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爐操作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目的
1.1為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操作水平,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規程。
2適用范圍
2.1本規程適用于××干熄焦干熄爐操作工。
3工作程序
3.1每日對吊具的連接部位、鋼絲繩的狀況、提升機軌道的接頭部位、緊固部位進行認真檢查。當鋼絲繩狀況不良,其變化程度(斷股、變細、折彎嚴重、缺油等)超出設計允許范圍時應及時組織進行更換。
3.2確保干熄爐爐頂水封高度符合設計要求,水封水位正常,水封內圈不漏水。
3.3設備運行時,嚴禁操作、檢修人員進入提升機、裝入裝置、電機車及焦罐臺車等移動設備的運行區域,各運行區域欄桿的活動欄桿部分必須關好。
3.4嚴禁在提升機走行、電機車走行時上下設備,嚴禁在設備運行時進行加油和清掃等作業。
3.5如果要對設備進行檢修,應與中控室取得聯系后,由操作人員在現場斷開控制電源,并通知電工切斷該設備動力電源、掛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示牌后再檢修。
3.6發現因某種原因導致焦罐內紅焦灑出,提升機鋼繩、吊鉤等起吊設施出現異常,或焦罐傾斜、提升機、裝入裝置的動作不受極限控制時,應立即停止裝焦作業。
3.7當風速達到20m/s(八級大風)時,應停止提升機裝焦操作。
3.8未經嚴格檢查并確認空氣中的CO(低于50ppm)和O2(18%-23%)的含量在安全范圍內,不得進入排焦部位及運焦皮帶系統。如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進入時,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佩帶空氣呼吸器。
3.9隨時注意循環氣體中可燃成分的濃度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循環氣體中可燃成分的濃度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循環氣體中需保證O2≤1%、H2≤3%、CO≤6%、CO2≤18%。
3.10在可能有循環氣體泄漏的區域作業應有安全防護措施。一旦感覺有煤氣味或有任何一種煤氣中毒的癥狀(頭痛、頭昏、耳鳴、惡心、軟弱無力等),應立即轉移到有新鮮空氣的地方,采取安全救護措施并通知有關人員和部門。
3.10不允許未經中控室操作人員同意,對氣體循環系統的設備進行檢修或改變與氣體循環氣體系統相關的調節設備狀態。
3.11當發生氣體循環系統嚴重泄漏、循環風機停機和干熄焦鍋爐爐管破損等故障時,應立即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并立即報告有關人員和部門。
3.12當鍋爐爐管破損、爐頂水封和緊急放散閥水封漏水等時應立即停止干熄焦生產,打開爐頂放散閥和緊急放散閥,并往系統內沖入大量的N2,以控制循環氣體中可燃成分的濃度。
3.13排焦地下室及皮帶通廊等通風不暢的地方要明確禁止煙火,另外要保證軸流抽風機的正常運轉。
3.14上下樓梯必須慢行,抓緊扶手,嚴禁奔跑。
3.15安全閥要保持靈敏可靠,嚴禁任意提高安全閥開啟壓力。安全閥、壓力表每年經有資質的單位校驗一次,確保完好。
3.16操作電梯人員必須經特種作業培訓后持證操作,并熟練掌握電梯出現緊急情況時的應急處理。發現電梯故障應及時向上反映組織處理。
3.17開電梯前先檢查確認電梯各部位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靈敏可靠,檢查各電器按鈕及梯箱門聯鎖是否正常。嚴格控制乘電梯人數,不準超負荷運行。嚴禁裝運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乘坐電梯,電梯轎箱內不準吸煙。開停電梯操作要平穩,不準人員在關閉電梯箱門時強行進入。電梯運行或檢修時,每層電梯通道口要關門或設臨時欄桿。
3.18應至少每15日由國家許可具有電梯安裝、改造、維修和制造資質的單位,對電梯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檢查。
4本規程未涉及到的操作或維護事項,必須制定可行的安全方案,報廠安全管理部門和廠領導,經審批同意后方可實施。
篇2:干熄焦系統干熄爐檢修施工方案
一、檢修內容1、?安裝可視料位計并調試,信號進入中控室。2、?檢查十字風帽及十字風道內磨襯板、磨損大的進行更換。3、?更換下錐斗損壞的襯板。4、?旁通風量調節閥、預存室壓力調節閥、集塵罩閥門等更換:旁通風量管。放散管更換(加裝流量計);爐頂放散積塵罩至裝入裝置集塵干管的除塵管段更換(含積塵罩)。5、?水封槽檢查,視情況更換。6、?更換損壞中栓,殼體全部進行更換。7、?檢查上下錐斗表面磨損情況,根據情況補修。8、?干熄爐上下氣室堆積焦粉清掃,清除十字風道內的焦炭。9、?對進口補償器檢查,對損壞的更換。10、干熄爐放散管加裝流量計。二、檢修時間:三、編制依據及檢修工程標準規范《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1-98《冶金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焦化設備YBJ24-88《冶金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液壓、氣動和潤滑系統YBJ207-83四、設備檢修施工方法及步驟1、?查看現場:準備材料及施工機具、確定待檢項目及實際測量待換部位尺寸。2、?檢修前預制好需更換的管道及管件。拆除及安裝采用160T汽車吊吊裝;施工前拉好警戒線并掛好警示標志,檢修前和檢修過程必須有生產單位監護人員確認安全方可施工。3、?安裝可視料位計并調試,信號進入中控室。4、?在雙方安全員確認安全后,進入干熄爐內清掃上下氣室內堆積的焦粉,清除風道內的焦炭,然后開始檢查十字風帽及十字風道內襯板。磨損大的進行更換,更換下錐斗損壞的襯板。5、?旁通風量調節閥、預存室壓力調節閥、集塵罩閥門等拆開連接螺栓,進行閥門更換,25T汽車吊配合更換旁通風量管、放散管、集塵罩及放散集塵罩至裝入裝置集塵干管的除塵管段。6、?水封槽檢查,視情況更換。7、?更換損壞中栓,殼體全部進行更換。8、?檢查上下錐斗表面磨損情況,根據情況補修。高處作業根據現場情況搭設平臺。9、?用壓縮空氣清掃干熄爐上下氣室堆積焦粉,清除十字風道內的焦炭。10、對進出口補償器檢查,對損壞的進行更換。11、干熄爐放散管加裝流量計。五、施工組織施工由多個作業組分片區點進行施工,施工按工期要求進行施工組織共投入8人次1、?負責人:2、?施工組:清灰工作:管道管件更換:閥門更換:電氣儀表安裝:六、施工文明、環保措施1、在施工段落范圍內設置鮮明醒目標志,標牌及通知。2、機具、材料應堆放整齊,余料及時清理。3、進行施工作業時,施工場地嚴禁人員集聚或堆放材料,被拆除安裝的構件應有安全的放置場地。4、現場的廢油、廢物不得隨亂堆放,應集中在一起處理。5,、拆除完畢后打掃現場,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做到文明施工。?干熄焦系統干熄爐檢修危害分析單元∕任務干熄焦系統檢修?區域:煉焦車間?序號主要工作步驟危害及潛在事件主要后果以外事故發生頻率現有安全控制措施危害發生可能性(L)危害后果嚴重性(S)風險度(R=l*s)建議改正∕控制風險的措施1準備工作未進行危害識別發生事故曾經發生安全標準化管理要求236施工前進行危害識別勞動保護用配備不全,不完好人身傷害曾經發生員工勞動保護用品使用制度248按照制度穿戴勞保用品安全教育不到位人身傷害曾經發生安全教育制度248進行專項安全教育未拉警戒線人員誤入曾經發生設警戒區及警戒線,專人看管155施工區域拉警戒線2動火作業環節所用動火作業機具不符合安全要求乙炔瓶回火器、氧氣瓶膠管老化泄露燃燒。焊鉗部位之人觸電曾經發生執行電焊、氣割作業安全規程248作業前檢查所有作業器具,合格方可準許使用3高處作業環節不系安全帶高處墜落曾經發生執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制度248高處作業系好安全帶4危險作業許可證安全措施未落實人員傷害、煤氣中毒、灼燒、粉塵危害曾經發生執行“八項安全作業票證制”155對票證上要求落實的所有安全措施逐項落實監護人員未履行職責人員傷害、煤氣中毒、灼燒、粉塵危害曾經發生執行“八項安全作業票證制”248監護人員對作業正上安全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把關,人員不得離開5現場監護監護人離開人員傷害從未發生八項安全管理制度248無消防器材火災從未發生八項作業安全管理制度1446檢查驗收工具遺留影響生產從未發生檢修管理制度133焊接質量不合格影響生產曾經發生檢修管理制度248焊接人員符合相關相關焊接資質七、施工安全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體系,進入現場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施工前必須由生產單位對各施工人員進行施工現場安全教育,安全施工技術交底。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專人負責。負責人:2、?進入現場人員,各作業人員每天進退檢修現場前必須雙方安全員確認簽字后方可施工。并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嚴禁酒后作業。3、?施工區域根據要求設置警示標志,拉好警戒線,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區,施工人員必須精心操作,正確處理各種問題,確保施工安全。4、?檢修前及過程中須有生產單位監護人員確認后方可施工。5、?檢修備件、拆下的物品要及時整理,擺放到甲方指定的地點,施工用具、材料等物品不得擺放在設備上,留出安全通道,指定專人負責檢修安全,協調雙方工作,嚴禁觸碰甲方運行的生成設施,設備開關、按鈕及緊急停車拉繩裝置。6、?電氣焊設備設置明顯標志,并有防火、防爆措施,乙炔表裝回火防止器等,氣瓶按規定擺放。7、?施工人員要明確作業中的各項安全事項,特殊工種持證上崗,進入生產區域嚴禁吸煙,設置安全警戒線。8、?進入干熄爐檢修,施工人員身上禁止攜帶火種,必須穿戴好安全帶,其他小物品也不應帶入,以免物品掉在設備內造成安全隱患。施工機具及其他物件不能遺留在容器內。照明必須使用安全電壓(36伏以下),其他地方照明燈具使用節能燈,施工機具,材料應放置整齊,余料及時清理,動火檢修項目嚴格執行公司動火管理制度。9、?起重、吊拉設備機由專人管理,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大件拆除吊裝對使用鋼絲繩長度、直徑要合理選擇,吊點位置選擇正確,吊裝過程專人指揮,信號明確,嚴禁多人同時指揮一臺起重設備。10、施工停止,應切斷電源,檢查現場確認無不安全因素后方可離開。11、施工中發現不安全因素應及時排除,否則作業人員有權拒絕作業。當施工地點有架空線路或電纜線路時,應與甲方取得聯系,采取防護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作業中斷電、接電與專業人員聯系)。12、上下交叉作業必須搭設隔離平臺,拉安全防護網,并由專人監護,各檢修單位應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開動、停止設備都需確認安全后由操作工操作,非操作人員一律不得操作設備。使用電梯要遵守相關安全要求,不得用電梯運送材料,不得隨意向下亂扔東西,地面拉警戒帶。13、春季高處施工,風很大,要搭設牢固的操作平臺,構件物品要擺放整齊捆扎牢固,如果風太大應暫停施工,選擇風小時段施工。14、根據施工現場作業環境,應制定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施工現場應設置消防車通道,保證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做好防火工作。15、施工完畢、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安全文明施工。?
篇3:干熄爐操作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目的
1.1為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操作水平,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規程。
2適用范圍
2.1本規程適用于××干熄焦干熄爐操作工。
3工作程序
3.1每日對吊具的連接部位、鋼絲繩的狀況、提升機軌道的接頭部位、緊固部位進行認真檢查。當鋼絲繩狀況不良,其變化程度(斷股、變細、折彎嚴重、缺油等)超出設計允許范圍時應及時組織進行更換。
3.2確保干熄爐爐頂水封高度符合設計要求,水封水位正常,水封內圈不漏水。
3.3設備運行時,嚴禁操作、檢修人員進入提升機、裝入裝置、電機車及焦罐臺車等移動設備的運行區域,各運行區域欄桿的活動欄桿部分必須關好。
3.4嚴禁在提升機走行、電機車走行時上下設備,嚴禁在設備運行時進行加油和清掃等作業。
3.5如果要對設備進行檢修,應與中控室取得聯系后,由操作人員在現場斷開控制電源,并通知電工切斷該設備動力電源、掛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示牌后再檢修。
3.6發現因某種原因導致焦罐內紅焦灑出,提升機鋼繩、吊鉤等起吊設施出現異常,或焦罐傾斜、提升機、裝入裝置的動作不受極限控制時,應立即停止裝焦作業。
3.7當風速達到20m/s(八級大風)時,應停止提升機裝焦操作。
3.8未經嚴格檢查并確認空氣中的CO(低于50ppm)和O2(18%-23%)的含量在安全范圍內,不得進入排焦部位及運焦皮帶系統。如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進入時,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佩帶空氣呼吸器。
3.9隨時注意循環氣體中可燃成分的濃度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循環氣體中可燃成分的濃度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循環氣體中需保證O2≤1%、H2≤3%、CO≤6%、CO2≤18%。
3.10在可能有循環氣體泄漏的區域作業應有安全防護措施。一旦感覺有煤氣味或有任何一種煤氣中毒的癥狀(頭痛、頭昏、耳鳴、惡心、軟弱無力等),應立即轉移到有新鮮空氣的地方,采取安全救護措施并通知有關人員和部門。
3.10不允許未經中控室操作人員同意,對氣體循環系統的設備進行檢修或改變與氣體循環氣體系統相關的調節設備狀態。
3.11當發生氣體循環系統嚴重泄漏、循環風機停機和干熄焦鍋爐爐管破損等故障時,應立即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并立即報告有關人員和部門。
3.12當鍋爐爐管破損、爐頂水封和緊急放散閥水封漏水等時應立即停止干熄焦生產,打開爐頂放散閥和緊急放散閥,并往系統內沖入大量的N2,以控制循環氣體中可燃成分的濃度。
3.13排焦地下室及皮帶通廊等通風不暢的地方要明確禁止煙火,另外要保證軸流抽風機的正常運轉。
3.14上下樓梯必須慢行,抓緊扶手,嚴禁奔跑。
3.15安全閥要保持靈敏可靠,嚴禁任意提高安全閥開啟壓力。安全閥、壓力表每年經有資質的單位校驗一次,確保完好。
3.16操作電梯人員必須經特種作業培訓后持證操作,并熟練掌握電梯出現緊急情況時的應急處理。發現電梯故障應及時向上反映組織處理。
3.17開電梯前先檢查確認電梯各部位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靈敏可靠,檢查各電器按鈕及梯箱門聯鎖是否正常。嚴格控制乘電梯人數,不準超負荷運行。嚴禁裝運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乘坐電梯,電梯轎箱內不準吸煙。開停電梯操作要平穩,不準人員在關閉電梯箱門時強行進入。電梯運行或檢修時,每層電梯通道口要關門或設臨時欄桿。
3.18應至少每15日由國家許可具有電梯安裝、改造、維修和制造資質的單位,對電梯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檢查。
4本規程未涉及到的操作或維護事項,必須制定可行的安全方案,報廠安全管理部門和廠領導,經審批同意后方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