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qū)物業(yè)管理計劃成本預算
住宅小區(qū)物業(yè)管理計劃成本預算
在物業(yè)管理費用的收支上,我們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為物業(yè)管理收支的基本原則。
收入方面:堅決按招標書確定的參考價格及嘉興市房地局、物價局等政府部門的定價標準執(zhí)行
支出方面:以服從業(yè)主利益為前提,堅持"事前預算,事后核算,量入為出,合理使用"的資金管理原則,并采取必要的增收節(jié)支措施,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實現物業(yè)管理在較低收費條件下高效運營。
(一)年物業(yè)管理費收支預算
1、物業(yè)管理費收入
高層:1元/平方米(包含公共能耗0.6元/平方米)
汽車位:30元/月?個
自行車庫:15元/月?間
年物業(yè)管理費收入為:2154048元/年
2、物業(yè)管理費用支出預算
(1)人員工資及福利:91666元
(2)公共能耗、電梯維修、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折舊等共計:
支出項目費用(萬元)
辦公費1
郵電通訊費1
差旅費1.5
低值易耗攤銷費2.8
折舊費1
業(yè)務招待費1
業(yè)務宣傳費1
業(yè)主委員會1
水費6
公共電費8.5
電梯電費66.2
電梯維修費25.4
垃圾清運費5
公共設施/設備維護保養(yǎng)費15
維修工具0.15
公共衛(wèi)生清潔費1.5
清潔用品消耗費0.3
清潔用具購置0.1
綠化維護費1.5
保安用具0.2
直接工資2
共計142.15
共計支出:2154048盈余:640882元
(3)實際入住率的高低、小區(qū)周邊商業(yè)環(huán)境的好壞、國家稅收政策的優(yōu)惠程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增加幅度和社會保障基金扣繳比例、水電費價格的變動將影響到測算結果的準確性。
3、年度收支分析
(1)據測算,收支相抵,扣除我公司管理酬金以外,每年能盈余2.6萬元左右,利潤率在法規(guī)許可的范圍內。
(2)本次預算根據常年進行各項收支測算,在實際管理中前一二年會因設備維保期等原因而降低成本。
(3)業(yè)主所購的空置房收費按浙江省物業(yè)管理條例及收費辦法執(zhí)行。
(4)本次預算已考慮工資水平逐年攀高、勞動保障更趨健全等因素。
(5)本次預算會存在一定誤差,在實際管理中我們將貫穿科學、節(jié)約的思路開展管理服務工作。
(二)增收節(jié)支計劃
1、充分利用物業(yè)經營用房、路面臨時停車等合法收益活動,在合法、不影響業(yè)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利用小區(qū)各種公共設施創(chuàng)造收益;注重管理服務質量,以提高小區(qū)的入住率和管理費收繳率;通過多種有償服務項目增加收入來源。
2、與公司其他管理處密切合作,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3、在入住的半年內,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與有關部門協(xié)作,盡快完善小區(qū)的配套設施,迅速提高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消除未入住業(yè)主的后顧之憂,迅速提高入住率,增加管理收入。
4、我們專門成立經營部,加強經營服務,進一步全方位為住戶提供多項便民有償服務,方便住戶,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5、增收的同時,努力降低成本,如充分發(fā)揮公司在管理中的統(tǒng)籌作用,利用公司現有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在各小區(qū)合理統(tǒng)籌安排,減少費用比例高的人員經費開支。反對鋪張浪費,從小處著眼,集水成流,我們將制定奉公廉潔制度,加強物流控制,提高利用率,采取有效節(jié)能措施,實施科學管理,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6、我們的管理將十分重視公共能耗和工程設施設備。我們有一整套降低能耗、延長公共設備設施使用年限、節(jié)約日常物料的具體辦法,當然是在不降低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具體如下:形成規(guī)模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充分利用好每一個人,我們的用人原則是精干高效;進行科學地能源管理,降低公共水電費的支出;加強設施設備的管理,杜絕跑、冒、滴、漏的現象,延長設備設施使用年限;嚴格控制辦公成本、節(jié)約經費和辦公費用開支;科學嚴格的管理,減少和杜絕工作失誤的發(fā)生。
篇2:成本管理體系預算控制工作程序
成本管理體系預算控制程序
1、目的
預算是應該發(fā)生成本和費用的預計,是制定成本計劃的依據,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編制包括業(yè)務預算和財務預算在內的全面預算,其目的就是使成本得到預先控制,平?資金運作,實現成本目標。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對全面預算的管理與控制。
3、職責
3.1總經理負責成立預算委員會,進行預算決策,批準和發(fā)布預算。有權就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對公司其他高層領導進行考核。
3.2體系負責人負責主持預算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3.3首席財務官負責本公司全面預算的管理與控制。主要負責組織編制和審查預算,監(jiān)督和檢查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并對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協(xié)調和處理。有權就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對財務部和各部門/單位進行考核。
3.4成本部是本公司全面預算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本公司全面預算的管理與控制,并具體組織編制、平衡、審查和實施預算,監(jiān)督和檢查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并對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協(xié)調和處理。有權對的預算執(zhí)行情況進行考核。
3.5財務部負責編制財務預算,并組織實施、監(jiān)督和檢查財務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并對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協(xié)調和處理。有權對的財務預算執(zhí)行情況進行考核。
3.6各部門和單位負責組織編制本部門和單位的預算,執(zhí)行公司下達的各項預算,并對預算指標實施控制和完成情況負責。
3.7預算委員會各成員負責參與編制和審查預算,有權對預算提出意見或建議。
4、工作程序
4.1成立預算委員會
4.1.1為加強成本管理,使本公司全面預算工作得到組織保證,有效控制成本水平,實現目標成本,徹底解決全面預???跨職能的問題,更好地協(xié)調預算過程,總經理應組織成立預算委員會(預算委員會機構圖見《成本管理手冊》0.8)。
4.1.2預算委員會是本公司領導預算工作的最高權利機構。其成員應有公司總經理任命,他們通常是總經理、體系負責人和首席財務官等,也可吸收各職能部門的人員參加。
4.1.3預算委員會設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預算委員會可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主任、副主任和成員。預算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財務部。
4.1.4預算委員會應履行以下職責:
a)編制預算草案;
b)審查預算草案;
c)批準和發(fā)布預算;
d)檢查和分析預算執(zhí)行報告;
e)提出避免或減少浪費和改進效率的建議和措施。
4.2確定預算的方法、范圍和預算期
4.2.1本公司已確定的預算方法為職能基礎(傳統(tǒng))預算,其預算方法應與核算的方法相一致。
4.2.2本公司已確定的預算范圍是全面預算(見《成本管理手冊》3.6.5)。
4.2.3本公司已確定的預算計劃期通常為一年。預算年度應與會計年度相一致。
4.3收集和確定預算依據
4.3.1成本部在組織做好以下預算基礎工作的基礎上負責組織收集預算信息和確定預算依據,識別編制預算所需的數據來源和渠道:
a)崗位責任制;
b)規(guī)章制度;
c)定額;
d)原始記錄;
e)標準化;
f)計量;
g)基礎培訓;
h)運算工具;
i)信息管理。
4.3.2編制預算的主要依據可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預測方面的信息;
b)組織的實際情況;
c)計劃的要求;
d)定額(包括:材料消耗定額、勞動定額、費用定額、儲備定額、設備定額等);
e)原始記錄;
f)歷史數據和資料;
g)現行會計制度;
h)以往業(yè)務核算、統(tǒng)計核算和會計核算的結果;
i)領導特批;
j)政府和上級有關政策的變化;
k)不可預見費用的估算。
(不限于此)
4.3.3成本部應組織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在編制預算前做好以下預測工作,為編制預算提供依據:
a)銷售預測(包括:市場預測、目標顧客分析、銷售量預測、銷售價格預測等);
b)產量預測(包括:××系列產品產量預測和其他產品的產量預測);
c)成本預測(包括:材料預測、人工預測和制造費用預測等);
d)期間費用預測(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和研發(fā)費用等);
e)現金預測;
f)應收帳款的回收預測。
(不限于此)
4.4預算的編制和審查
4.4.1成本部根據公司預算年度的經營目標,于每年11月初制定印發(fā)公司預算編制綱要,確定公司下一年度預算編制的原則和要求,并對下一年度全面預算的編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和組織各部門和單位編制預算。
4.4.2成本部在組織編制預算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a)符合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
b)符合企業(yè)經營戰(zhàn)略的要求;
c)符合企業(yè)的成本方針和目標;
d)按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編制;
e)應結合企業(yè)的實際情況;
f)為制訂成本計劃和成本目標提供依據;
g)與業(yè)務和作業(yè)相結合。
4.4.3各部門和單位應于每年11月底前按成本部的安排和統(tǒng)一格式組織編制本部門和單位的下一年度預算建議。
4.4.4由于本公司的產品產量是變化的,所以,成本部在組織編制成本預算時應采用彈性預算的編制方法,并確保該彈性預算的范圍能覆蓋××系列產品產量和其他產品產量的任何變化情況。
4.4.5各部門和單位的預算的編制完成后,應自行組織評審,以確保預算的充分性、適宜性和準確性。評審通過后,經主管領導簽字批準,并于11月底前報成本部進行匯總。
4.4.6預算編制的依據和評審記錄,各部門和單位應歸檔保存。
4.4.7成本部收到各部門和單位的預算后應立即組織匯總、分析、平衡,
并對平?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充分協(xié)調,編制形成全公司的預算草案,于11月15日前報預算委員會進行審查。
4.4.8預算委員會收到預算草案后應做好審查的準備工作,包括:擬訂參加評審的人員、需要檢查的問題清單、審查記錄用表、計算工具等。
4.4.9預算的審查應由預算委員會主任主持,審查可采用會議形式進行,預算委員會辦公室應做好記錄。
4.4.10預算審查活動主要應包括:
a)評審預算編制依據是否充分;
b)判斷預算是否合理并對預算的合理性進行評價;
c)提出預算存在的問題或不足;
d)提出修改預算的具體要求和建議。
4.4.11對公司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預算委員會應形成《預算審查報告》,明確審查結論,并對預算草案的修改提出具體要求和建議。
4.5預算的修改和調整
4.5.1成本部應組織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結合審查提出的問題認真修改預算草案。
4.5.2在修改預算草案的過程中若遇有可串項費用,成本部和財務部在不影響總體預算水平的前提下有權進行適當的調整。
4.5.3成本部將修改和調整后預算草案,于11月底前報預算委員會進行批準。
4.6預算的批準和發(fā)布
4.6.1本公司正式預算應由預算委員會主任批準,于當年1月1日起正式發(fā)布實施,同時上報董事會。正式預算由成本部下達各部門和單位執(zhí)行。
4.6.2本公司的技術開發(fā)費預算、安全費用預算、專用基金預算及財政專項預算報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后執(zhí)行。
4.6.3預算的發(fā)放應按《文件控制程序》執(zhí)行,并確定預算的發(fā)放范圍,確保所有接收預算的人員簽字確認和所有執(zhí)行預算的所有場合都能得到有效版本的預算。
4.7預算的實施
4.7.1公司正式預算一經批準下達,即具有指令性,各預算責任單位和部門必須認真組織實施,嚴格按預算控制成本費用支出和資金的使用。
4.7.2當預算在實施過程中遇有問題或矛盾時,成本部應負責協(xié)調、解決,必要時應由首席財務官或體系負責人協(xié)調、解決。
4.7.3在預算的執(zhí)行過程中若遇有市場環(huán)境、政策因素、生產經營條件、原材料條件等客觀因素發(fā)生變化和預算不符合實際情況而導致預算執(zhí)行結果產生重大偏差時,可以追加或調整預算,但有關單位應提出書面申請,報主管領導批準后,成本部方可追加或調整預算,并做好記錄。
4.7.4由于預算的追加或調整可能引起相關計劃指標的修改或調整,有關部門應確保其計劃指標也能得到修改或調整。
4.7.5由追加或調整預算所引起的任何記錄,成本部應歸檔保存。
4.8預算的檢查和評價
4.8.1預算在實施過程中,成本部可通過月份或季度財務、成本報表和統(tǒng)計報表所反映的實際數據對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檢查;對預算實施的結果,成本部可通過財務、成本決算進行檢查。
4.8.2成本部對檢查的結果應按《成本否決和激勵方案》對責任部門和單位進行考核,并保持考核記錄。
4.8.3成本部應將預算的檢查和考核的結果,及時向總經理報告,作為管理評審輸入的一部分。總經理在管理評審時應依據《管理評審的規(guī)定》對預算執(zhí)行的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價。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成本和財務預算》
5.3《成本否決和激勵方案》
5.4《管理評審的規(guī)定》
5.5《記錄控制程序》
6、記錄
6.1《預算考核記錄》
6.2《預算審查報告》
6.3《預算評審記錄》
篇3: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資源預算控制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資源預算控制
7.3資源預算控制
標準條文
組織應依據成本動量標準編制、實施和保持文件化的資源預算,以規(guī)定資源配置的數量,并按資源預算配置資源,確保資源的合理使用、利用和消耗。
組織應編制、實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規(guī)定和實施資源預算的范圍、時間、頻次、依據、內容、方法、職責和權限以及編制、評審、修訂、批準、發(fā)布、實施、檢查、報告和評價所需的控制。
作為資源配置和消耗準則的資源預算的內容至少應包括:
a)規(guī)定的計劃期內的產品產量和業(yè)務量;
b)計劃期內每種產品、每個項目或某種業(yè)務應消耗的每種資源的數量;
c)計劃期內配置資源的方式、時機和頻次;
d)與成本放行過程的接口關系(見7.4)。
目的和意圖
資源預算是控制成本量(資源量)發(fā)生的依據,是實現預期成本水平的必要條件和手段。對資源預算進行控制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依據成本動量標準控制成本量,以保持成本量發(fā)生的合理性和穩(wěn)定性。
本要素條款給出了資源預算的控制要求。
理解要點
●資源預算是產量(業(yè)務量)與成本動量標準數量的乘積,是各種資源預期消耗量形成成本量的必要依據,是實現預期成本水平的重要控制環(huán)節(jié)。
●組織應依據成本動量標準編制、實施和保持文件化的資源預算,以規(guī)定資源配置的數量,并按資源預算配置資源,確保資源的合理使用、利用和消耗。
組織應編制、實施和保持資源預算控制程序,并在程序文件中規(guī)定資源預算的范圍、時間、頻次、依據、內容、方法、職責和權限以及編制、評審、修訂、批準、發(fā)布、實施、檢查、報告和評價所需的控制。
●作為資源配置和消耗準則的資源預算的內容至少應包括:
a)規(guī)定的計劃期內的產品產量和業(yè)務量(包括服務提供);
b)計劃期內每種產品、每個項目或某種業(yè)務應消耗的每種資源的數量;
c)計劃期內配置資源的方式、時機和頻次;
d)如何與成本放行過程進行接口。成本放行控制(見7.4)。
●資源預算的范圍不一定是所有資源,但必須是所有產品。
●資源預算的預算期可以是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份。
●資源預算的依據主要是生產計劃、服務提供計劃、成本動量標準、流程和作業(yè)標準。
●資源預算的職責和權限(見4.4)。
●資源預算的編制、評審、修訂、批準、發(fā)布(見4.3.3)。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本條款是7.4成本放行控制條款的依據。同時也支持6.3.2成本目標和6.3.3成本計劃條款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