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瓦斯治理安全技術措施

瓦斯治理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3279

為防止“一通三防”事故的發生,保證我礦生產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通風科特制訂防治瓦斯安全技術措施。一、礦井煤層概況根據煤礦生產地質報告資料可知,小甘溝煤礦礦區范圍內共有可采煤層6層,煤層編號自下而上分別為:B1、B2-1、B2-2、B3、B3上和B4煤層。可采厚度平均為4米左右。其中B1煤層為特厚煤層,厚度8.05米,煤層賦存穩定;B2-1煤層為厚煤層,厚度4.83米,為穩定煤層;B2-2煤層厚為1.73米;B3煤層厚3.8米,全區可采。B3上煤層厚度為0.87米,在礦區范圍內局部可采;B4煤層平均厚度4.96米,全區可采。煤礦各煤層的物理性質基本相同,外觀為黑色,條痕黑褐色,瀝青光澤,斷口為貝殼狀—梯形,節理不發育,煤多呈條帶狀結構,致密塊狀構造。根據煤礦生產地質報告資料顯示,煤層煤質:水分平均為0.86%;灰分為18.26%;揮發分平均31.08%;通過煤層爆炸性測試可知,本煤礦各煤層的煤塵均具有爆炸危險性。煤層屬于自燃煤層。根據地質隊對小甘溝煤礦所做的生產地質報告資料和2011年瓦斯等級鑒定報告可知,本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為5.68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2.09m3/噸,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為4.08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1.5m3/噸。根據低瓦斯鑒定依據,小于10m3/噸,屬于低級瓦斯礦井。礦井主運輸斜井布置于井田的西邊界,傾角19.5度,斜長256米,該主斜井為提升井,兼做礦井主要進風巷。副井布置于礦區南部邊界,傾角12度,斜長700米,井筒斷面特征見下表,該副斜井為提升運料斜井,兼做礦井主要進風巷。回風井布置于井田的西南邊界,傾角21度,斜長76米,井筒斷面特征見下表。風井安設有完善的通風構筑物,配備有兩臺FBCDZ-8-N0.24/2×220型對旋軸流式通風機,一臺工作,一臺作為備用,最大供風量為7800m3/min。、通風方式:本礦井通風系統為中央并列式通風,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風礦井布置有一個綜采工作面,該工作面新鮮風流經副井由軌道上山進入工作面軌道順槽、綜采工作面后,由皮帶順槽回風。、井下通風設施及構筑物布置礦井通風設施有:風門、調節風門、測風站、風井防爆門等。井下掘進工作面均設有局部扇風機,在回風(運輸)巷、運輸(回風)順槽設有測風站,風門及其他通風設施。具體的布置情況見《礦井通風系統圖》。初選通風機根據以上計算參數,選擇2臺FBCDZ-8-N0.24/2×220型對旋軸流式通風機。該風機具有結構緊湊,效率高,節能效果顯著、嗓聲低,反風性能好等特點。FBCDZN0.24/2×220型對旋軸流式通風機型風機技術特征如下:(1)供風量18m3/s—95m3/s;(2)風壓為172-2180Pa;(3)配用電機型號為:YBF2-315M-8,功率220KW,電壓380/660V。(4)風機配套剎車裝置,便于迅速反風,5分鐘即可完成反風程序,反風量超過正常使用風量的60%以上。6、礦井設計風量:礦井總風量為Q礦井=1849m3/min。井下各用風點具體風量分配如下:1、采煤工作面:693m3/min2、三區段1上山:46m3/min3、三區段4上山:33m3/min?4、三區段8上山:38m3/min5、三區段絞車硐室:61m3/min6、二區段材料硐室:64m3/min7、管子道上山:36m3/min8、皮帶上山巷:108m3/min9、掘進工作面:462m3/min1)主斜井:432m3/min(皮帶運輸)2)副斜井:937m3/min(單軌道運輸)風速校核:當風量分配到各巷道用風點時,必須對各個巷道的風速進行校核,本設計風量分配后,井下各地點的風速經驗算均符合要求。具體情況見下表:井巷名稱風速(m/s)《煤礦安全規程》允許風量最低最高主斜井0.550.258副井1.370.258三區段進風巷1.180.254二區段綜采面1.780.254下分層掘進面0.760.254三區段回風巷1.310.258礦井總回風2.180.258三、瓦斯治理方案方案一:加強氣體檢查監測(一)加強人工檢測,加強瓦斯管理(1)瓦檢員嚴格執行礦井有害氣體檢查制度,加強綜采工作面下端頭氣體檢查。(2)瓦斯檢查員在井下指定地點交接班,并有記錄可查;無空班漏檢,無虛報瓦斯含量,監管好各作業地點的各種傳感器(CH4、CO、溫度、風流傳感器及風機開停傳感器)(3)每次檢查結果必須記入瓦斯檢查班報手冊和檢查地點的記錄牌上。瓦斯檢查應做到井下記錄牌、檢查手冊、瓦斯臺帳三對口。堅持一班三次向調度室匯報氣體濃度。(4)瓦斯日報每日必須上報礦長、總工程師審閱。(5)井下氣體如果有超限,立即上報調度室。(6)綜采工作面下端頭氣體超限,可在工作面懸掛風帳進行處理。做好風帳的日常管理。(7)工作面如需氧焊、電焊,需辦理動火審批,瓦檢員要檢查動火地點濃度,瓦斯濃度不超過0.5%方可動火。(8)工作面因切頂需打眼放炮,堅持“一炮三檢”“三人連鎖制度”。(9)加強瓦斯管理,嚴禁井下使用明火。(10)臨時停風地點,要立即斷電撤人,設置柵欄、警示標志。(二)氣體安全監測監控1、傳感器標校(1)甲烷及一氧化碳傳感器標校工作由調度室安全監測工負責。(2)甲烷傳感器每7天標校1次,一氧化碳傳感器每月標校一次。(3)傳感器標校使用的氣樣應為標準氣樣,且經檢驗合格。具有檢驗合格證。(4)日常標校采用現場標校,傳感器每月升井調校一次。(5)標校時氣樣流量應控制在250m/s左右。(6)標校過程中注意觀察傳感器變化是否正常。(7)標校完成后,應有詳細的記錄。2、氣體監測監控(1)監控室時刻注意監控系統的運行及安全監控情況,并做好日常運行記錄。(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對當班監控系統的運行情況必須向下一班交待清楚。(3)未經主管領導批準,不準擅自停機,保證24小時監控系統正常運行。監控系統如發生故障,要及時匯報主管領導。(4)安全監控系統報警后必須及時向井下查明原因,下令停止一切工作,立即處理,并向當日值班領導匯報。(三)加強束管監測1、每日對下端頭束管監測進行抽樣分析。2、對架間的瓦斯含量進行人工采集氣樣分析。3、每日分析數據上報技術負責人簽字審批。4、監測點出現指標氣體氣體或檢測氣體濃度超標等情況立即上報相關領導。方案二:合理通風系統1、調整綜采工作面風量,將聚集的瓦斯稀釋。現將礦井總風量調至:2076m3/min。副斜井:1716m3/min主斜井:360m3/min綜采工作面:928m3/min2、在瓦斯聚集地區懸掛風帳,采用風帳引流法將瓦斯稀釋。3、采煤工作面后部刮板輸送機必須在走架的過程中啟動,將后溜的煤拉空,在支架后部形成風路系統,使聚集在下端頭的瓦斯稀釋。5、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工作面盡快推過地面山溝,采用放頂煤開采技術,使包含在煤層中的瓦斯隨著頂煤的垮落帶出采空區,在工作面風流中稀釋。為防止采煤工作面下端頭瓦斯積聚,加強采煤工作面瓦斯管理,應采用方案一、方案二同時執行。

篇2:礦井瓦斯治理安全措施

說明:為了進一步搞好瓦斯治理工作,防止發生瓦斯事故,現編制如下安全措施,望有關單位人員嚴格執行。

一、瓦斯檢查人員配備

(一)瓦斯檢查人員要選擇責任心強,從事井下采掘工作不少于1年,并經專門培訓和實測氣體、考試合格的人員持證上崗。

(二)各采掘工作面要配備盯頭盯面的專職瓦斯檢查員,每班檢查次數不少于4次,間隔時間為2小時,檢查時間要均衡。

二、瓦斯檢查點的設置原則及檢查標準

(一)礦井必須建立瓦斯、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氣體檢查制度。瓦斯檢查點的設置應由通修隊技術員編制后報通防部審查后,由礦總工程師確定,列入每月的作業計劃中,檢查點的增加由值班隊長負責安排,檢查點的減少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方能執行。

(二)瓦斯檢查點的設置原則:礦井總回風道、一翼回風道、采區回風道,回風流中的機電硐室和可能涌出或可能積聚瓦斯、二氧化碳的峒室和巷道等,其檢查地點的設置、檢查次數、檢查周期、檢查方式由礦總工程師按有關規定確定并實施。

(三)瓦斯檢查牌板的位置。采煤工作面瓦斯牌應設在距工作面煤壁20m內的回風巷道中,回風流瓦斯牌應設在距工作面回風出口以里10~15m處;掘進工作面應設置在距迎頭50m以內的巷道中,回風流瓦斯牌應設在距工作面回風出口以里10~15m處;硐室設置在調節風門處;回風道設在測風站內;其它地點設置在有人工作的位置;并懸掛于頂幫完好、無滴水的醒目地點,書寫要清晰、準確。

(四)瓦斯檢查嚴格執行“三簽字”制度(瓦斯員、班組長、放炮員)和“三對口”制度(瓦斯檢查員手冊、記錄牌板和瓦斯日報表)。

(五)嚴格執行井下交接班制度,執行盯頭盯面瓦斯檢查的在本頭面瓦斯牌處交接班,并有記錄可查。

(六)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三級信號三保險”、放炮停電、撤人、遠距離放炮等制度。

(七)瓦斯檢查員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發現問題立即匯報值班隊長和調度室。

(八)采掘工作面瓦斯檢查員必須每班測定一次炮眼內的瓦斯含量,以便掌握前進方向煤巖層中的瓦斯變化情況。

三、瓦斯抽放管理

(一)采煤工作面(本煤層抽)

采煤工作面采用預抽,包括平行鉆孔抽放、交叉孔抽放、網格抽放等);開采期間采用邊采邊抽、高位抽放、交叉鉆孔、網格抽放和上隅角抽放等。

預抽:在掘進期間,利用掘進間隙時間及時施工工作面抽放孔,及時連孔抽放,既減少了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又增加了回采工作面預抽時間。方法一:回風順槽和運輸順槽每隔40m布置一個鉆場,鉆場規格4.8m×寬4.2m×高2.7m,,每個鉆場分別布置抽放孔14-21個,鉆孔直徑75mm,鉆孔沿兩順槽對向平行距離按80m布置,終孔間距5m。方法二:順層平行抽放,鉆孔傾角按煤層傾角,方位垂直順槽走向布置在煤層中部,鉆孔間距1.5m,鉆孔深度80m布置。

(二)m11、m9煤掘進工作面抽放

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采用正前預抽(預排)、巷幫預抽及邊掘邊抽。

1、掘進工作面采用正前預抽(預排),打防突措施孔。

2、掘進工作面巷幫預抽、邊掘邊抽鉆孔布置:回風順槽和運輸順槽分別左右交叉布置鉆場:規格長4.8m×寬4.2m×高2.7m,鉆場內鉆孔呈半扇形布置,每個鉆場布置2~3排14~21個抽放鉆孔,鉆孔間距(中-中)不得小于500mm,鉆孔終孔深度為60~80米,控制巷幫各15m。每次打鉆由通防部設計鉆孔參數。

3、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效果檢驗孔兼瓦斯排放鉆孔布置:在迎頭利用防突鉆機或者風煤鉆打3個孔深10m的鉆孔,1個鉆孔位于煤巷掘進工作面中部,平行巷道掘進方向,其它鉆孔的終孔點位于巷道輪廓線外8m處。

(三)上鄰近層九煤預抽孔

為解決m11工作面采空區瓦斯涌出量大,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風道瓦斯偏高現象。①施工專用瓦斯抽放巷,對m9煤預抽,鉆場布置:垂直于巷道掘進方向在巷道兩側每隔20m~40m(根據地質條件及上一個鉆場打鉆情況確定)開一個鉆場,鉆場錯開布置,鉆場為錨網噴支護,鉆場規格長4.8m×寬4.2m×高2.7m。每個鉆場布置14-21個抽放孔,鉆孔直徑75mm,按2-3排布置,每排7個孔,每個鉆場控制前方60-80m,鉆孔最深平面距離120m,終孔間距13.5m;九煤回風順槽方向控制平面30m,布置3個孔。

(四)采空區抽放

1、九煤密閉墻抽(鄰近層)

密閉墻構筑標準:距回風巷道小于4m頂板堅固巖(煤)層處,兩道密閉墻(磚或石料)中間填充砂或黃土,密閉墻四周要掏槽,密閉墻厚度不小于1m,四周掏槽深度不小于0.3m,兩道密閉墻間距為10~15m,抽放管插入密閉墻后進入頂板抽放巷12~15m,密閉上還要設置注砂(泥漿)管和采氣測溫的觀測管,密閉要經常觀測和維護,發現漏氣要及時堵漏或在原密閉外再筑一道密閉。

2、待工作面形成時采空區及工作面上隅角抽

在m11號煤層開采時,必須進行了上鄰近層瓦斯抽放,在此過程中鄰近層部分瓦斯將涌向采空區。因此,m11號煤層還需進行采空區瓦斯抽放。對采區工作面采空區抽放采用埋管法抽放采空區瓦斯,對已采完封閉的采空區采用密閉法抽放采空區瓦斯。

同時,為抓好今后工作面后部老空區瓦斯抽放治理工作。如111102工作面試生產后,為防止后部老空區初次來壓時上臨近層m9煤大量瓦斯涌入采空區(本煤層抽放后考慮總體瓦斯涌入量不會太大),一是提前從111102瓦斯抽放巷向回風順槽(工作面上隅角處)施工抽放鉆孔,鉆孔終孔位置在工作面上隅角6-9m處,埋管抽放采空區瓦斯;二是抓好工作面切眼鉆孔施工工作。向工作面推進前方、工作面后部和上部施工鉆孔,上部鉆孔主要攔截m9煤層瓦斯,控制范圍6-9m,后部鉆孔控制范圍30m。三是在工作面回風順槽推進方面每隔40m向上部(工作面推進隅角處)施工3個鉆孔,控制范圍6-9m,主要攔截和抽放m9煤和后部老空區瓦斯。

四、瓦斯抽放設施管理及抽放要求

(一)抽放瓦斯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地面泵房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并必須有防雷電裝置。其距進風井口和主要建筑物不得小于50m,并用柵欄或圍墻保護。

2、地面泵房和泵房周圍20m范圍內,禁止堆積易燃物和有明火。

3、抽放瓦斯泵及其附屬設備,至少應有1套備用。

4、地面泵房內電氣設備、照明和其它電氣儀表都應采用礦用防爆型;否則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5、泵房必須有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和檢測管道瓦斯濃度、流量、壓力等參數的儀表或自動監測系統。

6、干式抽放瓦斯泵吸氣側管路系統中,必須裝設有防回火、防回氣和防爆作用的安全裝置,并定期檢查,保持性能良好。抽放瓦斯泵站放空管的高度應超過泵房房頂3m。

7、泵房必須有專人值班,經常檢測各參數,做好記錄。當抽放瓦斯泵停止運轉時,必須立即向調度室報告。如果利用瓦斯,在瓦斯泵停止運轉后和恢復運轉前,必須通知使用瓦斯的單位,取得同意后,方可供應瓦斯。

(二)設置井下臨時抽放瓦斯泵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臨時抽放瓦斯泵站應安設在抽放瓦斯地點附近的新鮮風流中。

2、抽出的瓦斯可引排到地面、總回風巷、一翼回風巷或分區回風巷,但必須保證稀釋后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限。在建有地面永久抽放系統的礦井,臨時泵站抽出的瓦斯可送至永久抽放系統的管路,但礦井抽放系統的瓦斯濃度必須符合規程148條的規定。

3、抽出的瓦斯排入回風巷時,在排瓦斯管路出口必須設置柵欄、懸掛警戒牌等。柵欄設置的位置是上風側距管路出口5m、下風側距管路出口30m,兩柵欄間禁止任何作業。

4、在下風側柵欄外必須設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限報警時,應斷電、停止抽放瓦斯,進行處理。

(三)抽放瓦斯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利用瓦斯時,瓦斯濃度不得低于30%,且在利用瓦斯的系統中必須裝設有防回火、防回氣和防爆炸作用的安全裝置。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設備時,抽放瓦斯濃度不得低于25%。

2、抽放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層的采空區瓦斯時,必須經常檢查一氧化碳濃度和氣體溫度等有關參數的變化,發現有自然發火征兆時,應立即采取措施。

3、井上下敷設的瓦斯管路,不得與帶電物體接觸并應有防止砸壞管路的措施。

五、排放瓦斯管理

(一)恢復已封閉的停工區或采掘工作接近這些地點時,必須事先排除積聚的瓦斯。排除瓦斯工作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排放瓦斯安全措施的內容包括:

1、采取控制排放瓦斯的措施,要計算排放瓦斯量、供風量和排放時間,制訂控制排放瓦斯的方法,嚴禁“一風吹”,確保排出的風流在同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5%,要在排放瓦斯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安設甲烷報警斷電儀或懸掛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2、確定排放瓦斯的流經路線和方向,風流控制設施的位置,各種電氣設備的位置,通訊電話位置,瓦斯探頭的位置,必須做到文圖齊全,并在圖上注明。

3、明確停電撤人范圍,凡是受排放瓦斯影響的硐室、巷道和被排放瓦斯風流切斷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必須撤人停止作業,指定人員警戒,禁止其他人員進入。

4、排放瓦斯流經巷道內的電氣設備必須指定專人在采區變電所和配電點兩處同時切斷電源,并設警示牌和設專人看管。

5、瓦斯排完后,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供電系統和電器設備必須完好,只有排放瓦斯巷道的ch4不超過1%及局部通風機前后20m范圍內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準指定專人恢復供電。

6、明確排放瓦斯負責人和組織分工人員名單,落實責任。

(二)瓦斯排放實行分級管理:

1、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瓦斯,只有停風區中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0%和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129條開啟局部通風機的條件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1.0%或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最高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3.0%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風流排放瓦斯。

停風區中瓦斯濃度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0%時,必須制訂安全排放瓦斯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2、排放瓦斯風流途徑路線短,直接進入回風系統,不影響其它采掘工作面的排放瓦斯安全措施,必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審查,由礦總工程師簽字批準。

3、掘進巷道瓦斯積聚或貫通已封閉的停工區,瓦斯濃度超過3.0%,排放瓦斯路線長,影響范圍大,排放瓦斯風流切斷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出口,其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必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審查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4、批準的排放瓦斯安全措施,必須由礦總工程師或通風安全副總工程師負責組織貫徹實施,由安全監察部門負責監督排放瓦斯安全措施的落實,并由安監人員在現場監督檢查,由救護隊負責現場排放瓦斯工作。

六、?防止瓦斯引燃管理

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則是:對一切非生產必須的火源,要堅決禁絕。生產中可能產生的火、熱源,必須嚴格管理和控制,防止它的發生或限制其引燃瓦斯的能力。

(一)?防止明火管理

1、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下井;嚴禁穿著化纖衣服;井下(非煤層中)需要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嚴禁在煤層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建立嚴格的下井搜身和人員清點制度,并作好記錄。

2、井口房及通風機房周圍20m內禁止使用明火,井下嚴格禁止使用燈泡取暖和使用電爐。礦燈應完好,如果有電池漏液、亮度不夠、電線破損、燈鎖不良、燈頭密封不嚴、燈頭圈松動、玻璃破裂等情況,不得發出礦燈,應愛護礦燈,嚴禁拆開、敲打、撞擊礦燈。

3、采取可靠的防滅火和監控措施,防止煤炭氧化自燃。

4、嚴禁井下存放汽油、變壓器油等易燃易爆品。

(二)?防止電氣火源管理

1、井下使用防爆機電設備,加強機電設備的檢查和維修,嚴防電器失爆,所有安裝電機及開關地點附近20m巷道內,必須經過瓦斯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才能允許啟動設備。

2、掘進工作面必須實行“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電纜、專用開關);“兩閉鎖”(風、電及瓦斯、電閉鎖)和完善系列化設備。局部通風機由專人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安裝在進風巷道中,并距掘進巷道回風口不得小于10m。

風筒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嚴禁使用1臺局部通風機同時向2個以上(含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局部通風機不得隨意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要撤出人員和切斷電源。使用局部通風機供風的地點必須實行風電閉鎖,保證停風后切斷停風區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使用2臺局部通風機供風的,2臺局部通風機都必須同時實現風電閉鎖。

3、高分子聚合材料制品,如風筒等,容易因摩擦而積聚靜電,當其靜電放電時,可能引燃瓦斯、煤塵或發生火災。因此井下應采用無靜電、難燃的聚合材料制品,其內、外兩層表面電阻都必須不大于3×108ω,并應在使用過程中保持此值。

4、防止機械摩擦火花和沖擊火花的產生,采取安設過熱保護裝置、使用難引火性合金工具(如使用銨銅合金工具等)等措施。

5、?井下電氣設備應選用本質安全型的設備。

(三)防止放炮火源管理

1、采掘工作面或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的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5%時,嚴禁爆破。

2、采掘工作面或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電動機或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3、放炮:放炮必須遵守井下爆破的有關內容的規定。

4、炸藥及雷管

(1)采、掘工作面都必須使用取得產品許可證的煤礦許用炸藥(必須使用安全等級不低于三級的煤礦許用含水炸藥)。

(2)嚴禁使用黑火藥和凍結或半凍結的硝化甘油類炸藥。

(3)同一工作面不得使用2種不同品種的炸藥。

(4)必須使用煤礦許用瞬發電雷管或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使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時,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不同廠家生產的或不同品種的電雷管,不得摻混使用。不得使用導爆管或普通導爆索,嚴禁使用火雷管。

(5)爆破工必須把炸藥、電雷管分開存放在專用的爆炸材料箱內,并加鎖;嚴禁亂扔、亂放。爆炸材料箱必須放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機械、電氣設備的地點。爆破時必須把爆炸材料箱放到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

(6)從成束的電雷管中抽取單個電雷管時,不得手拉腳線硬拽管體,也不得手拉管體硬拽腳線,應將成束的電雷管順好,拉住前端腳線將電雷管抽出。抽出單個電雷管后,必須將其腳線扭結成短路。

5、采、掘工作面應采用毫秒爆破。在掘進工作面必須全斷面起爆,在采煤工作面嚴禁使用2臺放炮器同時進行放炮。

6、炮眼封泥應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封實。

7、炮眼封泥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無炮泥或不實的炮眼,嚴禁放炮。

8、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透老空等情況時,不準裝藥放炮。

9、放炮母線、連接線和電雷管腳線必須相互扭緊并懸掛,不得同軌道、金屬管、鋼絲繩、刮板輸送機等導電體相接觸。嚴禁使用固定放炮母線。

10、在放炮地點20m內,有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它物體阻塞巷道1/3以上時,不準裝藥放炮。

11、井下放炮工作必須由專職放炮員擔任。處理拒爆、殘爆時,應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341條、342條的有關規定執行,并在班組長直接指導下進行,并應在當班處理完畢。如果當班未能處理完畢,放炮員必須同下一班放炮員在現場交接清楚。

13、?放炮時,應采用正向起爆。

13、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查”(裝藥前、放炮前、放炮后)和“三人連鎖放炮”(放炮員、班組長、瓦檢員)制度,嚴禁采用糊炮、明火放炮和一次裝藥多次放炮。

(四)防止其它引火源管理

1、防止雷電入井的措施如下:

2、鋼軌在入井處井口附近將金屬體進行不少于2處良好的集中接地,接地引入線均采用截面積為50mm2的橡套電纜,引出井口的接地體相互間距在20m以上,接地電阻不得大于2ω。

3、經由地面架空線路引入井下的供電線路必須在入井處裝設防雷電裝置。

4、通訊線路在入井口處裝設一組熔斷器和防雷電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ω。

5、礦燈的管理和使用要遵守下列規定。

(1)礦井完好的礦燈總數,至少應比經常用燈的總人數多10%。

(2)礦燈集中統一管理。每盞礦燈必須編號,經常使用礦燈的人員必須專人專燈。

(3)礦燈應保持完好,出現電池漏液、亮度不夠、電線破損、燈鎖失效、燈頭密封不嚴、燈頭圈松動、玻璃破裂等情況時,嚴禁發放。發出的礦燈,最低應能連續正常使用llh。

(4)當井下礦燈熄滅時,不能隨便處理,嚴禁用燈人員敲打、撞擊和自行拆卸礦燈,必須送回井上礦燈房進行修理更換完好的礦燈。

(5)人員出井后(地面領用礦燈人員,在下班后),必須立即將礦燈交還燈房。

(6)在每次換班2h內,燈房人員必須把沒有還燈人員的名單報告礦調度室。

(7)礦燈必須裝有可靠的短路保護裝置,并裝有短路保護器。

(8)礦燈必須按規定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并經過檢驗合格的產品。

(9)礦燈應使用冷光源鋰電池礦燈,不能使用單光源礦燈。

六、其他安全管理

1.局部通風機保證連續可靠運轉,并執行有關規定。

2.加強瓦斯檢查和監測監控,并由盯頭盯面瓦斯檢查員對接風筒、局部通風機管理、裝藥放炮、電氣防爆等有關安全問題進行監督檢查。

3.防爆和防火:安設防爆型及安全火花型電氣設備,防爆合格率達100%。局部通風機、裝巖機和其它機電設備都要裝設電機綜合保護裝置。煤電鉆要設綜合保護裝置。移動式或手持式電氣設備必須使用不延燃性橡套電纜。照明、通風、信號和控制用的導線,都必須使用橡套電纜。

4.安全爆破:要使用安全等級不低于三級的乳化炸藥,使用8號金屬外殼的瞬發電雷管或毫秒延期電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時間不超過130毫秒)。專職放炮員負責按規程及操作規定嚴格作好裝藥及放炮工作,由專職瓦斯檢查員對此進行監督檢查。放炮必須使用水炮泥,每個工作面必須有不少于0.2m3的黃泥儲備,以作好炮眼的封堵工作。

5.隔爆與自救:下井人員必須攜帶隔離式自救器。有煤塵爆炸危險的采區、工作面要裝備隔爆設施,煤巷工作面嚴禁使用鋼絲繩牽引的耙裝機。

七、井下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

1.防止瓦斯積聚。

(1)在瓦斯檢查、管理方面要認真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加強瓦斯檢查和處理工作。

(2)要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安設瓦斯監測儀器,并保證設備靈敏可靠。

(3)嚴格執行《局部通風管理制度》,加強局部通風、排放瓦斯、盲巷及巷道貫通的管理工作。

(4)嚴格落實“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三級信號三保險”制度,加強放炮管理。

2.消除井下火源。

(1)嚴格執行規程,消除明火。

○1消除井下明火。

○2禁止攜帶煙草及其他點火物品。

○3井口房、瓦斯泵房、通風機房附近20m內,禁止煙火和明火取暖。

○4井下禁止使用電爐,井下和井口房內不準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接焊等工作。

○5井下發現自燃發火時,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撲滅。

(2)消除放炮時產生的火焰。

○1加強火藥管理,對火藥定期檢查。

○2必須使用煤礦許用炸藥和許用電雷管。

○3裝藥時,必須清除炮眼內的煤塵。

○4沒有封泥的炮眼不得放炮。

○5盡量采用水泡泥。

○6禁止放糊炮。

○7禁止用炮崩落卡在溜煤眼中煤矸。

(3)消除電氣火源。

(4)消除其他火源。

○1裝有防止斜巷運輸跑車的保險裝置,避免摩擦火化。

○2防止金屬強烈碰撞產生引燃火源。

八、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的應急處理

1.瓦斯爆炸事故發生瞬間應急措施

(1)受爆炸波及人員立即判明事故發生方向,背向爆風臥倒在水坑中,并且用濕毛巾將嘴和臉捂住。

(2)災區尚有自救能力的人員用最快速度由附近進風側撤離災區。

(3)災區內如不是自然發火,而且爆炸后檢查無明火存在時,應立即恢復通風,打開水管清洗煤塵;如系自然發火,按火災處理。

2、礦山救護隊救災行動

(1)弄清爆炸事故地點、性質、波及范圍、危害程度及是否還存在爆炸條件,消除一切殘余火源,防止再次爆炸。

(2)迅速查清遇難人員分布情況和搶救撤退路線的破壞情況。

(3)查清災區及其波及范圍內的通風、瓦斯、煤塵、航道支護變化情況,風流發生變向、短路的可能和二次災變的危險程度。

3、救災方案

(1)確定波及區域內停電。停電工作由總工程師指派專人負責。

(2)營救遇難人員。指示所有遇險人員和受威脅人員迅速撤出災區;一時無法撤出時,應到附近避難硐室避難,等待營救。搶救人員遵循“先活后死、先重后輕、先易后難”的搶救原則。

(3)消滅明火。在確保災區無明火或不可能再次出現火源的情況下,采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手段,迅速恢復通風。

(4)在所有通往災區的巷道設置柵欄,揭示警標或設專人守護,不準任何人進入。

(5)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再次發生爆炸和火災范圍擴大。

以上措施內容如有未盡事宜之處,請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執行。

二0一三年四月十四日

篇3:S綜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技術措施

1工作面概況

1.1地質及開采技術條件

漳村煤礦是一座生產能力為300萬t/a的現代化礦井,礦井開采二疊統山西組下部的3#煤層,煤層賦存穩定,結構簡單,為一單斜構造,煤層厚度為6.30~7.0m。煤層傾角0?~18?,大部分地段<8?。煤層埋藏深度為136~300m。

礦井屬于低瓦斯礦井,瓦斯相對涌出量3m3/t,絕對涌出量12m3/min。煤層無自然發火現象。煤塵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數20.41%。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比較簡單,主要水源來自頂板含水層,富水性較弱,工作面正常涌水量30~60m3/h。

工作面傾斜長1500m左右,走向長200m左右,工作面回采率93%,全部采用綜采放頂煤一次采全高。頂板管理方法是全部垮落法。工作面運輸巷和回風巷均采用錨網支護,運輸巷斷面4.2m×3.2m,回風巷斷面3.6m×3.3m。

1.2主要裝備和回采工藝流程

工作面的主要設備配套為:mgty250/600-1.1d型采煤機、zzp4800-17/33型低位放頂煤液壓支架,前部運輸機為sgz764/630型,后部運輸機為sgz830/800型。

工作面回采工藝流程:機組割煤→跟機移架→放煤/推前溜→清浮煤。

工作面采用順序單輪逐架放煤法,一刀一放,放煤步距0.8m。工作面作業方式"三八制",兩班生產,一班檢修。

1.3工作面通風方式及配風量

最初工作面通風方式為u型,工作面上隅角和采空區瓦斯經常嚴重超限,威脅工作面正常生產。后來工作面通風方式改用w型,上隅角局部瓦斯聚積地點采用無火花型鋁合金水力局部通風機。工作面配風量按《潞安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規定》,經計算不小于800m3/min。

2u型通風方式綜放工作面瓦斯分布特征

u型通風方式,即由一條進風巷,一條回風巷和工作面構成。開采過程中,上隅角、工作面靠近回風道較長一段及工作面附近的采空區經常性瓦斯嚴重超限,工作面無法進行正常生產。

漳村礦曾對綜放工作面瓦斯分布特征作過詳細觀測,在正常回采時工作面瓦斯沿工作面方向在不同高度上,濃度是有一些差別的,距底板越高瓦斯濃度越偏高,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最高濃度為5.5%,沿工作面方向距回風巷30~40m大范圍瓦斯超限,工作面附近的采空區瓦斯也大落圍超限。

圖1為u型通風工作面及其附近采空區橫向瓦斯濃度分布的實測結果(距底板3.0m高)。由圖1可以看出,工作面靠近采空區側瓦斯濃度明顯高于煤壁側。采空區的瓦斯聚積是造成工作面瓦斯聚積的根源。

圖2為工作面上隅角與回風巷瓦斯濃度統計關系曲線,由圖2可以看出,上隅角瓦斯濃度明顯高于回風巷,當回風巷瓦斯濃度為0.7%時,上隅角瓦斯即達到超限濃度1.0%,根據回風巷風量可以計算出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q=800×0.7%=5.6m3/min。

圖1工作面及采空區橫向瓦斯分布情況

圖2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與回風巷瓦斯濃度關系曲線

由此可以得出這種u型通風方式適合瓦斯絕對涌出量<5.6m3/min的煤層條件,而漳村煤礦綜放工作面在正常回采時瓦斯絕對涌出量為12m3/min(相對涌出理3m3/t),說明u型通風方式不適合現有的回采工藝及開采強度的要求。

3影響瓦斯濃度短時增高的其它因素

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與回采工藝、開采強度密切相關,影響綜放工作面瓦斯濃度短時增高有以下因素:

(1)一般情況下,工作面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時,由于老頂大面積冒落,把采空區瓦斯短時擠入工作面;

(2)放煤口超過3個時("作業規程"規定2個),瓦斯濃度明顯增大,所以要嚴格按作業規程操作;

(3)工作面片幫、冒頂時也會導致工作面瓦斯濃度短時增高;

(4)割煤速度突然增大,會導致采煤機附近瓦斯濃度增大甚至超限,所以要嚴格按"作業規程"操作。

4結合治理技術措施

4.1變u型通風方式為w型通風方式

根據以上的觀測結果,經技術經濟分析論證,選擇在工作面靠近回風巷側沿頂板開設1條排放瓦斯巷方案。把工作面通風方式變為w型。瓦斯巷斷面2.8m×3.2m,錨網支護。瓦斯巷供風量≥200m3/min,瓦斯巷瓦斯濃度控制在2.5%以下。通過實測(關閉水力風機測量),工作面上風巷瓦斯聚積范圍明顯變小,由原來的30~40m變為8m以內,而且瓦斯濃度下降了3.5%,說明瓦斯巷作用是明顯的。

4.2上隅角增設強力抽排設備

經調研得知,能夠抽排高濃度瓦斯的設備有2種,一種是"無火花型"鋁合金水力局部通風機,另一種是水力引射器。用水力引射器抽排上隅角瓦斯,因其風量和風壓較小,使上隅角瓦斯濃度時有超限現象。后來改用"無火花型"鋁合金水局部通風機抽排上隅角瓦斯,效果良好,基本杜絕了上隅角瓦斯超限現象。

4.2.1水力局部通風機的工作原理及結構形式

水力部通風機驅動采用水輪機原理,即壓力水通過噴嘴、沿著切線方向射向水輪機的水斗上,使水輪盤旋轉并帶動同軸另一端的軸流式葉輪旋轉,并產生負壓,形成風流。

水力局部通風機的結構很簡單,就是將電動局部通風機的電機去掉,改裝成水輪機驅動,即在同一轉軸上,一端安裝水輪盤,另一端裝有高效率葉輪。主軸、水輪盤及水斗是采用合金鋼材料制造,葉輪和外殼采用無火化鋁合金材料制造。其結構形詳見圖3。

圖3水力局部通風機結構原理圖

4.2.2水力局部通風機的技術行參數

水力局部通風機的技術參數見表1。

表1水力局部通風機技術參數

名稱參數值風量/m3?min-1200~500全風壓/pa300~1200全壓效率/%45~25轉速/r?min-12300~2500工作水壓/mpa3.0~10.0耗水量/m3?h-113~18外形尺寸/mmφ670×1000重量(包括接口)/kg120配用風筒/mmφ600(或φ500)

4.2.3水力局部通風機的安裝和使用

水力局部通風機即可接正壓風筒,也可接負壓風筒,現場可根據實際情況連接,水力局部通風機在漳村煤礦綜放工作面安裝方式如圖4所示。風機的吸風口放置在上隅角瓦斯濃度最高的地點,出風口設置在超前支護范圍之前,要求出風口周圍風流通暢,無電氣設備,出口周圍1.5m范圍設置警戒。

圖4水力局部通風機抽排綜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

水力局部通風機使用過程中經實測,風筒內瓦斯濃度為2%~5%。風機是由鋁合金制造,重量輕,隨工作面前進,移動方便。

5結論

(1)工作面u型通風方式適合瓦斯絕對涌出量<5.6m3/min的煤層條件。而漳村煤礦綜放工作面在正常回采時瓦斯絕對涌出量12m3/min,因此u型通風方式不適合現有的回采工藝及開采強度。

(2)工作面改w型通風方式,適合漳村煤礦綜放工作面開采。

(3)水力局部通風機適合用于漳村煤礦綜放工作面抽排上隅角高濃度瓦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