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集體活動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集體活動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2024-07-16 閱讀 3464

為確保集體活動突發事件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處理,保障我校全體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上級有關部門要求和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所稱突發事件,是指在校內外集體活動中突然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師生員工生命財產和身心健康的交通事故、意外暴力事件、因活動器械損壞而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組織與指揮

(一)現場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構成:

組?長:黃輔國

副組長:?張代龍沙毅

組?員:各處室責人及相關的班主任

1.指揮有關教師立即到達規定崗位,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2.安排教師開展相關的搶險排危或者實施求救工作。

3.根據需要對師生員工進行疏散,并根據事件性質,報請教管中心迅速依法采取緊急措施。

4.根據需要對事件現場采取控制措施

(二)突發事件發生后,現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當根據“生命第一”的原則組織,決定是否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在第一時間內向教管中心報告。

(三)應急狀態期間,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各成員之間必須保證通訊暢通。活動的各年級(班級)應當根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做好本年級(班級)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配合、服從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并加以督察和指導。

(四)參與活動的任何集體和個人都應當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為處理突發事件所作出的決定和命令。突發事件涉及的有關班主任積極做好對學生的安撫工作,突發事件涉及的其他教職員工應當配合班主任做好學生的疏導工作。

二、監測與報告

(一)建立信息報告制度。突發事件發生或有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級匯報制度,事件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向集體活動帶隊的學校領導匯報,集體活動帶隊的學校領導應在第一時間向學校主管部門匯報,并隨時與上級保持密切聯系。

(二)嚴格執行學校重大事件報告程序。對于各類突發事件,應迅速判斷事件性質,根據事件性質,及時向社會、政府各救治排險機構求救,并向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上級主管部門逐級匯報。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對事故可能影響膳后處理的現場、證件證物等要進行保護。

(三)突發事件向外發布情況,需要經校突發事件處理領導小組同意,在確定性質的基礎上以集體形式發布,不得主觀臆測、夸大其詞,或者須經上級有關部門鑒定核實后作出決定。任何人員都不得瞞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三、應急調查與救治

(一)突發事件發生后,校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及有關部門,負責組織對突發事件進行調查處理。通過對突發事件調查、現場勘驗,采取控制措施等,對危害程度做出評估。

(二)突發事件發生后,在進行事件調查和現場處理的同時,學校應當立即將突發事件所致的傷亡病人送向就近醫院,對無法判斷傷情的傷病員,應及時報警求救求援。

(三)突發事件發生后,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組織人員立即保護現場、采取疏散、隔離等措施,加強學生管理,并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確保學生心態和情緒穩定。

(四)突發事件發生后,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根據需要,可以采取中止活動、疏散等措施,并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事件情況以及采取的應急措施。

(五)突發事件發生后,根據事件性質,應及時與涉及事件的學生家長、教師家屬聯系,在適當條件下,告知事件原因、處理結果,或者聯系家長進行救治。

篇2:學校集體活動上報審批工作制度

為切實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維護學生權益,營造良好校園環境,正確引導學生健康發展,推進“平安華清”建設。經研究決定,制定華清街小學集體活動上報審批制度,具體事項如下:

1、各處室、各年段、各教研組、各班級組織師生參與各種集體活動(包括大型文藝活動、*、班級文藝活動等所有活動),要嚴格執行上報審批制度,活動前一周撰寫審批報告,上交有關部門領導審批,經批準后方可開展。未經批準開展活動,經查實后由校務會研究處理,出現學生、教師傷害后果的由組織者承擔一切后果。

2、所有活動組織者,在上報審批時,必須附活動組織時間、地點、人數,研究制定有效安全保衛措施及具體安全責任人。經審批活動過程中如發現存在安全隱患,應立即停止活動,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隱患。

3、學校各處組織的活動由教育局審批,報教育處備檔;年段組織的活動由校長審批,報教育處備檔;教研組組織的活動由分管教學校長審批,報教育處備檔;班級組織的活動由副校長審批,報教育處備檔。

4、外出活動過程,出現事故及危險情況的,根據學校應急方案,必須立即上報,不得隱瞞。

篇3:學校集體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1、嚴禁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商業慶典或其他商業性廣告宣傳活動。要按有關規定,維護教學秩序和學校正常工作,嚴格控制師生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社會活動,如個別活動確需學生參加,須報請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嚴格審批,并采取有獨立自主措施,確保師生安全。

2、組織學生集體活動(如體育運動、勞動、社會實踐等)特別是組織游泳、登山、劃船以及其他大型文體活動時要有領導和足夠的教師帶隊,并指派有經驗的干部、教師事先勘察活動場所,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弄清有關情況,消除事故隱患。凡不安全的地方,或安全措施不落實的地方,不得組織學生前往。嚴禁組織學生參加超越其年齡、生理和自我保護能力范圍的活動(如去高層建筑物擦玻璃、到有傳染病源的地方做好事等)。

3、嚴格執行審批制度。學校在教育教學計劃內安排的整年級、整班集體活動必須報請校長批準。若組織外出集體活動時,組織者要提前寫出“集體外出活動請示報告”并上交區教育局主管部門審批。沒有經過審批擅自外出活動的,要追究組織者的責任,對有關人員從嚴進行處理。