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工程安全應急預案格式

建筑工程安全應急預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7088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對產生的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應變能力,盡快控制事態,盡量減少損失,盡早恢復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預案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項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的救助。二、應急指揮及救援組織職責1、安全領導小組職責:1)負責指揮處理緊急情況,保證突發事件按應急救援預案順利實施;2)負責事故現場的搶險、保護、救護及通訊工作;3)負責所需材料、人員的落實;4)負責與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聯系及情況匯報;5)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救;6)負責工作項目生產的恢復工作。2、項目部應急專業組職責:1)事故現場搶險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包括受困人員、現場貴重物資及設備的搶救、危險品的轉移等。2)事故現場救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救工作,及時組織護送重病傷員到醫療中心救治。3)事故現場保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人員的清點及疏散工作。4)事故現場通訊組職責:負責收集相關單位部門的通信方式,保證各級通訊聯系暢通,做好聯絡工作。三、應急救援工作要求1、各相關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整體配合、協同作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2、必須確保應急救援器材及設備數量充足、狀態良好,保證遇到突發事件時各項救援工作正常運轉。3、各應急小組成員必須落實到人,各負其職,熟練掌握防護救援技能。4、必備的資料與設施:1)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2)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3)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4)現場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5)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報警器;6)各專業小組人員聯絡方式、現場員工名單表、各宿舍人員登記表;7)交通工具:工地常備一輛面包車;8)滅火器具:滅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項目部應急救援程序圖:?通信聯絡:項目部必須將110、119、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品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手機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應急專業組人員,應立即開展救援工作;及時發出報警信號,互相幫助,積極組織自救;在事故現場及存在危險物資的重大危險源內外,采取緊急救援措施,特別是突發事件發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種緊急措施,如緊急斷電、組織撤離、救助傷員、現場保護等;及時向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必要時向相鄰可依托力量求救,事故現場內外人員應積極參加援救。除應按照以上程序組織救援外,還應立即報告區建設局,并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填寫安全生產事故快報表。2、事故現場由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任現場指揮,全面負責事故的控制、處理工作,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不能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的,必須委派一名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成員或事故現場管理人員,立即啟動應急系統,控制事態發展。3、各應急專業組人員,要接受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按照各自崗位職責采取措施,開展工作。4、事故現場搶險組,應根據事故特點,采用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搶險過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員的救援;對事故現場內外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封存及時轉移,其次是貴重物資設備的搶救;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保護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5、事故現場救護組,應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救治及護送受傷人員到醫療急救中心醫治;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6、事故現場保護組,應開展保護事故現場,人員的疏散及清點工作。現場保護組人員應安排無關人員撤到安全區,指定專人記錄所有到達安全區的人員,并根據現場員工名單表、各宿舍人員登記表,事發現場人員的證實,確定事發現場人員名單;并與到達安全區人員進行核對,判斷是否有被困人員;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7、事故現場通訊組,應保證現場內與其相關單位及應急救援機構的通訊暢通;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8、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上級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對發生的工傷、以及損失在10000元以上的重大機械設備事故,必須及時向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傷者人數、姓名、性別、年齡、受傷程度、事故簡要過程和發生事故的原因等。不得以任何借口隱瞞不報、謊報、拖報,隨時接受上級安全領導機構的指令。9、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應根據事故的大小程度,確定工程施工情況;對危險源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并提防相應事故造成的傷害;根據事故現場的報告,立即判斷是否需要應急服務機構幫助,確需應急服務機構的幫助時,應立即與應急服務機構和相鄰可依托力量求救,同時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前,作好救援準備工作,如道路疏通、現場無關人員撤離、提供必要的照明等。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后,積極作好配合工作。10、事后,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要及時組織恢復受事故影響區域的正常秩序,根據有關規定及上級指令,確定是否恢復生產,同時要積極配合上級安全領導小組及政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及處理工作。六、預案啟動公司應急指揮部接到事故目擊者或小組成員的事故報告后,預案即為啟動。預案啟動后由指揮部調配車輛,搶救組成員立即趕往事故現場,將現場情況及時匯報給指揮部,本著高效原則組織搶救,盡量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搶救受傷人員。附件:急救常識1、創傷止血救護出血常見于割傷、刺傷、物體打擊和輾傷等。如傷者一次出血量達全身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時,生命就有危險。因此,及時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遇有這類創傷時不要驚慌,可用現場物品如毛巾、紗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創傷部位有異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異物,處理好傷口。如無把握就不要隨便將異物拔掉,應立即送醫院,經醫生檢查,確定未傷及內臟及較大血管時,再拔出異物,以免發生大出血措手不及。2、燒傷急救處理在生產過程中有時會受到一些明火、高溫物體燒燙傷害。嚴重的燒傷會破壞身體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漿液體迅速外滲,血液濃縮,體內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產生難以抑制的疼痛。這時傷員很容易發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燒傷的緊急救護不能延遲,要在現場立即進行。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燒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已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滅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燒傷。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3、吸入毒氣急救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氫等超過允許濃度時,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如發現有人中毒昏迷后,救護者千萬不冒然進入現場施救,否則會導致多人中毒的嚴重后果。遇有此種情況,救護者一定要保護清醒的頭腦,首先對中毒區進行通風,待有害氣體降到允許濃度時,方可進入現場搶救。救護者施救時切記,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將中毒者抬至空氣新鮮的地點后,立即通知救護車送醫院救治。4、觸電急救遇有觸電者施救人員首先應切斷電源,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救護者切不可用手拉觸電者,也不能用金屬或潮濕的東西挑電線。把觸電者抬至安全地點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其具體方法如下:(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方法是把觸電者放置仰臥狀態,救護者一手將傷員下頜合上、向后托起,使傷員頭盡量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另一手將傷員鼻孔捏緊,此地救護者先深吸一口氣,對準傷員口部用力吹入。吹完后嘴離開,捏鼻手放松,如此反復實施。如吹氣時傷員胸臂上舉,吹氣停止后傷員口鼻有氣流呼出,表示有效。每分鐘吹氣16次左右,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2)心臟按壓術。方法是將觸電者仰臣于平地上,救護人將雙手重疊,將掌根放在傷員胸骨下部位,兩臂伸直,肘關節不得彎曲,憑借救護者體重將力傳至臂掌,并有節奏性沖壓按壓,使胸骨下陷3-4cm。每次按壓后隨即放松,往復循環,直至傷員自主呼吸為止。5、手外傷急救在工作中發生手外傷時,首先采取止血包扎措施。如有斷手、斷肢要應立即拾起,把斷手用干凈的手絹、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沒有裂縫的塑料袋或膠皮帶內,袋口扎緊。然后在口袋周圍放冰塊雪糕等降溫。做完上述處理后,施救人員立即隨傷員把斷肢迅速送醫院,讓醫生進行斷肢再植手術。切記千萬不要在斷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這樣會使組織細胞變質,造成不能再植的嚴重后果。6、骨折急救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時,發生完成或不完全斷裂時叫做骨折。按照骨折端是否與外相通,骨折分為兩大類:即閉合性骨與開放性骨折。前者骨折端不與外界相通,后者骨折端與外界相通,從受傷的程度來說,開放性骨折一般傷情比較嚴重。遇有骨折類傷害,應做好緊急處理后,再送醫院搶救。為了使傷員在運送途中安全,防止斷骨刺傷周圍的神經和血管組織,加重傷員痛苦,對骨折處理的基本原則是盡量不讓骨折肢體活動。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及時、正確的對骨折做好臨時固定、臨時固定應注意以下事項:(1)如有開放性傷口和出血,應先止血和包扎傷口,再進行骨折固定。(2)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經。(3)固定動作要輕快,最好不要隨意移動傷肢或翻動傷員,以免加重損傷增加疼痛。(4)夾板或簡便材料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墊好,以防局部受壓。(5)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簡單擔架運送。7、眼睛受傷急救發生眼傷后,可做如下急救處理:(1)輕度眼傷如眼進異物,可叫現場同伴翻開眼皮用干凈手絹、紗布將異物撥出。如眼中濺進化學物質,要及時用水沖洗。(2)嚴重眼傷時,可讓傷者仰躺,施救者設法支撐其頭部,并盡可能使其保持靜止不動,千萬不要試圖撥出插入眼中的異物。(3)見到眼球鼓出或從眼球脫出的東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內,這樣做做十分危險,可能會把能恢復的傷眼弄壞。(4)立即用消毒紗布輕輕蓋上,如沒有紗布可用剛洗過的新毛巾覆蓋傷眼,再纏上布條,纏時不可用力,以不壓及傷眼為原則。做出上述處理后,立即送醫院再做進一步的治療。8、脊柱骨折急救脊柱骨俗稱背脊骨,包括頸椎、胸椎、腰椎等。對于脊柱骨折傷員如果現場急救處理不當,容易增加痛苦,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特別是背部被物體打擊后,均有脊柱骨折的可能。對于脊柱骨折的傷員,急救時可用木板、擔架搬運,讓傷者仰躺。無擔架、木板需眾人用搬運時,搶救者必須有一人雙手托住傷者腰部,切不可單獨一人用拉、拽的方法搶救傷者。否則,把受傷者的脊柱神經拉斷,會造成下肢永久性癱瘓的嚴重后果。應急救援機構電話號碼:報警:110?火警:119?醫療急救:120應急指揮及救援人員的組成:職?能姓?名職?務聯系電話組長吳永前項目經理副組長倪永彬項目副經理組員劉?東安全員組員薛周興安全員組員倪加豐技術負責人組員朱祥施工員組員丁慧祥質檢員組員沈庭華材料員組員張明枝電工

篇2: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7)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七)

一、概述

根據建筑工程的特點,建筑工地現場可能發生的事故有:坍塌、火災、中毒、爆炸、物體打擊、高空墜落、機械傷害、觸電,應急預案的人力、物資、技術準備主要針對這幾類事故。

應急預案應立足于建筑施工工地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項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的救助。

二、應急組織

應急領導小組人員組成:

現場搶救組人員組成:

醫療救治組人員組成:

后勤服務組人員組成:

保安組人員組成:

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根據事故現場需要靈活調配。

應急組織結構圖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建設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任務、指令,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企業救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駐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救援組長。

現場搶救組職責: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醫療救治組職責:對搶救出的傷員,視情況采取急救處置措施,盡快送就近醫院搶救。

后勤報務組職責: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征集及應急救援人員的餐飲。

保安組職責: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支援其他應急小組的工作,保護好現場。

三、救援器材

應急救援小組應配備下列救援器材:

①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急救包、小藥箱;

②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

③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

④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

⑤交通工具:工地常備一輛值班面包車,該車輪值班時不應跑長途;

⑥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

四、應急知識培訓

應急小組成員在項目安全教育時必須附帶接受緊急救援培訓。培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

五、通信聯絡

項目部必須將110(報警電話)、119(火警電話)、120(急救電話)、122(道路交通報障電話)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建筑施工工地搶險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

六、事故報告

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企業、項目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后工作外,還應按下列規定報告有關部門:

輕傷事故:應由項目部在24小時內報告企業領導、生產辦公室和企業工會;

重傷事故:企業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2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工會組織;

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企業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和人民檢察機關,填報《事故快報表》,企業工程部負責安全生產的領導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應到達現場;

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別重大事故:企業應立即報告當地市級人民政府,同時報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會組織、人民檢察機關和監督部門,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或委托人)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內到達現場;

急性中毒、中暑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

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災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公安部門。

員工受傷后,輕傷的送工地現場醫務室醫治,重傷、中毒的送醫院救治。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的,企業應在8小時內通知有關政府部門處理。

篇3:順德區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確保我區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及時、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災害,保障人身及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以及《順德區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結合我區建筑行業實際情況和我局職能,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處理的基本原則

(一)本預案為佛山市順德區建設局指導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動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組織原則。

(二)本預案適用于發生三級(死亡3人以上;或重傷20人以上)重大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

(三)本預案在實施應急處理工作中實行統一指揮、各負其責、密切協同,救人第一、快速反應、屬地保障,科學決斷、有效處置、確保安全的原則。

二、工作機制

在市、區政府統一領導下,我局對各建筑業企業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和應急預案以及實施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各建筑業企業應根據我局制定的應急預案原則,制定本單位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

三、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一)區建設局的應急組織與職責

區建設局成立順德區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由建設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建設局分管副局長、事故發生地的鎮長(街道辦主任)擔任,成員由局建管科、區質監站、事發地安委會、質監分站主要負責人擔任。

主要職責:

(1)擬定順德區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制度,指導建立和完善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預案;

(2)及時了解掌握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情況,及時向區人民政府和上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3)發生三級重大安全事故時,在事故前線全面負責應急救援救護和善后處理的組織指揮及監督協調工作;與區指揮中心保持密切聯系并接收指令,隨時報告事故現場應急處理的情況或者請求予以必要的救援救護力量增援;

(4)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負責召集有關部門、單位對事故發生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對事故的應急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并寫出書面報告上報區政府、市建設局;

(5)組織開展事故應急救援技術研究、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工作。

(二)建筑業施工企業的應急組織與職責

1、施工企業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適用范圍為四級及以上安全事故),建立本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定期組織演練,組織開展事故應急知識培訓教育和宣傳工作,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2、工程項目部應根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本企業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結合工程特點制定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組織開展事故應急知識培訓教育和宣傳工作,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工程項目部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工程承包單位編制。實行工程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編制。實行聯合承包的,由承包各方共同編制。

3、工程項目部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如下內容:

(1)建筑工程的基本情況。含規模、結構類型、工程開工、竣工日期;

(2)建筑施工項目經理部基本情況。含項目經理、安全負責人、安全員等姓名、證書號碼等;

(3)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救護組織。包括具體責任人的職務、聯系電話等;

(4)事故報告聯系電話,包括項目安全監督員及建設局聯系電話;

(5)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

(6)安全事故救護單位。包括建筑工程所在鎮(街道)醫療救護中心、醫院的名稱、電話,行駛路線等。

四、應急準備

(一)搶險救災隊伍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統一成立建筑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和分工,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救援器材、設備。

各施工企業為事故發生工地的搶險救災單位,各施工企業應按要求建立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由企業經理或主管安全工作的副經理為負責人,由企業質安部門參加,成立搶險救災隊伍。

區建設局商請本區新順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騰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恒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水電建設有限工程公司、樂從鎮澤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為應急搶險救災后備單位,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和機械設備,成立機動搶險隊伍,負責事故發生的施工企業、工程建設(使用)單位不能獨立完成的搶險救災工作。機動搶險隊伍救援時所產生的費用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

(二)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需多部門配合的,應在區政府統一領導下,及時與區指揮中心保持密切聯系,與安監、公安、衛生、消防、民政等政府有關部門及時溝通、密切合作,共同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三)工程項目部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告知施工班組、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施工期間,其內容應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布。

五、應急處置辦法

1、發生重大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及有關目擊人員必須立即報告區建設局(電話:,)或工程項目安全監督員,區建設局應報告區政府辦公室(電話:)和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電話:)。

2、事故發生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區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應在事故首發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本應急處理實施預案指揮處置,組織救援救護,同時將情況及時報告上級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

3、事故發生企業必須迅速疏散人員,如實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事故發生原因,并堵塞危險源。

4、發生三級重大建筑事故后,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

5、事故發生企業無力承擔救援工作時,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立即調動機動搶險隊伍,必要時向區指揮中心請求予以增援。

6、事故發生單位、區建設局和當地政府要積極妥善做好受災人員的善后工作,事故發生單位解決受災人員及其家屬的吃、穿、住等問題。

7、根據區應急預案的規定,發生重大建筑安全事故由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負責統一對外新聞發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