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區物業服務項目:治安保衛

小區物業服務項目:治安保衛

2024-07-16 閱讀 2076

住宅小區物業服務項目:治安保衛

【治安保衛】

1、工作狀態及精神面貌:

1.1保安員執勤時需精神飽滿、著裝整齊、佩帶齊全。

1.2嚴禁當班時看閱小說、書報,玩游戲機、打瞌睡或聚眾嬉鬧。

1.3嚴禁飲酒執勤;

1.4必須使用文明用語,講究文明禮貌。

1.5坐姿要求腿不搖、腳不翹、身不晃,端正、舒適、自然、大方。

1.6站姿要直,肩要平,挺胸收腰,保持身體端正。

1.7巡邏或走路時要遵循走路的禮儀。兩眼平視前方兩臂自然在身體兩側擺,兩腿有節奏地交替向前邁步。嚴禁前俯后仰,左右搖晃,走八字步。

1.8與人交談時,態度要真誠大方、自然,神態要專注,正視對方,注意對方的反饋和情緒交流。

2、小區實行24小時值班、巡邏制度。具體輪值措施為:

2.1換班時間分別為:8:00、20:00。所有人員應按時交接班,接班保安應提前到達崗位;如接班人員未到,當班人員不得離開崗位。

2.2接班者要詳細了解上一班的值勤情況和當班注意事項。

2.3當班者負責向下一班移交值班記錄本,并應在值班記錄本上簽名。

2.4接班人員應將上一班交下的值班裝備查點清楚,并在值班記錄本上注明交接情況。

2.5具體崗位安排為8:00-20:00保證有門崗1人、監控1人、巡邏2人,20:00--8:00需保證有門崗1人、監控1人、巡邏2人;

2.6早8:00至8:30全部集合在保安隊長的帶領下集中進行早操,包括隊列訓練、跑步、格斗訓練等,在此其間門崗及監控室應有人值守;

3、巡邏人員白天每兩小時巡邏一交,夜間每小時巡邏一次。巡邏按固定路線并實行日志記錄制度。巡邏注意小區住戶門窗、車庫及公共設施,檢查有無破滅情況,加強安全防范。

3.1白天應按2人成縱隊列齊步進行;

3.2遇陌生人應停下盤問;

3.3應留意業主門窗、水電、煤氣是否有異常情況,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匯報;

3.4巡視小區各主要防線,包括圍墻、后門等是否有異常情況;

3.5應留意保潔狀況,如有不完善之處,應及時向保潔員反應;

3.6遇業主需幫助時,應親自或協調其它部門及時予以幫助;

4、門崗保安應做好出入人員及車輛登記,具體流程為:

4.1業主持"花都卡"直接進出,無需登記;

4.2裝修或其它外事人員應持在物業管理處領取的"工作證"登記出入

4.3對陌生人則應嚴格按照登記表進行登記,車輛需登記車牌號;

4.4所有進入車輛在登記后需領持車輛出入卡;

4.5非小區業主出門時需注銷登記,車輛出門時應歸還出入卡;

5、監控室應保證全天24小時有人守候:

5.1按規定使用、保養監控設施,定期協助設備維護人員對監控設備進行檢查;

5.2詳細記錄當值期間的工作情況,保持與其它當值保安的暢通聯絡;

5.3嚴禁在工作期間脫崗、與他人閑聊、睡覺等可能脫離監控的行為;

5.4尤其在晚間更應密切監控;

5.5注意保密,嚴禁無關人等進入監控室,如需調看監控錄相,需有物業經理的批準。

6、安保大隊應做好各項安保日志的記錄工作,保括:《交班簽到表》、《巡邏日志》、《門崗日志》、《監控日志》。

篇2:保安治安保衛常識培訓教案

培訓目的:打好治安保衛理論基礎,從而在工作中扎實做好治安保衛工作。

培訓重點:治安管理常識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常識現場保護常識。

課時安排:共90分鐘。

講課內容:

一、治安管理常識

(一)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類

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很多,根據長期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作斗爭的實際情況,《條例》按照行為的違法內容,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歸納為以下八大類。

1.擾亂公共秩序行為。

2.妨害公共安全行為。

3.侵犯他人人身權利行為。

4.侵犯公私財物行為。

5.妨害社會管理秩序行為。

6.違反消防管理行為。

7.違反交通管理行為。

8.違反戶口或居民身份證管理行為。

《條例》對賣淫、嫖宿暗*、介紹或者容留賣淫、嫖宿暗*行為,違反政府規定種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行為,賭博或者為賭博提供條件行為,制作、復制、出售、出租或者傳播淫書、淫畫、淫穢錄像或者其他淫穢物品行為,作了單獨的規定。

(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區別

1.情節輕重和對社會危害大小不同。犯罪情節重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社會危害性大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2.觸犯的法律不同。犯罪觸犯《刑法》,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觸犯《條例》。

3.應當受到的處罰不同。犯罪應受刑罰處罰,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應受治安管理處罰。

二、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常識

(一)正當防衛的條件

正當防衛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合法的權益。但是,在保護的同時又造成了不法侵害者一定的損害。因此,在行使這項權利時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否則,濫用防衛權,無限擴大對對方的損害,不僅達不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目的,還會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不應有的損害,破壞了社會主義法制。正當防衛的條件包括不法侵害和防衛兩個方面的條件。

1.正當防衛的不法侵害條件

(1)必須有真實存在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進行正當防衛。所謂真實存在的不法侵害行為,是指客觀上發生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也就是說,這種危害社會的行為,不是行為主觀想象和推測的,而是客觀存在的。

(2)必須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實行正當防衛。這個條件說的是正當防衛的時機問題。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并尚未結束。此時,不法侵害行為處于實施階段。譬如,殺人犯正舉刀向被害人砍來,盜竊犯正在撬門扭鎖。不法侵害行為尚未發生或者已經結束,都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的行為,都不屬于正當防衛。

2.正當防衛的防衛條件防衛行為是由不法侵害行為引起的,它包括防衛對象和防衛限度兩個條件。

(1)正當防衛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這一條件是指正當防衛不能針對沒有實施不法侵害的他人進行。正當防衛目的在于排除不法侵害,所以,只能采取給侵害者本人造成損害的方式進行,不能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對于未達到法定責任年齡的人及精神病人所實施的侵害行為,不能實行正當防衛。情況緊迫的,可采取緊急避險。

(2)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是指有效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判斷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一是要看防衛行為是否能有效制止住不法侵害;二是要把防衛行為與侵害行為進行比較,凡是經綜合分析認為防衛行為與侵害行為在性質強度、手段等方面大體相當,即可認定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須的限度。否則,為了保護輕微的合法權益,而對不法侵害者造成重大損失的;或能用較緩和的防衛手段就足以制止不法侵害,而是采取激烈的,強度很大的手段的,就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

上述正當防衛的兩個方面的四個條件,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缺一不可,只有這兩個方面的四個條件同時具備,正當防衛才能成立。否則,就是非正當防衛。

(二)常見的非正當防衛

非正當防衛,是指行為人的行為不符合正當防衛某個條件的“防衛”。非正當防衛屬于不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常見的非正當防衛,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假想防衛

正當防衛必須要針對真實存在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進行。假想防衛,是指不法侵害行為實際不存在,只是由于行為人認識上的錯誤,想象或者推測存在著不法侵害,并對想象或推測中的侵害人實行侵害的行為。

2.防衛挑撥

正當防衛所針對的不法侵害行為是侵害人主動發起的,防衛人被迫進行防衛,以避免損害。防衛挑撥,是指不法侵害的行為人以故意挑釁、引誘等方法,促使對方先對自己實行襲擊,然后以“正當防衛”為借口加害對方的一種行為。

3.不適時防衛

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才能實行。不適時防衛,是指針對不是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所進行的“防衛”行為。它包括兩種情況,提前防衛和事后防衛。

4.局外防衛

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局外防衛,是指防衛者對不法侵害者以外的人實行的侵害行為。

5.抗拒防衛

正當防衛是合法權益的保衛者,對不法侵害者進行的反擊。對實行合法行為的人,不存在正當防衛問題。抗拒防衛,是指行為人為了保護自己的非法利益,而對執行職務或其他實行合法行為的人所進行的抗拒、侵害行為。例如:逃犯抗拒公安人員的追捕。

6.互毆行為

正當防衛的雙方,一方是不法侵害者,另一方是合法權益的保衛者。如果雙方都有互相侵害的故意,都實施了不法行為,則都屬于不法侵害者,雙方都無正當防衛的權利。互毆行為,是指雙方互相毆斗的行為。

7.防衛過當

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限度。防衛過當,是指行為人的防衛行為超過了必要限度,給對方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害的行為。

(三)正當防衛在保衛工作中的意義[正當防衛作為一種法律制度,對于我們做好保衛治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正當防衛可以保證我們有效地履行職責,積極地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我國《刑法》上規定的正當防衛既是我們一項合法權利,也是我們為國家和社會應盡的法律義務,是光榮的行為,受法律保護。我們在保安工作中,當遇到公共利益、本人或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不法侵害時,就可以正當防衛為武器,排除不法侵害,確保我們單位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從而有效地保護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盡到我們應盡的職責。

2.正當防衛能夠起到預防違法犯罪,保證社會安定的作用

根據正當防衛的規定,任何公民在正當防衛過程中,依法對不法侵害者本人造成人身或財產的損害,不負法律責任。這樣就使那些圖謀不軌或膽敢以身試法的分子,感到恐懼,有所震懾,使其不敢或輕易地進行危害社會的活動,從而起到了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作用。

3.正當防衛有利于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

正當防衛,一方面鼓勵公民積極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一方面又要求公民嚴格遵守正當防衛的條件,防止感情用事,濫用防衛權,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以致破壞社會主義法制。

篇3:工程施工現場治安保衛措施

1、工地成立治安保衛機構,由綜合辦公室主任負責。

2、配備足夠力量的保安人員,晝夜值班巡視,做好工地物品的防盜工作,對現場材料、設備、車輛的進出必須進行驗證,并嚴格控制非施工人員進出。

3、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佩戴工作卡。工作卡由總包單位制作,工作卡有本人相片、姓名、所屬單位、工種或職務,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工作卡分顏色區別。

4、建立來訪登記制度,進入工地須辦理登記備案,批準后方可進入。

5、在施工現場嚴禁打架斗毆,無理取鬧,擾亂正常的生產、工作和生活秩序,違者嚴肅處理,并負責賠償對方的一切經濟損失,情節嚴重的將送公安機關處理。

6、凡工地施工人員必須自覺遵紀守法,嚴禁在工地聚眾賭博,偷盜公私財物,如有發現,即送公安機關處理。

7、分承包方在進場時要向綜合辦公室明確治安責任人,簽訂治安管理責任書,收繳治安押金,并對所有施工人員統一登記造冊,報項目所在地公安機關備案,同時辦理相應的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