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錨桿液壓拉力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錨桿液壓拉力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2465

煤礦開拓巷道主要采用錨網噴支護作為永久支護,現對錨網噴支護以及錨桿拉力計試驗具體操作方法做如下具體要求。

一、打裝錨桿施工工藝、質量標準

(一)打錨桿眼

1、打錨桿眼前,必須進行敲幫問頂,找掉危矸、活矸,打眼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進行打眼作業。

2、根據設計要求,采用畫線打眼,標記出錨桿眼位。

3、打眼方向應垂直于巷道的輪廓線,與煤(巖)層層面夾角不小于750。

4、先將頂部錨桿用鉆機打好并上緊托盤,然后用電鉆打幫部錨桿并上緊托盤。

5、錨桿眼的深度、間排距及布置形式要符合設計規定:眼位誤差不得超過100mm。

6、錨桿眼打好后,應將眼內的巖渣、積水清理干凈。打眼時,必須在超前臨時支護的掩護下操作;沖洗孔徑,送藥。

7、打眼的順序,應按由外向里先頂后幫的順序依次進行。

8、錨桿外露長度露出螺帽15~50mm。蓋板要與圍巖表面接觸密實,禁止在托盤里墊木頭、石塊或多加托盤;

9、網間搭接不小于100mm,且每間隔300mm用10號鐵絲捆扎。

(二)、錨桿質量標準

1、錨桿與巖層面的夾角大于75°,扭距:幫部≥60KN,頂部≥120KN。錨固力:幫部≥5T,頂部≥9T。

2、機檢查螺母扭緊程度時,以錨桿鉆機,不能繼續轉動時為準。這時塑料減摩墊圈嚴重變形或擠出。

3、必須安排專人對錨桿進行二次手動加扭,使頂部錨桿預緊力120N.m,幫部錨桿預緊力達到60N.m以上。

(三)施工工藝

1、兩幫要預留斷面輔以風鎬或手鎬人工成形,保證巷道成形質量。

2、錨桿扭矩要求:錨桿安裝扭距:頂板大于120N.M,煤巷幫部大于60N.M。

3、錨桿安裝步驟及工藝:(1)采用直徑28mm的鉆頭與錨桿等長的鉆桿打眼,每排頂板錨桿打裝順序為先中間后兩邊;(2)用組裝好的錨桿慢慢將兩卷Z2550樹脂藥推入孔底;(3)用攪拌連接器將鉆機與錨桿螺母連接起來,緩慢升起鉆機并保持攪拌20-30S把錨桿頂推到位后停機;(4)待50S后再次開啟鉆機,緊固螺母直至鉆機不能轉動為止;(5)每天對安裝質量進行檢測,安排專人逐個進行二次加扭。

4、錨桿安裝合格的幾個標志:

(1)絲口外露螺帽長度不大于30mm確保錨桿上緊時仍留有絲扣;

(2)塑料減震墊圈嚴重變形或擠出;

(3)采用錨桿鉆機檢查螺母時,單體錨桿鉆機不能繼續轉動;

(4)錨桿安裝角度應垂直煤、巖面。

二、錨桿液壓拉力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1、檢測錨桿前,首先檢查被檢測點的頂板狀況、兩幫的支護狀況,及被檢測點前后5m的巷道支護情況,保證巷道暢通無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好后,方可作業。。

2、人員操作液壓拉力計時,必須站在被檢測錨桿上方不小于1m處進行,以防液壓拉力計套筒脫落砸傷人員。

3、錨桿端一旦出現頸縮時應及時卸載。

4、錨桿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時,可用加密錨桿(或加長錨桿)進行補強支護,必要時打錨索加強支護。

5、錨桿液壓拉力試驗取樣數量,巷道每300根抽樣一組,每組錨桿不少于3根(頂一根,幫兩根)。

6、試驗過程中,壓力表數值達到規定數值后,必須立即停止試驗,以防超出壓力要求,損壞壓力計。

7、液壓拉力計要定期檢查其完好情況及油泵內油量情況,符合說明書要求,并且必須使用專用液壓油,嚴禁用機油等油品代替液壓油。

8、固定好ML一200型錨桿拉力計后,開始操作,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取下千斤頂、手動液壓泵、高壓膠管上的防塵帽,并用清潔布擦凈接頭,防止污物進入油路內,然后再使用千斤頂、手動液壓泵柱塞降至最低位置,然后把高壓膠管兩端的接頭插入千斤頂和手壓泵的插孔內,并插好U型卡。

(2)、擰緊手動液壓泵上的卸載閥,再擰下貯液筒上的注油螺釘,向貯液筒中注入N32液壓油,注滿后擰緊注油螺釘。注意:第一次加油時應加滿貯液筒,連續工作時一般不加注油,必要補充時不要過量加油,以免造成卸載后千斤頂不能復位。

(3)、將錨桿接頭擰緊到測試錨桿末端,再套上支承筒和千斤頂,(使千斤頂活塞伸出朝內)最后擰緊螺母。

(4)、將手動液壓泵上卸載閥擰緊,然后均勻地上下搖動手動液壓泵桿,使千斤頂加壓并注意壓力表讀數,達到要求數值后停止加壓。

(5)、檢測完畢后,應慢慢地松開卸載閥,以免損壞壓力表,待指針歸零。千斤頂活塞全部縮回,再把各部件從錨桿上卸下,卸下高壓膠管,套上防塵帽。

(6)、貯油筒內的過濾網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應卸下并用干凈的煤油清洗,以免過濾網堵塞影響油路暢通。

篇2:樹脂錨桿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為大力推廣應用樹脂錨桿,節約支護成本,提高礦井的經濟效益,經公司相關領導及部門人員研究決定:在我公司B4上煤層巷道幫部進行樹脂錨桿工業性試驗。為此,特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如下,相關單位必須嚴格遵照執行。一、樹脂錨桿規格及相關參數1、規格:MGSL18/1600F2、特性:(1)抗靜電;(2)阻燃;(3)抗拉強度高;(4)輕便易操作。3、技術參數公稱直徑(mm)18抗拉強度(MPa)≥300抗剪強度(MPa)≥75扭矩(N.m)≥40錨固力(KN)≥60桿體尾部連接部位及螺紋承載力(KN)≥60托盤承載力(KN)≥60二、試驗巷道S3011切眼、N3051-1風巷、N2611機巷三、公司成立現場試驗領導小組組長:李子全副組長:黃光平、孫玉德、黃子明、廖永烈成員:曾小明、邢長勇、鐘先才、李明亮、劉傳凱、生調部技術組、安監處綜合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生調部技術組,由黃子明全面負責技術指導;邢長勇、劉傳凱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及樹脂錨桿試驗技術總結;鐘先才負責現場試驗的組織、落實;由生調部技術組負責對現場試驗的參數進行收集;安監處綜合組負責對現場操作規范進行監督、管理;施工隊隊長主要負責試驗在現場的實施,配合試驗小組的工作,及時向領導小組反映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四、試驗要求1、試驗前,由生調部組織相關人員參加,由廠方人員對樹脂錨桿及安裝機械的組裝和使用進行講解和說明。施工人員嚴格按要求進行操作。2、樹脂錨桿同樣需配合鋼筋梁對幫部按1000/750×1000mm的間、排距進行布置,其布置位置及支設角度與巷道原有的支護形式相同。3、使用Ø32mm鉆頭配錨桿鉆機釬子、根據錨桿的支設位置及角度打好眼孔,其眼孔深度控制1520~1540mm之間,防止過深或過淺。4、采用Ø28mm樹脂錨桿藥卷,每根樹脂錨桿使用1條進行錨固,錨固長度為0.3~0.4m。5、由安監處綜合組每天派人對現場操作規范進行監督、管理,生調部技術組每兩天對現場試驗的參數進行收集,并將收集的參數進行資料匯總后上報相關領導。同時安監處綜合組、生調部技術組以及施工隊必須隨時對巷道圍巖變形破壞、樹脂錨桿承壓狀況、錨桿的完好情況等進行觀察、收集與掌握。6、試驗期間,施工隊每班必須向調度站匯報當班樹脂錨桿支護情況:施工錨桿的數量,現場在裝、緊錨桿過程中是否正常。五、操作要求1、錨桿鉆機、釬子、鉆頭必須配套使用,按相關要求打眼。2、眼孔鉆好后用壓風將眼孔內的浮塵和積水吹、掃凈,然后進行安裝。3、錨桿桿體采用原安裝鋼筋錨桿的機具配合專用套筒安裝,其安裝扭矩≯40N.m。具體方法為:用桿體將樹脂錨固劑送入孔底,啟動攪拌器,帶動桿體旋轉攪拌,勻速推到孔底,待達到攪拌時間后關閉攪拌器,停止攪拌,及時在孔口將桿體楔住,嚴禁桿體移位和晃動。4、卸下攪拌器待達到等待時間后,上托盤旋緊螺母。要求其錨桿錨固力≥60KN,外露長度為30~50mm。六、樹脂錨桿井下運輸與存放要求1、在運輸過程中要保持產品干燥、平放、禁止拋甩。2、樹脂錨桿存放在干燥、無淋水地點,桿體錨固部分不得沾油污。3、嚴禁采用樹脂錨桿進行擔抬、敲打及作為支護外的其他用途。七、安全技術措施1、職工操作前必須學習設備說明書,嚴格按設備說明書要求進行裝配和操作。2、分管頭面技術員在試驗前必須重新向職工貫徹施工地點在用的作業規程、措施以及煤礦安全規程和操作規程的相關內容。3、每次操作前必須安排專人對作業5m范圍內的巷道進行全面的敲幫問頂工作,找凈頂幫危巖活矸,防止頂幫掉矸傷人。4、必須采用濕式打眼,嚴禁打干眼。5、壓風管、水管等連接必須牢實,嚴禁管路脫落傷人。6、各操作人員必須加強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7、施工過程中若出現異常情況,則立即停止作業,且跟班隊干必須及時向調度站匯報,待采取措施后方可再進行施工。

篇3:錨桿拉力試驗安全措施

據國家有關規定、規范要求,錨桿支護巷道要進行錨桿拉拔力檢測試驗,為保證檢測順利實施及操作人員的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檢測試驗目的:

為了判定巷道圍巖的可錨性、評價錨桿、樹脂、圍巖錨固系統的性能和錨桿的錨固力。檢測必須在施工的巷道內進行。

二、檢測的工具和設備

1、錨桿拉力計:型號LDZ-200型煤礦用錨桿拉力計。

2、錨桿扭矩扳手。

三、檢測要求:錨桿支護施工質量應及時按設計要求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不符合設計要求,應停止施工,進行整改。施工質量不達標的,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1、錨桿錨固力檢測

①采用錨桿拉拔計進行錨桿錨固力檢測。

②錨桿錨固力檢測抽樣率為3%,每300根頂錨桿抽樣一組(共9根)進行檢查,不足300根時,按300根進行;也可以按每100根抽取5根進行檢測。

③錨桿錨固力均不低于設計錨固力為合格;如有一根低于設計錨固力,應重新抽樣檢測,如重新檢測的錨桿錨固力均不低于錨桿設計錨固力為合格,如仍有一根不合格則判錨桿施工安裝質量為不合格。

2、錨桿預緊力或力矩檢測

①錨桿預緊力或力矩檢測抽樣率不低于5%,每300根頂錨桿

抽樣一組(共15根)進行檢測,不足300根時,按300根進行。也可以按每100根抽取5根進行檢測。

②錨桿預緊力或力矩不低于設計預緊力矩的90%為合格。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拉拔試驗的錨桿應選擇巷道的兩肩部,盡量避開正中頂錨桿。

2、拉拔試驗的錨桿要選擇密貼巖面絲口外漏不少于25mm的錨桿。

3、拉拔試驗要選擇圍巖較穩定的部位,拉拔前要對檢測部位圍巖進行敲幫問頂工作,及時找掉活矸危巖,保證實驗人員的安全。

4、拉拔錨桿組數、根數選擇要均勻地錯開,嚴禁在同一周圍做兩根以上的拉拔試驗。

5、拉拔前要將拉拔桿絲扣戴滿且緊固,嚴禁使用損壞絲口的錨桿做。

實驗。

拉拔錨桿時,盡量登矸作業,若需登梯作業時,梯子要假設穩固,設專人保護安全。我隊安排在早班(檢修班)進行檢測試驗,利用綜掘機斷電檢修時間,可利用綜掘機作為檢測試驗平臺,但必須與檢修人員聯系好,在檢測試驗沒完工前,綜掘機周圍嚴禁有人作業并且嚴禁送電。

錨桿拉力計作業時應兩人操作,一人負責操作張拉千斤頂,另一人負責操作手動油泵。操作人員應熟悉產品的結構,并閱讀使用說明書后方可操作。

拉拔前人員要避開拉拔錨桿,張拉千斤頂下方45度角范圍內嚴禁站人、錨桿正面嚴禁有人停留或通過,檢測點兩邊要做好警戒,防止

器具脫落發生意外。

拉拔前要認真檢查拉拔器材的油管連接情況,壓力表是否正常幾個部件是否靈活可靠。

9、拉拔操作時要均勻加壓,時刻注意觀察表針情況,達到設計壓力即可,嚴禁超出設計壓力做破壞性試驗。

拉拔時要專人密切觀察拉拔部位附近圍巖變化,發現異常時立即停止拉拔作業。

拉拔時,發現不合格的錨桿必須要按規定重新補打。

拉拔結束后,及時上緊試驗錨桿螺母,保管好設備,認真填寫檢測試驗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