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設備運行維護檢修措施
根據《選煤廠設備完好標準》,為正確使用、維護設備,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設備完好率,減少機電設備事故率,保證生產正常進行,在機電設備運行、維護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一、機構設置
為了做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在機電設備運行、維護、檢修管理過程中,建立由機電廠長為組長的機電設備管理小組,配備專職機電設備工程師對設備維護、保養的全過程進行跟蹤記錄。設置機電檢修班組負責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和檢修。
二、管理方式
制定完善的機電管理制度,實現全員設備保全管理,實時掌控設備運行狀態。采用“設備點檢管理”方式,有計劃性進行設備維修,避免突發性設備事故和被動維修,使得設備運行管理透明化,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設備維修成本,全面提升設備完好率。
三、建立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1、建立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根據******選煤廠設備結構、性能和工作原理,建立完善的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內容主要包括:正確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驟、設備運行過程應注意事項、設備的清掃、潤滑、維護保養、檢查方法等基本要求等。
2、對重要的運行設備必須實行交接班制度,如振動篩等。
3、建立設備包機制度:每臺設備、每個小型電器均包機到人,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包機者必須按規程規定操作使用設備。并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確保設備完好運行。
四、建立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1、建立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按照設備檢修規程和設備說明書要求建立設備維護保養制度,主要包括:設備構造簡圖和主要技術規格、參數;設備巡回檢查路線和設備巡回檢查制度;設備潤滑部件,油質標準、注油周期和潤滑制度等;主要運行部件的調整及運行參數。
2、建立設備定期檢修制度:
根據設備使用周期及檢修內容制定設備檢修、中修、大修制度,明確每種設備小、中、大修內容,檢修周期,檢修部位,質量標準要求等。
3、建立設備潤滑管理制度:
根據設備使用說明書要求,制定相應的潤滑管理制度,其主要內容包括:設備潤滑周期、潤滑方法,一次注油量,潤滑劑換油周期,清理方法等。
五、設備運行、保養、檢修管理內容
1、設備包機:
(1)設備包機人及操作人員應掌握設備的潤滑知識,如潤滑部位、潤滑脂牌號、注油量、注油周期等,嚴格按照潤滑制度對設備進行定期更換(補充)潤滑油(脂),并做好潤滑油(脂)更換(補充)記錄。
(2)包機人員必須每天對所包機臺進行全面的巡回檢查。
(3)包機人員對設備備品配件(含易損件)的庫存情況必須了解;包機人員對存在的故障隱患必須清楚,并及時提出相應的檢修計劃。
2、設備巡檢:
(1)崗位巡檢:操作人員通過目測、觸摸、聽診等方式,對設備的外觀、潤滑、泄漏、溫度、運行聲音等進行檢查,每小時巡檢一次。
(2)機電維修工巡檢:機電維修工包機人通過聽診螺絲刀、測溫儀、電氣儀表等設備,對設備的滑動部位、轉動部位、荷重支撐部位等進行檢查,每班巡檢一次。
(3)巡檢要求:
巡檢周期及時間:
1)正常情況下,各崗位人員對崗位所屬范圍內的設備進行每小時一次巡檢。
2)生產不穩定、氣候異常或啟停車等特殊情況時,應增加巡檢次數,以確保安全生產。
3)所有崗位人員必須按規定時間進行巡檢,誤差不得超過±15分鐘。
巡檢內容:
1)設備各部分連接緊固情況:地腳螺栓及連接螺絲是否松動,設備是否穩固。
2)設備潤滑情況:設備是否缺油。
3)設備密封性:檢查機、泵、管路、閥門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油壓表指示是否有變化。
4)設備溫度、氣味:檢查設備溫度是否正常,氣味是否有異常情況。
5)設備聲音:聽電機、減速機等運轉聲音是否正常。
6)設備振動:檢查設備振動是否有異常現象。
7)設備腐蝕情況:檢查設備是否被腐蝕,腐蝕程度如何。
8)設備儀表參數:檢查設備運行壓力表、溫度表等是否正常,記錄其相應的參數值。
9)設備衛生:查看設備衛生是否整潔。
10)設備運轉:查看皮帶機、刮板機等運轉是否正常。
巡檢方法:
1)用“聽、摸、看、聞、查”的方法進行檢查。
2)巡檢人員根據個人情況靈活掌握,應做到耐心細致、全面周到、不漏掉任何一項內容。
六、具體措施
1、加強設備的點檢及機電隱患排查。嚴格執行點檢數據24小時分析制、對越限數據執行二次復檢制度,確保隱患發現及時、處理及時。由機電副廠長組織,機修車間積極配合,在每月的機電專項檢查中全面細致地對設備隱患進行排查,尤其加強對膠帶機、振動篩、變配電室等故障多發元素的檢查,從源頭遏制隱患萌發。
2、加強設備檢修維護。加強設備日常檢修與計劃性預防檢修的互補協調,做好點檢、預防性檢修、運行跟蹤的閉環管理。重點對關鍵、易損設備在檢修計劃中優先考慮;認真完成設備定期保養和潤滑等工作;充分利用好機修車間專業化維修人員的作用,提高檢修維護質量。
3、提高機電事故的應急反應速度。集控室、機修車間要發揮各自職能,全力配合“機電事故搶修小組”開展工作,同時采用不定期舉行“突發性事故搶修演練”的形式,來增強員工的快速反應意識,并尋找事故搶修更為合理的工藝流程壓縮搶修時間,需合理安排員工休假,嚴格控制人員外出;班組長及以上人員和機、電兩班維修人員要求24小時手機開機,以便出現問題及時聯系。
4、加強庫存物資管理。為確保設備運轉可靠,加大對“物資跟蹤反饋”保障措施的實施,對物資的庫存、提報、采購和到貨情況做到實時的跟蹤反饋,確保物資儲備的充足到位,同時也要保證主要設備物資儲備科學合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儲備。
5、加強工器具的管理。機修車間對特種檢修工具及機修班、電工班的工器具完好情況進行檢查,不完好的工器具需及時更換,特種檢修設備應定期自檢自查并試驗其性能,確保特殊工具的可靠性,且特種檢修設備需有備用,以保證多處同時檢修。
6、加強設備保護檢查。加大對膠帶機、刮板機等各類設備保護的檢查力度,要求每班要對主要生產設備的保護全面檢查、試驗,確保保護可靠,生產順利進行。
7、開展形式多樣的問題反饋與交流活動,例如:定期召開機電工作座談會,對出現的機電問題應及時予以處理;“值班領導下現場”對現場發現的問題應當場解決處理;推廣應用好的經驗和技術,對于發現的個例問題,應及時安排全廠做好整改工作。
8、加強對關鍵設備的管理。針對一些故障頻發或關鍵部位的設備,應制定專門的“運行安全技術措施”,其中通過從生產、機電維修、日常管理多個方面制定嚴謹有效的保障措施。
篇2:綜采機電設備檢修制度范本
為進一步加強綜采工作面的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降低在生產過程中機電設備事故的發生而影響正常生產的機率,減少機電設備事故影響時間,規范綜采機電設備管理,確保生產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達到高產、高效,特制定如下機電檢修制度:
1、采煤系統各綜采工作面定于每天8點班接班后至11:00點、4點班接班后至5:00點、0點班接班后至1:00點為正常檢修時間,在此期間必須對該工作面的機電設備拉網式檢修、排查一遍,在其他時間檢修設備時必須向生產技術科請示,否則對該隊罰款300元。
2、檢修內容:
(1)乳化液泵站的電機溫度絕緣是否正常、壓力測試、溶液配比濃度是否達到標準、液壓管路是否有漏液現象、過濾網清理等。
(2)設備列車上的組合開關、保護器是否靈敏可靠,移動變電站檢修、排查等。
(3)支架的液壓管路、油缸是否漏液;操作手把是否靈敏可靠;各種密封、過濾網清理等;
(4)運輸機的槽子連接、鏈條、前后鏈輪軸組等各部位磨損情況排查;運輸機是否缺刮板,刮板固定是否完好;電機、減速器齒輪是否打油,有無發熱等異常情況排查。
(5)轉載機的槽子、鏈條、刮板前后鏈輪軸組磨損情況排查;轉載機是否缺刮板,刮板固定是否完好;減速器、破碎機是否該加油,推移裝置是否靈敏可靠,破碎裝置的高度是否符合規定;電機有無發熱、絕緣測試等異常情況排查。
(6)采煤機前后滾筒上的截齒更換;各種軸承是否打油;密封是否完好,是否有漏油情況;變頻器檢修排查;電機發熱、絕緣是否排查測試;控制箱的各種控制按鈕是否靈敏可靠;電纜卡是否完好等情況的排查。
(7)工作面的風水管路是否有漏風(水)等,壓力是否達到生產需要標準;語音裝置、照明裝置是否完好;各種控制器是否靈敏可靠等。
(8)皮帶電機減速器檢修,前后滾筒、托輥及皮帶是否有跑偏情況排查等。
(9)下付巷各種語音裝置和控制裝置檢修是否靈敏可靠等情況的排查。
3、每月各隊機電隊長負責設備包機情況統計,不得隨意更換包機人,否則對該隊罰款300元。
4、包機人必須對所包設備負責,有問題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匯報,否則發現包機人對包機設備有問題不處理或不匯報的給予處罰。
5、包機人每班對所包設備不少于三次巡查,有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否則每缺一次對包機人罰款10元。
6、在生產過程中凡因檢修不到位或因檢修人員不負責任造成事故影響生產的,對該隊罰款300元,機電隊長罰款30元,對責任人罰款30元。
7、工作面所有壞設備、配件、單體柱等及時運出工作面,不能及時運走的設備必須碼放整齊、做好交接記錄。各種配件必須以舊換新,否則對該隊罰款300元,對材料員罰款30元。
8、檢修人員在檢修過后必須認真填寫檢修記錄,做到填寫真實,發現在檢修過后沒填寫或填寫不真實,對機電隊長罰款10元/次,對責任人罰款10元/次。
9、以上制度由生產技術科人員負責監督落實。
篇3:機電設備配件檢修驗收管理辦法
為了加強我礦設備、配件檢修驗收管理,保證設備及配件的檢修質量,滿足生產需要,減少設備、配件的投入,減少資金占用,降低噸煤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全面推行崗位價值精細化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一、礦成立設備、配件檢修驗收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機電運輸部。
組長:王澤寬
辦公室主任:孫發云
成員:毛煥琪馬文張鐵軍劉耀民李新輝王軍紅趙信國李寶來王奇王奎杰皇劉芝
二、考核時間及驗收程序
1、每月22-25日由機電運輸部牽頭,經營管理部、人力資源部相關人員參加驗收,并填寫驗收報表,經主管領導簽字后進行工資結算,結算時間為上月26日至下月25日。
2、驗收的主要內容,以當月下達的生產計劃和礦臨時安排的項目為主要內容,日常驗收由業務主管負責進行,并填寫驗收記錄,每月相關部室組織驗收,每少完成一項扣0.5分,質量不合格影響生產扣1分。當月計劃項目累計考核。
3、本部室負責人及礦所在區隊負責人對該項工作要重視,對不負責、造成當月計劃任務完不成的,在《三礦2008年經濟目標及政策管理辦法》第三款經濟激勵政策的獎勵不予兌現。
三、設備、配件檢修驗收辦法
1、機電設備、配件檢修質量由機電運輸部負責。
2、檢修驗收標準按《設備安好標準》的要求執行。零配件的檢修質量應達到配件原有技術性能或滿足設備要求。有防爆性要求的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要求。
3、檢修質量應達到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法規的規定。
4、驗收時檢修單位應出具“設備、配件檢修單”和檢修記錄,檢修單上必須注明設備、配件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檢修編號、檢修負責人、參加檢修人員名單、檢修日期等。
5、驗收合格的檢修設備、配件應粘貼檢修合格證。驗收不合格的設備、配件不得使用和入井。由于完不成檢修任務或檢修質量不合格造成損失和罰款的項目報人力資源部從檢修單位當月工資中扣除。
6、經驗收合格的檢修設備、配件在車間應碼放整齊,掛牌管理,能入庫的小配件入本單位庫房,并辦理有關的出入庫手續或記錄,以便管理使用。
7、各檢修單位應盡力建立健全設備試驗裝置,凡能做試驗的設備必須進行試驗,如:液壓膠管必須進行打壓試驗,潛水泵必須在水箱中進行12小時的浸泡并空轉15分鐘,以檢驗其防水性和絕緣性。
8、設備檢修必須建立健全設備檢修臺帳,記錄檢修所耗配件、材料及各種技術數據。
9、設備、配件檢修驗收合格后參加驗收人員應現場簽字。
本辦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