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淺談花灘片區煤礦瓦斯事故原因預防措施

淺談花灘片區煤礦瓦斯事故原因預防措施

2024-07-15 閱讀 5818

花灘鎮胥家灣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在2011年8月1日6時50分,發生一起震驚雅安市煤礦行業的安全生產事故,造成了4人死亡的較大瓦斯事故,事故教訓是慘痛的、是深刻的、是令人終身難以忘記的,雖然此次事故已經過去4年多,但此事故對我們基層煤礦安全監管者來說就仿佛發生在昨天,痛定思痛,我們應該反思、應該總結花灘片區煤礦瓦斯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1.1瓦斯爆炸特點

根據多年對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統計分析,可以發現有如下一些特點:①瓦斯爆炸多為大事故;②事故地點多發生在采煤與掘進工面;③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壞波及范圍大;④多為火花引爆;⑤高瓦斯礦井、瓦斯礦井均有發生。

1.2事故原因分析

1.2.1煤礦開采條件差

花灘片區煤礦井下開采條件普遍較差,嚴重受地質因素的制約,高瓦斯礦井6處,低瓦斯礦井3處,煤層均為薄煤層或極薄煤層開采。煤礦地質條件復雜,直接影響煤炭開采的難度和企業對安全的投資力度。

1.2.2井下瓦斯積聚的存在

煤礦井下造成瓦斯積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通風系統不合理和局部通風管理不善是瓦斯積聚的主要原因。如2011年8月1日花灘鎮胥家灣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較大瓦斯事故就是局部通風管理不善造成的切眼掘進工作面瓦斯超限,最終釀成慘劇。

1.2.3引爆火源的存在

煤礦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有:爆破火花、電氣火花、摩擦撞擊火花、靜電火花、煤炭自燃等。但放炮和電器設備產生的火花是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火源。如2011年8月1日花灘鎮胥家灣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較大瓦斯事故火源就是放炮引起的。

1.2.4裝備不足、管理不落實

礦井安全裝備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方針未得到完全落實。如2011年8月1日花灘鎮胥家灣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較大瓦斯事故中礦井雖然安裝了瓦斯監測監控系統,但運行不正常(采煤工作面的切眼掘進工作面未安設瓦斯傳感器),同時該礦井屬高瓦斯礦井但未做到先抽后掘,這充分說明煤礦對裝備的認識不到位、管理不到位。

1.2.5管理水平低

從2011年8月1日花灘鎮胥家灣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較大瓦斯事故來看,違章操作、違章指揮、管理混亂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管理原因,切眼掘進工作面瓦斯傳感器未安設到位,使瓦斯監測監控系統無法監控甚至失效,風筒已經被矸石砸到堵風也未引起管理者的注意,不按規定放炮,未實現“三人連鎖放炮”,切眼斷面狹小,不能滿足通風、行人、運料、出矸的基本要求等等。最終釀成較大瓦斯爆炸事故。因此,管理水平和職工的安全意識對于煤礦的長期安全生產非常重要。

1.2.6企業技術管理薄弱、重生產輕安全

煤礦企業由于采煤方法落后,引起礦井采掘布置不合理,通風系統不完善,作業規程編制不符合實際,針對性不強,給安全生產帶來了嚴重隱患;煤礦企業受到利益的驅使包括煤礦業主和現場作業的務工人員均有重生產輕安全的意識。

2、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術措施

防瓦斯爆炸的技術措施很多,但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防止瓦斯積聚、防止瓦斯被引燃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擴大。最根本的措施是前面的兩個。

2.1防止瓦斯積聚的措施

2.1.1加強通風

加強通風是防止瓦斯積聚的根本措施,合理有效的通風才能及時沖淡并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氣體。

2.1.2礦井必須根據規定配足風量。

所有礦井都要采用機械通風,且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安裝,運轉等均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135條的規定,井下各用風地點的風量、風速、風質符合國家標準才能避免瓦斯積聚。

2.1.3每一個生產水平、每一個采區都要布置單獨的回風巷道,實行分區通風。在瓦斯礦井中,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都應采用獨立通風。

2.1.4采空區必須及時密閉,控制風流的通風實施如風門、風橋、擋風墻、調節風門、風窗等實施設置、質量和管理等必須由技術負責人設計和驗收,防止通風設施失效。

2.1.5瓦斯礦井的掘進工作面,禁止使用擴散通風。應采用壓入式通風,對局部通風機的管理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128條的規定。

2.2.1及時有效處理井下局部瓦斯積聚

井下易于造成瓦斯積聚的地點有:采煤工作面的隅角、頂板冒落到空洞內、低風速巷道的頂板附近、停工的盲巷,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邊界以及采煤機附近、煤壁炮窩、支柱窩、煤巷掘進工作面的迎頭處。應向瓦斯積存地點加大風量或提高風速,將瓦斯沖淡排除;用引風的方式將盲巷和頂板空洞內積存的瓦斯排出。

2.2.2瓦斯抽放

對于瓦斯涌出量符合《煤礦安全規程》145條規定的必須建立瓦斯抽放系統,花灘片區煤礦均為小煤礦主要是看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是否達到5m3/min和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是否達到3m3/min,同時對于井下長期瓦斯積聚又難以處理的地方最好采用瓦斯抽放。

2.2.3加強現場瓦斯的檢查

對于井下易于積聚瓦斯的地方,要安排專職瓦斯檢查員現場跟班檢查,瓦斯檢查要做到“三對口”,如發現瓦斯有異常或瓦斯超限要及時處理并匯報礦領導。

2.2.4用好瓦斯監測監控系統

瓦斯監測監控系統的瓦斯傳感器就像是各個重要地點固定的瓦斯檢查員,對瓦斯的監測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煤礦要用好用活。

2.2.3堅強對人員的教育培訓

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煤礦職工安全意識、操作技能、等都決定著煤礦的安全生產。

2.3防止瓦斯燃燒的措施

井下引火源有明火、放炮和電火花、摩擦火花、沖擊火花等,必須做到:

2.3.1禁止攜帶煙草及發火工具下井

井下禁止使用電爐,井下和井口內不準從事電焊、氣焊等工作。如果必須使用,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

2.3.2對電弧、火花也要進行嚴格管理,在瓦斯礦井應選用礦型、礦用防爆型或礦用安全火花型電氣設備。在使用中應保持良好防爆、防火花性能。電纜接頭不準有”羊尾巴”、”雞爪子”、明接頭。要注意

2.3.3礦井停電時,要及時啟動備用電源,以確保井下個地點的用電正常,恢復送電時,要經過瓦斯檢查員檢查合格后,才準許恢復送電。

2.3.4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一檢三點制度。同時還必須加強對放炮工作的管理,放炮封泥一定要達到《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要求,絕不允許在炮泥充填不夠或混有可燃物及炸藥變質的情況下放炮。

2.3.5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138、139、140規定的濃度。

3.防止瓦斯災害事故擴大到措施

3.1通風系統要力求簡單,實行分區通風,各水平、各采區和工作面應有獨立的進、回風巷,無用的巷道應及時封閉,特別是連通進出風井和總進、回風流巷道都必須砌筑兩道擋風墻,以防止瓦斯爆炸造成風流短路。

3.2主要局部通風機必須安裝反風設備,并應定期進行試驗。為了保證實現反風,連通主要進、回風流動巷道內要裝設兩道方向相反的風門(雙向風門)。

3.3要創造條件實現區域性反風。

3.4主要通風機的井口,必須要設置防爆門,以防止爆炸波沖毀主要通風機。

3.5采掘工作面未經過允許,不準使用串聯通風。

3.6制定完善的瓦斯事故救災預案,并組織職工學習。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是煤礦安全工作的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完善可靠的安全裝備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外,還應加強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督,重視員工安全意識的培養。只有把安全放在首位,認真落實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針,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合理加大安全投入,瓦斯爆炸事故及其他災害事故才能大幅度地減少,煤礦的安全狀況才能得到根本好轉。

梁祖江

2014年4月5月

篇2:瓦斯噴出分類及預防措施

一、瓦斯噴出的分類

根據噴瓦斯裂縫呈現原因的不同,可把瓦斯噴出分成:

地質來源形成的和采掘卸壓形成的兩大類。

二、瓦斯噴出的預防

預防瓦斯噴出,首先要加強地質工作,查清楚施工地區的地質構造、斷層、溶洞的位置、裂隙的位置和走向、以及瓦斯儲量和壓力等情況,采取相應的預防或處理措施。分為:

1、瓦斯噴出量和壓力都不大時,黃泥或水泥沙漿等充填材料堵塞噴出口;

2、當瓦斯壓力和噴出量較大時,可能的噴出地點附近打前探鉆孔,探測、排放。

前探鉆孔的要求:

前探鉆孔的要求是:

1、立井和石門掘進揭開有噴出危險的煤層時,在該煤層10m以外開始向煤層打鉆。鉆孔直徑不小于75mm,鉆孔數不少于3個,并全部穿透煤層,如圖9-4-1所示。

2、在瓦斯噴出危險煤層中掘進巷道時,可沿煤層邊掘進邊打超前孔,鉆孔超前工作面不得少于5m。孔數不得少于3個,鉆孔控制范圍要超出井巷側壁2~3m。

3、巷道掘進時,如果瓦斯將由巖石裂隙、溶洞以及破壞帶噴出時,前探鉆孔直徑不小于75mm,孔數不少于2個,超前距不小于5m。

篇3:礦井瓦斯預防措施模版

1、加強通風是防止瓦斯聚積的最有效的措施,為了達到通風的目的,必須做到合理選擇最佳的通風系統,采用分區式通風,盡量避免角聯通風。

2、礦井必須采用機械通風,全礦的主通風機臺數,能力及備用通風機的啟動要符合《規程》規定。

3、瓦斯礦井中,回采工作面,回風基道要采用上行風,掘進工作面禁止擴散通風。

4、加強瓦斯濃度的檢查,嚴格執行《規程》關于井下瓦斯檢查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理瓦斯超限、瓦斯積聚,防止瓦斯爆炸。

5、及時處理局部積聚的瓦斯,生產中瓦斯最容易積聚的地點有:采面的上隅角和采控區邊界,頂板昌落的空洞內,低風速巷道的頂板附近及停風的盲巷中及時處理這些地區局部積聚的瓦斯,是預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之一。

6、防止瓦斯的引燃,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入井,井口通風機房20米以內不得有煙火,或用火爐取暖,井下嚴禁使用電燈泡取暖和使用電爐。

7、有瓦斯和煤塵爆炸危險的煤層中,必須使用煤礦許用的雷管和炸藥。

8、井下的機械,電器設備及供電網路都必須符合《規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