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隱患整改方案措施

煤礦隱患整改方案措施

2024-07-15 閱讀 1137

一、概況2016年4月8日,納雍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領導來我礦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在檢查中查出我礦存在各類隱患及問題共6條,并下發了納安監管煤處字【2016】第(0047605)號執法文書,“責令我礦繼續停止13101采面生產進行整改,必須完善通風系統,經駐礦安全監管員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并要求編制整改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學習后進行整改。我礦針對此次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和存在問題十分重視,于當日專門召集礦領導班子召開了落實整改會議,會議成立了永興煤礦隱患整改工作小組,制定了隱患整改方案,提出了具體整改要求,將各類隱患分類、分解,責任到人,期限逐一整改落實。二、成立隱患整改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趙金友(礦?長)?副組長:賴明(總工程師)??成員:宋發文(安全礦長)劉志國(生產礦長)郭大光(機電礦長)雷澤富(技術礦長)王建斌(后勤礦長)三、整改期間強化職工安全培訓學習1、組織全礦職工認真學習納雍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及上級有關文件,進一步提高全礦干部職工的煤礦法律法規觀念和安全意識。2、礦工程師必須提前將本次上級安全檢查及本礦自查自糾中存在的問題向施工人員全面貫徹,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的全面整改落實、不留死角,不拖泥帶水。四、存在隱患問題及隱患整改方案1、查瓦斯日報表:2016年4月7日中班瓦檢員未填寫瓦斯日報,4月份以來瓦斯日報礦長、工程師未簽字審核。整改措施:由礦長、總工程師負責每天對瓦斯日報進行日常審核簽字。整改責任人:趙金友賴?明整改期限:4月9日整改資金:$0元驗收負責人:趙金友2、入井工人未佩戴自救器和人員定位系統識別卡入井;整改措施:由安全礦長督促相關部門對入井工人發放自救器和人員定位系統識別卡。整改責任人:宋發文整改期限:4月9日整改資金:$1000元驗收負責人:趙金友3、13101運輸巷煤倉溜煤眼無安全防護設施;整改措施:由機電礦長負責安排機電隊立即加工,對煤倉口設置防護欄。整改責任人:郭大光整改期限:4月10日整改資金:$2000元驗收負責人:趙金友4、13101采面運輸巷與13201運輸巷交叉口支護不可靠,未按要求采取加強支護的措施(架設抬棚);整改措施:由生產礦長負責安排人員對交叉口架設抬棚。整改責任人:劉志國整改期限:4月10日整改資金:$500元驗收負責人:趙金友5、13101采面回風巷存在一盲巷未處理,13101回風巷上山斷面不夠;整改措施:由安全礦長安排人員對存在盲巷進行封閉,淸挖回風巷里碼放影響斷面的矸石。整改責任人:宋發文整改期限:4月10日整改資金:$2000萬元驗收負責人:趙金友6、13101采面通風系統不穩定,存在老塘回風;整改措施:生產礦長組織掘進隊對13101采煤工作面運輸巷沿老塘掘進上山貫穿13101回風巷補開切眼,使工作面形成規范的U型通風系統。整改責任人:劉志國整改期限:4月15日整改資金:$20000元驗收負責人:趙金友五、整改安全技術措施1、整改領導小組必須對整改方案和措施進行督促落實,必須做到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整改資金,整改時限和應急預案“五到位”,對拒不落實整改指令,消極整改的人員必須從嚴處理。2、各隱患整改負責人為隱患整改項目的安全檢查負責人,對整改項目、整改工程質量、整改按時完成、自查驗收、全權負責。3、整改要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對安全檢查和工程質量情況及本班遺留待處理的問題必須交待清楚,接班的班長接班后必須馬上安排人員及時處理,在確保安全檢查的前提下安排工作,堅持不安全檢查不準作業的工作原則。4、整改人員嚴格執行各工種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每一個工作人員必須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搞好自身的業務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工作,努力完成當班工作任務。5、整改工程質量是安全檢查工作的根本保證,工程質量由班長、當班帶班領導負責對各項工程進行治理檢查驗收,若有不合格的地方必須立即返工整改。6、井口檢身人員必須24小時值班,堅守崗位,主井口、副井口、風井口嚴禁任何閑雜人員逗留,井口20m范圍內嚴禁煙火。7、凡是入井人員參加整改的職工,必須嚴格遵守入井制度,嚴禁帶煙火入井,嚴禁酒后入井,嚴禁穿化纖衣服入井,嚴禁在井下拆開、敲打礦燈。入井工人出井后,必須立即將礦燈交還礦燈房,并做好出井簽字登記。礦燈房在2小時后未收到礦燈,應即時向調度室和礦值班人報告。8、巷道的永久支護距迎頭最大距離不得超過0.4米,嚴禁空幫空頂整改維修作業。9、全礦井下整改工作要確保全礦正常供風、局扇正常運轉。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發現瓦斯超限必須進行立即停電撤人,并采取措施處理。10、對井下沒有局部通風機供風的巷道打好柵欄,并掛好密閉管理牌板,嚴禁人員入內。安全員、瓦檢員每天對柵欄完好情況,瓦斯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調度室值班人員匯報,立即進行處理。11、隱患整改期間必須執行三班24小時礦級領導值班,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抓好工程質量及安全工作管理。12、加強整改期間的停電管理制度。隱患整改期間如需臨時停電整改的工作,必須提前書面報礦安全隱患整改領導小組審批,并經礦調度值班人員、當班值班礦長同意,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停電。停電期間,必須撤出停電區域及回風巷道中一切人員,臨時停風區域必須設置柵欄,掛好警示牌板,嚴禁人員進入。恢復送電時必須由維修電工親自送電,對因停風造成瓦斯聚積的區域,必須由礦瓦斯排放小組進行排放。排放瓦斯時必須嚴格按瓦斯排放措施進行排放,嚴禁“一風吹”。整改期間因其它原因造成礦井停風停電時,必須及時撤出井下所有人員,并嚴格加強井口安全管理,嚴防停電停風期間人員進入井下造成事故。13、隱患整改期間,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必須投入正常運行。井下各地點的瓦斯傳感器必須按要求懸掛,對不符合要求的瓦斯傳感器必須及時進行更換,要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有效。地面安全監控室必須執行三班值班制度,并做好當班的監測監控記錄,及時匯報處理出現的問題。機電部門要做好監測監控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確保監測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轉。14、加強礦井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及安全維護工作。機電部門關閉井下除排水之外的其它動力電源,定期對水泵及其線路、開關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15、礦財務部、供應部必須確保整改資金投入、材料供應及時到位。16、全礦各隱患整改項目完成后,各項目負責人必須隨班長一道進行自查驗收,合格后報礦停建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整改領導組,礦停建安全隱患排查整改驗收合格后,寫出上報資料上報上級監管部門申請驗收。17、其余未盡事項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技術操作規程》中有關規定執行。六、整改資金落實情況整改資金我礦具體由辦公室主任諶勇、施工方負責人負責落實整改各項資金,確保安全整改資金及時到位。七、隱患整改期間應急預案由于存在自然和人為的危險因素,在整改作業過程中發生意外的或人為的直接危及職工人身安全的重大隱患,可能會對職工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因此編制整改應急預案,以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次序進行,保證各種應急措施處于良好備戰狀態,使隱患迅速得到控制并盡可能排除,保護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一)應急指揮系統礦應急指揮部:礦成立以礦長為總指揮,總工程師為副指揮,其他礦領導、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指揮部。指揮部各有關人員在隱患應急工作中的職責:礦長:負責采取相應方案應急指揮,并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安全、生產副礦長:是應急總指揮的第一助手,負責組織應急成員和調集所需的工具、材料并負責應急工作的落實。總工程師:制定應急方案和應急措施,負責落實應急技術工作和提供所需圖紙資料。安全科長:負責隱患應急的全面安全工作。通風科長:根據應急需要調整通風系統,落實隱患應急中“一通三防”的具體工作。機電科長:負責供電范圍內所需的電源和安裝所需的用電設備,根據應急指揮部的決定及時組織和調動運輸設備,提供機電運輸范圍內的圖紙和資料。調度室:負責重大隱患的匯報和處理重大隱患的調度工作,對隱患應急過程進行紀錄。辦公室:負責隱患應急的物資供應和后勤保障工作。應急隊:由有經驗、有技術的職工組成,在指揮部的指導下處理安全隱患。(二)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處理礦井火災事故的主要任務(1)井下值班領導立即沿避災路線組織撤出井下人員;(2)全力搶救遇險人員,并清理巷道堵塞物;(3)視火災性質、發生地點、范圍、災區通風和瓦斯及人力、物力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4)按程序和規范啟動應急預案,統一調度指揮救災,防止事故擴大。2.撲滅井下火災方法(1)直接方法。①用水直接滅火(不能滅電氣和油類火災);②用惰性氣體滅火;③用高倍數泡沫或中倍數泡沫滅火;④用滅火器滅火;⑤用干粉滅火器和滅火手雷滅火;⑥用砂子、巖粉、泥土及其他不燃性材料等直接壓滅火焰;⑦破開和取出燃燒物,然后用水澆滅;⑧用水灌注火區。(2)隔絕方法或綜合方法。當火源點不明確,火區范圍大,難以接近火源;人力或滅火器材不足;直接滅火無效或對人員有危險時,應采用隔絕方法或綜合方法滅火。3.隔絕滅火方法及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封閉所有與火區連通的巷道和裂縫,封閉區越小越好;(2)用防火墻隔絕火焰和發火區,然后進行均壓滅火,同時灌泥漿、河沙、粉煤灰、加速火區熄滅。(3)封閉火區前,必須根據瓦斯、氧氣等氣體的變化來決定通風方法和封閉的程序。(4)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量縮小火區范圍。(5)首先建筑臨時防火墻,然后建永久防火墻。在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時,應設置防爆墻(見表1),在防爆墻的掩護下建造永久防火墻。表1:各類防爆墻的最小厚度井巷斷面(m2)石膏墻沙袋墻水沙充填厚度(m)厚度(m)石膏量(m3)厚度(m)沙袋數量(袋)5.02.2115150057.52.519626005--10143.5以上49以上8640010-15(6)若有多條巷道需要進行封閉時,應先封閉支巷,最后封閉主要巷道。(7)在建筑防火墻時,必須注意下列四點:①密閉防火墻的位置應選擇在圍巖穩定、無斷層、無破碎帶、巷道斷面小的地點,距離巷道交叉點不應小于10m。②進、回風巷道中的全部防火墻應同時建筑。③火區總進風巷道和總回風巷道中的防火墻應開有門孔。④為了防止火區產生可燃性的混合物,可采用以下封閉防火墻的封口方法:首先封閉進風道中的防火墻;進風道和回風道中防火墻同時封閉;進、回風巷道中的防火墻同時封閉時,必須在建造此兩個防火墻時預留門孔。封堵門孔時,必須統一指揮,密切配合,以最少的時間同時封堵。在建造防爆墻時,也應遵守這一程序。(8)火區臨時封閉后,人員應立即撤出危險區,進入檢查或加固密閉時,要在24h后,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9)若在封閉的火區中發生爆炸,破壞了防火墻時,嚴禁派人進入火區查看或恢復已破壞的防火墻,應在較遠的安全地點重新建筑防火墻。4.綜合滅火法及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先隔絕火區,待火源已基本熄滅時,采取控制火區的措施,由專業救護隊打開防火墻進行直接滅火。只有在火區范圍很大且難以接近或缺乏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直接滅火對人員有危險時,才采用此滅火方法。(2)在選擇滅火方法時,指揮員應考慮火災的特點、發生地點、范圍及滅火的人力、物力。一般情況下,應盡可能采用直接滅火。(3)進風井口、井筒、井底車場、主要進風巷道和硐室發生火災時,為搶救井下人員,在進風側人員全部撤離及妥善采取阻止火災蔓延的措施后,組織全礦井反風。也可采取風流短路措施,但必須事先將短路后受影響區域內的人員全部撤出。若對多臺主扇聯合運行的礦井反風時,要做到非事故區域的主扇先反風,事故區域的主扇后反風,壓入式通風的礦井次序正好相反。(4)回風井筒發生火災時,風流方向不應改變。為了防止火勢增大,在以不引起可燃氣體濃度達到爆炸危險為原則的前提下,可酌情減少礦井風量。(5)在采區水平巷道中滅火時,一般保持正常通風,根據爆炸性混合氣體濃度決定增大或減少火區供風量,如火災發生在采面運輸巷道中時,為迅速救出采面礦工或阻止火勢蔓延,可減少采面供風量或進行采面局部反風,使遇險人員自救退出,如采取減少風量救人時,要防止造成災區貧氧和瓦斯積聚。水平巷道中火災要從進風側進行滅火。(6)當發火巷道中充滿大量瓦斯,在不需要救人的情況下,不得派救災人員進入火區地點冒險滅火或探險;充滿大量瓦斯的獨頭巷道,雖已通風,但瓦斯濃度仍然迅速增加時,也不得入內滅火和在獨頭巷道中建造防火墻封閉火區,而要在遠離火區的安全地點建筑防火墻,封閉火區。(7)平巷獨頭巷道工作面發生火災,瓦斯不超過2%時,在通風的情況下用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水等直接滅火。火滅后,必須仔細清查陰燃火點和隱蔽火源,防止復燃引起爆炸。(8)若火災發生在上山獨頭巷道的中部時,不得直接滅火,要在安全地點進行封閉。(9)在整個處理火災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和煤塵,嚴密監測爆炸氣體的變化,定時采集分析氣樣,觀察災區氣體和風流變化。當瓦斯濃度達到2%以上,并繼續增大,有爆炸危險時,必須把全部救災人員立即撤到安全地點,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險。(10)滅火工作必須從火源進風側進行。用水滅火時,水源要充足,避免滅火時產生大量水蒸氣,引起水煤氣爆炸。水流應先向火源外圍噴射,隨著燃燒物溫度的降低而逐步逼向火源中心,同時,必須有充足的風量和暢通的回風道,以防止水煤氣積聚發生爆炸。(11)進風上山或下山巷道發火時,因為著火點就相當于一個抽風機,形成向上的火風壓。因此,在撲滅上下山巷道火災時,必須采取防止火風壓造成風流紊亂和逆轉的措施,以保證救災人員安全。(12)在掘進工作面發生火災時,應在維持局扇正常通風的情況下積極滅火,禁止隨意停止風機運轉,以防瓦斯超限造成爆炸事故。(13)撲滅硐室和機房火災時,應采取如下措施:①火藥庫著火時,應首先將雷管運出,然后將其他爆炸材料運出。如果因高溫人員不能進入時,則應迅速關閉防火門,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②絞車房著火時,應切斷電源、采取直接滅火方法積極滅火,并要采取措施防止燒斷鋼絲繩,造成跑車傷人。(14)撲滅電器火災,必須首先切斷電源。電源無法切斷時,只能使用絕緣滅火器材滅火,不得用水直接滅火。整個處理火災事故過程中,必須保證災區與井下基地、井下基地與地面指揮部之間的通訊聯系暢通。以確保指揮靈活,及時進行協調。井下巷道內空氣溫度超過30℃即為高溫,巷道中空氣溫度達到40℃時,搶救人員進入災區的時間不得超過25min,溫度越高進入災區時間越短。進入井下災區的所有營救工作人員都必須佩帶自救器等合格的防護裝備。(三)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救援預案1.處理爆炸事故的主要任務(1)全力搶救遇險人員;(2)對充滿爆炸煙霧的巷道恢復通風;(3)搶救人員時清理堵塞物;(4)撲滅因爆炸產生的火災(特別是隱蔽火源);(5)按程序和規范啟動應急預案,統一調度指揮救災,防止事故擴大。2.處理爆炸事故及搶救遇險人員的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把握井下情況。首先要對井下災區進行全面分析,弄清遇險人員數量及分布情況。進入災區前必須先遠距離切斷災區電源,防止因產生電火花,發生二次爆炸;進入災區后發現幸存者應立即讓其佩用防護儀器將人救出災區,發現火源(特別是隱蔽火源)要立即撲滅。(2)加強檢查災區內CH4、CO2、CO、O2的濃度,檢查溫度及通風設施情況。(3)穿過支架破壞地區時,要架好臨時支架,保證退路安全。(4)通過支架不好地點時,要逐個順序通過,不要推拉支架。(5)若在井筒、井底車場或石門等無后續瓦斯涌出地點發生爆炸時,救人和恢復通風應同時進行。若通風設施破壞,不能恢復通風時,應全力以赴救人。(6)若在采掘工作面發生爆炸事故時,應同時沿進風側或回風側進入救人。(7)為了搶救人員,排除爆炸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要在查清確無火源的基礎上,盡快恢復通風。如果有害氣體嚴重威脅回風流方向的人員,為了緊急救人,應在保證進風方向人員已安全撤退的情況下,采取區域反風或局部反風。反風后,進入原回風側引導人員撤離災區。(8)當獨頭巷道較長,有害氣體濃度較大,支架損壞嚴重的情況下,在確知災區無火源,同時遇險人員已犧牲時,嚴禁冒險進入,強行救人。要在恢復通風維護好支架后,方可進入搬運遇難人員。(9)在救災過程中,若發生連續爆炸,為搶救遇險人員,必須制定好經事故救援指揮部批準的安全措施。可利用爆炸間隙進入災區,但要掌握爆炸間隙的最短時間。進入災區時,要有專人檢查瓦斯,若瓦斯濃度達到2%并在繼續上升時,要立即退出災區。若災區無人或人員已經犧牲時,嚴禁利用爆炸間隙進入災區,待采取措施,消除爆炸危險后再行進入。若災區因冒頂引起巷道堵塞時,要立即退出,尋找其他巷道進入災區,若遇獨頭巷道,應及時維護好巷道和清理堵塞物。若巷道堵塞嚴重,短時間不能清除時,應恢復通風后再進入。火災引起的爆炸事故或搶救遇險人員有明火存在時,應同時救人滅火,并派專人定時檢查瓦斯,防止瓦斯積聚。(四)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救援預案1.處理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主要任務(1)全力搶救災區人員,防止事故擴大和對充滿瓦斯的巷道進行通風;(2)查清遇險人員數量及其分布情況;(3)掌握通風系統和通風設施破壞情況、突出位置、突出物堆積狀況、巷道堵塞情況、瓦斯濃度和波及范圍;(4)發現火源,必須立即撲滅;(5)按程序和規范啟動應急預案,統一調度指揮救災,防止事故擴大。2.處理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突出事故發生在掘進工作面,應從進風側進入救人。若發現活人,應及時搶救,為其佩用隔絕式自救器或2h氧氣吸呼器,引導出災區。對于被突出煤矸堵在里邊的人員,應首先利用壓風管路、打鉆等辦法輸送新鮮空氣救人,并組織力量清理阻塞物。若不易清除,可開掘繞道,救出人員。(2)發生突出事故,不得停風和反風,防止風流紊亂,擴大災情。若通風系統和通風設施被破壞,則應設置臨時風幛、風門或者安裝局扇、輔扇恢復通風。因突出造成風流逆轉時,要在進風側設置風幛,并及時清理回風側的堵塞物,使風流盡快恢復正常。在恢復突出區通風時,要設法經最短路線,將瓦斯引入回風道。回風流應盡量避開已封閉的火區,必須經過時,要嚴格檢查火區封閉情況。同時,回風井口50m范圍內不得有火源,并設專人站崗監視。(3)發生突出事故要慎重考慮災區是否停電。若停電不會造成井巷被淹時,應遠距離切斷災區電源。若停電后有被水淹的危險時,應加強通風,特別是加強電器設備處的通風,做到送電的設備不停電,停電的設備不送電,防止產生電火花,引起瓦斯爆炸。(4)若瓦斯突出引起火災時,要采取綜合滅火或惰氣滅火措施,積極滅火。若引起回風井口瓦斯燃燒,應采取總進風道隔絕風量的措施將火撲滅。(5)處理突出事故的注意事項:①進入災區前,必須檢查礦燈是否失爆,在災區禁止扭動礦燈開關和燈頭、燈蓋。②在災區必須設專人定時定點用0~100%的甲烷檢測儀檢查瓦斯濃度,并及時向救災指揮部報告。③非救護隊員只能在新鮮風流中工作,同時設立安全崗哨,禁止沒有佩帶隔離式自救器的救災人員進入災區。④當發現突出點有異常情況,可能發生二次突出時,要立即撤出人員。有可能時,要在突出堆積物外面打密集支柱和防護板。⑤恢復突出地點通風時,要設法經最短路線將瓦斯引入總回風道。回風井口附近50m范圍內不得有火源或人員逗留,要設專人監視。⑥事故礦井礦長應向救援指揮部和救護隊詳細介紹和提供礦井生產技術資料及基礎數據、遇險人員確切位置和人數;事故礦井曾經發生過的煤與瓦斯突出情況,包括突出強度、瓦斯噴出或瓦斯涌出量及瓦斯逆流情況,突出物堆積特征等情況。(五)頂板事故救援預案1.處理頂板事故的主要任務(1)全力搶救遇險人員,防止事故擴大和對巷道進行通風;(2)查清遇險人員數量及其分布情況;(3)掌握礦井通風系統和通風設施破壞情況、遇險人員的位置、巷道頂板垮落堵塞情況及影響范圍;(4)按程序和規范啟動應急預案,統一調度指揮救災,防止事故擴大。2.處理頂板事故的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根據冒頂區域頂板特征、冒落高度及范圍、冒落物塊大小、事故前人員分布位置、瓦斯濃度等情況,組織現場有經驗的干部和工人迅速救助遇險人員。若通風系統遭到破壞,應迅速恢復通風,當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威脅到救災人員安全時,應首先排除有害氣體。同時,要安排專人觀察頂板變化,發現頂板出現異常,立即撤出人員。同時,要根據冒頂區周圍頂板及支架情況,加固附近支架。設專人檢查維護退路巷道,一旦有險情,立即撤出前方搶救人員。清除冒頂區煤矸時,必須先支護后出矸,保證退路安全暢通。(2)在搶救人員時,用呼喊、敲擊等方法判定遇險人員位置,與遇險人員保持聯系,鼓勵他們配合搶救工作。對于被堵被埋的人員,應在支護好頂板的情況下,用掘小巷、繞道或通過冒落區上部空間,或清理塌落物接近他們。不論采取哪種方法,都要架好臨時支架。短時間無法接近時,應設法利用壓風管路等供給新鮮空氣、飲料和食物。(3)清理堵塞物時,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傷害遇險人員,遇到大塊矸石、木柱、金屬網、鐵梁、鐵柱等物壓人時,可使用千斤頂、液壓起重器等工具進行搶救。(4)搶救出的受傷人員,應迅速運至安全地點,進行急救包扎,并盡快送醫院治療。對長期困在井下的人員,不要用燈光照射眼睛,飲食要由醫生決定。

篇2:某煤礦隱患整改驗收制度

1、隱患整改驗收人員組成:礦長、副礦長,技術員,大班長,以及特別安排的當班其他值班人員。

2、頂板隱患整改驗收支架支護應做到支架頂梁平直,水平無高差,水平高差超過允許范圍時,責令重新改正,并處以相應罰款。

3、采空區處理應牢固,密閉嚴實,不漏矸,對密閉不嚴實、不牢固情況必須重新進行處理。

4、冒頂處處理驗收時,應根據冒頂情況,看支護上端是否充填嚴實,支架嚴禁前俯后仰,背板、木契構件不齊全。

5、通風設施構筑物建設質量驗收應做到符合相關標準,未達標必須重建,并給予相應處罰。

6、一般隱患整改結束,由當班值班人員進行驗收,重大隱患整改結束,有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整改驗收合格及時進行消號,并填寫隱患整改報告上報上級行業管理部門。

7、對檢查驗收情況不真實,弄虛作假的班組或個人,必須進行重處重罰,責令重新按照要求進行落實整改。

8、隱患檢查驗收工作人員在進行檢查驗收時,必須公平、公正,做到對照標準,從嚴驗收,嚴禁作風漂浮,馬虎了事,檢查驗收有登記臺賬或驗收報告。

9、所有檢查記錄和驗收報告,應按照隱患類別,進行登記超冊規檔管理。

篇3:某煤礦隱患整改制度

1、本制度中所指隱患分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一般隱患指在短期內能夠處理,需要費用相對較少,對安全生產威脅相對較小的隱患;重大隱患是指在短期內無法整改結束,需要大量資金,對安全生產威脅較大隱患。

2、隱患整改之前,隱患檢查或落實整改人員,應根據隱患類別及隱患級別明確相關責任人進行整改。

3、一般頂板隱患整改,如回風巷或運輸巷出現斷梁折柱,進行維修時,必須按照維修安全技術措施規定進行操作,所有維修工作地點嚴禁一人操作。

4、特殊地點頂板隱患進行整改時,必須有專人進行盯哨,嚴格按照措施要求,加強超前支護,確保操作人員工作安全。

5、整改運輸隱患時,提升斜井應在停止運輸時進行,大巷因無法停止工作必須有專人安排運輸次序,避免工作人員造成意外事故。

6、通風隱患整改,必須在正常通風狀態下進行,確需停止供風整改的,必須撤出停風地點工作人員,做好相關處理后進行。

7、瓦斯超限隱患處理時,應撤出其他工作人員,有專人進行指導進行,排出積集瓦斯應避免“一風吹”,嚴格執行瓦斯排放制度。

8、其它隱患整改應遵守各自相關規定,根據隱患整改難易程度,合理安排資金和人員。盡量做到小隱患不過班,大隱患不過夜的處理原則。

9、帶班領導在井下工作時間內,應對隱患整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對出現的違章現象實施處罰,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作業,撤出人員。

10、所有隱患整改實行跟蹤問責,誰簽字整改誰人負責,整改不及時,措施未落實到位,主要追究整改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