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管道安裝施工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一、分項工程概況:
1、本工程所有的給水管道均由有資質的廠家生產。
2、施工現場只負責安裝。
二、施工條件:
1、施工圖紙及其它技術文件齊全,且已進行圖紙交底,滿足施工要求。
2、施工方案、施工技術,材料機具供應等能保證正常施工;
3、施工人員經過技術培訓。
4、預留孔洞經復核無誤。
三、pp-r管材的運:
1、搬運管材和管件時,應小心輕放,避免油污,嚴禁劇烈撞擊與尖銳物品碰觸和拋、摔滾、拖。
2、管材和管件應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庫房或簡易棚內涵得露天存放,防止陽光直射,注意防火安全,距離熱源不得小于1米。
3、管材應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上,應避免彎曲管材,堆置高度不得超過1。5米,管件應逐層碼堆,不宜疊得過高。
四、管道敷設安裝:粒徑不宜大于12㎜,必要時可鋪100㎜厚的砂墊層。
4、埋地管道的回填時,管周回填土不得有尖硬物與管避直接觸。應先用砂土或顆料徑不在于12㎜的土壤回填至管頂上側300㎜處,徑夯實后方可回填原土。室內埋地管道的埋置深度小于300㎜。
5、管道在穿基礎墻時,應設置金屬套管,套管與基礎墻預留孔上方的凈空高度,若設計無規定時不應小于100㎜
五、管道連接:
1、同種材質的給水聚丙烯管及管配件之間,應采用熱熔連接,安裝應使用專用熱熔工具。暗敷墻體,地坪面層內的管道不得采用絲扣或法蘭連接。
2、給水聚丙烯管與金屬管件國家連接,應采用帶金屬嵌件的聚丙烯管件為過渡,該管件與塑料管采用熱熔連接,與金屬管件或衛生潔具五金配件采用絲扣連接。
3、熱熔連接應按下列聚進行:
(1)、熱熔工具接通電源,到達工件溫度指示燈亮后方能開始操作:
(2)、切割管材,必須使端面垂直于管軸線。管材切割一般使用管子剪刀或管道切割機,必要時,可使用鋒利的鋼鋸,但切割后管材斷面應去除毛刺;
(3)、管材與管件連接端面必須清潔,干燥、無油;
用卡尺和合適的筆在管端測量并繪出熱熔深度,熱熔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交底內容:
公稱外徑 熱熔深度 加熱時間 加工時間 冷卻時間
(㎜) (㎜) s s s
20 14 5 4 3
25 16 7 4 3
32 20 8 4 4
40 21 8 6 4
50 22·5 18 6 5
注:若環境溫度小于5℃,加熱時間應延長城50%。
4、管道采用法蘭連接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法蘭盤套在管道上。
(2)、pp過渡接頭與管道熱熔連接步聚應符合5.4.3條規定。
(3)、校直兩用對應的連接件使連接的兩片法蘭垂直于管道中心線,表面相互平行。
(4)、法蘭的襯墊,應采用耐熱無毒橡膠圈。
(5)、應使用相同規格的螺栓,安裝方向一致。螺栓 應對稱堅固。緊固好的螺栓 應露出螺母之外,宜齊平。螺栓螺帽宜采用鍍鋅件。
(6)、連接管道的長度應精確,當緊固螺栓時,不應使管道產生軸向拉力。
(7)、法蘭連接部位應設置支吊架。
六、支吊架安裝:
1、管道安裝時必須按不同管徑和要求設置管卡或吊架,位置應準確,埋設要平整,管卡與管道接觸應緊密,但不得損傷管道表面。
2、采用金屬管卡或吊架時,金屬卡與管道之間應采用塑料帶或橡膠等軟物隔墊。在金屬管配件與給水聚丙烯管道連接部位,管卡應設在金屬管配件一端。
3、支吊架管卡的最小尺寸應按管件確定。當公稱外徑小于等于de63時,最小管卡寬度為de75和de90時,最小管卡寬度為了20㎜;公稱外徑為了de110時,最小管卡寬度為22㎜
4、明管敷設的支吊架作防膨脹的措施時,應按固定點要求施工。管道的各配水點,受力點以及穿墻支管節點處,應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交底內容:
七、試壓:
1、冷水管道試驗壓力,應為管道系統工作出了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1.0mpa。
2、熱水管試驗壓力,應為管道系統工作壓力的2.0倍,但不得小于1.5mpa。
3、管道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在30分鐘內,允許兩次補壓,補至規定試驗壓力。
八、清洗,消毒:
1、給水管道在驗收前應進行通水沖洗。沖洗水流速宜大于2m/s沖洗時,應不留死角,每個配水點龍頭應打開,系統最低點應設放水口,清洗時間控制在沖洗出口處排水的水質與進水相當為止。
2、生活飲用水系統經沖洗后,還應用20~30mg/l的游離氯k灌滿管道進行清毒。含氯水在管中應滯留24h以上。
3、管道清洗消毒后,再用飲用水沖洗。
九、安全施工;
1、管道連接使用熱熔工具時,應遵守電器工具安全操作規程注意防潮和臟物污染。
2、操作現場不得有明火,嚴禁對給水聚丙烯管材進行明火燒烘彎。
3、給水聚丙烯管道不得作為拉攀,吊架等使用。
4、直埋暗管封蔽后應在墻面或地面標明暗管的位置的走向,嚴禁在管理工作上沖擊或釘金屬等尖銳物體。
篇2:某室內外給水工程技術交底卡
室內外給水工程技術交底卡
施工單位:
工程名稱:
分部工程:
交底部位:
日期:
交底內容:
1.施工前期工作
1.1熟悉設計圖紙和圖紙會審的意見,掌握特殊地點的施工要求。
1.2對進場材料進行清理、檢驗,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證件齊全。
1.3施工機具完好、到位。
2.操作工藝要點
2.1層間垂直預留洞口,要按總高度統一掛線測量,層內水平預留洞口要按瀉水坡度進行檢測,對錯位孔洞要補鑿、矯正。穿墻、穿層管道要按有關規定埋設保護套管。
2.2管道安裝要注意與墻、柱保持一定的間隙,管道聯接緊密,采用套絲連接時,管絲要露出2扣,油麻不能外露。
2.3管道支架固定牢靠,排列整齊,架上的孔只能機械加工,鋼管立管管卡安裝,層高小于5m,每層設一個,層高大于5m每層設2個。垂直安裝管道允許偏差每5m小于8mm,水平安裝每10m允許偏差10mm。
2.4金屬管道的油漆應均勻,無膠皮、氣泡和漏涂。厚度均勻,色澤一致,無流湍及污染。埋地鋼管應刷防腐瀝青漆。
2.5塑料給水管連接插口處要有倒角,承口和插口都要干凈,塑料管件和金屬聯接時最好使用外螺紋。室外埋地敷設時深度不小于0.5m,回填土不許有磚頭,水泥塊等硬物,并且分層夯實。
2.6室內消防栓距地面高1.2m,允許偏差小于20mm.水表離墻的距離不大于30mm,表前后宜有300mm的直線管道,超出管端應靠墻敷設。水泵結合器逆止閥的方向要正確。
2.7水泵安裝要牢固,調整墊塊不多于3塊,并且壓緊。填料壓蓋與軸的間隙要均勻,試運行電機電流正常,設備無異常振動,軸承溫度小于70℃。
2.8所安裝的管道必須按規定作水壓試驗,交工前須進行沖洗。
3.安全規定
3.1參加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安全規程穿戴好勞保用品,特別要熟悉切割機、套絲機的使用性能。
3.2室外高空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使用梯子不得缺檔,不得墊高使用,梯斜度60-70度;所有機具不得帶病運行,保護設施完善。(漏電開關、接地裝置良好)。
3.3電焊工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乙炔氧氣瓶的間距不小于5m,距明火不小于10m,乙炔瓶不許平放使用。
3.4管道的運輸與傳送而防止傷手、砸腳,管料的堆放平整,兩邊用木楔塞緊。
4.本卡無規定者按GBJ242-82《采暖與衛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施工驗收規范和JGJ59-99《建筑施工技術安全檢查標準》執行。
5.本工程項目的特殊要求:
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
篇3:室內給水工程技術交底
室內給水工程技術交底記錄
年月日
工程名稱:
分部工程:給排水
分項工程名稱:室內給水工程
交底內容:
1、建筑給水工程施工現場應具有必要的施工技術標準、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工程質量檢測制度,實現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
2、建筑給水工程的施工應按照批準的工程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標準進行施工。修改設計需設計單位出具的設計變更通知單。
3、建筑給水工程的施工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4、建筑給的分項工程,應按系統、區域、施工段或樓層等劃分。分項工程應劃分成若干個檢驗批進行驗收。
5、建筑給水工程的施工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工程質量驗收人員應具備相應技術資格。
6、建筑給水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設備必須具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應符合國家技術標準或設計要求。進場時應做檢查驗收,并經監理工程師核查確認。
7、建筑給水工程與相關各專業之間,應進行交接質量檢驗,并形成記錄。
8、隱蔽工程應在隱蔽前經驗收各方檢驗合格后,才能隱蔽,并形成記錄。
9、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外墻有管道穿過的,應采取防水措施。對有嚴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須采用柔性套管。
10、在同一房間內,同類型的采暖設備、下牛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應安裝在同一高度上。
11、明裝管道成排安裝時,直線部分應互相平行。曲線部分:當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時,應與直線部分保護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時,彎管部分的彎曲半徑應一致。
12、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位置嚴確,埋設應平整寧固。
(2)固定支架與管道接觸應緊密,固定應牢靠。
(3)固定在建筑結構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
13、給水供應系統的塑料管及復合管垂盲或水平安裝的支架間距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采用金屬制作的管道支架,應在管道與支架間加襯非金屬墊或套管。
管徑(mm)
最大間距m立管0.50.60.70.80.91.01.11.31.61.82.02.22.4
水平管冷水管0.40.40.50.50.60.70.80.91.01.11.21.351.55
熱水管0.20.20.250.30.30.350.40.50.60.70.8
14、管道穿過墻壁和樓板,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安裝在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
15、各種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應做水壓試驗,非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應做灌水試驗。
16、給水管道必須采用管材相適應的管件。生活給水系統所涉及的材料必須達到飲用水衛生標準。
17、給水塑料管和復合管可采用橡膠圈接口、粘接接口、熱熔連接、專用管件連接及法蘭連接等形式。塑料管和復合管與金屬管件、閥門等的連接應使用管件連接,不得在塑料管上套絲。
18、給水立管和裝有3個或3個以上配水點的支管始端,均應安裝可折卸的連接件。
19、冷、熱水管道同時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上下平行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水管上方。
(2)垂直平行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水管左側。
20、室內給水管道的水壓試驗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各種材質的給水管道系統試驗壓力均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21、給水系統交付使用前必須進行通水試驗并做好記錄。
22、生產給水系統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須沖洗和消毒,并經有關部門取樣檢驗,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方可使用。
23、室內直埋給水管道應做防腐處理。埋地管道防腐層材質和結構應符合設計要求。
24、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于1m。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于0.15m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徑的3倍。
25、水表應安裝在便于檢修、不受曝曬、污染和凍結的地方。安裝螺翼式水表,表前與閥門應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徑的直線管段。表外殼距墻表面凈距為10~30mm;水平進水口中心標高按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10mm.。
26、PPR給水立管隔層應設伸縮彎。
27、PPR管允許偏差(mm)
水平管道縱橫方向彎曲(每m)1.5
立管垂直度(每m)2
5米以上不大于8。
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