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交底
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編號
工程名稱
永安市大溪至霞鶴公路
施工單位
永安市宏盛工程有限公司
交底提要
水泥混凝土路面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內容:
水泥混凝土路面安全技術交底
1、混凝土拌和及運送
1)水泥混凝土的拌和,應按規范有關規定辦理:
ⅰ、人工手推車上料時,手推車不得松手撒把。運輸斜道上,應設有防滑設施。
ⅱ、機械上料時,在鏟斗(或拉鏟)移動范圍內不得站人。鏟斗下方嚴禁有人停留和通過。
ⅲ、向攪拌機內傾倒水泥,宜采用封閉式加料斗。為減少進出料口的粉塵飛揚應加設防護板。
ⅳ、作業結束時,應將料斗放下,落入斗坑或平臺上。
2)手推車或小型翻斗車裝運混凝土,車輛之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水泥混凝土運輸車運送混凝土拌合物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ⅰ、液壓泵、液壓馬達及閥件應緊固,并與管道連接牢固,密封良好。各泵旋轉時應無卡阻和異常聲響;
ⅱ、當傳動系統出現故障,液壓油輸出中斷而導致滾筒停轉,并一時無法修復時,要利用緊急排出系統快速排出混凝土拌和物;
ⅲ、嚴禁用手觸摸旋轉中的攪拌筒和隨動輪。
4)自卸汽車運送混凝土拌和物,不得超載和超速行駛。車停穩后方準頂升車廂卸料。車廂尚未放下時,操作人員不得上車清除殘料。
2、人工攤鋪
1)裝卸鋼模時,必須逐片輕抬輕放,不得隨意拋擲。
2)使用震搗器時,應按本規程6.5. 3.8規定辦理:
ⅰ、操作人員要配戴安全防護用品。配電盤(箱)的接線宜使用電纜線;
ⅱ、在大體積混凝土中作業時,電源總開關應放置在干燥處;多臺震搗器同時作業,應設集中開關箱,并由專人負責看管;
ⅲ、風動震搗器的連接軟管不得有破損或漏氣,使用時要逐漸開大通氣閥門。
3)拆下的木模應及時起釘,堆放整齊。
3、機械攤鋪
1)軌模式水泥混凝土攤鋪機攤鋪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ⅰ、布料機與振平機之間應保持 5~ 8m的安全距離。
ⅱ、布料機傳動鋼絲的松緊要適度。不得將刮板置于運行方向垂直的位置,也不得借助整機的慣性沖擊料堆;
ⅲ、作業中嚴禁駕駛員擅自離開駕駛臺。無關人員不得在駕駛臺上停留或上下攤鋪機。在彎道上作業時,要注意防止攤鋪機脫軌。
2)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攤鋪機攤鋪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ⅰ、停機處應平坦、堅實,并用支墊牢固的木塊墊起機體。履帶墊離地面后方可進行調整、安裝工作;
ⅱ、調整機器高度時,工作踏板及扶梯等處不得站人。作業期間嚴禁碰撞引導線;
ⅲ、攤鋪機應避免緊急轉向,防止與預置鋼筋、路機緣石等碰撞;
ⅳ、攤鋪機不得牽引其他機械。其他機械牽引攤鋪機時應用剛性拖桿;
ⅴ、攤鋪機停放在通車道路上時,周圍必須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夜間應以紅燈示警,其能見度不得小于150m。
3)真空吸水作業時,嚴禁操作人員在吸墊上行走或將物件置壓在吸墊上。
4)使用水泥混凝土抹平機時,應確保抹平機的葉片光潔平整,并處于同一水平面,其聯接螺栓應緊固不松動,并在無負荷狀態下起動。電纜要有專人收放,確保不打結,不砸壓,如發現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機檢查。
4、切縫、養生
1)切縫機鋸縫時,刀片夾板的螺母應緊固,各聯接部位和安全防護罩應完好正常。切縫前應先打開冷卻水,冷卻水中斷時應停止切縫。
切縫時刀片要緩緩切入,并注意割切深度指示器,當遇有較大切割阻力時,應立即升起刀片檢查。停止切縫時應先將刀片提離板面后才可停止運轉。
2)薄膜養護的溶劑,一般具有毒性和易燃等特性,應做好貯運裝卸的安全工作。噴灑時應站在上風,穿戴安全防護用品。
審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員一份)。
篇2:混凝土路面混凝土澆筑與養護安全技術交底
混凝土路面工程混凝土澆筑與養護安全技術交底
1.水泥混凝土澆筑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協調運輸與澆筑人員的配合關系,保持安全作業;施工前應復核雨水口頂部的高程,確認符合設計規定,路面不積水。
2.澆筑混凝土時應設電工值班,負責振動器、抹平機、切縫機等機具的電氣接線、拆卸和出現電氣故障的緊急處理,保持用電安全。
3.混凝土泵應置于平整、堅實的地面上,周圍不得有障礙物,機身應保持水平和穩定,且輪胎擋掩牢固。作業中清洗的廢水、廢物應排置至規定地點,不得污染環境,不得堵塞雨污水排放設施。
4.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或自卸汽車、機動翻斗車運輸混凝土時,車輛進入現場后應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必須站在車輛的安全一側。卸料時,車輛應擋掩牢固,作業人員必須避離卸料范圍。
5.機動車、輪式機械在社會道路、公路上行駛應遵守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道路上行駛時,應遵守現場限速等交通標識的管理規定。
6.使用混凝土泵車,作業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和環境狀況鋪設施工現場運輸道路,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道路應平整、堅實,能滿足運輸安全要求。
(2)道路寬度應根據現場交通量和運輸車輛或行駛機械的寬度確定:汽車運輸時,寬度不小于3.5m;機動翻斗車運輸時,寬度不宜小于2.5m;手推車運輸不宜小于1.5m.
(3)道路縱坡應根據運輸車輛情況而定,手推車不宜陡于5%,機動車輛不宜陡于10%。
(4)道路的圓曲線半徑:機動翻斗車運輸時不宜小于8m;汽車運輸時不宜小于15m;板拖車運輸時不宜小于20m。
(5)機動車道路的路面宜進行硬化處理;泵車就位地點應平坦堅實,周圍無障礙物、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6)現場應根據交通量、路況和環境狀況確定車輛行駛速度,并于道路明顯處設限速標志。
(7)沿溝槽鋪設道路,路邊與槽邊的距離應依施工荷載、土質、槽深、槽壁支護情況經驗算確定,且不得小于1.5m,并設防護欄桿和安全標志,夜間和陰暗時尚須加設警示燈。
(8)道路臨近河岸、峭壁的一側必須設置安全標志,夜間和陰暗時尚須加設警示燈。
(9)運輸道路與社會道路、公路交叉時宜正交;在距社會道路、公路邊20m處應設交通標志,并滿足相應的視距要求。
(10)穿越各種架空管線處,其凈空應滿足運輸安全要求,并在管線外設限高標志。
(11)穿越建(構)筑物處,其凈空應滿足運輸安全要求,并在建(構)筑物外設限高、寬標志。
(12)嚴禁泵車在電力架空線路下方作業,需在其一側作業時,泵車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必須符合下表的要求。
起重機、挖掘機、樁工機械(含吊物、載物)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
電力架空線路電壓(kV)11~1520~4060~110220
距離(m)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1.53.04.05.06.0
1.01.52.04.06.0
7.用抹平機作業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作業前,應檢查并確認各連接件連接緊固,電纜線保護接地良好,電氣接線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
(2)作業人員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膠鞋;使用前應經檢查、試運轉,確認合格;作業中,應設專人理順纜線,采取防損傷纜線的措施。
(3)作業時,發現機械跳動或異響必須停機、斷電,進行檢修;作業后,必須切斷電源,清洗各部位的泥漿污物,放置在干燥處,并遮蓋。
8.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1)現場預留的雨水口、檢查井口等孔洞必須蓋牢,并設安全標志。
(2)養護用覆蓋材料應具有阻燃性,使用完畢應及時清理,運至規定地點。
(3)作業中,養護和測溫人員應選擇安全行走路線;需設便橋時,必須支搭牢固,夜間照明應充足。
(4)水養護現場應設養護用水配水管線,其敷設不得影響車輛、人員和施工安全;用水應適量,不得造成施工場地積水;拉移輸水膠管應順直,不得扭結,不得倒退行走。
(5)薄膜養護應使用對人體無損傷、對環境無污染的合格材料;貯運、調配材料應符合材料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作業時,施工人員必須站在上風向;噴灑時,嚴禁噴嘴對向人;作業現場嚴禁明火。
(6)使用電熱毯養護現場應劃定作業區;周圍設護欄和安全標志,非作業人員和車輛不得入內;電熱毯應在專用庫房集中存放,專人管理;使用前應檢驗,確認完好,無漏電,并記錄;電氣接線、拆卸必須由電工負責,并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電熱毯上下不得有堅硬、鋒利物,上面不得承壓重物,不得用金屬絲捆綁,嚴禁折疊;養護完畢必須及時斷電、拆除,并集中庫房存放。
9.使用混凝土振動器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使用前應檢查各部件,確認完好、連接牢固、旋轉方向正確。
(2)操作人員必須經過用電安全技術培訓;作業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膠鞋。
(3)作業中應隨時檢查振動器及其接線,發現漏電征兆、纜線破損等必須立即停機、斷電,由電工處理。
(4)電動機電源上必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接地或接零裝置必須安全可靠,電氣接線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使用前應檢查,確認合格。
(5)移動振動器時,不得用纜線牽引;移動纜線受阻時,不得強拉。
10.用可燃材料配制填縫料時,必須按原材料產品說明書的要求操作,并采取防火措施。
11.填縫料施工不宜在現場熬制瀝青,特殊情況下,由于條件限制,現場需明火熬制瀝青應符合下列要求:
(1)熬制瀝青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應經主管部門批準,并形成文件。
(2)瀝青鍋的前沿(有人操作的一面)應高出后沿l0cm以上,并高出地面80cm~100cm。
(3)鍋蓋應采用鋼質材料;嚴禁使用敞口鍋;鍋灶上方應設防雨棚,棚應采用阻燃材料。
(4)架空線路垂直下方不得設置鍋灶;鍋灶應遠離易燃、易爆物20m以上,與建筑物的距離不得小于15m。
(5)瀝青鍋與煙囪的凈距應大于80cm,鍋與鍋的凈距應大于2m,火口頂部與鍋邊應設置高度70cm的隔離設施。
(6)用火前應進行用火申報,經現場消防管理人員檢查、驗收,確認消防措
施落實并簽發用火證后,方可熬制瀝青。
(7)舀、盛熱瀝青的勺、桶、壺等不得錫焊。
12.明火預熱桶裝瀝青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作業結束后,必須熄火。
(2)瀝青匯集槽應支搭牢固。流向瀝青鍋的通道應暢通。
(3)發現瀝青從桶的砂眼中噴出,應在桶外側面以濕泥堵封,不得直接用手堵封。
(4)預熱前必須打開瀝青桶的大小孔蓋,遇僅一個孔蓋時,必須在其相對方向另開一孔。桶內有積,水泌須排除。
(5)加熱時必須用微火,嚴禁猛火,現場應按消防部門規定配備消防器材,加熱中發現瀝青桶孔口堵塞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側面用熱鋼釬疏通。
篇3:混凝土路面混凝土運輸安全技術交底
混凝土路面工程混凝土運輸安全技術交底
1.應根據運距、工程量和現場條件選定適宜的混凝土運輸機具;運輸機具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使用前應檢查、試運行,確認合格,方可使用。
2.作業后應對運輸車輛進行清洗,清除砂土和混凝土等粘結在料斗和車架上的臟物;污物應妥善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3.使用自卸汽車、機動翻斗車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材料時,應符合相應的運輸車輛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
4.混凝土運輸道路應平整、堅實,路寬和道路上的架空線凈高應滿足運輸安全的要求;跨越河流、溝槽應架設臨時便橋,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機械、機動車與行人便橋寬度應據現場交通量、機械和車輛的寬度,在施工設計中確定:人行便橋寬不得小于80cm;手推車便橋寬不得小于1.5m;機動翻斗車便橋寬不得小于2.5m;汽車便橋寬不得小于3.5m,
(2)便橋兩側必須設不低于1.2m的防護欄桿,其底部設擋腳板;欄桿、擋腳板應安設牢固。
(3)便橋橋面應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鋼質橋面應設防滑層;便橋兩端必須設限載標志。
(4)便橋搭設完成后應經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
(5)在使用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和維護,保持完好。
5.使用手推車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輸桿件材料時,應捆綁牢固。
(2)裝土等散狀材料時,車應設擋板,運輸中不得遺灑。
(3)在坡道上運輸應緩慢行駛,控制速度,下坡前方不得有人。
(4)卸土方等散狀材料時,應待車輛擋板打開后,方可揚把卸料,嚴禁撒把。
(5)路塹、溝槽邊卸料時,距塹、槽邊緣不得小于1m,車輪應擋掩牢固,槽下不得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