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供應站應急救援預案

某供應站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6 閱讀 1614

液化石油氣供應站擔負著市內十幾萬戶居民供氣需求,為了隨時應付可能發生的險情、火災事故。在緊急狀態下,能夠有效地組織職工滅火、搶險、救災,防止鋼瓶爆炸和火災發生,保障居民的正常供氣。特制定如下應急救援預案:

1、根據各供應站的具體情況,初步設定如下5種類型:

(1)鋼瓶嚴重超裝膨脹破裂發生泄漏。

(2)鋼瓶瓶體嚴重腐蝕發生泄漏。

(3)鋼瓶角閥根部漏氣,焊縫沙眼缺陷漏氣。

(4)鋼瓶閥坨不平、夾渣或角閥不能關閉。

(5)站外周邊地區突然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威脅站區的安全。

2、現場組織、搶險方案及分工細則

(1)現場指揮:供應站站長。

(2)參戰人員:全體供應站當班人員,具體由現場指揮負責安排。

(3)當發現無法控制的事故后,應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掛119火警電話或掛110電話。

(4)報警要求:沉著冷靜,頭腦清醒;迅速準確,言語清楚;事故部位查看準確,危險性大小明了,杜絕誤報。

(5)當供應站發生火災或周邊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殃及本站時,

處理辦法:

a)最先發現者要呼救求援,并與其它崗位人員迅速將站內電源,火源切斷,疏散站內用戶。

b)用站內滅火器材進行撲救,并采取一切措施遏制事故擴大,隔離實瓶防止過熱,同時向供應站報告。

(6)如果鋼瓶嚴重超裝造成瓶體破裂發生泄漏遇明火發生著火事故時,

處理辦法:

a)站長(代班負責人)迅速組織職工用消防庫的滅火器進行撲救,同時搶救實瓶搬運到站外安全地帶。

b)向供應站報告請求增援,火撲滅后應立即對漏氣瓶進行維修,防止再次發生爆燃事故。

(7)如果鋼瓶閥坨不平、夾渣或角伐不能關閉時,

處理辦法:

a)應將其搬運到站外空地,用防爆工具或將工具涂上黃油進行維修或進行自然排空,現場監護嚴格控制火源。

(8)如果鋼瓶焊縫沙眼漏氣、瓶體嚴重腐蝕穿孔漏氣或角閥根部漏氣時,

處理辦法

a)應立即用導管導入空瓶,或報請供應站,將鋼瓶打上標簽送回總廠處理。

篇2:某油田物資供應站應急預案

一、單位基本概況:

井下作業公司物資供應站位于井下作業公司院內,現有員工22人,下設材料庫、工具車間二個基層隊。主要工作:負責開發技術公司所有生產維修材料、設備、工具、器材等物資的供應工作。

二、危險目標:

主要危險目標:庫房和電器設備引起火災、電器設備觸電、員工搬運物資過程中砸傷

主要危害:火災、觸電、人員傷害

三、物資供應站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職責:

1、組織機構:

組?長:趙長海

副組長:趙金閣、劉剛

組?員:孔劍,劉忠星,楊小龍孫冰

2、人員職責:

?組長職責:

1、負責搶險的全面組織工作。

2、負責險情現場的搶救指揮工作。

3、搶險人員和搶險物資的調配工作。

4、應急小組的日常管理工作。

5、突發事件的調查報告審定工作。

6、組織應急預案的落實與演練工作。

7、搶險組織、搶險人員的變更決定工作。

?副組長職責:

1、定期檢查各危險點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2、負責對崗位操作和管理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應急措施培訓。

3、協助組長組織各種危險事故的處理,把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4、組織人員疏散和搶救,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國家財產的搶救。

5、協助組長以最快的速度聯系消防和急救部門。

6、協助組長進行事故原因分析、寫出事故報告。?

?組員職責:

1、負責現場施工人員的事故預防、措施落實工作。

2、滅火器材的現場準備、應急器具現場的準備,事故初期控制工作。

3、受傷人員的搶救與救治和與應急辦公室、上級部門的匯報工作。

4、配合作好事故的調查、分析工作。

5、參加應急小組演練和搶險工作。

四、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火警:119

公司應急辦公室:8765350

通訊聯系電話見附表

五、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

(一)、火災、爆炸

1、如是電器失火首先切斷電源,搬走著火點附近的易燃品。

2、小火,就近拿起滅火器對準火焰根部進行滅火。

3、如果火勢控制不住或有爆炸發生,大聲呼叫同伴,現場負責人或其他人員進行幫助;如果對人身造成威脅,立即組織人員逃生。

4、現場負責人或監督員通知其他人員報告主管領導、主要領導或其他領導,(根據火勢大小報119)的同時,快速到達事故現場,盡力搶救傷者、補救火災。

5、根據火情及時向公司應急辦公室匯報。

(二)、觸電

1、切斷總電源或用干的木棍或絕緣棒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2、杜絕用潮濕的手接觸電源鍘刀或漏電開關,電器設備發生故障檢查時必須用試電筆測試是否漏電。

3、對觸電人員進行搶救,如果傷勢嚴重撥打救援電話120;并迅速上報公司應急辦公室匯報。

(三)、人員傷害

1、將受傷人員解救,搬運到安全位置。

2、立即對傷者進行初級救護,如有人受傷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其送往最近的醫院救治。

3、向值班領導和公司應急辦公室匯報。

六、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火災、爆炸

1.1由副組長分別組織人員從事故現場的上風口撤離到安全區域。

1.2對事故現場進行隔離,劃出隔離區域,無關人員及設備要撤離現場。

1.3有大量煙氣發生時,注意躲避煙氣,從上風口快速逃生;

七、危險區的隔離:

1、火災、爆炸、應根據危害程度確定隔離范圍。

2、根據事故的類別、危害、迅速估計出可能波及和造成危險的范圍,并以此范圍建立隔離區,必要時可請當地公安部門予以配合。

3、迅速疏散防隔離區內的人員,對必須進入隔離區內進行搶救工作的人員,應配備相應的防護器材。

八、檢測、檢驗、救援及控制措施:

1、救援人員進入危險區(隔離區)應配備相應的防護器材。

2、如事故中有重傷人員,應立即將其轉移到安全地帶后,實施救治直至救援人員到來。

3、對發生重大火災、爆炸造成的連鎖反應,應立即設立隔離區。

4、設立隔離區內的人員,要組織人員協助盡快撤離(財產、設備等)。

九、受傷人員現場急救、醫療救治:

1、針對傷勢程度,采取不同的救治手段;

2、針對造成傷害人員,輕者進行現場搶救采用相應的救治措施;

3、傷情嚴重的應立即送醫院救治,不宜移動的應立即聯系急救中心(120)請求援助。

十、應急救援保障:

1、內部保障:

定期進行急救培訓,各班組配備足夠的急救藥品和設施(小藥箱等)。做好各類事故的應急演練并進行實施。

2、外部救援:

與醫院等建立聯系,確保救助及時、準確;

火災報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交通報警電話:122

十一、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發生事故應按事故的類型、危害程度、傷亡情況進行必要的響應,啟動相對級別的應急預案。

現場人員→班組長→物資供應站應急領導小組→開發技術公司應急辦公室和應急領導小組→油田應急辦公室和油田應急領導小組。

十二、應急救援關閉程序:

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事故,確信對人員、環境、設施無危害后關閉應急預案。

十三、應急培訓計劃:

采取集中培訓和自學的方式,使每名員工掌握應急預案,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十四、應急演練:

每季組織員工進行一次應急預案的演練,通過實戰演練來提高員工的應變能力。檢驗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發現不足,從而不斷改進。

(一)、站內和辦公室火災應急演練程序

1、事故名稱:現場發生火災

2、事故預想:電氣線路短路引起火災。

3、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趙長海;副組長:趙金閣劉剛

4、應急小組成員分工:

(1)、當班干部:立即組織人員停止施工,將施工人員撤離到安全位置,迅速上報物資供應站安全主管領導,并組織現場人員撲滅初期火災。

(2)、副組長:趙金閣立即組織人員奔赴現場,撲滅火災。

(3)、副組長:劉剛組織人員作好后勤保障,協助組長做好火災現場的指揮、協調工作,帶領其他人員負責疏散周圍無關的人群。

(4)、副組長:張艷紅負責公司應急辦公室報火警(8765350?8767715或直接撥打火警電話:119)然后到火災現場附近公路迎接消防車。

(5)、組長趙長海:負責滅火現場的總指揮。協助公司應急主管進行現場處置全過程、運作、總結等工作。

5、演練步驟:

(1)生產現場發生火災,由站應急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下達火警命令,并宣布啟動對應急救援程序,各負責人按照分工進行布置,并開始行動。

(2)火勢較小時,搶險隊員用滅火器應盡力撲滅初期火災,首先控制火勢的蔓延,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3)火勢較大,已無法控制,按照分工各負其責,首先組織搶險人員撤離現場并打開消防通道由專人迎接消防車到達現場。

(4)撲滅火災后,清理現場。

(5)演習結束及講評。

(二)、施工現場員工觸電應急演練程序

1、事故名稱:施工現場員工發生觸電

2、地點:各班組生產場所

3、事故預想:漏電造成人員觸電。

4、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趙長海

副組長:劉剛、、趙金閣

5、應急小組成員分工:

(1)、當班干部:立即組織人員停止施工,切斷電源,將受傷人員解救,搬運到安全位置,迅速上報油管廠安全主管領導。

(2)、副組長:趙金閣立即組織人員檢查、處理事故。

(3)、副組長:劉剛組織人員搶救傷員、協助組長做好現場的指揮、協調工作,并帶領其他人員負責疏散周圍無關的人員。

(4)、副組長:劉剛負責向站或公司應急辦公室上報(8763153?8765615或直接撥打火警電話:120)然后到事故現場附近公路迎接救護車。

(5)、組長趙金閣:負責觸電現場的總指揮。協助公司應急主管進行現場處置全過程、運作、總結等工作。

6、演練步驟:

(1)一個班組發生觸電事故,由第一發現人先用絕緣物品把觸電者與電源斷開,并斷開總電源。

(2)副組長立即向應急組長匯報,并組織把受傷人員,送醫院搶救。

(3)應急車輛到現場待命。

(4)及時派電工對事故現場的電路進行檢修。

(5)演習結束及講評。

(三)、員工傷害應急演練程序

1、事故名稱:施工現場員工傷害

2、地點:各班組生產場所

3、事故預想:施工現場員工傷害。

4、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趙長海

副組長:劉剛,趙金閣

5、應急小組成員分工:

(1)、當班干部:立即組織人員停止施工,將受傷人員解救,搬運到安全位置,迅速上報物資供應站安全主管領導。

(2)、副組長:劉剛立即組織人員到達現場、處理事故。

(3)、副組長:趙金閣組織人員搶救傷員,并帶領其他人員負責疏散周圍無關的人群,協助組長做好火災現場的指揮、協調工作。

(4)、副組長:劉剛負責向公司應急辦公室報火警(8763153?8765615或直接撥打救助電話:120)然后到事故現場附近公路迎接救護車。

(5)、組長趙金閣:負責員工傷害現場的總指揮。協助公司應急主管進行現場處置全過程、運作、總結等工作。

6、演練步驟:

(1)施工現場發生傷害事故,立即停止施工作業,將傷員解救到安全位置。

(2)副組長立即向應急組長匯報,人員受傷較輕時現場救護,傷勢較重時,撥打120請求救助。

(3)應急車輛到現場待命。

(4)對設備進行檢查、無故障時恢復生產。

(5)演習結束及講評。

篇3:液化氣供應站應急救援預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大經貿發E20**J112“關于重大危險源管理的通知”的有關規定,按照大連煤氣公司[1998]35號文件《關于加強對火災事故搶險預案》的要求,防止和減少突發性重、特大傷亡事故,并有效竭制火災事故的發生;在事故發生后,能夠組織起有效的救援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國家、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特制定如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一)危險品運輸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成員:***、***、***、朱秉全、張啟德、王增旭、王明陸、***、紀玉勇、李生

職責: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總指揮接到報告后,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查明情況后,決定下達啟動《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負責組織有效地進行搶險、排險和人員救援工作。上述情況應以文字形式記錄在案。

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

突發性事故搶險指揮系統網絡組織體系圖

現場救援指揮部下設機構:現場搶險指揮組、現場搶險物資保障組、現場保衛警戒組、現場療救護組、人員疏散組、事故協調組。

1、現場搶險指揮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張啟德、***、于豐、李世杰、王星全

主要職責:

(1)接到事故現場總指揮部命令后,立即組織有關維修搶險人員,立即做好搶險前準備和接應工作。

(2)打開事故搶險庫,依據事故性質,配備相應搶險工具及配件。搶險人員應按照各自分工就位,備相關部門要積極協助,相互配合進行搶險救援工作。

(3)變電所應聽從指揮,在接到現場總指揮的斷電命令后方可斷電,同時協調好各部門用電。

(4)車隊接到命令后,罐車、拉瓶車及其它車輛在確保不引發火花的情況下,立即撤離事故現場,搶險用車要保證車輛安全。

(5)如果發生液化石油氣大量外溢時,車輛應采取滑行和推車辦法撤離事故現場。

(6)事故點部門要全力配合搶險救災工作。

2、現場搶險物資保障組

組長:李生

成員:陸瑤、陳洪芳

主要職責:

(1)做好搶險就災物資準備工作,保護好庫內物資及油庫區安全。

(2)組織相關人員做好緊急救護準備工作,配合救助醫院現場救護工作。

3、事故現場保衛警戒組

組長:李生

成員:張建軍、保安隊

主導職責:

(1)接到搶險指揮部的命令后,掛119火警電話或掛110電話求援公安、消防部門協助。

(2)立即通知門衛、保安隊警戒液化石油氣蔓延區,疏散人員、堵截車輛,儲配站周邊道路的封鎖.嚴禁一切火種進入事故現場。

(3)嚴格檢查進入廠區人員穿釘子鞋、穿化纖衣物,帶火柴、打火機、手機、尋呼機、拍照及車輛配戴防火帽情況。

(4)在附近道口手持小紅旗迎接消防隊。

(5)迅速通知事故現場周圍各廠礦、企業、居民嚴禁使用明火和易產生火花的行為如:開家用電器等。

4、現場醫療救護組

辦公室主任:李英湜

成員:王增旭、李生、張建軍、侯麗

主要職責:

(1)做好醫療救護物品的準備工作。

(2)組織相關人自做好緊急救護準備工作,配合救助醫院現場救護工作。

5、人員疏散組

組長:***

成員:王增旭、王建國、李國敏、莊紅旗、謝立成

主要職責:

(1)在發生重大險情或火災事故時,組織傳達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現場總指揮部的指令和通訊聯絡及其它相關工作,并協調各部門之間的聯絡。

接到火警或重大險情報告后,立即報告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總指揮并撥打119電話或110.

(2)接火警或發生重大險情電話。

(3)通知各科室、車間立即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工作。

(4)協調自來水公司的臨時供水,電業局臨時供電工作。

(5)各危險源發生火災或重大漏氣事故,按照《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應急救援預案》實施。

6、事故協調調查組

組長:***

成員:李英湜、***、***、朱秉全、王明陸、紀玉勇、王增旭、張風驥、李生

主要職責:

(1)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協調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工作。

(2)保護好事故現場,提供相關技術資料。

(3)積極組織職工恢復災后生產、供應工作。

(二)政府部門提供援助機構:

火警電話:119

大連市消防局

各區消防特勤大隊辦公室

二、重大危險源的確定及潛在危險源評估

(一)重大危險源物質的性質、使用或存儲量

(1)液化石油氣是多種碳氫化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不合水分。國家標準規定液化石油氣中C1+C2<3%體積,C5以上<5%體積,H2S<20mg/m?;,不含有凝析水。

(2)物理性質

液化石油氣無色透明,具有烴類特殊氣味,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加壓后呈液態,灌裝在專用的壓力容器和鋼瓶中。液化石油氣閃點和沸點都在0c以下,爆炸范圍較寬,一般在1.7-9.5%左右,因而,液化石油氣具有火災、爆炸、凍傷和中毒的危險、破壞性,使用中稍有不慎,就容易釀成災難。

(3)液化石油氣的氣體比空氣重約2.0倍,在空氣中流向低處而積存下來,很不容易散去,所以嚴禁私自傾倒殘液。隨溫度升高儲存在容器中的液態液化石油氣很快膨脹,所以鋼瓶嚴禁超量充裝避免造成事故。液態液化石油氣氣化時需要吸收大量熱量,造成周圍迅速降溫,所以使用液化石油氣要注意防止凍傷。

(4)化學性質

液化石油氣和空氣混合后,很容易燃燒。無論天氣多么寒冷,火柴的火花、靜電火花和鐵器與石器碰撞而產生的火花都能引起著火。

(5)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爆炸極限為1.7~9.5%。所以有少量泄漏就可造成爆炸。液化石油氣沒有如一氧化堿使人血液中毒的危險性.當它含量較低時,對人體很少危害。但如果濃度較高,否則會使人麻醉發暈,陷入休克狀態。液化石油氣能使普通橡膠管軟化發粘,溶解石油產品,所以用戶的輸氣軟管應使用專用耐油膠管。在設備上不得涂抹潤滑油和鉛油等。

(6)1立方米氣態液化石油氣燃燒需要25~30立方米空氣,所以使用液化石油氣場所一定要注意通風。

(7)液化石油氣的充裝

a)常用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重量一般標準為10公斤、15公斤、50公斤,占鋼瓶總容積的85%。

b)充裝容器為鋼制壓力容器。按照國家規定,鋼瓶使用期為15年,每個檢驗周期為4年,最后一次檢驗后只能使用3年。未按要求進行檢驗的鋼瓶嚴禁使用。

(三)危險品運輸車輛

遼BUG186

郭衛

瓶裝氣

(四)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型

1、重大危險源突發性事故的特性含義:在貯、灌、運、銷液化石油氣過程中,因設備故障、操作失堤、填料破損、裝置失靈、人為破壞、自然災害和周邊地區的廠礦、企事業、

居民住宅等而誘發的突發性事故,直接影響正常生產、供應及危害職工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各種事故如:火災事故、設備事故、自然事故和重大責任事故。

(五)突發性事故初步設定以下3種類型:

(1)液化石油氣供應站發生火災事故(火災型)

(2)自然災害,人為操作失誤或破壞發生泄漏、火災事故。(火災型)

(3)各供應站的周邊地區突然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威脅廠區的安全。(火災型)

(五)事故影響范圍

1、上述類型事故發生會殃及站內人員的生命安全。

2、各供應站周邊的廠礦、企業。

(六)重大危險源發生事故導致的嚴重度

下面情況發生會導致重大或特大事故。

儲存液化氣鋼瓶車間液化石油氣罐閥體破裂液化石油氣大量外溢,或儲存車間因其它原因誘發火災爆炸事故。

三、報警系統及信息傳遞

(一)報警系統的組織通訊網絡圖

*********

總指揮部服務熱線:

職務

事故現場職務

姓名

電話

手機

總經理

總指揮

***

1、報警方法:

(1)撥打119、110,用手搖報警器發出警報(地點:球罐區2樓平臺上)。

2、報警步驟:

(1)無論任何部位發生險情,最先發現者立即向廠(站)領導報告。

(2)出現火情拔打119、110時,說明事故原因、性質、火勢、地點、主要道口迎接。

(3)報警要求:沉著冷靜、頭腦清醒。迅速準確、言語清楚;事故部位察看準確,危險性大小明了;禁止誤報.

(二)報警、接警應急處理方法:

1、重大危險源崗位應具備各級領導通訊錄和相關部門的聯系方式。

2、*********總指揮等(即總經理、主管部門負責人)。接到報警后,立即向全廠(站)發布安全警報。

按照《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并迅速趕赴現場指揮決定搶險方案。

3、報警人應將報警的具體內容以錄音或記錄的方式記錄在案備查。

4、各部門及所屬范圍內出現的突發性事故,由發生事故所在車間、班組在當班負責人的帶領下,根據本崗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搶險和緊急處置,并用最快速度向上一級領導或夜間總值班調度報告(值班調度應迅速報告給調度和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總指揮)。

(三)涉及政府有關部門及救援機構的聯系方式

1、醫院:緊急救護電話:120;

周邊醫院:大連海港醫院;大連第三人民醫院;大連第四人民醫院;大化燒傷專科醫院;石油職工醫院等。

2、公安機關:各區公安分局;備轄區派出所

(四)報警的標準、方法、信號

1、一般性事故發生時,用廠區的電話通知上級領導說明事故原因,無需撥打電話110、119、120.

2、重大或特大事故發生時,應手搖報警器發出警報,立即報告上級領導確定拔打電話110、119、120,組織人員以電話形式或以播形式周邊廠礦、企業、居民撤離現場。

四、應急搶險裝備、設施、物資

(一)根據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具體情況,在運行車間球罐區建立事故搶險庫,配備相應搶險器具,具體裝備清單:

表一: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防火隔熱服

1套

搶險作戰服

6套

消防服

8套

搶險雨傘

2套

空氣呼吸器

2套

空氣瓶

2個

礦山水鞋

10雙

長皮手套

5付

棉手套

4付

表二: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高壓注射堵漏槍

2把

自制堵漏卡具

3套

注射嘴

10個

堵漏膠棒

2盒

防爆手電

2部

自制集氣導流罩

1個

大力鉗

10把

自制止漏鉗

1把

止漏卡板

2付

臨時火炬

1架

點火器

1個

快速接口

5套

防爆風機

1臺

防爆電纜線

100米

插座

1個

木錘

2把

(二)特殊防護裝備應在以下特定情況下使用

1、當液化石油氣烴泵泄漏并引起火災、爆炸事故時,穿戴避火服和空氣呼吸器進入事故現場,疏導或切斷事故相關連的管線。

2、當自然災害,人為操作失誤或破壞發生泄漏、火災事故殃及儲配站時,應利用水幕系統保護儲罐防止過熱膨脹,發生爆炸泄漏事故。

3、當拉瓶車發生大漏氣或發生著火事故時應穿戴避火服和空氣呼吸器進人事故現場,將拉瓶車拖離事故現場。

4、當各供應站的周邊地區突然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威脅廠區的安全時,應利用水幕噴淋保護儲罐防止過熱膨脹,發生爆炸泄漏事故。

(三)應急救援保障協議

1、在緊急事態發生時,由于本廠能力有限,需有公安、消防、交通管理、特警及相關部門的緊急援助,包括:人員、設備、物資等,同時簽定互助協議保障特定時期的順利進行。

2、互助單位:大連市公安局、大連消防特勤大隊等。

五、應急救援措施

(一)緊急救援措施的程序

1、當供應站發生突發事件應結合《供應站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實施。

2、當運瓶車發生突發喜件應結合《運瓶車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實施。

(二)救援現場封鎖措施及方法

1、各站東西路段,由保安隊設專人站崗,封鎖道口。

2、具體方法:設置路障,用黃色警示標志繩索全封閉,維持現場秩序。

(三)人員疏散措施及方法

1、保持站外道路暢通嚴格控制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2、具體方法:調動公安派出所警力協助維持現場秩序,快速疏散周圍群眾。

(四)交通疏導措施及方法

1、以各站大門東西路段,作為進出現場道路的選定。

2、具體方法:道路兩側設專人哨卡,手持小紅旗,引導過往車輛。保證道路順暢無阻。

(五)工程搶險措施及方法

1、根據出現事故的性質不同以各車間壓應急救援預案為基礎,進行現場搶險救護。

2、具體方法: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的具體分工實施。

(六)現場醫療救護措施及方法

1、調動周邊醫院的醫療救護人員和設施配合搶險救援。

2、具體方法:在事故現場的站外設臨時救護站點,救護一般性傷員,對重傷員迅速轉移到就近醫院救護。

(七)站外救援措施及方法

1、快速啟動站外救援方案,說明事故情況,請求支援。

2、具體方法:在現場救災的同時,全面配合市政府救援隊伍,做好迎接和現場情況介紹。

(八)決定終止應急救援措施的方法

在液化石油氣大量泄漏或發生火災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果斷撤離事故現場,一旦遇明火后發生爆炸,其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特別制定撤離、點火方案。

(1)發布撤離、點火權限現:現場滅火總指揮。

(2)確認事故泄漏部位,造成無法控制的大面積泄漏,如球罐、臥罐、液相主管線破裂及罐體破裂。

(3)火災發生后無法控制并危及到相鄰貯罐,若不撤離會造成再次爆炸事故。

(4)撤離、點火命令要求:及對、果斷,最大限度做到不危及現場人員的自身安全。不可貽誤戰機造成大面積泄漏而帶來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