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隧道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某隧道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6 閱讀 9457

為加強炭寶山隧道左線起止樁號zk125+005~K125+723右線起止樁號K124+994~K125+700全長1424米(備注:分離式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措施,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并快速、及時、妥善地處理炭寶山隧道施工中的突發事故,做好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四川廣南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四川路航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等規定,結合炭寶山隧道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安全應急預案。

一、炭寶山隧道應急救援組織

?組?長:游?建

?副組長:匡世福?楊明魏建明?唐?超周建華王小亮

成?員:胡建權吳紹有劉隆財胡朝鐵何永遠?張峰?陳杰?盧俊

蔣欽譚永廷

分工和職責:

游建同志任總指揮,負責全部工作。匡世福等四位同志為副總指揮。總指揮有事不在崗時,由匡世福副總指揮負責總指揮的全面工作,并對各施工班組的安全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負責召開應急工作會議。

成員負責各施工班組的日常工作和抓各班組人員的落實,設備和設施的落實。胡建權吳紹有劉隆財胡朝鐵等四人負責隧道隊的全面工作的落實,負責炭寶山隧道工程(左線起止樁號zk125+005~K125+723右線起止樁號K124+994~K125+700全長1424米)應急的全面工作。

施工現場離閬中市區13公里,緊鄰省道212線,閬中市有市醫院,可以提供援助,閬中市柏椏鎮人民政府、派出所、閬中市江南鎮人民政府、派出所等可提供支援。

二、危險源識別與安全措施:

(一)、隧道規模。

1、炭寶山隧道左線起止樁號zk125+005~K125+723右線起止樁號K124+994~K125+700全長1424米(備注:分離式隧道)。斜坡在自然狀態下整體穩定,隧道的左洞進口處土層仰坡高度約3.0m,仰坡按1︰1.25的坡放坡時,穩定。左洞出口塹坡為巖質結構塹坡,不構成塹坡底液粘土的潛在滑移面,塹坡巖體穩定。右洞出口基巖仰坡高度約20m,當仰坡按1︰0.75的坡比放坡時,穩定,塹坡為巖質雙層結構塹坡,塹坡巖土穩定。

2、洞身主要由砂巖、泥巖構成,左線和右線的最大埋深分別為118m和115m。洞身圍巖以軟質巖類為主,厚層狀構造,受地質構造影響不強烈,裂隙不發育,層間結合一般,巖體以軟弱巖為主的塊狀結構。巖層與裂隙組合,無支護時洞頂圍巖易沿層面、節理墜落、坍塌。含少量基巖裂隙水,以滴水狀滲出為主,屬IV級圍巖。節理為陡傾節理,對隧道邊墻的影響小,穩定性一般。拱頂無支護時易產生小中坍塌,側壁基本穩定。根據鄰近工點鉆孔揭露,砂巖、泥巖接觸面處有軟弱夾層,當出現于拱頂圍巖中時,可產生較大坍塌,泥巖強度底。

3、地下水涌水量預測

經計算,左洞和右洞取正常涌水量分別為85.0立方米/每天和83.0立方米/每天,最大涌水量分別為170.00立方米/每天和165.00立方米/每天。

(二)、危險源識別。

軟弱危巖、不良地質、特殊地質或淺埋、偏壓、滑坡地段;隧洞洞內爆破、通風管、水管、照明線、輸電線、運輸、人行道路、坍塌、涌水、瓦斯、天燃氣、噴、錨作業、襯砌、支護。

(三)、安全措施

1、隧道施工應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全面規劃,合理安排,規范指揮行為、作業行為和現場生產設施,實施文明施工管理。

2、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要按照《規范》、《安規》和設計要求,結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質條件,科學選定超前支護、開挖、支護、襯砌方法和工藝,制定詳細具體的安全技術措施。施工中應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及時補充完善,并認真做好安全教育和技術交底。

3、軟弱圍巖、不良地質、特殊地質或淺埋、偏壓、滑坡地段隧洞,應組織技術論證,確定鉆爆、掘進、支護方案。

4、隧道內通風管、高壓風管、水管、照明線、輸電線、運輸道路、人行道路要統一規劃,加強維修,做到布設整齊,狀態良好。機械設備要固定存放位置,料具堆碼整齊,專人負責保管。

5、隧道內施工應由值班領導統一指揮,按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開挖、襯砌和運輸作業,減少交插和相互干擾。

6、爆破開挖應做出爆破設計,采用光面爆破或預裂爆破技術必須嚴格控制周邊眼間距、外插角和裝藥量等參數,減少對圍巖的擾動及超欠挖數量。

7、爆破起爆后,應派專人進行檢查,處理危石、懸石,并設人監護。確認安全后,其他人員方準進入作業面。做好隧道內防塵,降低粉塵濃度。

8、臨時支護應以設計文件和規范為準。洞內支護,宜隨挖隨支護,支護至開挖面的距離一般不得超過4m。

9、隔柵拱架和噴錨支護要嚴格按設計標準控制拱架排距和錨桿間距、錨桿長度、方向和砼噴射厚度,并認真填寫《噴錨支護施工記錄》。噴射混凝土作業人員,應采用個體防塵用具。

10、改變臨時支護類型、標準,必須經項目經理部審批,設計、監理同意。嚴禁施工現場自行降低支護標準。

11、及時調整開挖和襯砌進度,控制未襯砌段的長度。特殊地質不良地段襯砌作業面應緊跟開挖作業面。

12、洞內通風系統應做出設計,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定期測試粉塵和有害氣體濃度。通風設施制定維修使用制度,專人負責。通訊設備應優先安排,保證及時供應到位。

?13、成洞地段,供電線路必須正規架設。未成洞段必須采用低壓照明、動力線電纜供電,并應固定位置架空敷設。

14、爆破器材應建立嚴格的領用、退庫制度,嚴禁庫外存放,現場領工員應具體負責領用審批,掌握領用和退庫數量。

15、運輸道路應設專人養護,司機和聯絡員要建立可靠的信號聯系,實行呼喚應答制度,嚴禁非司乘人員搭乘運輸車輛;運輸道路應保持路面平整,及時疏排積水。有條件時,應在人行道和運輸道路之間設置隔離標志;洞外臨時便道和卸碴線路要明確技術標準,保證安全需要。

16、洞內、洞外都應設置宣傳標語和警示標志,使作業人員隨處可見,提高“三不傷害”的安全防范意識。

17、專職安檢人員每班都要對施工現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尤其是要注意加強對圍巖和臨時支護狀態的檢查,不放過任何微小變化,并應逐級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提請領導采取措施,妥善處理。施工技術人員要認真做好臨時支護變形的觀察、量測,并認真做好記錄和數據處理工作,據以修正支護參數,改進施工方法。

18、隧道施工應制定防坍塌、涌水、瓦斯等搶險預案,配備必要的搶險機械、物資,明確組織和人員分工,出現問題迅速采取措施,減少影響和損失。

19、建立完善的交班制度。洞內如發現有險情況,必須在危險地段設立明顯標志或派專人看守,并迅速報告施工負責人及時處理措施,若情況嚴重時,應立即將工作人員全部撤離危險地段

20、發生傷亡事故時,首先在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應急性急救,以減少傷亡。

三、通告程序和報警系統

一旦事故發生,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根據層層上報原則,按下列程序執行。

通告程序:

1.事故地點—工點負責人—施工隊負責人—項目部負責主管科—副總指揮—總指揮—上級有關部門。

2.現場實行24小時的通告、報警的方式。主要方式用電話通告、報警。

應急救援組織聯系電話

序號

姓名

在中擔任職務

聯系電話

1

游?建

總指揮

2

匡世福

副總指揮

3

楊?明

副總指揮

4

魏建明

副總指揮

5

唐?超

副總指揮

6

王小亮

副總指揮

7

胡建權

成員

8

吳紹有

成員

9

胡朝鐵

成員

10

何永遠

成員

11

張峰

成員

12

陳杰?

成員

13

盧俊

成員

14

劉成中

駕駛員

15

趙仕兵

駕駛員

報警系統:

1).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以電話為主。

2).當應急救援人員接到報警后,應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現場組織救援,其余人員按各自分工準備救援。

四、應急設備、設施及救援隊人員

1.項目部辦公室電話(座機):6552281

2.應急設備:交通車2部、救援擔架1副、滅火器5個、保險繩4根、空壓機2臺等。

3.交通車駕駛員:王勇?胡建全

4.救援隊人員:楊洲?騰明剛?王高?賀長春?丁焱?劉先坤?胡朝鐵?胡東陽?周前兵黃有名?共10人。

五、評價能力與資源

1.突發事件危險程度的負責人:王曉亮?張毅?王亞鵬?劉濤

2.評價危險程度的程序:由應急預案小組總指揮、副總指揮指派人寫出評價危險的資料,交應急預案小組討論評價。

3.評價小組的能力。

組長:游?建?高級工程師

匡世福?高級工程師

楊?明?高級工程師

魏建明?高級工程師

唐?超?工程師

?

4.確定外援的專業人員。項目部指定安保科科長張峰、安保科副科長陳杰二同志對外聯系,負責緊急情況發生時與外援單位聯系協調。

六、保護措施程序

1.本項目授權發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負責人為閬中市柏椏鎮人民政府黨委書記蔡光進聯系電話:、閬中市江南鎮人民政府黨委書記陳勇權聯系電話:。

2.決定是否采取保護措施的程序。由應急預案小組決定。

3.負責核實居民疏散方式落實情況的機構,由應急預案小組成員何永遠(副經理)盧俊(辦公室主任)進行核實。

4.決定終止保護措施的辦法。用通告形式。

七、信息發布與公眾教育

1.應急小組在應急過程中對媒體和公眾的發言人,以座談形式進行。

2.向公眾發布事故應急信息的決定方法。以宣傳形式進行。

3.為確保公眾了解如何面對應急情況所采取的周期性宜傳以及提高安全意識的措施,以標語、標識、標志和宣傳等方法進行。

八、事故發生后的恢復程序

1.決定終止應急、恢復正常秩序的負責人。應急預案小組總指揮或副總指揮負責。

2.安定群眾的思想,處理事故妥當,施工現場排險完畢后,由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宣布應急取消。

3.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事故出現后,立即采取應急救援措施,并組織人員排險.清理現場,按國家政策處理事故,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安定民心后恢復正常狀態。

4.調查、記錄、評估應急反應的方法:

(1)指派富有經驗、思想素質高的專人進行調查和記錄。

(2)根據調查的實際情況由應急救援小組進行評估應急反應。

九、培訓和訓練

1.對應急人員進行培訓,并確保合格者上崗。

2.培訓與演練,對應急人員每半年訓練一次,全年演練兩次。

3.定期檢查應急預案的情況。應急預案小組對各施工處和班組每周進行檢查一次,并做好檢查記錄,發現隱患和苗頭.立即制止,進行整改,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4.通訊系統檢測頻率和程度。各施工處應每天與應急組通話。

十、應急預案的維護

1.每項應急預案更新維護和負責人羅健總指揮。

2.每年要更新和修訂的應急預案方法。根據工程工種的變化和不適應應急預案的條款由應急預案小組進行更新和修訂。

3.根據訓練及檢測結果完善應急預案。

篇2:小區模板工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小區住宅樓模板工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工地項目部成立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副組長:生產經理、安全總監(安全員)

組員:項目部管理人員、各工種負責人

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手機必須一天24小時開機。

2、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進行應急任務的分配和人員、應急資源設備調度,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在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報告,及時反饋后續緊急情況的處理。

(2)救援結束后,小組全體成員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發現的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改和補充意見,安全員負責收集意見并修訂預案。

(3)安全部門、施工部門負責組織預案的培訓和演練。

(4)項目值班人員一旦收到緊急情況信息,應快速反應,及時準確地把情況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擔任總指揮,分組開展救援工作,過程中人員可協調。

(5)緊急情況發生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緊急救援現場的總指揮工作,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3、安全事故分類處理

(1)若是腳手架或支模架倒塌,立即啟動安全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組織排除險情,組織所有架子工進行倒塌架子的拆除和拉牢,防止其他架子再次倒塌。傷員搶救組對被壓的人員組織用手移開倒塌的材料,以避免傷員二次受傷,對受傷者進行現場必要的救治,同時拔打120電話,送醫院搶救。

(2)若是塔吊倒塌,電氣工長或電工先切斷相關電源,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3)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受傷者自己或最早發現者首先大聲呼救,并呼叫電工迅速拉閘斷電。應急小組長組織現場傷員搶救組迅速將傷者抬到平整的場地進行必要的救治,同時拔打120電話請求救助;如發現傷者有斷指斷腿等,應立即找到,用醫用紗布或保鮮袋將其包好,同傷員一起送往醫院救治。

(4)發生觸電事故,最早發現觸電者,迅速拉閘斷電,用木棒、木板等不導電的材料將觸電者與觸電線、電器部位分開,將觸電者抬到平整場地,傷員搶救組按照有關救護知識進行救護,同時拔打120或直接送醫院搶救。

4、應急處理流程

5、現場恢復:充分辯識恢復過程中存在的危險,當安全隱患徹底清除,方可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6、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公司和項目部對應急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評審,針對施工的變化及預案暴露的缺陷,不斷更新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在事故教訓總結與教育的同時,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整頓,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全部進行處理和改進,加強對安全生產的管理力度,使在以后的生產過程中杜絕出現安全事故。

篇3:住宅項目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住宅項目樓棟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頒布,有效地保障了國家財產和職工人身安全,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使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納入了法制范圍。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要求,我項目部建立了應急救援組織,有了這個組織,能夠提高抗御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結合我工程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以"安全生產法"為準繩,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建立起"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使之能迅速有效地組織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二、安全救援事故范圍

安全事故是指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發生重傷、死亡或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產生重大影響的各種安全事故,包括建筑質量安全生產事故、施工現場相鄰建筑物坍塌事故、土方坍塌事故、有害氣體中毒事故、高空墜落事故、物體打擊事故等。

三、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領導,成立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工地應急領導機構: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四、職責分工

1、通信聯絡組

組長:z

組員:架子工全體成員

職責:負責安全事故搶險應急救援的信息收集、傳遞及聯絡工作。

2、搶救組

組長:z

組員:鋼筋工全體成員

職責:組織人員保護現場,排除險情,搶救受傷人員和國家、集體財產。確定兼職應急救援人員,定期組織演練,提高應急救援能力,負責與上級有關部門的請示匯報工作。

3、后援與救治組

組長:z

組員:瓦工全體成員公司辦公室人員

職責:負責聯系救護醫院,保障應急用車及救援器材(急救包、擔架、氧氣袋等),組織成員單位及時將傷員送往醫院。

4、善后處理組

組長:公司總工辦

組員:z

職責:負責傷殘人員及其家屬的安撫及理賠工作。

五、應急救援體系

建立起應急救援體系,是保證應急救援預案順利實施的根本。

1、安全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向工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揮部、監理部報告,在保護事故現場的同時,組織人員進行搶險救護工作。

2、各小組按本預案要求,進入工作狀態,參與應急救援工作。在應急救援過程中,要聽從指揮、相互配合、協調作戰,保證應急救援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六、保障措施

1、本預案報送公司審批并備案。

2、各小組按期組織現場實戰演習,使應急救援人員都能熟練掌握應急救援的技能,保證一旦發生事故后能迅速有效地進入搶險工作,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