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啟封整改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切實加強春節后煤礦復工驗收工作,確保節后復產驗收及時、有序進行,為全年的安全生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安全穩定發展,按照陜西省煤炭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陜煤局發【2016】55號《關于公告停產停建煤礦復工復產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結合喬子梁礦井實際情況,特制定銅川喬子梁煤業有限公司2017年礦井啟封整改實施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組織機構
組長:張應忠
副組長:張庭志劉建鼠楊小奇張懷志
歐東東黃沖陳漢風焦俊濤
成員:王少楠張茂軍袁中幫郭建飛
李香虎謝金龍
啟封整改設置辦公室:安全礦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聯系電話:0919-7688359內部電話:80009000
辦公室下設專業組:
1、生產技術組:由焦俊濤、歐東東負責組織“一通三防”及礦井防治水管理的具體工作。
2、采掘生產組:由楊小奇、張懷志負責組織人員勞動組織及安全排查的各項具體工作。
3、機運動力組:由劉建鼠、陳漢風負責礦井提升運輸、機電管理的具體管理工作。
4、安全管理組:由黃沖、李香虎負責啟封期間的安全管理及現場安全制度的督促落實,并對相關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貫徹學習。
二、職責劃分
1、礦長:對礦井啟封及入井維護檢修整改工作全面負責,統籌部署整改期間的人力、物力、資金的安排及安全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
2、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礦井啟封整改具體實施方案及安全管理技術措施,解決礦井啟封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的技術問題及“一通三防”的管理工作。
3、生產礦長:負責組織各項作業任務量的具體落實和勞動組織。
4、安全礦長:負責組織礦井啟封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的安全監管。
5、機電礦長:負責組織礦井啟封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的動力保障、及設備檢修維護等工作。
6、小組成員:負責根據上級領導安排,落實礦井啟封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的各項具體工作任務。
三、開展程序
1、通知人員返礦:由本礦人力資源部組織各部門員工在3月1日前返礦。
2、召開三會:由礦長組織開好“三會”(領導班子會、職工收心會、礦工培訓會),學習煤礦崗位責任制、管理制度及三大規程。認真分析井上下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檢查、整改方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3、組織全員職工進行為期72學時的上崗前全員安全培訓,培訓工作由安全副礦長負責,培訓地點設在礦綜合會議室。培訓內容主要為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煤礦各專業安全基本知識、礦井安全管理制度、《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培訓時間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8:00,嚴格考勤。培訓結束后統一組織考試,合格后方可入井。此項工作3月10日前完成。
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及安全管理人員,并持證上崗。
5、開展地面系統檢查。完成地面主要系統安全檢查,檢修檢測地面供電系統、主風機、壓風機、主提升設備、副井提升系統、各類鋼絲繩、斜井人車、主皮帶控制系統等。
6、經同意復工后,開展入井排查整治。主要包括巷道頂板情況、排水系統狀況、通風系統及設施狀況、安全監控系統、機運及動力保障系統情況。
7、隱患排查并整治。根據入井排查情況,對影響安全的各專業問題進行整理匯總,形成《隱患排查報告》,并立即制定《隱患排查整治實施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根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安全措施、整改資金、整改時限、明確責任人、落實整改內容及結果。
8、按照隱患排查整改結果,經礦井自查合格后,向區煤炭局提出現場核查驗收并按照相關程序恢復礦井建設工作。
四、隱患排查主要內容
排查礦井證照是否齊全。責任人:黃沖
排查是否存在有《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炭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446號令)中明確規定的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責任人:黃沖。
3、排查是否建立了安全管理機構,是否按要求配備“五職”礦長,并持有礦長安全資格證,是否配齊安全、生產技術、地質防治水、通防、機電等專業管理人員,并持有安全資格證。責任人:黃沖
4、排查煤礦機構是否健全,是否按要求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是否至少配備了2名全日制煤炭院校畢業、煤礦主體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礦長和特種作業人員中是否存在有未經過培訓或配備不全,或從業人員應經過全員培訓而未達到上崗培訓要求上崗作業的。責任人:黃沖
5、排查礦井技術資料歸檔是否規范,是否按《煤礦安全規程》真實填繪整理11類礦圖,并按規定進行報送。責任人:歐東東
6、排查基本規章制度建設情況及是否建立有安全隱患臺帳,整改隱患公布情況。責任人:黃沖
7、排查煤礦井下是否有隱蔽、違法和非法生產區域,是否有超層越界現象。責任人:歐東東
8、排查煤礦生產能力、井下頭面和同時最大下井人數是否經過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核定。責任人:歐東東
9、排查煤礦是否實現統一安全生產管理,是否有多個業主各自安排、逐級承包、層層轉包、分片包干現象。責任人:張廷志
10、排查礦井一、二級負荷設備是否使用正常,安全裝置是否齊全,排查井上下供電、運輸、通防等專業隱患情況。責任人:陳漢風
11、排查礦井是否存在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設備,各類提升系統是否安全可靠。責任人:陳漢風
12、排查礦井“六大系統”建設情況。責任人:歐東東
13、排查是否成立健全的勞動保護機構,簽訂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職業病防治專項合同;為井下作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所有在崗人員是否進行全面體檢,并出具體檢報告。責任人:黃沖
14、排查應急救援組織,兼職應急救援隊伍人數是否符合規定,是否與礦山救護隊簽訂救護協議。責任人:黃沖
五、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入井前各項排查、維護、檢修工作必須在礦領導小組的領帶下,統一部署,按照整改實施方案及各項安全技術措施要求進行。
2、所有入井人員必須進行安全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入井人員必須佩戴個體防護用品,穿帶有反光標識的工作服。入井前嚴禁飲酒。
3、入井排查及維修整改工作由礦長、副礦長及其他專業職能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井下排查工作必須有瓦檢員參加。
4、入井排查前,煤礦必須對礦井供電系統、備用電源、地面變電所設備、供電線路、防雷電設備、主要通風機、副斜井安全設施(鋼絲繩及相關連接裝置)、副斜井提升設備、瓦斯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檢修、維護整改,保證各系統運行可靠。
5、嚴格執行人員出入井管理制度,各項排查維護工作必須以組為單位,嚴禁單獨行動。
6、本礦井現有在用巷道均為全負壓通風,不存在盲巷,但由于停產工期較長,局部可能存在巷道失修點,入井維護期間一是加強頂板及圍巖觀測,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對主要巷道存在的隱患及時進行整改處理,確保行人安全。二是加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測。排查人員必須攜帶瓦斯檢測儀及一氧化碳檢測儀,隨時檢查有毒有害氣體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將人員撤出。
7、井下停風時,嚴格按照《安全規程》及煤礦《主扇管理制度》執行,并嚴禁人員入井和撤出井下所有人員。
8、隱患排查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人員到達有電話地點應及時與調度指揮中心聯系,并匯報排查情況。
9、巷道出現垮塌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時,人員嚴禁進入,待采取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施工整改完畢后,方可進行排查。
二0一七年三月五日
[]
篇2:礦井啟封整改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切實加強春節后煤礦復工驗收工作,確保節后復產驗收及時、有序進行,為全年的安全生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安全穩定發展,按照陜西省煤炭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陜煤局發【2016】55號《關于公告停產停建煤礦復工復產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結合喬子梁礦井實際情況,特制定銅川喬子梁煤業有限公司2017年礦井啟封整改實施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組織機構
組長:張應忠
副組長:張庭志劉建鼠楊小奇張懷志
歐東東黃沖陳漢風焦俊濤
成員:王少楠張茂軍袁中幫郭建飛
李香虎謝金龍
啟封整改設置辦公室:安全礦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聯系電話:0919-7688359內部電話:80009000
辦公室下設專業組:
1、生產技術組:由焦俊濤、歐東東負責組織“一通三防”及礦井防治水管理的具體工作。
2、采掘生產組:由楊小奇、張懷志負責組織人員勞動組織及安全排查的各項具體工作。
3、機運動力組:由劉建鼠、陳漢風負責礦井提升運輸、機電管理的具體管理工作。
4、安全管理組:由黃沖、李香虎負責啟封期間的安全管理及現場安全制度的督促落實,并對相關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貫徹學習。
二、職責劃分
1、礦長:對礦井啟封及入井維護檢修整改工作全面負責,統籌部署整改期間的人力、物力、資金的安排及安全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
2、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礦井啟封整改具體實施方案及安全管理技術措施,解決礦井啟封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的技術問題及“一通三防”的管理工作。
3、生產礦長:負責組織各項作業任務量的具體落實和勞動組織。
4、安全礦長:負責組織礦井啟封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的安全監管。
5、機電礦長:負責組織礦井啟封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的動力保障、及設備檢修維護等工作。
6、小組成員:負責根據上級領導安排,落實礦井啟封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的各項具體工作任務。
三、開展程序
1、通知人員返礦:由本礦人力資源部組織各部門員工在3月1日前返礦。
2、召開三會:由礦長組織開好“三會”(領導班子會、職工收心會、礦工培訓會),學習煤礦崗位責任制、管理制度及三大規程。認真分析井上下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檢查、整改方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3、組織全員職工進行為期72學時的上崗前全員安全培訓,培訓工作由安全副礦長負責,培訓地點設在礦綜合會議室。培訓內容主要為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煤礦各專業安全基本知識、礦井安全管理制度、《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培訓時間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8:00,嚴格考勤。培訓結束后統一組織考試,合格后方可入井。此項工作3月10日前完成。
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及安全管理人員,并持證上崗。
5、開展地面系統檢查。完成地面主要系統安全檢查,檢修檢測地面供電系統、主風機、壓風機、主提升設備、副井提升系統、各類鋼絲繩、斜井人車、主皮帶控制系統等。
6、經同意復工后,開展入井排查整治。主要包括巷道頂板情況、排水系統狀況、通風系統及設施狀況、安全監控系統、機運及動力保障系統情況。
7、隱患排查并整治。根據入井排查情況,對影響安全的各專業問題進行整理匯總,形成《隱患排查報告》,并立即制定《隱患排查整治實施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根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安全措施、整改資金、整改時限、明確責任人、落實整改內容及結果。
8、按照隱患排查整改結果,經礦井自查合格后,向區煤炭局提出現場核查驗收并按照相關程序恢復礦井建設工作。
四、隱患排查主要內容
排查礦井證照是否齊全。責任人:黃沖
排查是否存在有《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炭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446號令)中明確規定的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責任人:黃沖。
3、排查是否建立了安全管理機構,是否按要求配備“五職”礦長,并持有礦長安全資格證,是否配齊安全、生產技術、地質防治水、通防、機電等專業管理人員,并持有安全資格證。責任人:黃沖
4、排查煤礦機構是否健全,是否按要求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是否至少配備了2名全日制煤炭院校畢業、煤礦主體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礦長和特種作業人員中是否存在有未經過培訓或配備不全,或從業人員應經過全員培訓而未達到上崗培訓要求上崗作業的。責任人:黃沖
5、排查礦井技術資料歸檔是否規范,是否按《煤礦安全規程》真實填繪整理11類礦圖,并按規定進行報送。責任人:歐東東
6、排查基本規章制度建設情況及是否建立有安全隱患臺帳,整改隱患公布情況。責任人:黃沖
7、排查煤礦井下是否有隱蔽、違法和非法生產區域,是否有超層越界現象。責任人:歐東東
8、排查煤礦生產能力、井下頭面和同時最大下井人數是否經過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核定。責任人:歐東東
9、排查煤礦是否實現統一安全生產管理,是否有多個業主各自安排、逐級承包、層層轉包、分片包干現象。責任人:張廷志
10、排查礦井一、二級負荷設備是否使用正常,安全裝置是否齊全,排查井上下供電、運輸、通防等專業隱患情況。責任人:陳漢風
11、排查礦井是否存在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設備,各類提升系統是否安全可靠。責任人:陳漢風
12、排查礦井“六大系統”建設情況。責任人:歐東東
13、排查是否成立健全的勞動保護機構,簽訂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職業病防治專項合同;為井下作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所有在崗人員是否進行全面體檢,并出具體檢報告。責任人:黃沖
14、排查應急救援組織,兼職應急救援隊伍人數是否符合規定,是否與礦山救護隊簽訂救護協議。責任人:黃沖
五、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入井前各項排查、維護、檢修工作必須在礦領導小組的領帶下,統一部署,按照整改實施方案及各項安全技術措施要求進行。
2、所有入井人員必須進行安全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入井人員必須佩戴個體防護用品,穿帶有反光標識的工作服。入井前嚴禁飲酒。
3、入井排查及維修整改工作由礦長、副礦長及其他專業職能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井下排查工作必須有瓦檢員參加。
4、入井排查前,煤礦必須對礦井供電系統、備用電源、地面變電所設備、供電線路、防雷電設備、主要通風機、副斜井安全設施(鋼絲繩及相關連接裝置)、副斜井提升設備、瓦斯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檢修、維護整改,保證各系統運行可靠。
5、嚴格執行人員出入井管理制度,各項排查維護工作必須以組為單位,嚴禁單獨行動。
6、本礦井現有在用巷道均為全負壓通風,不存在盲巷,但由于停產工期較長,局部可能存在巷道失修點,入井維護期間一是加強頂板及圍巖觀測,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對主要巷道存在的隱患及時進行整改處理,確保行人安全。二是加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測。排查人員必須攜帶瓦斯檢測儀及一氧化碳檢測儀,隨時檢查有毒有害氣體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將人員撤出。
7、井下停風時,嚴格按照《安全規程》及煤礦《主扇管理制度》執行,并嚴禁人員入井和撤出井下所有人員。
8、隱患排查及入井維修整改期間,人員到達有電話地點應及時與調度指揮中心聯系,并匯報排查情況。
9、巷道出現垮塌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時,人員嚴禁進入,待采取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施工整改完畢后,方可進行排查。
二0一七年三月五日
[]
篇3:礦井大型設備維修鉗工操作規程范本
一、一般規定
第1條維修鉗工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后,方可持證上崗。
第2條維修鉗工必須掌握所維護設備的結構、性能、技術特征、工作原理。
第3條維修鉗工進行操作時應不少于2人。
第4條維修鉗工應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遵守設備操作的有關規定及《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第5條檢修質量應符合《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的有關要求。
二、作業前的準備
第6條設備檢修前要將檢修用的備件、材料、工具、量具、安全保護用具準備齊全,并認真檢查和試驗,確保合格。
第7條作業前要分斷或關閉所檢修設備的電源、水源、氣源,掛作業警示牌,并對電氣設備進行驗放電,對壓力容器進行壓力釋放;作業警示牌應由專人負責摘掛。
第8條作業前要對作業場所的施工條件進行認真檢查,以確保作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第9條要熟練掌握設備檢修內容、工藝、質量標準和安全技術措施,保證檢修質量及安全。
三、維修作業
第10條維修人員對所負責范圍內的設備進行日常檢查維護的內容如下:
1.檢查設備的緊固件、聯結件等是否齊全完好。
2.各轉動部件有無異響、異震。
3.減速器、液壓站等各軸承溫度是否超過規定。
4.檢查設備各部位液壓油、潤滑油的油量、油質、油溫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5.對易損零部件作重點檢查維護。
6.對有關的安全保護裝置要定期調整試驗,確保靈敏可靠。
第11條按規定的檢查周期、內容對設備進行維護檢修,不得漏檢漏項。
第12條拆下的部件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不得有礙作業和通行,物件放置要穩妥。
第13條拆卸設備時必須按預定的順序進行,有相對固定的位置或對號入坐的零部件,拆卸時應做好標記。
第14條拆卸較大的零部件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止下落和下滑的措施。
第15條拆卸有彈性、偏重或易滾動的部件時,應有安全保護措施。
第16條拆裝機件時,不準用鑄鐵、鑄銅等脆性材料或比機件硬度大的材料作錘擊或頂壓墊。
第17條在檢修時需要打開機蓋、箱蓋和換油時,必須遮蓋好,以防落入雜物、淋水等。
第18條在裝配滾動軸承且無條件進行軸承預熱處理時,應用軟金屬襯墊進行錘擊或頂壓裝配。
第19條在對設備進行換油或加油時,油脂的牌號和油質應符合規定,并做好有關數據的記錄工作。
第20條禁止在設備運轉中調整制動閘。
第21條禁止擅自拆卸成套設備的零、部件去裝配其他機械。
第22條傳遞工具、工件時,必須等對方接妥后,送件人方可松手;遠距離傳遞必須栓好吊繩、禁止拋擲;高空或井筒作業時,工具應栓好保險繩,防止墜落。
第23條各種安全保護裝置、檢測儀表和警戒標志,未經主管領導允許,不準隨意拆除和改動。
第24條試驗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時,應指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報上一級技術負責人批準。
第25條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工種聯合作業時,必須指定專人統一指揮。
四、收尾工作
第26條檢修后應將工具、材料、換下的零部件等進行清點。對設備內部進行全面檢查,不得把無關的零件、工具等物品遺留在機腔內,在試運轉前應由專人復查一次。
第27條檢修中被拆除或甩掉的安全保護裝置,由指定專人進行恢復、檢查,并確保動作可靠。
第28條試運轉前必須清除設備上的浮放物件;檢修清洗零部件的廢液,應倒入指定的容器內,嚴禁隨便亂倒;燒焊后的余火必須徹底熄滅。
第29條對檢修后的設備,要進行全面的驗收;需盤車的設備,必須做盤車試驗。
第30條設備檢修后應進行試運轉,并應由負責人統一指揮,在主要部位應設專人進行監視,并特別注意軸承等轉動部分的溫度、震動情況、轉動聲響及潤滑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31條檢修結束后會同司機及維護負責人共同驗收;驗收中發現檢修質量不合格時,驗收人員應通知施工負責人,及時加以處理。
第32條認真填寫檢修記錄,填寫清楚檢修部位、檢修內容、檢修結果及遺留問題等,雙方簽字,并將檢修資料整理存檔。
第33條搞好檢修現場的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