隨便流動,防止疾病蔓延。

七、不可抗力自然災害

1、指揮長下達發出警報令,項目部進行搶險救災狀態,搶險隊及全體人員投入搶險工作。

2、在指揮長的統一指揮下,及時、有序地將人員疏散到安全區,重要物資撤離危險區。

3、危險區隔離,標出警示。

4、根據分析判斷的結果,指揮長、副指揮長定出搶險的方案,調動必要的機具、設備、材料等資源。

5、各搶險組長根據搶險方案,將具體任務下達給各小組成員,各小組成員按要求完成。

6、及時接收媒體或氣象部門有關事態后序發展的預測報告,密切跟蹤災害變化,以采取相應的措施。

八、其它

1、發現險情的人員立即向領導報告。

2、領導立即調集一切可利用資源,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必要和可行的措施。

3、立即上報有關領導,必要時報告有關外部機構。

4、突發傳染病應急措施

1、發現疫情立即封鎖現場,及時報告上級領導和所在地區衛生防疫站。

2、指揮員立即召集救護小組組織搶救。

3、控制傳染源,隔離病人。

4、切斷傳播途徑,用“84”消毒液消毒病人接觸過的物品。

5、調查發病原因,查明發病人數。

6、及時與就近醫院聯系進行救治。

篇2:交通事故再審申請書

  交通事故再審申請書

  再審申請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漢族,職業,住址,電話。

  再審被申請人a: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漢族,職業,住址,電話。

  再審被申請人b: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漢族,職業,住址,電話。

  因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再審申請人不服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 年 月 日下達的(xx)大民一終字第 號民事判決書,現依法申請再審。

  申請再審的事由

  再審申請人的申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一款第(二)項和第二款的規定。

  申請再審的請求

  1、撤銷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xx)大民一終字第 號民事判決書,駁回再審被申請人a的全部訴訟請求。

  2、再審申請人的上訴及申訴費用由再審被申請人承擔。

  再審事實與理由

  首先,原審法院與二審法院查明的事實有重大錯誤。再審申請人不是遼b12345轎車所有人,該車所有人為再審被申請人b。 xx年4月8日普蘭店人民法院下達的(xx)普刑初字第 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認定遼b12345轎車所有人為再審被申請人b,且該車因發生交通事故所得賠償支付給被申請人b。但二審法院對此事實視而不見,強行認定:再審申請人允許再審被申請 人b購買的車輛登記在自己的名下,從登記生效的這一刻起,再審申請人與該車的'權利義務不可分割。權利與義務統一,利益與風險共享是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哪有法院判車輛所有人只承擔義務,不享有權利的?這是二審法院錯誤之一。

  其次,對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主體的認定,盡管我國法律尚無統一規定,但從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中可以解讀:對肇事車輛的運行起控制支配作用、享有運行利益并符合交通事故侵權構成要件者才是賠償義務主體。按照二審法院認定的“登記生效之日起,再審申請人與該車權利義務不可分割”,那么被盜車輛肇事的賠償義務主體,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為何只認定是駕駛被盜機動肇事者?而不認定是該車登記者?還有在沒辦理機動車買賣過戶登記的手續,買方駕車肇事案,最高人民法院為何只認定買方為賠償義務主體,而不認定登記的機動車車主為賠償義務主體?原因只有一個,賠償義務主體應是具有對肇事車輛運行起支配作用,享有運行利益,而不能簡單認定登記的車主。故二審法院認定再審申請人為賠償義務主體是錯誤的。

  再次,二審判決程序違法,沒有通知對本案負有主要賠償責任的主體到庭,違反民事訴訟法程序規定。

  綜上,再審申請人特提起申請,請求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立案再審,并依法改判支持再審申請人的請求。

  此致:

  xx省高級人民法院

  再審申請人:

  申請日期:年 月 日

篇3:交通事故認定復核的申請書

  交通事故認定復核的申請書1

  申請人:閆某賓,男,1996年3月1日出生,住汝州市王寨鄉史莊6號院,身份證號:410482x1553x。

  被申請人:汝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

  申請人不服汝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于20xx年7月25日下發的汝公交認字[20xx]第771號《交通事故認定書》申請重新對責任進行認定。

  請求事項:

  1、依法撤銷汝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于20xx年7月25日下發的汝公交認字[20xx]第771號《交通事故認定書》;

  2、依法認定劉某軍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閆某賓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

  事實和理由:

  一、汝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汝公交認字[20xx]第771號《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部分事實不清,最終導致責任認定錯誤。

  汝公交認字[20xx]第771號《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閆某賓駕駛偽造號牌的機動車上道行駛,違反右側行駛通行原則,且未戴頭安全頭盔。”閆某賓所駕駛的豫dke8xx號兩輪摩托車的號牌是真實的,并有汝州市公安局車輛管理所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行駛證副頁》可以證實,x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摩托車定額保險單(正本)進一步證明汝州市公安局車輛管理所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行駛證副頁》的真實性。不知道汝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是如何作出閆某賓所駕駛的豫dke8xx號兩輪摩托車的號牌是偽造的。

  二、認定申請人和劉某軍承擔同等責任是不當的,應改為劉某軍承擔主要責任,申請人承擔次要責任。

  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劉某車駕駛機動車輛上道路行駛通過非機動車道時,對車道內車輛通行情況觀察不周,且未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應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閆某賓雖然未依法取得駕駛證,但所駕駛的機動車輛號牌并不是偽造而是真實的。閆某賓未戴安全頭盔,與事故的發生沒直接因果關系,未戴頭盔不會導致事故的發生。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的規定,閆某賓未戴頭盔的行為對事故的發生沒有任何作用,不能成為申請人負同事等責任的理由。按照汝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的認定,導致事故發生原來閆某賓四項違法行為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有兩項是不能成立的,現在僅剩下兩項,所以根據上述規定,申請人應當承擔事故的次事責任,劉某軍應當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

  綜上所述,請求依法撤銷汝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于20xx年7月25日下發的汝公交認字[20xx]第771號《交通事故認定書》;依法認定劉某軍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申請人閆某賓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

  此致

  平頂山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

  申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