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叉車安全操作管理規定

叉車安全操作管理規定

2024-07-16 閱讀 3656

一、叉車駕駛員必須持有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發有效駕駛證上崗操作,嚴禁無證及酒后駕駛。

二、駕駛員應遵章守法,規范操作,安全行車,提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意識。

三、駕駛叉車時禁止用貨叉舉升人員從事高空作業,以免發生高處墜落安全事故;禁止使用單叉作業,叉載重量應符合載荷規定,禁止超載作業。

四、叉車作業時禁止高速叉取貨物,禁止人員站在貨叉上;叉取貨物作業時禁止人員站在貨叉周圍,以免貨物倒塌傷人。

五、駕駛員在作業前應檢查車輛起重鏈、門架、貨叉有無損傷,螺栓等是否牢固;檢查是否需要加注燃油、潤滑油,檢查啟動、運轉、及制動性能;并且檢查燈光、音響信號是否齊全有效,確認正常再啟動操作;啟動發動機后,聽察發動機運轉情況,檢查各儀表的指示狀況。

六、駕駛員在叉車起步前應觀察四周,確認無妨礙行車安全的障礙后起步;載物起步時要緩慢平穩起步并先確認所載貨物平穩可靠。

七、駕駛員在叉貨時,按需檢查貨叉間距,使兩叉負荷均衡,貨叉應盡可能深入載荷下面,注意貨叉尖不能碰到其他貨物;采用最小的門架后傾來穩定貨物,避免向后滑動。行駛時貨叉底部距地高度應保持300-400mm的距離。

八、叉車載物高度遮擋住駕駛員視線時,應倒開叉車;倒車時要發出倒車信號,由后輪控制轉向時必須時刻注意車后的擺幅,車速要平穩,觀察前后有無來車及行人。

九、駕駛叉車在進出作業現場或行駛途中不得將貨叉升得太高,要注意上空有無障礙物阻擋,禁止載物行駛中急剎車和高速轉彎。

十、駕駛叉車在工廠內主干道行駛時,不得超過30km/h,其他道路不得超過20km/h。行駛時要與前面的車輛保持一定的距離,前進時如有行人或車輛應發出信號,下坡時嚴禁熄火滑行。

十一、駕駛叉車在卸貨時的車速應緩慢平穩,注意車輪不要碾壓物品墊術等其他物件,以免崩起傷人;卸貨后應先降落貨叉至正常的行駛位置后再行駛。

篇2:叉車駕駛員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規范叉車駕駛員作業,預防和減少發生人員傷亡事故,促進安全生產。

2、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各分廠所有叉車駕駛員。

3、叉車駕駛員操作規程

一、駕駛人必須了解車輛的構造和性能,熟悉操作方法和保養要求,按期對車輛進行保養。經過專業培訓,并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發給合格證,方準單獨操作,嚴禁無證駕駛。

二、指定叉車責任人,除責任人外未經部門主管批準不得由其他人駕駛叉車。

三、機動、電動叉車未經部門主管批準不得駛入生產車間。

四、車輛發動前,應嚴格進行出車前檢查,確認完好,方可發動,嚴禁帶病出車。

五、起步時要查看周圍有無人員和障礙物,然后鳴號起步。在廠區內行駛時不得超過10公里/小時,倒車或進出庫房要駕駛觀望,注意左右,時速不宜超過3公里/小時,防止碰擦墻角和人員,必要時應有人指揮。

六、嚴禁酒后駕駛,行駛中不得吸煙、飲食。

七、作業完畢或休息時,應將車輛停放在在較平坦或安全指定地點,但不得妨礙交通,影響他人作業。

八、除駕駛室內,車輛的其他部分嚴禁載人。

九、夜間工作時,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備。

十、通過交叉路口、道口,要認真執行“一看、二慢、三通過”的規定,嚴禁搶道爭行。

十一、當叉運貨物堆放高度影響視線時,必須倒行。

4、責任

4.1部門主管

4.1.1應有“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意識,做好叉車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工作,排除事故隱患。

4.1.2叉車駕駛員違章作業或發生人身安全事故,廠級主管應負領導責任,相關人員負連帶責任。

4.2處罰辦法

違反以上每條者,叉車駕駛員每事次扣款200元,違反兩次者解除勞動合同。如若造成他人傷害的,按《工傷管理制度》進行考核。

編制

審核

批準

日期

文件編號

生效日期

2007/10

叉車駕駛員管理制度

版本

B版

第2頁共2頁

4.3監督

4.3.1各分廠主管及安全員每月必須實行叉車駕駛員安全作業檢查,并將檢查情況以書面形式上報公司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4.3.2公司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及公司安全生產檢查小組應不定期的對各分廠叉車駕駛人員作業情況進行檢查,各分廠應對檢查予以積極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5、說明

5.1隨公司發展,本制度將做必要修正,其修正權、解釋權歸公司人力資源部。

5.2本制度經常務副總批準后生效。

編制

審核

批準

日期

篇3:機動叉車維護保養規定

1.目的

本制度規定了公司叉車維護、保養需遵守的細節,確保設備的良好狀態,以保證使用過程效能。

2適合范圍

適合公司全體叉車工及相關人員。

3職責

3.1叉車工負責叉車使用和日常保養。

3.2維修工負責一般故障排除、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

3.3叉車班組長負責叉車工的調度、管理以及叉車工的保養培訓工作。

3.4維修主管負責所有叉車的外協維修以及監督管理。

4.保養程序

叉車的保養分為四類,即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日常保養是每天都要進行的保養,每工作一周后進行一級保養,每工作兩個月后進行二級保養,每工作半年后進行三級保養。

4.1叉車的日常保養由叉車司機自主完成,其內容為:

(1)檢查發動機曲軸箱和空氣濾清器內的機油量,燃油箱內的燃油量以及散熱器內的冷卻水量,不足時按要求添加。

(2)檢查蓄電池內電解液面的高度,視需要而添加,并保持蓋子氣孔暢通,極柱與導線接頭接合緊密牢固。

(3)檢查液壓制動器和手制動器的自由行程及工作可靠性,并視需要加注制動液和排除系統內的空氣。

(4)檢查視輪胎磨損程度并清除嵌入胎紋的雜物。

(5)檢查車輛液壓系統油箱中的工作油量及管路,接頭等處有無滲漏現象。

(6)檢查水箱的水位。

(7)檢查儀表、燈光、喇叭等的工作情況。

(8)上述各項檢查完畢后,起動發動機,檢查發動機的運轉情況,并檢查傳動系、制動系以及液壓升降等系統的工作是否正常。

4.2叉車一級保養由維修師傅配合叉車司機完成,其主要內容為:

(1)檢查發動機的油量、機油粘度及機油中的臟污程度。

(2)清潔蓄電池,視需要添加蒸餾水。

(3)檢查風扇皮帶外表及其松緊度。

(4)檢查變速箱、驅動橋及工作油泵、水泵驅動裝置有無異常噪聲。

(5)按要求在離合器、制動器縱連桿各部位加注機油或潤滑脂。

(6)檢查起升油缸、傾斜油缸活塞桿的磨損情況,若有輕微擦傷痕跡可用油石或細砂布磨平。

(7)檢查并緊固輪胎的螺栓、螺母。

4.3叉車二級保養,由叉車司機配合維修師傅完成,其主要作業內容為:

(1)清洗發動機油底殼、曲軸箱及油濾清器內部,更換新機油。

(2)清洗燃油箱并檢查燃油管路和油泵的接頭有無松動、漏油現象。

(3)檢查分電器斷電觸點并調整期間隙。

(4)檢查、緊固發電機各外露部位的螺栓。

(5)檢查蓄電池的放電量,并視需要進行充電。

(6)更換散熱器內的冷卻水。

(7)檢查、調整離合器和制動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以及車輪制動器的制動間隙。

(8)排放工作油箱底部的沉淀雜物和積水,清洗濾網并視情況添加新油。

(9)檢查兩起重鏈的松緊程度是否一致。

(10)檢查貨叉車卡鐵及貨叉踵部有無變形、開裂等現象。

4.4叉車三級保養由維修師傅自主完成其主要作業內容為:

(1)調整氣門間隙。

(2)測量氣缸壓力并檢查不合要求的原因。

(3)檢查離合器的工作性能,視需要加以調整。

(4)檢查方向盤的自由行程及轉向系拉桿的連接情況,并檢查轉向節銷和轉向扇形臂架銷軸的磨損情況。

(5)檢查離合器及制動踏板軸的軸承磨損情況。

(6)全面清洗叉車,并檢查和緊固所有外露部位的螺栓、螺母。

編制:黃松斌核準:審批:批準:2012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