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壓釜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目地
為了更安全更合理的使用蒸壓釜,提高蒸壓效率,使之達到最佳使用狀態.
二:職責
?蒸壓釜操作工需嚴格按本操作規程操作蒸壓釜,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及時處理。
三:適用范圍
格林博德板業公司內所有蒸壓釜及所有蒸壓釜操作人員。
四:程序
1、操作前工作準備
1.1預先掌握待入釜蒸養板的名稱,規格,數量、特性以及工藝要求的有關蒸壓養護的制度等參數,準確實行標準操作。
1.2查閱本次所用蒸壓釜的上一養護周期工作記錄。
1.3檢查系統進汽、排汽、倒汽、抽真空、釜門控制及冷凝水排放等各管的接頭、閥門是否存在跑、冒、滴的現象,釜門密封圈是否存在有泄露。
1.4蒸壓釜內的冷凝水漬水是否完全排凈,釜內是否殘存有渣物、自動排水閥是否通暢。
1.5檢查安全閥的狀況,壓力表、溫度計是否正常。
1.6釜內蒸汽管有無脫落,釜內預置的蒸養小車進出釜牽引用鋼絲繩位置是否正確、繩體是否結實牢靠、繩兩端接頭裝置是否完好。
2、操作
2.1操作人員確認蒸壓釜釜內壓力達到可開釜的要求,手動操作開啟蒸壓釜釜門,固定好釜兩端的過渡小車并檢查軌道對接情況。
2.2將釜后帶卷揚機變頻橫移小車運行至準確位置,與需實施操作的蒸壓釜后軌道對接并啟動橫移小車定位裝置將小車定位。
2.3啟動釜后帶卷揚機變頻橫移小車上卷揚機放繩,操作人員人工牽引繩頭至釜的出釜端合適位置,停止放繩,牽引繩頭與釜內預置鋼絲繩的繩頭牢固相接,再繼續放繩,牽引釜內預置鋼絲繩的另一端繩頭至最遠端,穩靠掛住需進釜蒸養的、滿堆待養板坯的最后一輛蒸養小車上掛鉤。
2.4點動卷揚機將上述三段鋼絲繩帶緊拉直,檢查確認所有連接部位牢固后,再啟動卷揚機將需進釜蒸養的、滿堆待養板坯的12輛蒸養小車緩慢地牽引進蒸壓釜內。若此前釜內已有完成蒸養的產品,此時將會被卷揚機一并牽出至釜后軌道上完成產品出釜。
2.5當蒸養小車進入蒸壓釜內即將就位時,卷揚機改為點動操作慢速運行直至準確定位。如有必要,固定好兩端釜門處小車,使其不能竄動。解開相連的鋼絲繩,預置鋼絲繩留置在釜內,并啟動卷揚機收繩,移開過渡小車,關閉、關嚴蒸壓釜門并操作齒輪、汽鎖等安全裝置鎖住釜門。
2.6按工藝要求進行抽真空、送汽,升溫(壓),恒溫(壓),降溫(壓)三階段蒸壓養護。
具體步驟:
①?啟動真空泵,對需要進行養護的釜抽真空至工藝要求值;
②?進汽沖壓釜圈,使釜門與釜體呈一體狀態,減少能源浪費與釜門移動,當
釜內壓力達到一致時,關閉進汽閥;
③根據工藝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釜內溫度(壓力)升至保溫(壓)值,注意蒸壓釜升溫(壓)的均勻性;
④保溫(壓)階段,保持釜內足夠的溫度壓力,壓力波動范圍控制在工藝要求值,一般為±0.1MPa。當釜內壓力下降時釜內需進汽升壓,當壓力達到恒壓值時,則停止供汽,直到保溫(壓)階段完成;
⑤降溫(壓)階段,先關閉進汽閥,微開排氣閥,先將釜內余汽倒至另外的等待升溫的蒸壓釜,當壓力降至約原壓力的1/3時,再將余汽直接外排,在規定時間內控制好排汽量,使釜內蒸汽壓力從保壓值降至常壓。
2.7在蒸養過程中,每隔30分鐘,檢查一次蒸壓釜的整個安全運行情況和各部件工作情況,作好記錄,準確、認真,實事求是記錄當時的溫度壓力值,以及蒸壓釜是否正常自動排水。
2.8當壓力表歸零位、排汽管道內排汽不形成氣柱時,10分鐘后方可打開釜門,待釜內溫度與釜外環境溫度相差較小(一般小于15℃)時才能實施出釜操作。
注意事項:
①裝有板垛的蒸養小車進出蒸壓釜時,應謹慎操作,嚴防小車“出軌”、“摔坑”等損壞小車和板材的事故發生。
②蒸養時間內要保持供汽的連續性,若因其它設備故障不能保證供汽,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并對釜內板材采取有效保護措施,以防板材質量事故發生。
3、維護與保養
3.1蒸壓釜停用24小時以上時,必須注意蒸壓釜內的清潔衛生,并保持干燥;若長時間停用,應進行噴漆防腐保養。
3.2定期更換蒸壓釜密封圈,并用石墨潤滑。
制表:?董德勝審核:?核準:
篇2:蒸壓釜技術安全規程
一.技術操作規定
1、管樁的裝車及進釜。
(1)管樁常壓養護脫模后運至蒸壓釜養護區。
(2)將管樁吊上釜車,裝車時必須遵守先裝中間,然后對稱地向兩側堆疊的原則,防止偏重而引起傾覆。
(3)裝完第一層,觀察是否有架空現象,如發現個別樁被架空不貼墊木者,必須排除后才能繼續向上堆疊。
(4)向上堆疊時,先放置特制的墊木,然后按第(2)點的要求進行。所放的上、下墊木必須在同一垂直線上。
(5)裝車堆疊完畢,要觀察頂層及兩側的管樁是否符合要求。入釜前,必須將釜車、墊木上的浮料精掃干凈,不得帶入釜內;清掃釜內積料和雜物,保證釜內底部、軌面干凈,冷凝水排放口濾網罩周圍無污物堆積和堵塞。
(6)放好入釜擺渡過橋,將預留的膨脹間隙用準備好的鋼板塞緊。掛好卷揚機的鋼絲繩。
(7)啟動卷揚機,使釜車緩慢、平衡地進釜。同時必須有人觀察小車進釜情況,如有碰擦釜體現象,必須立即停止操作,待處理完畢再繼續進行。釜車拉到預定位置后就停機。必須注意,不要拉過頭,否則極難推回。
(8)檢查密封膠圈,如有嚴重破損、變形、老化等現象(漏氣)應給予修復更換。
(9)釜端法蘭嚙合處及各傳動機構,在關釜前需加油潤滑。
(10)平衡地移動釜蓋,釜蓋關閉后,隨即關閉安全手柄。
2、管樁的蒸壓制度及操作。
(1)管樁蒸壓的工藝制度
1)蒸壓釜的工作壓力1MPa,工作溫度179。C。
2)升壓階段2小時,第一個40分鐘的壓力不超過0.3MPa,約133。C;第二個40分鐘的壓力不超過0.6MPa,約152。C;第三個40分鐘升至1MPa。
3)恒壓階段4小時,壓力保持1MPa約179。C,但不得低于0.9MPa,也不得超過1.1MPa。
4)降壓階段2小時,第一個40分鐘緩慢降至0.7MPa。第二個40分鐘也緩慢降至0.35MPa,第三個40分鐘緩慢地降到零。此階段的降壓速度不允許過快,必須按要求進行。
(2)蒸壓的操作制度
1)供汽前應作全面的檢查,各閥門的開關情況都正常無異態,然后通知鍋爐房供汽。
2)排除進釜前的管道內的冷凝水,釜內溫度升至80。C-100。C時,開始排冷空氣。排除時間不應小于20分鐘,然后緩慢地開啟進汽閥供汽。應按規定的升壓時間使壓力和溫度均勻上升。
3)恒壓階段要經常調節蒸汽的進汽閥門,保證管樁在規定的壓力下進行養護。
4)恒壓養護完畢,關閉進汽閥,緩慢開啟排汽閥進行排汽。按規定的降壓速度來降壓。
5)降壓(溫)時,應將該釜內蒸汽輸入待升壓(溫)釜內,以節約蒸汽,減少能耗。操作程序:經排汽分汽缸,先將待升壓(溫)釜閥門打開,再開啟降壓(溫)釜閥門,使兩釜連通,待兩釜內壓力均等時,關閉升壓(溫)閥門。然后開啟降壓(溫)釜對空排放閥門,泄掉釜內壓力,使壓力表指針處于零位。升壓(溫)釜的操作程序仍按(2)條規定。
6)蒸壓養護的全過程,必須密切觀察釜兩端的疏水器工作是否正常,必須保持常開,保證釜內冷凝水能及時排出。
7)表壓力降至零后,最少要等30分鐘后,先將兩端的快速排污閥打開,如有熱水待排清后,才能開啟釜蓋。
3、管樁的出釜及卸車
(1)釜內壓力降至常壓時,開啟安全手柄,排除殘余蒸汽。
(2)搖動減速機構開啟釜蓋,平衡地移動釜蓋,避免大力碰撞。放好出釜擺渡過橋,掛好卷揚機鋼絲繩。
(3)待管樁制品與室外氣溫的溫差降到85。C時才能出釜。如要提前出釜,必須做好保溫措施。尤其大風時更要注意防止制品出現裂紋。
(4)啟動卷揚機,使管樁小車平穩地出釜。
(5)管樁卸車必須遵守先對稱地從兩側向中間卸車的原則,嚴禁偏卸一側。
(6)管樁卸車完后,必須對釜車作好加油及保養工作。
二、安全操作規定
1、蒸壓釜有嚴重缺陷,難以保證安全運行時,操作人員應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報告。
2、蒸壓釜發生下列異常現象之一時,操作人員有權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停釜,排汽降壓,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1)釜內工作壓力、溫度超過許用值,采用各種措施仍不能使之下降;
2)釜蓋、釜體、蒸汽管道發生裂紋、鼓包、變形、泄漏等缺陷危及安全;
3)安全附件失效、釜蓋關閉不緊,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
4)發生其它意外事故,且直接威脅到安全運行;
3、蒸壓釜運行中冷凝水排放必須流暢,釜內上部溫度與下部溫度之差不得大于40。C。當發生冷凝水排放受阻引起蒸壓釜嚴重上拱變形時,應采取緊急措施排放冷凝水,仍無效時應停釜。
4、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表等安全附件,應經常保持完好,并應按計量部門的規定,正常情況每半年送交校驗一次。壓力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停止使用:
1)指針離零位的數值超過壓力表規定允許誤差;
2)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盤刻度模糊不清;
3)封印損壞或超過校驗有效期限;
5、開啟釜門時,釜門正面嚴禁站人。操作工應在釜門側面操作。
6、釜蓋的開啟關閉安全聯鎖裝置應經常檢查,確保靈活可靠,對已損壞和不能保證安全的裝置應及時檢查和更換,否則停止使用。
7、蒸壓釜的任何檢修和修理工作都必須在無壓力的情況下進行。蒸壓釜檢修人員在進入釜內工作前,必須做到:
1)切斷汽源,安全地固定好打開的釜蓋,并掛有“正在檢修”的標牌;
2)將釜內認真清理干凈;
3)入釜內檢修時,禁止使用明火照明,應使用安全電壓的照明燈或電筒照明。檢驗儀器和修理工具的電源電壓超過36伏時,必須采用絕緣良好的軟線,并有可靠的接地線。
篇3:蒸壓釜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范本
一、?目的
?為了使職工熟悉一旦發生設備事故所應采取的人員救援措施和物資搶救措施,提高職工緊急避險和應變能力。
?二、演練步驟?
1、根據項目部已建立的危險源辨識體系,使職工清楚發現危險源的突顯特證。
2、讓職工明白出現危險源的突顯特征后,應采取的行動。
3、進行模擬發生設備事故的演練。
三、演練安排?
1、采取模擬發生設備事故的情景來進行演練。演練包括傷員救援和設備物資搶救兩部分。?
2、演練時間:選擇傍晚下班時間進行。
四、組織領導:按照應急救援預案中各人員安排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演練。?
參加演練人員應做到: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
?2、要嚴肅,而不是當作游戲。
?3、及時糾正演練人員不恰當地動作。
?4、當發生以外事故時,要及時做出處理。
五、實際演練:
從模擬設備發生事故開始,項目部應首先組織人員對傷員進行搶救,由項目急救員對傷員進行包扎處理,項目部同時應及時疏散現場作業人員離開事故區域。項目施工負責人及時通知公司,要詳細描述事故狀況,以便設備公司決定使用何種救援設備。所有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成員立即趕到現場。到達現場后由“指揮小組”成員討論,確定對事故救援方案,并對參加搶險的人員進行書面交底,避免由事故設備造成二次傷害。
六、演練結束:?
待整個事故現場處理完后,宣布演練結束,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要及時總結經驗,提高演練的效果。
?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