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副井主罐罐道梁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副井主罐罐道梁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5795

一、施工時間:2011年4月1日-2日

二、施工負責人:

三、安全監護人:張國占

四、隊負責人:張國占

五、技術負責人:李連杰

六、參加施工人員:

七、施工內容:副井主罐罐道梁因上次礦車事件,導致罐道梁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形,生氧校正之后也未你呢個完全修復,需要對其進行更換。

八、施工準備:

1、提前準備施工所需的完好罐道梁、材料及工具。

2、提前準備2臺干粉滅火器和一只水桶,做好滅火準備。

3、提前準備氧氣、乙炔瓶等運至施工現場妥善放置。

4、提前領取一臺瓦斯便攜儀,請安檢科安排專職瓦檢員現場檢查瓦斯濃度。

九、安全注意事項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戴安全帽。

2、施工人員要做好自保、互保、聯保工作,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佩戴合格的安全帶,安全帶應系在無相對移動的物體上。

3、施工人員要集中精力、分工協作,聽從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

4、施工期間安全負責人,負責監視安全工作,發生意外時及時排除并立即向調度室及相關領導匯報。

5、施工期間,上、下井口把鉤工負責看守上下井口兩端五米之內,嚴禁閑雜人員靠近,同時上下井口把鉤工要把上下井口五米范圍內的雜物清理干凈,以防墜物傷人。

6、聯系好井上下信號工、把鉤工及絞車司機確認信號方式,聽清信號,絞車司機必須一人操作,一人監護,按信號動車。

十、施工注意事項:

1、施工前電話與調度室聯系,待同意后方可施工。

2、電鉗工按章操作,按施工負責人的要求進行進行切割和焊接,要求焊接牢固。

3、施工前灑水沖塵,清理現場雜物、易燃物。

4、割焊期間,氧氣瓶與乙炔瓶相距不少于7米,乙炔瓶必須裝防回火裝置,乙炔瓶距點火點不得低于10米,順序依次為:乙炔瓶、氧氣瓶、點火點。

5、各種氣瓶連接處、膠管接頭、減壓器等,嚴禁沾染油脂。

6、割焊人員在割焊時應穿戴好防護用品,井口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合格的安全帶,并將安全帶牢系無相對移動的物體上。

7、抬移氧氣瓶、乙炔瓶等物件時,施工人員手要抓牢、并做到前后照應、協調一致。

8、割焊完畢,應熄滅現場所有火星,并用水噴灑。停留1小時,觀察是否有殘留的火星,確認無誤后方可撤人,離開施工現場。

9、施工完畢,經施工負責人及安全負責人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收工,恢復正常提升。

10、此措施在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及安全負責人向全體參加施工人員貫徹并簽字執行。

篇2:軌道梁安全交底

一、施工環境以及可能影響職業健康安全和環保的客觀因素:

1、鋼筋加工時,對切割機、彎曲機等機械操作不當造成人員傷害。

2、鋼筋倒運過程中,吊點或綁扎不牢固,造成人員傷害。

3、模板設計、制作存在缺陷,模板強度不夠,安全系數不足,造成人員傷害。

4、模板吊裝過程中,吊點不牢,鋼絲繩、卡環等吊裝工具存在缺陷,造成人員傷害。

5、模板加固不到位,拉條松緊度不均勻,螺母未上滿,焊點不規范,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生鼓模,造成模板損壞,人員傷害。

6、混凝土澆筑時,下灰不均勻,造成模板受力不均勻產生模板變形或鼓模,造成人員傷害。

7、吊車作業前,未對鋼絲繩、卡環、吊點等有關起重吊裝的工具進行驗算和檢查,造成機械人員損傷。

8、吊車作業時,未能仔細檢查地基的穩定性或荷載超出吊機性能,導致吊車傾倒,造成機損人傷事故。

9、吊車作業時無專職人員現場指揮,指揮信號不明確不及時,造成人員傷害。

10、電路不規范,電線老化,電閘箱不符合規定。容易產生觸電、短路、火災等安全事故。

11、電氣焊操作人員不按操作規程使用,氧氣、乙炔瓶擺放距離近,易造成安全隱患。

12、施工現場車輛行駛速度過快或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易造成安全事故。

13、施工人員未佩戴安全帽、救生衣等防護裝備,臨邊或高空作業未系安全帶等,易造成人身傷害。

14、施工人員酒后施工,易造成人身傷害。

15、夜間照明不到位,導致人員傷害。

16、現場道路塵土較多,導致嚴重的粉塵污染,機械、設備、工具等亂停亂放。

17、施工人員環境保護意識差,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隨意丟放,污染環境。

二、安全環保措施及注意事項:

1、鋼筋加工機械必須配備詳細的操作規程,操作人員需進行崗前培訓。

2、鋼筋吊運前,必須確保吊點牢固、綁扎牢固方可進行運輸。

3、模板設計要確保模板的強度,提高安全系數。

4、模板吊裝前,應仔細檢查吊點、鋼絲繩、卡環等吊裝工具,確保安全牢固可靠。

5、模板加固完成后,派專人進行檢查,確保焊縫牢固,拉條均勻受力,螺母擰滿。

6、混凝土澆筑高度不大于2m,且澆筑過程中派專人對模板進行巡視,一旦發生問題及時進行加固。

7、吊車作業前,對鋼絲繩、卡環、吊點等有關起重吊裝的工具進行驗算和檢查,確保安全可靠后使用。如吊索具出現損壞,要及時更換。

8、吊車作業時,吊機不得超負荷作業,并仔細檢查地基的穩定性。

9、吊車指揮必須由專人負責,持證上崗,指令明確及時。吊機司機要服從現場起重指揮人員的指揮。起吊時,起重工應在確保吊點穩妥,人員到安全位置后,方可指揮起吊。關注天氣預報,如有六級以上大風天氣或大霧視線不良時,禁止起重作業。

在雷雨時必須停止露天操作,預防雷擊傷人。

10、安排專職電工定期進行線路檢查;做到電線須支立離地或放入電纜槽內,過路時須穿管,電閘箱須規范,閘箱須關好,防止進水等。

11、電氣焊等特殊作業人員必須有特種人員作業證,按操作規程進行電、氣焊工作。氧氣、乙炔瓶等受壓設備必須由專人保管,保證安全距離。

12、施工機具、設備、車輛必須定期進行檢修,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場內機動車輛駕駛人員都要有勞動部門的上崗證,嚴禁無證操作;要求司機人員要多注意,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行駛安全防范工作,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施工場地內的駕車時速不行超過20km。

13、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三必須”規定。(三必須:進入施工場地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水上作業必須穿好救生衣。)船塢已經施工完成,施工人員嚴禁靠近臨邊。

14、施工期間,施工人員嚴禁飲酒;非施工人員及飲酒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

15、夜間施工時,需要增加照明燈,確保施工能見度。

16、施工道路經常灑水降低粉塵污染,保持道路清潔。現場施工各種機械、輔助用料等應擺放整齊、有序,不能隨地亂放。每天施工完畢,需將工具、輔助用料等擺放好,現場清理干凈,小型工具、材料應放置在工房內,防止丟失,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17、加強對施工人員環境保護的教育,遵守《環境保護法》的相關要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應集中堆放進行處理,不得隨意丟放。嚴禁向大海傾倒垃圾及雜物,因此事出現問題后果自負。

三、其它注意事項:

1、作業車輛行駛時,不得妨礙施工或影響人員通行。

2、現場作業人員由專人統一協調統一指揮。

3、未盡事項參照項目部及有關規定執行。

篇3:X副井清理罐道梁安全措施

按照礦井工作安排,茲定于2011年7月7日8點班在副井井筒內進行清理灌道梁上的積碴工作,為確保此項工作安全,高效進行,特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一、準備工作

1、清理工作開始前須將各種工具及勞保用品準備齊全,放置在罐籠內備用。并在井上下工作區域周邊10米設置警戒繩,在井口設置防護網,清理周邊雜物,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工作區域。

2、清理開始前必須派專人對提升鋼絲繩和各項保護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記錄,確認各項正常可靠后,才能進行工作。

3、安全科派2名安全檢查工,一人跟隨工作人員進行監督,一人對副井底進行監督,確保清理工作開始后無人員進入工作區域。

4、由機運隊派出跟班隊干負責此項清理工作的進行,并負責與調度室匯報工作進度。

5、清理工作開始后,所有入(升)井人員可從主斜井步行入(升)井。

二、工作措施

1、副井罐籠由下至上緩慢提升,提升速度不得大于0.5m/s,每次提升高度約為3米(根據罐道梁的位置),絞車司機需精力集中,聽準信號,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2、副井信號工需精力集中,聽到罐籠內工作人員傳出的信號,才可發出開車信號,沒有得到信號時不得打點。

3、清理人員一人在罐籠內傳達信號,一人在罐籠頂進行清理,并查看罐道梁的連接、銹蝕情況。

4、進行操作之前必須需將安全帶系緊,勞保用品帶齊,在絞車提升期間不得進行清理工作,并拿好工具防止脫落。

三、工作結束

1、清理工作結束后,將材料工具收好并妥善保管,并將罐籠內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存放。

2、清理工作結束后,由機運隊負責對副井提升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并填寫記錄,保證提升系統正常運行。

3、經過系統檢查確認提升系統正常可靠,才可匯報調度室可開展其他生產工作。

四、參加此項工作人員必須學習措施并簽字后才能進行此項工作。

五、以上未提到部分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新天煤業機電科

201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