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設施操作安全規程
(一)正壓操作
煤氣的操作壓力應不低于500Pa,目的是為防止發生供氣量突然降低造成負壓,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而發生爆炸,操作壓力過高易發生泄漏。
(二)煤氣的供入
1、送煤氣程序必須是先給空氣后給煤氣,嚴禁先給煤氣。當爐膛溫度超過800℃時,可不點火直接送煤氣。
2、送煤氣時不著火或著火后又熄滅,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
3、強制送風的爐子。點火時應先開鼓風機但不送風,待點火送煤氣燃著后,再逐步增大供風量。停煤氣時,應先關閉所有的燒嘴,然后停鼓風機。
(三)停產與開工
1、對停用時間較長的煤氣,應將內部煤氣吹凈,應用蒸汽、氮氣或煙氣為置換介質。
2、吹掃或引氣過程中,煤氣設施周圍40m內嚴禁火源。
3、在停產同蒸汽吹掃煤氣合格后,不應關閉放散管。
4、嚴禁在設備內存在蒸汽時驟然噴水,以免形成真空壓損失設備。
篇2: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安全規定
1、目的?
為加強對煤氣設施操作、檢修作業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控制煤氣泄漏、中毒、著火、爆炸事故,特制訂本規定。?
2?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及煤氣事故搶救等作業活動。煤氣設施操作系指停送煤氣、點火、吹掃置換、抽堵盲板等。?
3?職責?
3.1生產處負責煤氣設施檢修、停送氣作業計劃安排和對內對外統一協調管理,負責煤氣事故應急救援的協調與指揮。?
3.2安全處負責煤氣設施操作檢修的安全監督管理,負責大型檢修(指涉及多部門的作業活動)作業方案、安全措施、動火審批,負責集團級煤氣事故應急預案制訂及煤氣事故處理。?
3.3?各生產單位負責公司分管煤氣主管網、調壓站及所屬煤氣設施的操作、檢修。?煤氣防護站主要職責:辦理《動火許可證》;抽堵盲板作業現場監護;經安全處煤氣防護站審批的所有煤氣設施檢修安全措施現場確認與監督;煤氣事故救護與搶修;爆發試驗;煤氣救護設備維護及呼吸器填充;煤氣主管網的日常檢查維護和吹掃置換和煤氣成份檢測。?
3.4?安全處負責一級動火作業與易燃易爆區域二級動火作業的消防審批及特殊情況下的煤氣設施檢修作業和煤氣事故的消防、保衛、警戒與救護工作。?
3.5?工程處負責煤氣設施的大修和外委施工管理,技改工程部負責新、改、擴建項目煤氣設施的施工管理。?
3.6能源動力處負責煤氣計量儀器儀表的維修及檢修管理。
3.7?煤氣生產單位及煤氣使用單位負責本區域內煤氣設施的檢查、操作、檢修的安全管理及內部管網檢查維護和置換。?
3.8生產、使用、輸送、貯存煤氣及巡查、檢修煤氣設施的單位負責按要求配備煤氣檢測報警和相關救護設備設施。?
3.9供應處負責對煤氣檢測報警設備按要求進行定期校驗。3.10綜合辦公室負責運送煤氣中毒人員到就近的醫院進行醫療救護。
4?工作內容和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實行申報許可制度。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前煤氣設施管屬單位(外委項目由施工單位)應制訂操作、檢修方案,停氣和吹掃方案,送氣置換方案,應急措施。方案應包括組織指揮機構、檢修內容和涉及范圍、檢修程序、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等內容。方案經單位主管領導審批后一同報公司安全、生產、設備等職能部門審批,填寫《煤氣設施操作檢修申報許可證》。審批部門簽發《煤氣設施操作檢修申報許可證》表后,要跟蹤現場監督、檢查、確認,確保方案中規定的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執行落實到位。?
4.1.2煤氣設施動火作業實行動火許可制度。煤氣設施動火作業需按規定等級辦理動火許可證,動火人員應隨身攜帶《動火許可證》備查。嚴格執行“四不動火”,即沒有經批準的動火許可證不動火、現場監護人不在現場不動火、安全措施不落實不動火、應急救援措施不落實不動火。對不符合“四不動火”要求的,作業人員有權拒絕動火。動火證的簽發應在現場確認各項安全、應急措施到位后進行。?
4.1.3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實行作業程序執行確認制。由作業實施單位根據方案擬定的作業程序按執行先后次序填寫《煤氣設施操作檢修作業程序執行確認表》,每完成一道作業程序必須由操作人和監護人或煤氣防護站現場防護員簽名確認,上道作業程序未經確認不得進入下道作業程序。工業爐的停、送氣作業(含點火)按照先停后送做一次完整的作業程序進行確認和填寫確認表。有防護站防護員簽發的《煤氣設施操作檢修作業程序執行確認表》在工作完畢后與對應的《煤氣設施操作檢修申報許可證》、《動火許可證》由煤氣防護站一并存檔,其他由所屬單位安全處存檔,保存期限不低于1年。?
4.1.4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前實施單位作業負責人應召集安全員和參與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并作好記錄,指明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可能導致的后果及應急處理、救援方法,并清點好人數。?
4.1.5?進入煤氣區域從事操作、檢修、巡查及其它工作時必須配戴有效的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從事這些工作時必須兩人以上進行,并互相保持有效
聯絡,指定專人監護,嚴禁單獨進入煤氣區域從事操作、檢修、巡查及其它工作。操作人員應事先辨別風向,并站在自然風的上風側,近距離作業時應安裝風機,煤氣易泄漏和積聚的防爆區域應使用防爆風機。?
4.1.6煤氣設施內部氣體置換是否達到預定要求,應按預定目的,根據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化驗分析或爆發試驗確定,分析樣品應該保留至工作完全結束,并做好記錄。?
4.1.7涉及到高處作業和有限空間作業等危險作業應辦理危險作業審批手續,外單位進入煤氣區域作業應到煤氣設施所屬單位安全部門辦理進場施工手續,審批部門應加強相關方作業安全管理。?
4.1.8?正常生產時氮氣、蒸汽、壓空等能源介質連接管應與煤氣管網有效斷開。?
4.1.9?在煤氣區域工作結束撤離后,由組織單位負責再次清點人數。
4.2煤氣設施操作的安全要求?
4.2.1除有特別規定外,任何煤氣設施均須保持正壓操作,必要時可停產開氮氣保壓,保壓有困難時,應可靠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凈。較長時間停用的工業爐其所屬單位應在停爐后二個班次內對爐前煤氣主管進行插板,可靠切斷煤氣來源。?
4.2.2吹掃和置換煤氣設施內部的煤氣,應用氮氣等惰性氣體作為置換介質。吹掃或引氣過程中,嚴禁在煤氣設施上拴、拉電焊線,煤氣設施周圍40m內嚴禁火源。吹掃前應關閉煤氣水封、壓力表,送煤氣后投入水封、壓力表,操作后應加強檢查確認,防止假水位出現,同時吹掃過程中應確認放散管已打開并能及時將吹掃氣體放散出去,防止煤氣管網憋壓損壞管道和膨脹節等設備設施。?
4.2.3爐子點火時爐內燃燒系統應具有一定的負壓,點火程序必須是先點燃火種后送煤氣,嚴禁先送煤氣后點火。凡送煤氣前已烘爐的爐子,其爐膛溫度超過800℃時,可不點火直接送煤氣,但應嚴密監視其是否燃燒。?
4.2.4送煤氣時熄火或著火后又熄滅,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查清原因,排凈爐內混合氣體后,再按規定程序重新點火。?
4.2.5凡強制送風的爐子,點火時應先開鼓風機但不送風,待點火送煤
氣燃著后,再逐步增大供風量和煤氣量。停煤氣時,應先關閉所有的燒嘴,然后停鼓風機。?
4.2.6煤氣系統的各種塔、器、罐、柜及管道在停產通置換氣吹掃煤氣合格后,不應關閉放散管;開工時,先用置換介質置換空氣合格后,方可送入煤氣,待檢驗煤氣合格后,才能關閉放散管。?
4.2.7送煤氣后,應檢查所有連接部位和隔斷裝置是否泄漏煤氣。
4.2.8各類離心式或軸流式煤氣風機均需采取有效的防喘振措施。除應選用符合工藝要求、性能優良的風機外,還應定期對其動、靜葉片及防喘振系統進行檢查確保處于正常狀態。禁止煤氣風機在啟動、停止、倒機操作及運行中處于或進入喘振工況。?
4.3煤氣設施檢修的安全要求?
4.3.1?煤氣設施檢修時應預先可靠切斷與設施相連的所有風路、電路和氧氣、煤氣、蒸汽、氮氣、噴吹煤粉等管道,除塵器檢修時應先排盡除塵器內瓦斯灰,并將內部煤氣吹掃干凈。長期檢修的煤氣設施必須打開爐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設施內部自然通風。無法切斷或因設計、操作原因不便可靠切斷的,應制訂特別作業方案報主管領導審查,煤氣防護站批準,并報安全處備案,在采取可靠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檢修。
4.3.2進入煤氣設施內部或煤氣泄漏區域工作時,應取空氣樣作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并在作業過程中隨身攜帶煤氣檢測報警儀。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24PPm時,可較長時間工作;一氧化碳含量在5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達到10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0.5小時;達到20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工作人員每次進入設備內部或煤氣泄漏區域的工作時間間隔至少在2小時以上。?
?4.3.3進入煤氣設施內部工作時,安全分析取樣時間不得早于動火或進入塔、管、爐、柜、器內作業前0.5小時,檢修過程中每2小時必須重新取樣分析,工作中斷后恢復工作前0.5小時,要重新分析。取樣要有代表性,當煤氣比重大于空氣時,取中、下部各一氣樣,煤氣比重小于空氣時,取中、上部各一氣樣,管道則取尾端樣,防止出現死角。
4.3.4?打開煤氣加壓機、除塵器和氣柜等煤氣系統設備和管道時,必須采取防止硫化物、焦油等沉積物自燃的措施,管道切口點1m范圍內的沉積物、焊渣要及時清理干凈。?
4.3.5帶煤氣作業如帶煤氣抽堵盲板、帶煤氣接管、更換閥門與儀器儀表、高爐換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險作業,不宜在雷雨天進行(注:不可靠切斷視同為帶煤氣作業);作業時,應有煤氣防護站防護員現場監護;操作人員應備有煤氣檢測儀、空氣呼吸器,并須遵守下列規定:?
4.3.5.1工作場所備有必要的聯系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
4.3.5.2?距工作場所40m內,禁止有火源并應采取防止著火的措施,與工作無關人員要離開作業點40m以外。?
4.3.5.3?應使用不發生火星的工具,如銅制工具、涂有很厚一層潤滑油的鐵工具、絕緣墊、木材等。?
4.3.5.4?距作業點10m以外才可安設投光器,作業現場10m內禁止拔打手機等通訊工具。?4.3.5.5?不得在具有高溫源的爐窯、建構筑物內進行帶煤氣作業,如需作業,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便攜式煤氣、氧氣檢測儀禁止在55℃以上高溫環境中使用。?
4.3.6?在運行中的煤氣設施上動火,設施內煤氣應保持正壓、穩定,壓力不得低于500Pa,動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動火點附近要裝壓力表或與附近儀表室取得聯系。嚴重腐蝕的煤氣設施禁止帶氣動火。?
4.3.7在停氣的煤氣設施上檢修作業,要做到如下要求:?
4.3.7.1?嚴格執行檢修掛牌制度,在控制臺和控制閥門上掛好“正在檢修,禁止操作”警示牌,并由專人管理。?
4.3.7.2?應用氮氣、煙氣等惰性氣體為置換介質吹掃凈煤氣設施內部的煤氣。吹掃或引氣過程中,嚴禁在煤氣設施上拴拉電焊線,煤氣設施周圍40m內嚴禁火源,40m范圍內行車、機動車輛等應停止作業。?
4.3.7.3?用便攜式一氧化碳檢測儀和氧氣檢測儀測定合格,并取空氣樣分析,要求其含氧量接近作業環境空氣中的含氧量(體積比為19.5-23%)。?
4.3.7.4?將煤氣設施內易燃物清掃干凈,確認在動火過程中不會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4.3.7.5?作業過程中應加強通風換氣,必要時強制通風。?
4.3.8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氮氣管道應斷開,所用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V,內部作業人員應與外界隨時保持聯系。?
4.3.9高壓煤氣管道、加壓機或抽氣機前的煤氣設施應定期檢驗壁厚,若壁厚小于安全限度,必須采取措施后,才能繼續使用。?
4.3.10?作業完畢,要認真檢查,無殘留火種以及不可能發生易燃物引燃、自燃等現象后,方準離開作業現場。?
4.3.11?煤氣設施檢修作業原則上應放在白天進行,遇六級以上風力禁止室外煤氣作業,遇大霧、雷雨、冰雪等異常天氣情況禁止大量放散煤氣,禁止在室內放散煤氣。?
4.4煤氣事故的處理與搶救?
4.4.1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氣等事故,應立即報告煤氣防護站、生產處總調度室、安全處、設備處、環保處、保安隊。如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應立即撥打火警電話,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應撥打醫療急救電話。發生事故后應迅速弄清事故現場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嚴防冒險搶救,擴大事故。?
4.4.2搶救事故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
4.4.3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入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必須佩帶空氣呼吸器,嚴禁未戴呼吸器或使用紗布口罩等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進行搶救和搶修。?
4.4.4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向煤氣設施恢復送氣。
4.4.5煤氣泄漏的處理?
4.4.5.1排水器冒煤氣處理:排水器發生冒煤氣故障后,必須由2人以上戴好空氣呼吸器將排水器下水管閥門關閉,查明原因,進行處理,處理排水器冒煤氣故障時周圍嚴禁行人及火源,以免造成煤氣中毒和著火、爆炸事故。?
4.4.5.2管道焊口裂縫漏煤氣處理:對于小裂縫,可頂著管道正壓力直接焊補,對大裂縫應戴好空氣呼吸器,打鐵卡子或停氣置換合格后進行焊補。?
4.4.5.3?閥門芯子漏煤氣處理:戴好空氣呼吸器,將閥門壓蓋螺絲卸開,重新塞上石棉繩后再將螺絲擰緊。
4.4.5.4?管道法蘭漏煤氣處理:戴好空氣呼吸器將螺絲卸開,塞上石棉繩后再將螺絲擰緊。如該法蘭不需保留,可將法蘭焊死。?
4.4.5.5膨脹節漏煤氣處理:膨脹節損壞漏煤氣,可頂正壓用電焊補焊,如不能直接焊,可用保護套將膨脹節包上后再焊補,但保護套上部應設放氣頭。?
4.4.5.6管道腐蝕漏眼冒煤氣處理。戴好空氣呼吸器,用木楔、鉛條等材料將漏處釘上,再用快干膠補好或用鐵板包好后焊補。?
4.4.6煤氣中毒的搶救?
4.4.6.1將中毒者迅速及時地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和異物,并注意保暖。搶救場所應保持清靜、通風,并指派專人維持秩序。?
4.4.6.2中毒輕微者,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職工醫院急救。?
4.4.6.3中毒較重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癥狀,應就地給氧并通知煤氣防護站和職工醫院趕到現場急救。?
4.4.6.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應在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胸外按摩,并使用蘇生器,同時通知煤氣防護站和職工醫院趕到現場搶救。?
4.4.6.5中毒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較遠醫院急救。就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應有醫務人員護送。?
4.4.7煤氣著火事故的處理?
4.4.7.1煤氣設施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入大量氮氣,但設施內煤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嚴禁突然關閉煤氣閘閥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4.4.7.2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氣管道起火可直接關閉閥門滅火。
4.4.7.3煤氣隔斷裝置、壓力表或氮氣接頭,應有專人控制操作。
4.4.8煤氣爆炸事故的處理?發生煤氣爆炸事故后,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迅速將殘余煤氣處理干凈,如因爆炸引起著火的應按煤氣著火事故處理。?
5相關記錄
《煤氣設施操作檢修申報許可證》
《動火許可證》
《煤氣設施操作檢修作業程序執行確認表》
篇3:某煤氣設施操作檢修作業安全規定
1、目的?
為加強對煤氣設施操作、檢修作業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控制煤氣泄漏、中毒、著火、爆炸事故,特制訂本規定。?
2?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及煤氣事故搶救等作業活動。煤氣設施操作系指停送煤氣、點火、吹掃置換、抽堵盲板等。?
3?職責?
3.1生產處負責煤氣設施檢修、停送氣作業計劃安排和對內對外統一協調管理,負責煤氣事故應急救援的協調與指揮。?
3.2安全處負責煤氣設施操作檢修的安全監督管理,負責大型檢修(指涉及多部門的作業活動)作業方案、安全措施、動火審批,負責集團級煤氣事故應急預案制訂及煤氣事故處理。?
3.3?各生產單位負責公司分管煤氣主管網、調壓站及所屬煤氣設施的操作、檢修。?煤氣防護站主要職責:辦理《動火許可證》;抽堵盲板作業現場監護;經安全處煤氣防護站審批的所有煤氣設施檢修安全措施現場確認與監督;煤氣事故救護與搶修;爆發試驗;煤氣救護設備維護及呼吸器填充;煤氣主管網的日常檢查維護和吹掃置換和煤氣成份檢測。?
3.4?安全處負責一級動火作業與易燃易爆區域二級動火作業的消防審批及特殊情況下的煤氣設施檢修作業和煤氣事故的消防、保衛、警戒與救護工作。?
3.5?工程處負責煤氣設施的大修和外委施工管理,技改工程部負責新、改、擴建項目煤氣設施的施工管理。?
3.6能源動力處負責煤氣計量儀器儀表的維修及檢修管理。
3.7?煤氣生產單位及煤氣使用單位負責本區域內煤氣設施的檢查、操作、檢修的安全管理及內部管網檢查維護和置換。?
3.8生產、使用、輸送、貯存煤氣及巡查、檢修煤氣設施的單位負責按要求配備煤氣檢測報警和相關救護設備設施。?
3.9供應處負責對煤氣檢測報警設備按要求進行定期校驗。3.10綜合辦公室負責運送煤氣中毒人員到就近的醫院進行醫療救護。
4?工作內容和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實行申報許可制度。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前煤氣設施管屬單位(外委項目由施工單位)應制訂操作、檢修方案,停氣和吹掃方案,送氣置換方案,應急措施。方案應包括組織指揮機構、檢修內容和涉及范圍、檢修程序、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等內容。方案經單位主管領導審批后一同報公司安全、生產、設備等職能部門審批,填寫《煤氣設施操作檢修申報許可證》。審批部門簽發《煤氣設施操作檢修申報許可證》表后,要跟蹤現場監督、檢查、確認,確保方案中規定的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執行落實到位。?
4.1.2煤氣設施動火作業實行動火許可制度。煤氣設施動火作業需按規定等級辦理動火許可證,動火人員應隨身攜帶《動火許可證》備查。嚴格執行“四不動火”,即沒有經批準的動火許可證不動火、現場監護人不在現場不動火、安全措施不落實不動火、應急救援措施不落實不動火。對不符合“四不動火”要求的,作業人員有權拒絕動火。動火證的簽發應在現場確認各項安全、應急措施到位后進行。?
4.1.3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實行作業程序執行確認制。由作業實施單位根據方案擬定的作業程序按執行先后次序填寫《煤氣設施操作檢修作業程序執行確認表》,每完成一道作業程序必須由操作人和監護人或煤氣防護站現場防護員簽名確認,上道作業程序未經確認不得進入下道作業程序。工業爐的停、送氣作業(含點火)按照先停后送做一次完整的作業程序進行確認和填寫確認表。有防護站防護員簽發的《煤氣設施操作檢修作業程序執行確認表》在工作完畢后與對應的《煤氣設施操作檢修申報許可證》、《動火許可證》由煤氣防護站一并存檔,其他由所屬單位安全處存檔,保存期限不低于1年。?
4.1.4煤氣設施操作檢修前實施單位作業負責人應召集安全員和參與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并作好記錄,指明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可能導致的后果及應急處理、救援方法,并清點好人數。?
4.1.5?進入煤氣區域從事操作、檢修、巡查及其它工作時必須配戴有效的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從事這些工作時必須兩人以上進行,并互相保持有效
聯絡,指定專人監護,嚴禁單獨進入煤氣區域從事操作、檢修、巡查及其它工作。操作人員應事先辨別風向,并站在自然風的上風側,近距離作業時應安裝風機,煤氣易泄漏和積聚的防爆區域應使用防爆風機。?
4.1.6煤氣設施內部氣體置換是否達到預定要求,應按預定目的,根據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化驗分析或爆發試驗確定,分析樣品應該保留至工作完全結束,并做好記錄。?
4.1.7涉及到高處作業和有限空間作業等危險作業應辦理危險作業審批手續,外單位進入煤氣區域作業應到煤氣設施所屬單位安全部門辦理進場施工手續,審批部門應加強相關方作業安全管理。?
4.1.8?正常生產時氮氣、蒸汽、壓空等能源介質連接管應與煤氣管網有效斷開。?
4.1.9?在煤氣區域工作結束撤離后,由組織單位負責再次清點人數。
4.2煤氣設施操作的安全要求?
4.2.1除有特別規定外,任何煤氣設施均須保持正壓操作,必要時可停產開氮氣保壓,保壓有困難時,應可靠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凈。較長時間停用的工業爐其所屬單位應在停爐后二個班次內對爐前煤氣主管進行插板,可靠切斷煤氣來源。?
4.2.2吹掃和置換煤氣設施內部的煤氣,應用氮氣等惰性氣體作為置換介質。吹掃或引氣過程中,嚴禁在煤氣設施上拴、拉電焊線,煤氣設施周圍40m內嚴禁火源。吹掃前應關閉煤氣水封、壓力表,送煤氣后投入水封、壓力表,操作后應加強檢查確認,防止假水位出現,同時吹掃過程中應確認放散管已打開并能及時將吹掃氣體放散出去,防止煤氣管網憋壓損壞管道和膨脹節等設備設施。?
4.2.3爐子點火時爐內燃燒系統應具有一定的負壓,點火程序必須是先點燃火種后送煤氣,嚴禁先送煤氣后點火。凡送煤氣前已烘爐的爐子,其爐膛溫度超過800℃時,可不點火直接送煤氣,但應嚴密監視其是否燃燒。?
4.2.4送煤氣時熄火或著火后又熄滅,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查清原因,排凈爐內混合氣體后,再按規定程序重新點火。?
4.2.5凡強制送風的爐子,點火時應先開鼓風機但不送風,待點火送煤
氣燃著后,再逐步增大供風量和煤氣量。停煤氣時,應先關閉所有的燒嘴,然后停鼓風機。?
4.2.6煤氣系統的各種塔、器、罐、柜及管道在停產通置換氣吹掃煤氣合格后,不應關閉放散管;開工時,先用置換介質置換空氣合格后,方可送入煤氣,待檢驗煤氣合格后,才能關閉放散管。?
4.2.7送煤氣后,應檢查所有連接部位和隔斷裝置是否泄漏煤氣。
4.2.8各類離心式或軸流式煤氣風機均需采取有效的防喘振措施。除應選用符合工藝要求、性能優良的風機外,還應定期對其動、靜葉片及防喘振系統進行檢查確保處于正常狀態。禁止煤氣風機在啟動、停止、倒機操作及運行中處于或進入喘振工況。?
4.3煤氣設施檢修的安全要求?
4.3.1?煤氣設施檢修時應預先可靠切斷與設施相連的所有風路、電路和氧氣、煤氣、蒸汽、氮氣、噴吹煤粉等管道,除塵器檢修時應先排盡除塵器內瓦斯灰,并將內部煤氣吹掃干凈。長期檢修的煤氣設施必須打開爐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設施內部自然通風。無法切斷或因設計、操作原因不便可靠切斷的,應制訂特別作業方案報主管領導審查,煤氣防護站批準,并報安全處備案,在采取可靠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檢修。
4.3.2進入煤氣設施內部或煤氣泄漏區域工作時,應取空氣樣作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并在作業過程中隨身攜帶煤氣檢測報警儀。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24PPm時,可較長時間工作;一氧化碳含量在5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達到10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0.5小時;達到20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工作人員每次進入設備內部或煤氣泄漏區域的工作時間間隔至少在2小時以上。?
4.3.3進入煤氣設施內部工作時,安全分析取樣時間不得早于動火或進入塔、管、爐、柜、器內作業前0.5小時,檢修過程中每2小時必須重新取樣分析,工作中斷后恢復工作前0.5小時,要重新分析。取樣要有代表性,當煤氣比重大于空氣時,取中、下部各一氣樣,煤氣比重小于空氣時,取中、上部各一氣樣,管道則取尾端樣,防止出現死角。
4.3.4?打開煤氣加壓機、除塵器和氣柜等煤氣系統設備和管道時,必須采取防止硫化物、焦油等沉積物自燃的措施,管道切口點1m范圍內的沉積物、焊渣要及時清理干凈。?
4.3.5帶煤氣作業如帶煤氣抽堵盲板、帶煤氣接管、更換閥門與儀器儀表、高爐換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險作業,不宜在雷雨天進行(注:不可靠切斷視同為帶煤氣作業);作業時,應有煤氣防護站防護員現場監護;操作人員應備有煤氣檢測儀、空氣呼吸器,并須遵守下列規定:?
4.3.5.1工作場所備有必要的聯系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
4.3.5.2?距工作場所40m內,禁止有火源并應采取防止著火的措施,與工作無關人員要離開作業點40m以外。?
4.3.5.3?應使用不發生火星的工具,如銅制工具、涂有很厚一層潤滑油的鐵工具、絕緣墊、木材等。?
4.3.5.4?距作業點10m以外才可安設投光器,作業現場10m內禁止拔打手機等通訊工具。?4.3.5.5?不得在具有高溫源的爐窯、建構筑物內進行帶煤氣作業,如需作業,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便攜式煤氣、氧氣檢測儀禁止在55℃以上高溫環境中使用。?
4.3.6?在運行中的煤氣設施上動火,設施內煤氣應保持正壓、穩定,壓力不得低于500Pa,動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動火點附近要裝壓力表或與附近儀表室取得聯系。嚴重腐蝕的煤氣設施禁止帶氣動火。?
4.3.7在停氣的煤氣設施上檢修作業,要做到如下要求:?
4.3.7.1?嚴格執行檢修掛牌制度,在控制臺和控制閥門上掛好“正在檢修,禁止操作”警示牌,并由專人管理。?
4.3.7.2?應用氮氣、煙氣等惰性氣體為置換介質吹掃凈煤氣設施內部的煤氣。吹掃或引氣過程中,嚴禁在煤氣設施上拴拉電焊線,煤氣設施周圍40m內嚴禁火源,40m范圍內行車、機動車輛等應停止作業。?
4.3.7.3?用便攜式一氧化碳檢測儀和氧氣檢測儀測定合格,并取空氣樣分析,要求其含氧量接近作業環境空氣中的含氧量(體積比為19.5—23%)。?
4.3.7.4?將煤氣設施內易燃物清掃干凈,確認在動火過程中不會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4.3.7.5?作業過程中應加強通風換氣,必要時強制通風。?
4.3.8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氮氣管道應斷開,所用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V,內部作業人員應與外界隨時保持聯系。?
4.3.9高壓煤氣管道、加壓機或抽氣機前的煤氣設施應定期檢驗壁厚,若壁厚小于安全限度,必須采取措施后,才能繼續使用。?
4.3.10?作業完畢,要認真檢查,無殘留火種以及不可能發生易燃物引燃、自燃等現象后,方準離開作業現場。?
4.3.11?煤氣設施檢修作業原則上應放在白天進行,遇六級以上風力禁止室外煤氣作業,遇大霧、雷雨、冰雪等異常天氣情況禁止大量放散煤氣,禁止在室內放散煤氣。?
4.4煤氣事故的處理與搶救?
4.4.1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氣等事故,應立即報告煤氣防護站、生產處總調度室、安全處、設備處、環保處、保安隊。如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應立即撥打火警電話,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應撥打醫療急救電話。發生事故后應迅速弄清事故現場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嚴防冒險搶救,擴大事故。?
4.4.2搶救事故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
4.4.3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入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必須佩帶空氣呼吸器,嚴禁未戴呼吸器或使用紗布口罩等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進行搶救和搶修。?
4.4.4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向煤氣設施恢復送氣。
4.4.5煤氣泄漏的處理?
4.4.5.1排水器冒煤氣處理:排水器發生冒煤氣故障后,必須由2人以上戴好空氣呼吸器將排水器下水管閥門關閉,查明原因,進行處理,處理排水器冒煤氣故障時周圍嚴禁行人及火源,以免造成煤氣中毒和著火、爆炸事故。?
4.4.5.2管道焊口裂縫漏煤氣處理:對于小裂縫,可頂著管道正壓力直接焊補,對大裂縫應戴好空氣呼吸器,打鐵卡子或停氣置換合格后進行焊補。?
4.4.5.3?閥門芯子漏煤氣處理:戴好空氣呼吸器,將閥門壓蓋螺絲卸開,重新塞上石棉繩后再將螺絲擰緊。
4.4.5.4?管道法蘭漏煤氣處理:戴好空氣呼吸器將螺絲卸開,塞上石棉繩后再將螺絲擰緊。如該法蘭不需保留,可將法蘭焊死。?
4.4.5.5膨脹節漏煤氣處理:膨脹節損壞漏煤氣,可頂正壓用電焊補焊,如不能直接焊,可用保護套將膨脹節包上后再焊補,但保護套上部應設放氣頭。?
4.4.5.6管道腐蝕漏眼冒煤氣處理。戴好空氣呼吸器,用木楔、鉛條等材料將漏處釘上,再用快干膠補好或用鐵板包好后焊補。?
4.4.6煤氣中毒的搶救?
4.4.6.1將中毒者迅速及時地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和異物,并注意保暖。搶救場所應保持清靜、通風,并指派專人維持秩序。?
4.4.6.2中毒輕微者,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職工醫院急救。?
4.4.6.3中毒較重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癥狀,應就地給氧并通知煤氣防護站和職工醫院趕到現場急救。?
4.4.6.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應在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胸外按摩,并使用蘇生器,同時通知煤氣防護站和職工醫院趕到現場搶救。?
4.4.6.5中毒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較遠醫院急救。就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應有醫務人員護送。?
4.4.7煤氣著火事故的處理?
4.4.7.1煤氣設施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入大量氮氣,但設施內煤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嚴禁突然關閉煤氣閘閥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4.4.7.2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氣管道起火可直接關閉閥門滅火。
4.4.7.3煤氣隔斷裝置、壓力表或氮氣接頭,應有專人控制操作。
4.4.8煤氣爆炸事故的處理?發生煤氣爆炸事故后,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迅速將殘余煤氣處理干凈,如因爆炸引起著火的應按煤氣著火事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