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y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物業(y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2024-07-15 閱讀 9885

質量/環(huán)境/安全管理體系作業(yè)指導書

物業(y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1目的

貫徹執(zhí)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國家勞動安全、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防止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傷亡事故和職業(yè)病的發(fā)生,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

2適用范圍

本公司生產與活動中的安全管理。

3職責

3.1公司安全主任負責安全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培訓、考核。

3.2各部門經理(主任)負責本部門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工作。

4管理制度

4.1電工

4.1.1電工工作前,應穿戴絕緣防護用品,仔細檢查各種工具,保證使用的工具絕緣性能良好。

4.1.2絕緣手套使用前,必須進行仔細檢查和空氣試驗,如發(fā)現(xiàn)有裂紋或漏氣,不得使用。

4.1.3絕緣鞋不準裸足穿用。

4.1.4在作業(yè)場所檢修低壓線路和設備時必須停電進行。總閘必須掛有"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志牌,或者拆除熔斷絲,以防止誤合閘。

4.1.5各供電回路的操作開關,要有清楚明顯的標志牌。停電時,先停負荷開關,后停隔離開關(即先用電點后供電點);送電時,先送隔離開關,后送負荷開關(即先供電點后用電點)。

4.1.6盡可能不要帶電作業(yè)。如必須帶電工作時,應遵守帶電作業(yè)的有關規(guī)定,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要有專人監(jiān)護等)。

4.1.7在帶電檢修或操作電氣設備時,不準用濕手或帶油、濕手套觸摸電氣設備。

4.1.8在危險的場所或者危險的情況下,嚴禁帶電作業(yè)。

4.1.9嚴禁在倒閘操作和事故處理過程中交接班。若交接班過程中有事故發(fā)生,應停止交接。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事故,接班人員協(xié)助。

4.1.10電工必須熟練掌握觸電急救和人工呼吸的方法,以備急用。

4.1.11如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將觸電者脫離電源。如來不及切斷電源且為低壓時應用干燥的不導電物體,將觸電者脫離電源。如為高壓,則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切斷電源。然后對觸電者及時采用人工呼吸法進行急救,同時盡快和醫(yī)院聯(lián)系。

4.2電梯工

4.2.1機房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必須特別注意安全。維修保養(yǎng)時一般必須切斷電源,特殊情況下不能拉開電源時,應有足夠的安全措施并小心謹慎地工作,以免觸電或卷入引繩輪等造成人身傷亡和設備事故。

4.2.2機房內禁止帶入火種,嚴禁在機房或電梯轎箱內吸煙。機房內消防器材應齊備良好。

4.2.3客梯因檢修或保養(yǎng)需停機時,必須確認轎廂內無乘客后,方可停機。

4.2.4在保養(yǎng)、維修中必須注意工作的協(xié)調和配合。有人協(xié)同工作時,行機停機都必須揚聲,到對方的答應后方可操作。

4.2.5在轎廂做檢修、保養(yǎng)工作時,除了判別故障和調試需要外,禁止快車。

4.2.6下井底作業(yè)時,禁止閉廳(廳站留有人監(jiān)視時例外),廳門口必須擺設告示牌,防止無關人員靠近。

5.2.7在井底作業(yè)時,首先開亮井底燈,按下井底安全掣,若上方有人時必須佩戴安全帽。

5.2.8進入井道,井底作業(yè)時間,估計超過一小時者,必須嚴格執(zhí)行井道、井底作業(yè)指令規(guī)定。

5.2.9進出廳門或維修保養(yǎng)廳門時,只許用工具墊門腳,嚴禁掛門纜仔,防止門纜仔放不正造成事故。

5.2.10維修、保養(yǎng)工作完工時,必須認真清理現(xiàn)場,清點工具和物品,切忌遺留。

5.2.11機房、井道因工作需要進行動火外業(yè)時,必須遵守大廈動火作業(yè)規(guī)定,指定專人操作和監(jiān)視,事后清理火種,嚴防火災事故發(fā)生。

5.2.12嚴防水滲入機房或電梯。如電梯有水滲入應立即停止使用,以免發(fā)生觸電事故,并立即采取相應措施。

5.2.13維修、保養(yǎng)、正常停用等任何停梯應在一樓掛告示牌。

5.3焊工

5.3.1焊工(含電焊、氣焊,下同)工作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和防護用品,不準裸露身體,以防止燙傷和觸電。

5.3.2焊工進行焊接作業(yè)前,應仔細檢查各種工具,如電焊鉗握把與電纜的聯(lián)接是否牢固、可靠,焊把線皮是否有破損,確認一切正常后才能施焊。

5.3.3焊接前,還應檢查工作場地周圍有無易燃、易爆物,應清除或隔離后才能進行焊接。必要時還應配備滅火器等相應的消防器具及有專人監(jiān)護。

5.3.4地線連接必須符合安全技術要求,不得將地線隨便捆綁或纏繞在被焊工件上。

5.3.5開啟電焊機前,應檢查電焊地線是否與工件或其他導體連接,以防短路或觸電。

5.3.6是焊機需改變觸點導板、二次線或對電焊機進行檢查時,都必須切斷電源后再進行。

5.3.7焊接時,應戴好防護面罩,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件遮眼,以防弧光傷眼。

5.3.8在通風不良的條件下進行焊接時,除采取措施防止觸電外,還應采取用排風扇排風等措施,保證通風良好,并有專人在外監(jiān)護。

5.3.9焊接時如采用行燈照明,一般情況下,應采用24伏的行燈。

5.3.10凡在壓力或裝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管道、容器,嚴禁焊接作業(yè)。如果必須施焊,應先排空管道、容器內的壓力,徹底清洗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經有關部門檢查測試,確認達到安全要求后,再將所有孔、蓋敞開,方可施焊。

5.3.11焊接用電纜線接頭處必須接觸良好,綁扎牢固,做到焊接時接頭處"不冒煙"。

5.3.12焊接電纜的截面積應根據焊接電流和所露電纜長度選用,防止電纜超載過熱而引起膠皮損壞、燃燒,造成事故。

5.3.13焊工敲焊縫藥皮時,必須戴好防護眼鏡,防止焊渣濺傷眼。

5.3.14停放在露天的電焊設備,必須有防雨設施,下雨天禁止進行焊接作業(yè)。

5.3.15氣割大型工件時,應將工件放穩(wěn)、墊牢,防止?jié)L動、翻倒。

5.3.16焊炬、割炬等發(fā)生回火時,應立即關閉氧氣調節(jié)手槍,再關團乙炔調節(jié)手槍,待回火熄滅后,再打開氧氣調節(jié)手槍,吹除焊炬或割炬里的煙灰,再重新點火,以防止槍管窩火。

5.3.17氧一乙炔膠管與膠管接頭處,氧一乙炔膠管與氧一乙炔表接頭處,膠管與割炬、焊炬接頭處,均不得漏氣,以防引起火災和爆炸。

5.3.18生產現(xiàn)場的焊接地點與氧氣、乙炔瓶,液化氣瓶存放地點的距離應不小于10米。

5.3.19暫停氣焊工作或下班時,

嚴禁將焊炬、割炬放在容器或管道內,防止焊炬、割炬漏氣造成火災或爆炸事故。

5.3.20電、氣焊工作結束或離開現(xiàn)場前,應檢查工作場所有無火源隱患,并關閉電焊機或氧和一乙炔瓶閥。

5.4高空作業(yè)

5.4.1凡在離地面兩米以上進行的作業(yè),都屬于高空作業(yè)。所有高空作業(yè)者,不論什么工種,進行作業(yè)的時間、地點,也不論專業(yè)或臨時的,均應執(zhí)行本制度。

5.4.2從事高空作業(yè)的工人,必須進行身體檢查。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癥及其他不適宜高空作業(yè)的人,一律不準從事高空作業(yè)。

5.4.3凡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停止露天高空作業(yè):

a.閃電、打雷、暴雨;

b.鋼管上雨水未干;

c.高空作業(yè)可能發(fā)生危險的其他情況。

當上述情況過后,必須經公司安全主任和有關技術人員檢查各種作業(yè)設備,確認無問題后,才能恢復作業(yè)。

5.4.4高空作業(yè)現(xiàn)場,應劃出危險禁區(qū),設置明顯標志,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5.4.5凡經常進行高空作業(yè)的工作,應配備工具袋。高空作業(yè)使用的小型工具,均應裝入工具袋內,不準在鋼管上或腳手架上亂放工具。

5.4.6登高作業(yè)前,應仔細檢查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梯子、跳板、腳手架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應立即改進或拒絕登高作業(yè)。

5.4.7所有高空作業(yè)人員,不準穿硬底鞋,一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一般應高掛低用,即將安全帶繩端的鉤子掛在高的地方,而人在較低處進行作業(yè)。

5.4.8電焊工在兩米以上高空焊接時,必須找適當位置掛好安全帶。確實無處掛安全帶,又無其他方法解決掛安全帶時,則應做好其他防護措施,確保安全操作。

5.4.9進行高空焊接必須先將下方的易燃、易爆物品移至安全地帶,還要采取措施,確保割下的金屬或火花不致傷人或引起火災等事故。

5.4.10電焊工所用焊條,應裝在焊條桶內,隨用隨取。用剩的焊條頭,應裝在鐵盒內或找適當地方放好,待工作完畢一同帶下。

5.4.11高空作業(yè)人員不準從高空往地面拋擲物件,也不準從地面往高空拋物件,應使用繩索、吊籃、高架車或吊車等傳遞物件。

5.4.12特殊情況下,如果必須從高空往地面擲物件時,地面應有人看管,以確保不傷害他人和損壞設備。

5.4.13高空作業(yè)所用小型機具(如葫蘆、千斤頂等)應找適當位置放好,并用繩索、鉛絲捆綁牢。

5.4.14站在跳板上工作時,不應站在跳板的端頭。同一跳板上站立作業(yè)人

員不能超過2人。

5.4.15應盡量避免上、下層同時進行作業(yè)。如無法避免時,上下層之間必須設專用防護棚或其他隔離設施,上層不準堆放工具和物件。否則,應保證工人不在同一垂直線的下方進行工作。

5.4.16高空作業(yè)區(qū)的沿口、洞孔處,應設置護攔和標志,以防失足踏空。

5.4.17高空作業(yè)區(qū)的下方地面,嚴禁堆放腳手架、跳板或其他雜物。地面人員應禁止在高空作業(yè)區(qū)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行。

5.4.18嚴禁在高空作業(yè)時嬉戲打鬧,嚴禁在高空作業(yè)區(qū)睡覺。

5.5車輛駕駛

5.5.1嚴禁無證人員駕駛各種車輛,駕駛咒不得將車輛交給無證人員駕駛。

5.5.2開車前,駕駛員必須仔細檢查剎車、制動器、喇叭、前、后燈,轉向系統(tǒng)等是否良好,不符要求時應立即修理。嚴禁駕駛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車輛。

5.5.3駕駛員身體不適,不能保證安全行車時,不得擔任駕駛工作。

5.5.4駕駛員在行車時,必須集中精力,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確保交通安全。

5.5.5駕駛員行畫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a.嚴禁酒后開車;

b.嚴禁超速行駛;

c.嚴禁超載行駛;

d.如超車過程中與對面來車有可能會車時,不得超車;

e.不準超越正在超車的車輛;

f.不準穿拖鞋駕駛車輛;

g.駕駛車輛時不準吸煙、飲食、與人閑談或其他妨礙安全行車的行為。

5.5.6汽車倒車、調頭時,應注意形及四周情況,并用喇叭或手勢使周圍的車輛、行人避讓。

5.5.7在施工現(xiàn)場駕駛車輛時,要低速慢行,隨時注意上空及道旁的物件、行人。

5.5.8車輛沒有停穩(wěn)前,不準打開車門和上、下人。開車門要注意周圍情況,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5.5.9人貨車載重行車時,要注意防止急剎車、急轉彎。

5.5.10隨車攜帶的消防滅火器要確保完好有效,有破損或故障要及時配換修理。

5.5.11停泊車輛應安全牢靠。為防止偷盜要上安全鎖或啟用防盜報警器。鎖閉車門窗。司機返回停車場取車,應仔細留意車輛情況有無遭意外損傷。

5.6辦公室

5.6.1保持辦公室門窗完好,破損要通知有關部門及時配換,以防止偷盜、雨浸等不安全情況發(fā)生。

5.6.2辦公室應通風、照明度好,地板應平整,翹起或破損地磚要及時修補。

5.6.3辦公室的電腦、電氣設備等,未經培訓的人員不準使用,以避免觸電和損壞。

5.6.4辦公室所有電氣設備的修理和更換,必須由持證電工擔任,其他人員不得隨意修理和更換。

5.6.5禁止將幾個電器插頭插入同一個插座內,以防插座超負荷引起火災。電纜也不宜埋設在地毯下面,以免電纜線殘舊或損壞也不易發(fā)現(xiàn)。

5.6.6下班后,必須將辦公室所有電源切斷,并關好門窗。

5.6.7存有重要資料(檔案、賬冊等)、保險柜等設有技防裝置的辦公室,下班后應將技防裝置設定在工作狀態(tài)。

5.6.8規(guī)定禁止吸煙的辦公場地,應嚴格執(zhí)行不得在室內吸煙的規(guī)定,并對違者執(zhí)罰。

5.6.9辦公室內的所有消防設備設施應保證完好有效,有破損或故障要通知有關部門及時配換修理。

5.6.10節(jié)、假日和晚上時間原則上不準進入辦公室。如因工作需要,應征得領導同意并通知值班人員方可進入。

5.6.11如發(fā)生火災時,應盡快報警,同時疏散辦公室人員并積極控制和撲滅火災。

5.6.12一旦發(fā)生地震時,在高層樓房工作的人員,應盡快從太平門走下樓梯,不要乘電梯。

5.7食堂

5.1食堂工作人員必須經過衛(wèi)生防疫

站鑒定,確定無傳染病,并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工作。

5.2食堂采購不得購買腐爛、變質的生、熟食品,每天剩余飯菜必須妥善處理,旦變質,不得再供員工食用。

5.3食堂飯菜內不得有蠅尸、鼠屎和酸、臭、異味。

5.4食堂噴灑消毒藥液的時間最好在晚飯后,次日再重新高溫消毒餐具一次。

5.5食堂使用的液化氣鋼瓶,必須與火源、爐灶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液化氣鋼瓶使用或貯存時,必須固定牢靠或放置于鋼架內,不可任意散放。每次用氣后必須及時關閉總閥。搬運時應旋好安全帽。

5.6食堂內所有電氣設備的修理和更換,必須由持證電工擔任,其他人員不得隨意修理和更換。

5.7臨下班前應對食堂內外的安全做好巡視檢查,關閉照明、風扇,關閉石油氣總閥,切斷電炊具、電廚具的電源。下班時關好門窗。

5.8食堂內的所有消防設備設施應保證完好有效,有破損或故障要通知有關部門及時配換修理。

6引用文件

6.1《安全生產與勞動保護實用大全》

篇2:三全安全管理制度

“三全”安全管理來源于全面質量管理TQC的思想,是指生產企業(yè)的安全管理實行“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展開”。其基本特點是從過去的事后檢驗把關為主,變?yōu)轭A防、改進為主,從管結果變?yōu)楣芤蛩?把影響安全問題的諸因素查出來,發(fā)動全員、全部門參加,依靠科學理論、程序、方法,使生產、經營的全方位、全過程都處于受控狀態(tài)。

全員參加安全管理

所謂全員安全管理,是指全體員工參加安全管理。它強調工作質量,同時強調發(fā)動群眾,全員、全部門參加管理。表現(xiàn)在一個“全”字,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工序、一個人的工作質量,都會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安全生產。因此,必須把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調動起來,上自單位領導,下至全體員工,每個部門、科室、每個崗位每個人都要制定安全責任制,人人做好本職工作,大家關心安全生產,全員參加安全管理。來源:考試通

全過程安全管理

所謂全過程安全管理,是根據公路工程施工規(guī)律,從源頭抓起,全過程推進。強調以預防為主的觀點,同時強調安全管理的過程方法管理原則。著眼于一個“全”字,即對從施工準備、施工過程控制到交工驗收全過程中的每個工序、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階段,依靠科學理論、程序和方法進行預防和把關,實現(xiàn)全過程的安全控制管理。

全方位安全管理

所謂全方位安全管理,是指分散在各部門、各層面、各空間的安全職能充分發(fā)揮起來,都對公路安全施工負責。強調各層面目標安全管理,同時強調空間上安全管理。突出一個“全”字,要求各級職能部門在空間上做到安全管理。公路施工項目內部各個層次都要參加安全管理,即上層項目管理者側重于安全管理決策,并統(tǒng)一組織協(xié)調各環(huán)節(jié)、各工序、各類人員的安全管理活動;中層骨干要實現(xiàn)領導層的安全決策,進行具體的業(yè)務管理;基層要求員工嚴格按照標準、制度進行生產,完成具體任務。安全管理既要求各專業(yè)相互協(xié)作,各施其職,各負其責,又要求相互關心,相互提醒。從而真正形成全方位安全管理。

篇3:礦石運輸車輛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鎳礦自907輔助斜坡道運輸安全、高效,規(guī)范在此范圍內所有車輛的運行,結合礦山現(xiàn)行相關管理制度,針對本工程的實際特點,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所指車輛均為大型運輸設備,輕型車輛做相關說明。

一、駕駛員要求:

1、車輛駕駛員必須經過技能培訓并取得相應資質認定,否則不得操作駕駛車輛。

2、所有車輛使用前,駕駛員都必須進行啟動前檢查,以確保車輛處于安全狀態(tài),填寫《車輛啟動前檢查表》。如車輛有故障,未修理好之前不能下井執(zhí)行運輸任務。

3、駕駛員必須在平地進行剎車檢查,并在進入主下斜道前(945硐口)必須再檢查一遍剎車。

4、駕駛員必須在各類警示、標示牌,并按照規(guī)定用對講機報告車輛運行位置。

5、行人必須主動避讓車輛,若無安全位置,行人應發(fā)出停車信號,司機必須在離行人3米以外停車讓行。

二、車輛管理要求:

1、車輛必須配備車載滅火系統(tǒng)和無線通訊裝置。

2、車輛若具備條件必須配備足夠亮度的旋轉警示燈,安裝警示燈的車輛在井下作業(yè)時必須打開旋轉警示燈。

3、車輛在井下行駛檔位不得超過三檔,上、下斜坡時必須掛二檔駕駛且中途不得換擋,通過彎道和岔口之前要減速慢行。井下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km/h。

4、所有車輛在井下運行時都必須為四輪驅動狀態(tài)。

5、同向行駛的車輛間距必須大于30米,907岔口至945硐口段車輛間距不得小于50米。

6、井下行駛嚴禁超車。

7、按照車輛通行權原則行駛,通行權低的車輛必須讓行通行權高的車輛,嚴禁違章強行。

車輛通行權自高至低依次為:救護車、439卡車、413卡車、MT2010、重慶巨能運輸卡車、服務車、裝載機、其他輕型車輛。

三、故障及異常情況處理

1、不允許在主斜坡道、輔助斜坡道上停車或從事修理工作。

2、如果設備無法移出禁停路段,必須在工作點的上方和下方至少20米以外的地方,設置明顯的警示帶或路障,并用對講機向值班工長班長報告停車點的位置,值班工長應立即發(fā)出禁行指令,以防止其他車輛進入造成擁堵。

3、車輛發(fā)生故障,駕駛員應立即報告值班工長和移動維修,盡可能將車停靠在巷道一側以防其滑走,確保閃光燈一直亮著,在方向盤上掛上(黃色)的“停止使用”標簽。在未得到明確指令前不不可移動車輛。

4、若車輛起火,立即停車并關閉發(fā)動機,用車上的自動和手動滅火器進行滅火,并通知當班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