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寓機電智能化等設備設施管理措施
某公寓機電、智能化等設備設施的管理措施
一、供電系統設備的養護管理
變配電房是供電系統的心臟,加強變配電房的管理及設備養護極為重要。變配電房配專人值班管理,做到"一看二聞",即看儀表是否正常、刀閘、線頭有無異常,聞是否有焦味;定期打掃,始終保持室內清潔,經常進行檢測試驗,對配備發電機定期進行試運行檢查,做到有備無患。另外加強對照明、消防系統等電器設備的故障和系統的損壞及時進行維修,保證機電設備的完好正常運行。同時還要經常檢查各用戶用電情況,了解用戶用電是否規范,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
(一)系統養護與管理
1.嚴格的配送電運行制度和電氣維修制度;
2.實行24小時運行或維修值班制度,發現故障,及時排除;
3.加強日常維護檢修。公共使用的照明、指示、顯示燈具要保證完好;管轄范圍內的電氣線路符合設計、施工技術要求,線路負荷要滿足和保證用戶用電安全;確保發配電設備安全運行;
4.停電、停電提前通知業主/住戶,以免造成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
5.臨時施工工程及業主裝修要有用電管理措施;
6.發生火災、地震、臺風等突然情況時,要及時切斷電源;
7.電表安裝、抄表、用電計量及公共用電進行合理分配。
(二)公共設施設備養護管理
1.做好公共區域設施設備的核查登記,制訂完善、合理的保養計劃和巡查制度;
2.認真落實所轄設施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及搶修工作,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3.日常保養要做到:
A、按規定分解設備,進行檢查、清洗、清掃、更換易損件;
B、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清除設備運動部件和表面的灰塵、油污、銹跡、蛛網等;
C、檢查冷卻、電氣和控制裝置,添加雪種;
D、消除設備故障或隱患,保證功能正常,符合使用要求。
二、智能化設備的養護管理
智能化設備的養護管理包括公共天線、對講系統、監控、門禁、自動報警系統等。所有智能化設備管理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運行人員嚴格按照體系文件所列項目進行巡視,在日常使用、檢查中發現異常問題,及時維修。
智能化設備按照保養程序采取逢雙月保養一次。對講門禁系統是檢查電器元件及接線接觸是否良好,通話音質是否清晰等;對閉路監控系統檢查攝像機、錄像機工作是否正常,監視器圖象、色彩是否清晰等;對自動報警系統檢查并緊固各電器接線端子,檢查運行指示燈是否正常,控制系統是否正常。通過加強管理和養護,保證智能化設備的正常運行。在使用和運行中發現的日常報修處理,按故障級別,應急處理方法如下:
(一)攝像監控及紅外監控故障,15分鐘到達現場維修;
(二)停車場智能管理系統故障,15分鐘到達現場維修;
(三)公用天線故障,20分鐘達到現場維修;
(四)自動報警系統故障,10分鐘達到現場維修。
對于技術難度大的故障,及時與供貨商和安裝單位聯系解決,管理處有關人員對此過程進行監督。建立主要智能化設備的維護檔案,把設備的技術資料數據、保養登記、維修記錄、事故處理登記妥善保存,以便查閱。
篇2:智能化系統工程風險管理措施
**國際大酒店智能化系統工程是一項大型工程,在項目實施中,存在風險是肯定的。風險是影響項目目標實現可能發生的事件,如;
1)技術風險因素包括中:
設計內容不全、設計缺陷、錯位和遺漏,規范不當;
不合理的施工技術和方案。
2)非技術風險因素中包括:
地震、火災、雷電等不可抗拒的環境條件;
通貨膨脹、匯率變動、各種攤派和征費變動等經濟因素;
合同條款遺漏和表達不清;
材料/設備供貨不足、到貨時間拖延、數量差錯、質量不合格、選型不當;
成品丟失、損壞;
業主不能按時付款、資金不到位等
風險管理是識別和度量項目風險,制定、選擇和管理風險處理方案的過程。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使工程費用、工期、質量、安全目標得到控制。通過風險調查來識別風險,通過風險分析和評價,做為項目決策的依據。
為了減少風險潛在的損失,必須規劃項目風險對策。
項目風險對策有三種形式,即風險控制對策(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自留對策(非計劃性風險自留、計劃性風險自留)、風險轉移對策(合同轉移、工程保險)。
根據本工程特點和風險因素選擇對策,制定與項目目標相一致的風險管理原則,指導風險管理,制訂安全計劃、損失控制計劃、應急計劃,并簽定保險合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檢查,評價決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