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風井筒電焊氧氣入井安全措施

風井筒電焊氧氣入井安全措施

2024-07-15 閱讀 8626

一、項目概況

根據我礦停產檢修項目安排,副井筒起底改造項目已部分實施,其中1140交叉點至1100底彎道段起底已全部完成,但是由于巷道下行方向右側敷設有兩趟主排水管路及一趟壓風管路過梁高于巷道水平,需要改造。

二、施工組織

?施工時間為2013年6月15日早班。施工單位為機電隊,施工內容包括過梁改造、托架施工。

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施工單位應組織全體施工人員學習安全措施,落實工作任務,確保施工安全。

2、每班施工必須設立專人指揮,并且在1100底彎道及1190底彎道處設立專人警戒,保證施工現場無其他人員逗留。

3、每班作業所需物料必須集中在班前下放到1100底彎道或1140交叉點落平巷道中集中管理,并采取防護措施防止物料下滑。施工過程中一般不得提升,如確需絞車運行,提升時全部施工人員必須進入安全硐躲避。

4、入井的材料一定要綁扎牢固,過長過重的材料,如鋼管等要采用重車裝載。

5、管路施工按照施工一趟,試驗一趟,合格后再進行另一趟管路施工的原則施工,施工單位要合理組織,主排水管拆除前必須完全放水、壓風管路拆除前必須完全泄壓,以保證施工安全,防止出現排水中斷現象發生。

6、在拆除過程前應采用12.5mm鋼絲繩固定三趟管路,保證管路不會自由下落,防止人員碰手碰腳現象發生。

7、管路安裝時,必須在管路兩端設置起吊繩環固定,作為穩定之用,防止管路滑動造成不安全隱患。起吊過程中嚴禁人員從下方通過。

8、起吊過程中現場必須有專人進行指揮協調,其他人員必須服從指揮員的命令,安檢員負責現場安全監督。

9、管路在巷道卸車時,必須保證車輛下方至底彎道無人員工作,卸車時應采用兩臺3T手拉葫蘆卸車。

10、人工抬運管路過程中前后人員要相互觀察,如需休息時必須集體放下,不得有人擅自脫離,造成不安全因素發生。

11、施工中,要對工作現場的環境進行檢查,清楚巷道浮渣、積水,人員站立的位置應清理平坦,特別是在人力抬運重物時一定要確保腳下無雜物,為保證人員在斜巷中能站穩,施工前在巷道中敷設一根棕繩,便于手抓,防止人員摔倒。

12、管路運輸到安裝位置時,應采用棕繩綁扎牢固后固定在巖幫安裝好的管路上,并由專人定時檢查。

13、管路對口時應借助手動葫蘆對口調整管口,管口在組對符合要求時,可對其定位焊接。

主要要求如下:相同管徑對口,應外徑平齊,其對口錯邊量滿足錯口允許偏差不大于1mm,管口符合要求時,可以進行定位焊。焊點應按照管子固長等距離布置、點焊,點焊的電流應大些,以便焊透,焊縫高度不大于壁厚的2/3。定位焊的點數與焊縫的長度要符合DN219焊縫每處長度為20-30mm,點數4處。

14、定位完成正式焊接時,管路使用堆焊方式焊接,焊接時必須保證焊接質量,并采用雙人作業,一人焊接、一人檢查焊縫,各盡其責,杜絕出現假焊、沙眼。

管道焊接方法及質量要求:管道焊接分三層焊接。主要要求如下:一層,根層焊接必須均勻焊透,不許燒穿,遮蓋層焊接不許咬邊,一層采用φ3.2焊條,焊接電流為110-120A;二層,填充層采用φ4.0焊條,焊接電流為120-130A,每層焊縫厚度為焊條直徑的0.8-1.2倍,最后采用加層焊接。

焊接過程中不許在焊件的非焊接表面引弧,鋼管焊接時應按管中心線分半焊接,防止受熱集中而產生內應力,每層焊完之后,應用鋼刷、刨錘,將焊渣、藥皮清除干凈,并進行外觀檢查,發現缺陷,必須鏟除重焊,不合格的焊接部件,應進行補焊,同一部位焊縫的返修次數不宜超過兩次。

15、焊縫表面應完整,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并與母材圓滑過渡,焊縫寬度適當,焊接表面裂紋,表面氣孔,表面夾渣,溶合性飛濺,必須返修,焊縫咬邊長度不得大于0.5mm,焊縫表面高度大于等于5mm為宜,焊縫表面凹陷不能低2mm,表面并與母材圓滑過渡。

16、管路焊接時必須執行《氧氣、電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的規定。入井前對氧氣瓶、乙炔瓶進行檢查、必須保證無漏氣現象,裝運過程中不得撞擊,運到作業地點后,氧氣、乙炔瓶必須固定牢固,并保持10米以上的安全距離。由調度室派專職瓦斯檢員對作業現場有害氣體濃度進行檢測。其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否則必須停止作業處理,電焊氧氣存在危險,現場專職瓦檢員、安檢員、施工負責人必須堅守崗位,保證安全,發現問題必須現停止作業,熄滅火源,追查處理,不放過任何隱患。焊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清理干凈作業地點周圍20米范圍內的浮煤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同時灑水保持工作點潮濕。

作業前,接灑水管路到作業地點再灑水降塵。同時必須準備兩臺滅火器。作業結束后,由現場施工負責人組織對現場再次灑水,并等待30分鐘,確認安全后方可撤人。

在施焊過程中,當電焊機發生故障而需要檢查時,須切斷電源,禁止在通電情況下用手觸及電焊機的任何部位,以免發生事故。

17、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通水試驗,試驗壓力以2.5MP為準,通水后進行全面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安裝中存在的各種故障,特別是對管口焊縫要進行重點檢查,通水試驗2小時,確認安全后啟動主排水泵進行運行試驗。

18、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篇2:柴油設施入井安全措施

為力確保井下使用柴油機設施安全,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對井下使用柴油機做到專人管理,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對柴油機入井制訂以下安全措施.

一、做到文明施工,搞好質量標準化化,水管、油管碼放整齊。

二、對柴油機傳動部位,做好安全保護設施,加裝護欄,以免傷人。

三、柴油機必須固定專用支架上,其運輸時不得人貨混裝。

四、入井前必須認真檢查各部位螺栓,特別是進氣接口處,不得有松動現象。

五、每班作業不得超過5小時,確保柴油機溫度不超過200℃。

六、柴油機自備8kg滅火器一臺,沙箱一個.

七、每班配一個專業操作人員看管.

上述措施未盡事宜,按礦有關規定執行.

榆林市遠航建筑有限公司

2007年7月9日

篇3:移動變壓器入井安全技術措施

一、情況說明本文來自防ww.91e*.com

現我項目部將采用移變高防饋電定于2011年10月7日入井,為保證設備能夠安全運抵現場和保證安裝期間的安全及工程質量,特制定本措施,望相關人員遵照執行。

二、施工方案及工作量

1)下井前,對全員進行措施貫徹學習并簽字備案。

2)由機電人員負責檢修移變及高防,確保設備完好。

3)運輸隊及機電人員準備好設備入井所用工器具。

4)工作量:高壓永磁性開關2臺,由主井變壓器供電,移動變壓器1臺,由高防供電,400饋電開關3臺。

5)安檢人員負責現場安全監督。

三、入井前的準備工作

1)變壓器及低壓開關檢修要求。

1)各設備安裝前必須按照完好標準進行檢修,要求各防爆面必須合格摸防爆油,各機構靈活可靠,無刮卡現象,接觸良好;各設備接地必須可靠。

2)消除巡視中發現的缺陷,如設備底座是否開焊斷裂輪子軌距與實際軌距是否相符。

3)清掃各接線柱和外殼,檢查各部螺紋有無松動。

4)對各設備進行絕緣遙測。

5)試運行正常裝車入井。

2電纜試驗要求:

1)試驗用具:1000V2500V搖表

2)試驗方法:用搖表對每根電纜進行絕緣電阻搖測;

3安裝使用工具:手拉葫蘆,鋼絲繩頭,梯子,道木,道軌等。

4所有入井用供電設備及電纜必須經機械化實驗和機運科驗收,并出合格證后方可入井。

四入井步驟

1)要提前將設備停靠在車場,并檢查移變自帶車輪是否靈活完好。

2)詳細檢查巷道中有無影響安全提升的安全隱患。

3)鉤頭與移變連接時,鉤頭直接插入移變連接孔處,必須保證不能自行脫落,并將保險繩用插銷固定住。

4)專人指揮入井,專人打點,提前與車房聯系,測試手持式打點器是否靈活可靠。打點人員必須接近信號電纜,手不離按鈕。

5)通過二部皮帶機頭,水箱前應停車,與車房聯系,慢車通過,發現碰刮立即停止,處理后方可繼續通過。

6)在變坡點變換車道時,檢查道岔,應減速通過。

7)在過聯絡巷,進入變電所時,應提前把起吊點掛好,用10T手拉葫蘆起吊移變,起吊時,應設專人提前檢查索具,及吊點。確保設備及人員安全。

8)所有設備進入變電硐室后,安裝完畢并進行質量檢查。

五安裝措施

1)施工前必須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措施貫徹學習簽字存檔。并熟悉施工各個步驟及安全注意事項。明確工作內容要合理分工,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2)對捆綁所用繩頭鎖具等使用前進行檢查,具有五倍以上的安全系數確保安全可靠。

3)入井由專人負責指揮,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制止。

4)行車過程中移變兩側、下部嚴禁站人。

5)行駛中,信號工必須精力集中手不離按鈕,貼近通訊電纜。

6)車房人員必須堅持雙人雙崗,監護司機必須時刻觀察信號。觀察絞車電阻是否過熱。

7)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