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1.蒸汽是公司從事生產活動除電力之外的重要能源。它具高溫高壓為主要特征,因此范從事該項目之操有者,必有勞動安監部門頒發的壓力容器操作之上崗證;除此外,由于蒸汽還有高溫的性質;在遵守壓力容器操作之操作規定外,還要注意防范被其所燙傷、所灼傷。
2.為防被其所傷,安全、正確、認真地執行操作是制訂本規程的宗脂所在。
3.范蒸汽系統上的停/供汽操作均需填用《蒸汽系統操作票》;嚴禁無票操作。在應急、搶修時可不用蒸汽系統操作票,但應填用《搶修單》。
4.蒸汽的輸送網絡構成及工作數據:
4.1.本著節能降耗環保的精神,公司的蒸汽來源社會公用網絡,通過特殊處理的耐熱承壓管路送入公司蒸汽計量站。通過汽水分離器、流量計、自動減壓組件及相關控制閥件,經公司內部管網送往各個生產用汽場所,為生產提供熱能需求。它由輸送管路及各用汽點上,若干個汽水分離組件、泄壓安全閥、減壓器組件、控制閥;在終端生產設備上還有疏水器等輔助設施組成。
4.2.經過以上各功能部件將外網高壓蒸汽變換成適合生產要求的壓力和流量值。具體各用汽點的壓力參數及內部管網詳見附圖。:
5.供汽操作:
5.1.接供汽通知后填寫《蒸汽系統操作票》。
5.2.新裝或停用時間較長蒸汽管道必須經過沖管,利用高溫高壓形成的高速氣流清除管內銹屑、雜物。以達到清洗管路的目的。沖管用蒸汽的壓力和流量應按設計計算確定。但不應大于管道工作壓力的75%。
5.3.沖管次數應為2~3次,每次的間隔時間宜為20~30min。
5.4.沖管時,對于新裝管道及停用時間較長的管路則將管路在進戶前或接入設備前分開(如設備也要一起沖管則在接入口加濾網)并放空。沖管時必須劃定安全區,設置標志,確保人員及設施的安全,放空口不應朝有人、車等其他物體通行方向。劃定安全區內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放空口應固定牢固。
5.5.輸汽管路在沖管前應進行曖管。低壓曖管可以使輸汽管路充分預熱和預脹,因而可防止爆管事故的發生。
5.6.進行曖管作業前,應關閉所有相關的用汽設備進汽閥,關閉所有相關的調壓器兩端隔離閥及疏水器前閥門,打開所有相關的調壓器傍路閥及疏水器傍路閥。
5.7.緩慢打開供汽閥,一般以每分鐘0.1~0.15MPa的速度升至管路(終端)輸汽管路工作壓力(表壓)時,穩壓暖管30min,無異常現象。
在暖管的過程中,當發生“汽水沖擊”、固定支座和設備、設施被破壞等現象,應立即停止暖管,查找原因,處理后方可再行暖管。
5.8.暖管沖管結來后,關閉供汽閥,拆除各處濾網等暖管沖管時的臨時設施,恢復管路的正常連接。
5.9.打開供汽閥,按每分鐘0.1~0.15MPa的速度升至額定壓力。此是應注意管路的溫升速度不得過快,一般≦10℃/min。在升壓至額定壓力的過程中:
5.9.1.根據汽溫、壓力情況分3~4次逐步適當關小疏水器傍路閥。
5.9.2.注意查看各連接點的漏汽、各類支架的情況。
5.9.3.嚴防蒸汽漏入用汽設備。
5.9.4.當蒸汽壓力升至額定壓力時,將供汽閥緩慢開至最大。
5.9.5.再次查看管路各處情況(包括保溫層)。
5.10.對于有不同壓力值的管路(如分支管)則應分別進行曖管、沖管管。也可在進入該調壓器前的閥門汽源端加濾網,一起曖管;或斷開放空,分別曖管。但最大.曖管汽壓超過該管的額定設計值。
6.運行維護及停汽操作:
6.1.停汽操作:較簡單;接停汽通知后填寫《蒸汽系統操作票》按如下步序操作:
6.1.1.緩慢關閉供汽閥。
6.1.2.等管路內冷卻水溫降至40℃以下時,逐個打開疏水器傍路閥。排空冷凝水,使管內壓力為常壓。排凈冷凝水后關閉全部閥門。
6.2.所有閥門開至最大或關閉后均應返回1~2圈。開關/閥用力要均勻,嚴禁沖擊式的開/關任何閥門。
6.3.運行中應定期檢查蒸汽管道外表面溫度,保溫層層間溫度,當運行參數發生變化或有災情時,應增加檢查次數。主要檢查項目包括疏水裝置、、彎頭、固定墩等管路附件及設施。
6.4.在運行或停止期間均要對蒸汽管道各類閥門的閥芯連桿處的密封壓扣、絲桿進行查看,如發現異常則需明原因,加以處理。應根據操頻度適當壓緊或更換盤根,應定期添加石墨混合劑等方法來潤滑閥芯絲桿。
6.5.停止運行期間,應對管道進行養護。當停運的時間超過半年時,應對工作管、鋼質外護管采取防腐措施。
7.本規程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篇2:蒸汽系統安全操作規范
一.概述:
蒸汽是公司從事生產活動除電力之外的重要能源。它具高溫高壓為主要特征,因此范從事該項目之操有者,必有勞動安監部門頒發的壓力容器操作之上崗證;除此外,由于蒸汽還有高溫的性質;在遵守壓力容器操作之操作規定外,還要注意防范被其所燙傷、所灼傷。
二.遵守安全規程的必要性:
1.為防被其所傷,安全、正確、認真地執行操作是制訂本規程的宗脂所在。
2.范蒸汽系統上的停/供汽操作均需填用《蒸汽系統操作票》;嚴禁無票操作。在應急、搶修時可不用蒸汽系統操作票,但應填用《搶修單》。
三.蒸汽傳送網絡構成及工作數據:
1.本著節能降耗環保的精神,蒸汽來源社會公用網絡,通過特殊處理的耐熱承壓管路送入蒸汽計量站。通過汽水分離器、流量計、自動減壓組件及相關控制閥件,經內部管網送往各個生產用汽場所,為生產提供熱能需求。它由輸送管路及各用汽點上,若干個汽水分離組件、泄壓安全閥、減壓器組件、控制閥;在終端生產設備上還有疏水器等輔助設施組成。
2.經過以上各功能部件將外網高壓蒸汽變換成適合生產要求的壓力和流量值。
四.供汽操作:
1.接供汽通知后填寫《蒸汽系統操作票》。
2.新裝或停用時間較長蒸汽管道必須經過沖管,利用高溫高壓形成的高速氣流清除管內銹屑、雜物。以達到清洗管路的目的。沖管用蒸汽的壓力和流量應按設計計算確定。但不應大于管道工作壓力的75%。
3.沖管次數應為2~3次,每次的間隔時間宜為20~30min。
4.沖管時,對于新裝管道及停用時間較長的管路則將管路在進戶前或接入設備前分開(如設備也要一起沖管則在接入口加濾網)并放空。沖管時必須劃定安全區,設置標志,確保人員及設施的安全,放空口不應朝有人、車等其他物體通行方向。劃定安全區內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放空口應固定牢固。
5.輸汽管路在沖管前應進行曖管。低壓曖管可以使輸汽管路充分預熱和預脹,因而可防止爆管事故的發生。
6.進行曖管作業前,應關閉所有相關的用汽設備進汽閥,關閉所有相關的調壓器兩端隔離閥及疏水器前閥門,打開所有相關的調壓器傍路閥及疏水器傍路閥。
7.緩慢打開供汽閥,一般以每分鐘0.1~0.15MPa的速度升至管路(終端)輸汽管路工作壓力(表壓)時,穩壓暖管30min,無異常現象。
8.在暖管的過程中,當發生“汽水沖擊”、固定支座和設備、設施被破壞等現象,應立即停止暖管,查找原因,處理后方可再行暖管。
9.暖管沖管結來后,關閉供汽閥,拆除各處濾網等暖管沖管時的臨時設施,恢復管路的正常連接。
10.打開供汽閥,按每分鐘0.1~0.15MPa的速度升至額定壓力。此是應注意管路的溫升速度不得過快,一般≦10℃/min。在升壓至額定壓力的過程中:
(1)根據汽溫、壓力情況分3~4次逐步適當關小疏水器傍路閥。
(2)注意查看各連接點的漏汽、各類支架的情況。
(3)嚴防蒸汽漏入用汽設備。
(4)當蒸汽壓力升至額定壓力時,將供汽閥緩慢開至最大。
(5)再次查看管路各處情況(包括保溫層)。
11.對于有不同壓力值的管路(如分支管)則應分別進行曖管、沖管管。也可在進入該調壓器前的閥門汽源端加濾網,一起曖管;或斷開放空,分別曖管。但最大.曖管汽壓超過該管的額定設計值。
五.運行維護及停汽操作:
1.停汽操作:較簡單;接停汽通知后填寫《蒸汽系統操作票》按如下步序操作:
(1)緩慢關閉供汽閥。
(2)等管路內冷卻水溫降至40℃以下時,逐個打開疏水器傍路閥。排空冷凝水,使管內壓力為常壓。排凈冷凝水后關閉全部閥門。
2.所有閥門開至最大或關閉后均應返回1~2圈。開關/閥用力要均勻,嚴禁沖擊式的開/關任何閥門。
3.運行中應定期檢查蒸汽管道外表面溫度,保溫層層間溫度,當運行參數發生變化或有災情時,應增加檢查次數。主要檢查項目包括疏水裝置、、彎頭、固定墩等管路附件及設施。
4.在運行或停止期間均要對蒸汽管道各類閥門的閥芯連桿處的密封壓扣、絲桿進行查看,如發現異常則需明原因,加以處理。應根據操頻度適當壓緊或更換盤根,應定期添加石墨混合劑等方法來潤滑閥芯絲桿。
5.停止運行期間,應對管道進行養護。當停運的時間超過半年時,應對工作管、鋼質外護管采取防腐措施。
6.本規程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