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災事故預防處理措施

水災事故預防處理措施

2024-07-15 閱讀 8986

一.可能發生事故的自然條件、原因

?1.井田地層充水豐富、補給條件充分,有老空水、導水斷層發育,同時又存在盲目開采現象;

2.在生產建設過程中,確定的隔水巖柱及新、老采區隔水煤柱不合理;

3.雨季防汛不力,大量地表水通過井筒、地面裂隙涌入井下;

4.麻痹大意,喪失警惕,沒有嚴格執行“先探后掘,有疑必探,不探不掘”的探放水制度。

二.易發生水害的地點:

1.掘進工作面接近承壓含水層、溶洞、導水斷層附近、老空水、封閉不嚴的鉆孔等;

2.采煤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由于動壓影響造成隔水煤巖柱破壞。

?三.預防水災事故的措施

1.加強礦井水文地質工作,摸清采掘區域內斷層、含水層賦存狀況及準確位置、標高情況,及時做出水文地質分析報告,提出防范措施,不失時機的做好防水、治水工作;

2.堅持執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不進也探”的原則,工作中應制訂出安全可靠的探放水措施并認真執行;

3.經常觀察井下涌水變化情況,發現水量加大時,除向有關領導報告外,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4.定期清理水倉和檢修排水設備,確保水倉的有效容量和排水能力;

5.接近可能發生災害水源時,必須查明水頭壓力和充水情況,根據煤、巖硬度系數,確定合理的防水煤巖柱尺寸;

6.礦井采空區、報廢巷道要及時填圖,為防水做好資料準備;

7.遇到下面任何一種情況必須進行探放水:

1)接近含水層;

2)接近水文地質條件不清楚的構造。如:斷層、密集裂隙帶等;

3)接近地質鉆孔,特別是封閉不好的地質鉆孔;

4)接近可能積水采空區、老巷;

5)有透水預兆采掘工作面。

8.探放水鉆孔的布置科學合理,全部工作要有專門施工組織設計,放水時應按放水試驗所預計的涌水量準備好排水設施;

9.采掘工作面穿越破碎帶時,應制定專門措施,確定合理的施工工藝和支護方式;

10.砌碹巷道的工作面必須有可靠的臨時支護,碹胎支柱必須支在實底上,支柱間要有撐桿以增強其整體性;碹胎的拆除要滿足規程格規范的要求;

11.巷道穿過煤層或軟巖要制定可靠的技術措施及施工工藝,嚴格工程質量管理,確保技術措施的落實;

當承壓含水層存在時,隔水層厚度所能承受的水頭值小于實際水頭值時,必須進行疏放降壓的專門水文地質工作,將水壓降至安全水頭以下后,方可進行采、掘工作;

13.疏水降壓鉆孔應布置在富水地段。鉆孔孔口的固定方法及安全控制等要進行工程設計,做到安全疏放水;放水巷道要修建必要的防水閘門和排水設施。

14.在巷道穿過有水斷層時,要確定探水警戒線,探水超前距離大于10—20M。當穿過斷層時要縮小棚距加強支護,嚴防冒頂;穿過后,應及時進行永久支護、灌漿,防止“滯后突水”。

15.在工作面接近透水構造或隔水煤、巖柱前,要核查防隔水煤巖柱的可靠性。

16.雨季到來前,要充分做好防汛工作,備足防汛物資。井田和工業廣場內要做好疏排水工作。

17.當采掘工作面出現以下透水征兆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1)巷道或煤壁“掛汗”、發暗;

2)用手觸摸煤層時有發涼的感覺;

3)出現壓力水流;

4)工作面有害氣體增加,水味發澀或有臭雞蛋味。

?四.根據本年度開拓計劃安排,下列地點應特別注意水災事故的發生,并要具有有效的防水力量和防水措施

1)采區聯合車場巷道在煤層底板灰巖掘進過程中;

2)采區上山巷道在煤層底板灰巖掘進過程中;

3)巷道接近鐵李斷層時。

篇2:煤礦預防水災事故安全措施

1、加強水情水害預報,嚴格執行探放水措施。

⑴地測科必須將礦井地面及井上、下所有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編錄上圖。

⑵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附近開采或掘進前,地測科必須根據編錄情況提前發出水情水害預報,并及時觀測開采或掘進過程中的涌水情況。

⑶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附近掘進時,設計科必須根據地測科的預測預報,留出足夠的防水煤柱,在生產和施工過程中,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排水措施。

⑷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附近開采或掘進時,地測科必須根據實際涌水情況定期進行水情水害預測預報。當涌水量增大時,應縮短預報周期。

⑸地測科應定期搜集整理礦井井下的日供水量(含灌漿水量)、排水量和各涌水地點的涌水量,認真分析并及時預報由于灌漿水造成的井下含水區域的水情。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附近開采或掘進時,地質科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需提前疏干的水源,必須報礦領導批準后安排疏干。

⑹地測科必須定期觀測地表積水和井下含水區域的水量變化,認真分析各含水體的水力關系,定期做出礦井水情水害預報,并根據礦井和施工地點水情實際情況予以驗證,及時修正水情水害的相關參數,提高預報的準確性。

2、地測科每年必須編制防治水工作計劃,并要在全礦貫徹實施。

3、受水害威脅的采掘工作面在開工前,要配備足夠能力的排水設備,排水設備的能力必須經過機電動力中心計算選型,且經常檢修,處于完好狀態。

4、采區或區段掘進過程中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則。

5、井下排水設備系統必須定期進行檢查,每季度進行一次全面檢修,確保設備完好,運轉(倒替運轉)正常。每年對井下主排水設備進行一次排水能力測試,確保排水能力達到規定要求。

6、礦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防治水隱患排查,對礦井有可能發生水災害地點都要排查到位,不留死角,對排查出來的隱患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隱患威脅到礦井安全生產時,必須立即停止生產。

7、生產技術中心要及時收集臨近礦井的采掘工程施工情況,并將收集到的資料填繪到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如果發現超井田邊界生產現象,要立即向集團煤炭公司匯報。

8、大氣降水可能通過地表塌陷裂隙流入回采工作面或采空區,因此嚴禁將礦井排水及地面生活污水排入采空區塌陷區,必須保持地面排水管溝暢通,并建立定期檢查制度,保證地面水順利排出礦區。通風隊必須在雨季來臨之前要填埋、壓實地表所有塌陷裂隙,并建立起地表塌陷裂隙巡視、充填制度和臺帳,有專人負責。

9、雨季來臨之前,礦必須成立防汛領導小組,編制“雨季三防工作預案”,組織有關部門對井口、工房、住宅區、地表塌陷區進行認真檢查,疏通地面排水溝,并配備足夠的備用排水設備,以防突然發生不可預測的水害。

10、井下永久水倉在雨季來臨之前必須清理,保證水倉的有效容量,定期對井下排水設備進行檢修、聯合試運轉等工作,確保排水設施完好。

11、設有水溝的巷道,水溝必須定期清理,保持暢通。

12、機電隊每月要對井下防水門進行定期檢查,確保防水門靈敏、可靠。

13、依據2009年生產安排,下列地點特別注意安全,并要具備有效的防水力量和防水措施:

⑴y555505、y555506、y888綜采工作面生產時,必須配備滿足工作面最大涌水量的水泵和排水管路,并要有專門的防治水設計。

⑵y12采區北翼邊界三條下山掘進工作面因受y555505采動影響有水患威脅。必須經常觀察y555505采空區的涌水量情況,涌水量有增大趨勢時必須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采取切實可行的防治水措施。

篇3:煤礦預防水災事故安全措施

1、加強水情水害預報,嚴格執行探放水措施。

⑴地測科必須將礦井地面及井上、下所有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編錄上圖。

⑵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附近開采或掘進前,地測科必須根據編錄情況提前發出水情水害預報,并及時觀測開采或掘進過程中的涌水情況。

⑶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附近掘進時,設計科必須根據地測科的預測預報,留出足夠的防水煤柱,在生產和施工過程中,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排水措施。

⑷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附近開采或掘進時,地測科必須根據實際涌水情況定期進行水情水害預測預報。當涌水量增大時,應縮短預報周期。

⑸地測科應定期搜集整理礦井井下的日供水量(含灌漿水量)、排水量和各涌水地點的涌水量,認真分析并及時預報由于灌漿水造成的井下含水區域的水情。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區域附近開采或掘進時,地質科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需提前疏干的水源,必須報礦領導批準后安排疏干。

⑹地測科必須定期觀測地表積水和井下含水區域的水量變化,認真分析各含水體的水力關系,定期做出礦井水情水害預報,并根據礦井和施工地點水情實際情況予以驗證,及時修正水情水害的相關參數,提高預報的準確性。

2、地測科每年必須編制防治水工作計劃,并要在全礦貫徹實施。

3、受水害威脅的采掘工作面在開工前,要配備足夠能力的排水設備,排水設備的能力必須經過機電動力中心計算選型,且經常檢修,處于完好狀態。

4、采區或區段掘進過程中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則。

5、井下排水設備系統必須定期進行檢查,每季度進行一次全面檢修,確保設備完好,運轉(倒替運轉)正常。每年對井下主排水設備進行一次排水能力測試,確保排水能力達到規定要求。

6、礦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防治水隱患排查,對礦井有可能發生水災害地點都要排查到位,不留死角,對排查出來的隱患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隱患威脅到礦井安全生產時,必須立即停止生產。

7、生產技術中心要及時收集臨近礦井的采掘工程施工情況,并將收集到的資料填繪到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如果發現超井田邊界生產現象,要立即向集團煤炭公司匯報。

8、大氣降水可能通過地表塌陷裂隙流入回采工作面或采空區,因此嚴禁將礦井排水及地面生活污水排入采空區塌陷區,必須保持地面排水管溝暢通,并建立定期檢查制度,保證地面水順利排出礦區。通風隊必須在雨季來臨之前要填埋、壓實地表所有塌陷裂隙,并建立起地表塌陷裂隙巡視、充填制度和臺帳,有專人負責。

9、雨季來臨之前,礦必須成立防汛領導小組,編制“雨季三防工作預案”,組織有關部門對井口、工房、住宅區、地表塌陷區進行認真檢查,疏通地面排水溝,并配備足夠的備用排水設備,以防突然發生不可預測的水害。

10、井下永久水倉在雨季來臨之前必須清理,保證水倉的有效容量,定期對井下排水設備進行檢修、聯合試運轉等工作,確保排水設施完好。

11、設有水溝的巷道,水溝必須定期清理,保持暢通。

12、機電隊每月要對井下防水門進行定期檢查,確保防水門靈敏、可靠。

13、依據2009年生產安排,下列地點特別注意安全,并要具備有效的防水力量和防水措施:

⑴Y555505、Y555506、Y888綜采工作面生產時,必須配備滿足工作面最大涌水量的水泵和排水管路,并要有專門的防治水設計。

⑵Y12采區北翼邊界三條下山掘進工作面因受Y555505采動影響有水患威脅。必須經常觀察Y555505采空區的涌水量情況,涌水量有增大趨勢時必須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采取切實可行的防治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