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預防機械傷害安全措施
1.現場上固定的加工機械的電源線必須加塑料套管埋地保護,以防止被加工件壓破發生觸電。
2.按照《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做好各類電動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護,防止發生漏電。
3.各種機械的傳動部分必須要有防護罩和防護套。
4.現場使用的圓鋸應相應固定。有連續二個斷齒和裂紋長度超過2㎝的不能使用,短于50㎝的木料要用推棍,鋸片上方要安裝安全擋板。
5.木工平刨口要有安全裝置。木板厚度小于3 ㎝,嚴禁使用平刨。平刨和圓鋸不準使用倒順開關。
6.使用套絲機、立式鉆床、木工平刨作業等,嚴禁戴手套。
7.砼攪拌機在運轉中,嚴禁將頭和手伸入料斗察看進料攪拌情況,也不得把鐵鍬伸入拌筒。清理料斗坑,要掛好保險繩。
8.機械在運轉中不得進行維修、保養、緊固、調整等到作業。
9.機械運轉中操作人員不得擅離崗位或把機械交給別人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和操作室。作業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后作業。
10.打夯機要二人同時作業,一人理線,操作機械要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嚴禁在機械運轉中清理機上積土。
11.使用砂輪機、切割機,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嚴禁用砂輪切割22#鋼筋扎絲。
12.操作鋼筋切斷機切50㎝以下短料時,手要離開切口15㎝ 以上。
13.操作起重機械、物料提升機械、砼攪拌機、砂漿機等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持證上崗。堅持十不吊。
14.加工機械周圍的廢料必須隨時清理,保持腳下清,防止被廢料拌倒,發生事故。
篇2:工程機械傷害事故預防措施
工程項目危險源控制預防措施(5)
五、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
1、砼攪拌機在運轉時不要進行擦拭、注油、緊固螺栓等作業。操作人員應穿三緊式工作服,女同志還應戴護發帽,這些要求都是為了防止操作人員在機械轉動中掛住衣服,頭發時把人帶進機械造成傷亡。
2、從攪拌機中往外倒砂漿或砼時,不要把鐵锨、灰扒等到伸入轉動的罐口或料斗與罐筒之間,防止頭和手被絞,被夾。清洗罐體時,人不能進入罐內,必須進罐內作業時,應先拉閘斷電,并設專人監護,防止有人開動機械絞傷罐內作業人員。
3、為攪拌機上料的工人,上完料后應立即離開機械,不要在提起的料斗下清理落地材料,必須到料斗下方去清理時,要把料斗提起后掛牢保險鉤,在進行作業,防止料斗突然下落砸傷人。
4、配合其他機械作業的人員,不能靠近機械,特別是機械的轉動部位,防止衣服被掛,帶入機械。
5、使用卷揚機作調直、冷拉小徑鋼筋時,首先要查看卷揚機尾部的地錨繩拴結及卷揚機前部的擋樁等部位,這些部位必須牢固可靠,才能防止機械工作時晃動、位移撞傷作業人員。作業場所的兩側要有擋板,防止鋼筋被拉斷崩傷人。鋼筋在卡鉗上必須卡牢,并慢慢起動卷揚機,帶卡鉗卡牢鋼筋后再進行正常運轉,以防止鋼筋脫卡打傷人。作業人員把鋼筋卡好后應退到安全地帶,不能站在被拉伸的鋼筋附近或在被拉伸的鋼筋上站立、行走,防止鋼筋被拉斷或脫卡打傷。作業場地應加以維護,防止他人進入。
6、在使用圓盤鋸作業時,要查看圓盤鋸鋸片有無保險、擋板和防護罩。手不能伸入轉動的刀刃鋸片區域內,木材有硬結、鐵釘時不能用鋸割,防止鋸片崩裂傷人。太短、太小的木材要用夾具或木方頂送,防止鋸片傷手。
7、使用鋼筋切斷機切斷鋼筋時,手要離開剪刀,短料切斷要用鉗子夾住,不要用手送料,防止傷手,或造成脫手,鋼筋頭蹦跳傷人。
六、中毒事故的預防
1、人工擴孔樁挖掘孔井時,孔內常有一氧化碳、硫化氰等毒氣溢出。特別是在舊河床,有腐質等地層挖孔,更易散發出有毒氣體,稍一疏忽即會造成作業人員中毒。在這種環境中作業要有防止中毒牟措施,下井前要向井下通風,保持井下空氣流通,并用毒氣檢測儀檢查孔內的氣體,待確認空氣內不存在有毒氣體后,才能下井。下井時,作業人員要系好安全繩,吊籠索具要安全可靠,井上井下要有聯絡信號,井上有人監護,一旦發生意外,應能立即將井下作業人員提升到地面進行急救,作業完畢井口鋼筋網片覆蓋或圍欄,以保持孔內空氣流通。
2、在地下室、水池、化糞池等部位作業時,作業人員也要注意有害氣體的傷害,這種作業環境也要保持通風良好。作業人員要戴口罩或防毒面具,作業時有頭暈、嘔吐、胸悶等感覺時,要立即離開作業場所。在室內噴漆、刷油時,室內通風應良好。
七、工地動火安全保護措施
1、工地需生火時,必須通知項目部相關人員,待取得允許后,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交底后,才能動火。
為避免人為因素,對操作人員、入場工人時時做好安全教育。
每天停火,操作人員應及時將火中徹底撲滅,經檢查無火患后方可離開。
現場雜亂人員不準靠近火種,以防人為因素造成火災。
對此項工作,由本工程項目經理、安全員抽查及時的消除隱患。
對于以上5項安全措施,我工地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對不正確、不完善之處。請公司領導更正、補充并批示。
篇3:礦山機械傷害事故預防措施
電耙和無軌運輸設備是地下礦山最為常見、使用最為頻繁的機械設備,其安全事故也比較常見,因此在《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對電耙和無軌運輸設備的運行、操作和安全設施做了比較詳盡的規定,具體規定如下:
1采用電耙絞車出礦應有良好照明;絞車前部應有防斷繩回甩的防護設施;電耙運行時,耙道內或尾部不應有人;絞車開動前,司機應發出信號;電耙運行時,人員不應跨越鋼絲繩;電耙停止運行時,應使鋼絲繩處于松弛狀態。
2采用無軌裝運設備出礦巷道中運行的車輛遇到人員,應停車讓人通過;運輸巷道的地板應平整、無大塊,巷道的坡度應小于設備的爬坡能力,彎道的曲線半徑應符合設備的要求;不應用鏟斗或站在顫抖內處理浮石,不得用鏟斗破大塊;人員不應從升舉的鏟斗下方通過或停留;溜礦井應設安全車擋;車箱裝載不應過滿,作業人員操作位置上方應設防護網或板;每臺設備應配備滅火裝置。
機械事故的預防應從多方面入手,采取綜合措施,既有管理上的又有技術上的。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后,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后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行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檢修試車時,嚴禁有人留在設備內進行點車
2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各入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
3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兩條標準:一是便于操作者緊急停車;二是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
4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應遵守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
5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業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統一進入。
6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