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傳承“行善立德”、“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務理念,營造“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校園風尚,著力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制度化、常態化,不斷提高學校精神文明創建水平,鞏固省級文明單位創建成果。根據全國、省、市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有關精神和要求,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將雷鋒精神納入精神文明建設范圍,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不斷提升師生文明素質和校園文明程度,為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奠定堅實基礎。
二、活動主題
“傳承雷鋒精神,增輝文明洛理”
三、活動時間
2017年全年,3月5日—4月5日全校集中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四、活動內容
1.開展文明引導志愿服務活動。一是大力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以城市主要道路交通路口為重點,開展疏導交通、維護交通秩序、勸阻不文明交通行為等服務,倡導文明交通。二是大力開展勤儉節約、文明用餐志愿服務活動,推行“光盤行動”,營造節儉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圍。
2.規范建設“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站。按照市文明辦“六有一落實”的建站標準,即有統一標識、有辦公場所、有志愿者隊伍、有管理制度、有工作臺帳、有服務項目。按標準落實志愿服務活動,著力推進“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站建設,引領師生廣泛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3.深入開展網絡文明傳播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廣泛影響,利用網站論壇、社區、文明博客圈、微博群、QQ群、微信群等互動空間,開展“好事隨手拍”、“曬身邊好人”、“續寫雷鋒日記”等活動,在全校大力倡導“微公益”,禮贊凡人善舉。
4.開展關愛自然志愿服務活動。利用志愿服務大力普及生態文明理念,組織志愿者廣泛宣傳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提倡低碳生活,倡導資源節約。利用“3•9”全國保護母親河日、“3•12”植樹節、“3•22”世界水日、等時間節點在洛河兩岸等重要水源地周邊開展關愛自然志愿服務活動,清理生活垃圾,綠化美化環境。組織廣大志愿者到校園、社區,開展衛生大掃除、清洗亂涂亂畫和“小廣告”、清理衛生死角、開展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等宣傳及植綠護綠活動,引導師生及群眾共建美好家園。
5.開展學雷鋒送溫暖志愿服務活動。突出人文關懷、弘揚人文精神,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農村開展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關愛進城務工人員及子女、關愛殘疾人等志愿服務活動。以“鄰里守望”為主題,結合志愿者所學專業特點組織志愿者走上廣場、走進社區,廣泛開展醫療保健、社區家政、心理疏導、家電維修、法律咨詢、生活常識宣傳、清潔家園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務活動。
6.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由校團委牽頭在學雷鋒活動月期間,組織廣大青年學生開展以“情暖理工,志愿青春”為主題的系列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使學雷鋒活動不斷深化。
7.開展共產黨員帶頭“學雷鋒,見行動”志愿服務活動。各黨總支要廣泛發動黨員干部開展文明交通、植樹護樹、結對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根據本《方案》的總體要求,認真組織開展活動,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廣泛開展。學校文明辦將把活動開展的情況納入學校文明單位測評體系,同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抽查。
2.加大宣傳,營造氛圍。校報、廣播、微博、微信等要對志愿服務活動及時宣傳報道,并主動邀請社會媒體持續關注、報道,加大對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的宣傳推介,積極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引導師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做雷鋒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3.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各單位要組織發動志愿者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制定具體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方案,不盲目求全求大,做到周密部署,扎實推進。以具體實踐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機制化,展示志愿者良好形象,形成學雷鋒活動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的生動局面。
4.收集信息,主動報送。各單位要加強活動信息的收集和報送,活動結束后,第一時間將文字、圖片、視頻資料等信息報送文明辦(辦公樓417),電話65928029,郵箱3118105903@qq.com。
黨委宣傳部 校文明辦
篇2:某物業公司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工作制度
物業公司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工作制度
為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實現文明創建共建共享,社區依托物業公司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發揮物業作用、積極有效的開展志愿活動,從而樹立物業企業形象,使物業公司成為志愿服務站建設的主要力量。
服務站管理制度:
社區志愿服務站嚴格按照“六有”及“五個一”標準加強管理,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管理制度:
事前申報:對參加志愿者人數達30人以上的活動,各志愿隊伍應在活動開展10日前向社區志愿服務站進行事前活動申報,內容包括具體時間、地點、服務項目、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的姓名及聯系方式等。
事中檢查: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社區志愿服務站要抽查志愿服務隊伍活動開展情況。
事后備案:各志愿服務隊伍應在活動結束后5日內向社區志愿服務站進行活動事后備案程序。社區志愿服務站及時填寫活動登記表,同時按月填寫活動統計表,將開展的所有志愿服務活動登記備案。
注重實效:各志愿服務隊不能以志愿服務活動為名,開展營利性活動,對不能按要求堅持開展活動的志愿服務隊伍提出警告,對打著“志愿服務”之名,而無“志愿服務”之實的企事業的行為適時曝光、通報批評或抵制取消,情節嚴重的,按《條例》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交流分享:各志愿服務隊伍要適當擴大志愿服務活動的數量和涉及面,提高志愿服務質量,充分發揮其服務活動有效載體的功能,同時要大力加強志愿服務事業的基礎工作。要關注志愿者在活動中的感受和想法,為志愿者提供切實的關懷和幫助。
加強宣傳:各志愿服務隊伍要抓好活動的宣傳工作,努力挖掘活動中涌現的感人事例和典型個案,并積極向上級志愿者組織上報信息簡報材料。
服務項目制度:
志愿服務項目包括社區教育服務、環境保護、文化服務、幫困服務、治安的服務工作等公益事業。這些服務以志愿者及其組織的行為能力為限。
志愿服務的重點對象是全體社區成員,重點是殘疾人、老年人、優撫對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難需要救助的社會成員。志愿者組織根據服務對象的申請或者實際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志愿者、志愿者組織與服務對象之間是自愿、平等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志愿者招募制度:
一、招募原則:
社區在招募志愿者的過程中應遵循自愿的原則,吸引有愛心、有責任感并有服務意愿的個人,使其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能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志愿者服務。
二、志愿者基本條件:
1、凡年滿18周歲,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能力的個人;
2、具有志愿精神,有強烈的服務意愿;
3、能認同志愿者的使命及目標,不追求物質報酬或其它任何私利;
4、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5、富有責任感;
6、愿意與他人合作;
7、有參與志愿者服務的時間;
8、身體健康,具備提供服務工作的身體素質;
9、有參與相關服務活動的知識水平與能力;
三、面試和遴選
社區工作人員在接收完志愿者申請之后,將資料匯總,然后對報名者進行面試和遴選,對確認資格的志愿者進行通知,并要求其填寫志愿工作承諾書;對通過遴選的志愿者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形成初步的志愿者隊伍。
信息發布制度:
及時、認真做好志愿者活動信息的收集、整理、發布工作,掌握志愿者活動發展動態,確保在第一時間做好志愿者活動的上傳下達和在志愿者服務網站上的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