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瓦斯泵站停泵安全技術措施

瓦斯泵站停泵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3876

一、概述

瓦斯抽放泵站準備檢修1號、2號瓦斯抽放泵,為保證停泵期間的保證安全施工,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停泵時間:2013年12月3日(時分至時分)

三、工作分配

為保證檢修工作的順利進行,將檢修期間的任務安排如下:

1、抽采區負責抽放泵的停泵、啟泵及期間的氣體檢查工作。

2、通風區負責在檢修期間瓦斯監測報警儀的停、開工作。

3、調度室負責抽放泵站停泵、開泵期間的協調工作。

4、安監科負責抽放泵站停泵、檢修、啟泵期間的安全監督工作。

5、機電科負責瓦斯抽放泵的檢修工作。

四、安全措施

(一)停泵

1、相關人員進入泵站時嚴禁攜帶煙火、易燃易爆物品,抽放泵站司機對進入泵站人員嚴格按照檢身制度進行檢身。

2、相關人員到達地面泵站后應向礦調度、通風調度匯報人員到位情況,等待命令,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進入抽放泵站。

3、在停泵前10分鐘,關閉泵站進氣管蝶閥,打開配空閥門、循環閥門,使抽放泵空轉運行,排放泵站內管道及抽放泵內的瓦斯,經檢查抽放管內瓦斯濃度將至0.5%以下時方可停瓦斯抽放泵。

4、接到開始停泵命令后,操作電氣系統,進行停電。停電后必須把所有開關打到零位,封鎖把手,在開關上吊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示牌。

5、抽放泵停止運轉后,按照規定將管路上放水器的水放完。

6、所有準備工作做完后由機電科相關人員對瓦斯抽放泵進行正常檢修。

(二)檢修

1、在對軸承熱處理前,確保動火現場消防器材完好、適用。

2、對軸承熱處理之前,確保周圍可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面隔離。

3、對軸承熱處理之前,認真檢查加熱設備本身安全,罐內氣體符合規定。

4、在熱處理過程中,所有工作人員穿好勞保用品,防止熱處理時的高溫對人員造成危害。

5、熱處理過程中,通風科在場人員每隔半小時檢查熱處理現場的瓦斯濃度,當濃度超過0.5%時,立即停止作業,等濃度將到0.5%下時,再開始作業。

6、熱處理結束后,應對動火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將處理完成的軸承裝回原處。

7、熱處理整個過程中,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安監科負責整個過程的安全監護工作。

8、施工人員應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情況下盡可能快的完成任務,盡量縮短瓦斯泵的停泵時間。

(三)啟泵

1、啟泵前應檢查抽放泵進氣、出氣閥門、循環閥門、配空閥,確保所有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2、啟泵前用手轉動泵輪1-2周,確保泵內無障礙物。

3、所有檢查工作做完后,準備啟泵。

4、接到啟泵命令后,打開相應抽放泵的進、出氣蝶閥。先啟動抽放泵的供水系統,待抽放泵盤根開始出水,啟動抽放泵。

5、在無負荷狀態下啟動,核實旋轉方向,開啟抽放泵,緩慢打開進氣蝶閥,逐漸關閉循環閥門。

6、抽放泵啟動后,應及時觀測抽放負壓、壓差、瓦斯濃度、軸承溫度、供水水壓、電氣參數等,并做好記錄。

7、待瓦斯抽放泵運行正常后匯報礦調度與通風調度,及時恢復瓦斯監測報警儀。

8、其他方面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篇2:排放瓦斯管理措施

一、礦井停電后,主扇排放礦井內瓦斯的規定:

1、總回風巷及采掘回風巷中CH4不得超過0.75%。

2、回采工作面的工作有人員應迅速撤到進風流巷道中。

3、用局扇供風的掘進巷道人員,撤到總進風大巷內。

4、瓦斯員應隨時檢查有人員地點的瓦斯的地點的瓦斯及二氧化碳含量,按《規程》要求把人員撤到安全地帶。

5、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遵守《規程》153條及146條中關于瓦斯濃度的規定。

二、局扇排放巷道內積存瓦斯的規定:

1、局扇和啟動開關必須防爆,應放在進風巷道,距回風巷不得小于10米,進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

2、風筒應用密閉性能好的膠質風筒,接口要嚴密,應架設在巷道的頂部。

3、回風巷的斷面應滿足通風要求,巷道內不得有阻礙物,應經常清理,暢通無阻。

4、控制風流:排出的風流面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CH4和CO2不得超過1.5%,瓦斯流經回風系統內必須停電撤人。

三、排放串聯通風地區的瓦斯局扇啟動程序:

1、檢查該地區的瓦斯含量,不得超過《規程》中規定的數據。

2、先啟動在進風流中的局扇,使新鮮風流送往串聯的局扇地點,30分鐘后,檢查瓦斯不超過《規定》規定后,再依次啟動串聯的局扇。

四、排放臨時停工區的瓦斯的技術措施:

1、臨時停工的地區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進入。

2、臨時停工區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二氧化碳的濃度不得超過0.5%。

3、其它有害氣體濃度不得超過《規程》第106條規定。

4、嚴禁在停工區域在瓦斯超限的區域進行機電、回收等作業。

5、在排放瓦斯中,使用的局扇供風地點的電氣設備,必須裝有風電閉鎖、瓦斯電才鎖裝置。

篇3:瓦斯超限斷電試驗安全措施范例

為保證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六十二條:“每7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功能進行測試”的要求,結合礦井實際決定每周日下午進行風電、瓦斯電斷電試驗,為了保證試驗正常進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一.對測試人員的要求:

1.測試人員必須熟悉掌握煤礦安全監控設備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和接線方法。

2.測試人員必須經過相關部門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取得監測監控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執證上崗作業。

3.測試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測試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有關規定操作。

二.甲烷超限斷電試驗相關事項

1.試驗時間:根據我礦生產實際,風電、瓦斯電閉鎖實驗定于每周日下午進行。

2.試驗地點:井下瓦斯傳感器懸掛地點。

3.參加實驗人員:通風科、監測監控維修人員、各區隊當班電工。

4.每周日下午,機電工漏電試驗后,由通風科組織開始進行瓦斯電、風電閉鎖實驗。

5.試驗前,必須向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匯報,征得同意后方準進行。

6.每次試驗前,由通風科負責安排人員在調度指揮中心觀察各饋電開關的狀態,并做好記錄。

7.進行風電、瓦斯電閉鎖試驗時,通風系統、供電系統必須正常,設備必須完好且性能可靠。

8.各工作面電工必須在試驗期間認真觀察每次試驗時被控開關是否能正常閉鎖,并及時恢復供電,以免影響下一個試驗點的閉鎖實驗,在本工作面全部試驗完成且試驗結果正常的情況下,方可離開。

9.風電、瓦斯電閉鎖試驗期間,嚴禁放炮。

10.每個工作面試驗完成后,現場實驗人員應立即恢復該工作面的正常供風、供電,待供風供電正常后,方可進行下一地點的試驗。

11.監測監控維修人員升井后必須做好試驗記錄,并存檔備查。

12.對風電、瓦斯電閉鎖不起作用的,參加試驗人員必須立即查找原因進行處理,處理期間嚴禁該工作面進行生產,處理完畢且重新試驗正常后,方準恢復生產。

13.新開工的工作面必須首先完善風電、瓦斯電閉鎖且經過試驗確保閉鎖靈敏可靠后,方準進行施工作業。

三.甲烷超限斷電試驗安全措施

1.測試人員下井時必須按規定攜帶便攜式甲烷自動檢測報警儀。

2.測試人員在巷道內行走及時和在迎頭做試驗時,要嚴格遵守相關安全規章制度。

3.測試前,測試人員要仔細檢查周圍巷道的支護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測試工作。

4.在工作過程中,如甲烷傳感器懸掛位置較高、巷道坡度較大時,施工單位應安排人員積極配合測試人員,以保證人員的安全。

5.在測試工作地點如發現甲烷傳感器吊掛位置不符合規定要求、傳感器積塵多或監控、通訊電纜不符合標準,測試人員應與跟班電工進行整改。

登封市向陽煤業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